做一辈子的理财女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复利原理:威力大得惊人,你根本想不到

复利原理可以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凭着上帝赐予的魔力,复利能够让一笔小钱在一段时间之后变成一笔巨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复利是展现时间价值的最为神奇的数学概念。

当然,玩转复利也并不一定需要拥有一颗天才的脑袋。即使是最平庸的人也是可以通过复利来积攒财富的。复利虽然神奇,我们只要了解了,就觉得再简单不过了。

复利的原理非常简单。当你存款或者投资,投入的钱就有了利息或者增值。上一年的利息在下一年里就会产生新的利息,这样一年年下去,你的利息就会越来越多,钱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其实,早在我们古代,古人就已经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来形容它:利滚利。

驯服复利这头猛兽并不困难,你可以开设一个储蓄或者是投资账户,之后就什么都不用管了。我们只需要耐心地坐下,然后就踏踏实实地等着复利给我们钱生钱吧。

一、储蓄和投资尽早开始

二十几岁或者三十来岁时,时间是你最好的朋友。早早地滚动复利的雪球就可以让你获得比别人更大的财富。


举个例子,张丽娟22岁从大学毕业之后,每个月存300元用于六年期的基金定投,假设年收益率为10%,等到张丽娟28岁的时候,当她由于家庭消费的需要不再进行投资的时候,她投入的资金为21600元。如果我们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到张丽娟65岁的时候,她的财富将上升到100万元。

我们再假设张丽娟从31岁开始存钱。如果她想要在65岁时拥有100万的话,那她就得每月交300元,连续交34年,也就是说她得投入12.6万元。这么看来,仅仅提前9年,就少付出了10万余元。


所以,储蓄和投资早一点开始,财富积累就更容易一些,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少一些。

二、积少成多

你要明白,百万富翁也是由很多个一分钱积聚起来的。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钱去投资,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年轻女人从20岁开始,每个月投入200元作基金定投,再假设年利率为10%,那么等到她65岁的时候,她将拥有超过200万元。


每个月200元多吗?其实就是少买一件衣服,少买一件化妆品就能够省出来的事情。

当然,也有的人对于利率的高低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相差那几个百分点是完全可以忽略的。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放在利率上也一样成立。上面的例子里,如果把年利率变成9%,那么她到最后就只能够得到150万元。利率上一个百分点的差距,那么就会让最后的结果相差了25%还多。

而这样就是为什么年轻人都应该积极地投资于高收益金融产品的原因。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把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入到基金或者是股票当中,等到了二三十年之后,我们就完全有理由期待一笔巨大的回报。当然,在这期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财富也可能会快速地膨胀或缩水。

三、不要频繁操作

什么事情都不做就能够挣到一笔大钱,这句话听起来就好像是一个神话,但是却是有道理的。试想你每天都查看账户,看着上面的数字上涨或下跌,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只要你选中一个好项目进行投资,你就完全可以坐等复利发挥威力。千万不要指望一夜暴富,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投资,让你的钱利滚利,这样你成为富人并不是一种奢望了。

也许有人可能会问,等到四十年之后,百万富翁会不会不值钱。不错,通货膨胀会让明天的钱不值钱,但是这恰恰就是我们要进行投资的原因之一。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可能200元就是你的全部剩余资金,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你的收入就会逐渐提高,你能够用于投资的余钱也会更多,复利也就能够更好、更快的发挥作用。更何况,四十年之后拥有一百万,怎么也比一无所有要强得多。

因此,尽可能多的存钱,尽可能早的投资,让你的复利展现其魔力,之后你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杠杆原理:你的收益就在一起一落间

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在“重心”理论这一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也就是“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于杠杆的研究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他还根据这一原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据说,阿基米德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让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到水中;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当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的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经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其实,杠杆原理我们也可以充分应用到投资当中,利用很小的资金获得很大的收益。


比如,我们就以投资服装生意来举例说明杠杆原理在理财方面的应用。假如你现在有10000元就可以做10000元钱的生意了,买入10000元的衣服可以卖出14000元,自己赚了4000元,而这就是自己的钱赚的钱,换句话说,就是那10000元本钱带来的利润,这当中是没有杠杆作用的。

我们都知道,从银行贷款是要给银行利息的,而利息就是你从银行拿钱出来使用的成本。这也就是等于你用利息来购买银行钱的使用权,使用之后你必须要还给银行。如果你看准做服装生意肯定是赚钱的,那么你可以从银行贷款10万元,使用1个星期,假如利息正好是1000元。那么这就等于是你用原来做衣服的本钱1000元买了银行10万元的使用权,用这10万元买了衣服,卖出后得到14万元。那么你自己就赚了4万元。这其实就是用自己的1000元撬动了10万元的力量,用10万元的力量赚了4万元的钱,而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杠杆的例子。


杠杆原理用在理财上,作用大小经常是用“倍”来表示。假如你有100元,投资1000元的生意,那么这就是10倍的杠杆。如果你有100元可以投资1万元的生意,那么这就是100倍的杠杆。

再比如你在进行外汇保证金交易的时候,也是充分地使用了杠杆原理,这种杠杆10倍、50倍、100倍、200倍、400倍的都有,而最大是可以使用400倍的杠杆,等于把你自己的本钱放大400倍来使用,如果你有1万元,就相当于你有400万元,可以做400万的生意了。

还有在我们买房子进行按揭的时候,也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大部分人买房子,都不是一笔付清的。如果你买一幢100万元的房子,首付是20万元,你等于是使用了5倍的杠杆。如果房价增值10%的话,那么你的投资回报就达到了50%。如果你的首付是10万元的话,杠杆就变成10倍。假如房价涨了10%,那么你的投资回报就是一倍。由此可见,用杠杆赚钱是非常快的。

但是,俗话说得好“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甘蔗没有两头甜”,杠杆原理也不例外。杠杆可以把回报放大,它同样也能够把损失放大。

我们还是用100万元的房子来举例,如果房价跌了10%,那么5倍的杠杆损失就是50%。10倍的杠杆损失,就是让你的本钱全部赔进去。比如美国之前曾经发生的次贷危机,其主要原因就是杠杆的倍数太大。

在股票、房价疯涨的时候,有很多人恨不得把杠杆能够用到100倍以上,因为这样的回报快,一本万利;可是当股票、房价大幅下跌的时候,杠杆的放大效应就会逼迫很多人把股票和房子以低价卖出。而就在人们把股票和房子低价卖出的时候,必然也会造成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最后只能够将资产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

总而言之,我们在使用杠杆原理之前一定要把握住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那就是成功与失败的概率是多大。如果是赚钱的概率比较大,自然就可以用很大的杠杆,因为这样赚钱快。可是如果失败的概率比较大,那么就不能利用杠杆原理了,因为用了就意味着失败,而且会赔得很惨。

阶梯式存款法:利于中长期投资

在“80后”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大,这就使得以后一对夫妻需要承担赡养四个老人及养育一个子女的重大责任和义务。如果遇到夫妻双方都是“月光族”,再不学会理财,“月光家庭”就会随之诞生了。


24岁的陈小姐是北京某生活周刊的编辑,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发工资的时候我最富”陈小姐经常这样说。由于家境较好,在她身上经常能够看到最新的时尚元素。为了追赶潮流,陈小姐没少在穿着打扮方面花钱。“当然,到了月末,工资已经是花光了,有时候还得向老爸老妈要赞助才能勉强度过发工资前的‘艰苦’时光。”当我们问起陈小姐的理财经时,她一脸茫然。陈小姐从小吃穿不愁,对存钱储蓄根本没有概念,对最新的投资理财工具,更是一概不知。


相信像陈小姐这样的“80后”不在少数,很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崇尚名牌,追求新颖,购物缺乏理性,往往凭着一时的兴趣冲动去消费。在他们看来,现阶段生活没有任何负担,父母不需要我们养老,也没有孩子需要养育,理财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殊不知,此时无所顾忌的消费是有代价的,你必须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未来的生活充满着不确定性,学不会理财极有可能成为“新贫一族”。但是,如果能够在平日里多注意生活中理财的小细节,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和投资工具,日子一样可以过得很殷实。

1.要学会开支预算

理财理财,首先要有财可理。对于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月光族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聚集财富。可以每月提前做一个强制性的开支预算,在收入的范围内计划好每月中各项必需的支出,包括住房、食品、衣着、通讯、休闲娱乐等方面,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


吴某和何某都是刚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年轻人。吴某,24岁,未婚,月收入2600元;何某,23岁,未婚,月收入1600元。按常理说,吴某每月收入比何某多1000元,他应该比何某更具备理财的条件。但是半年后,何某存下了4000元,而吴某只存下了不到600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看看下面这个表格就明白了。

吴某平时花销没有计划,粗略算下来,基本生活消费加上娱乐消费,使得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而何某虽然工资低,但是一切消费支出都有计划,每个月都可结余7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何某半年能节余4200元,除去一些别的开销,何某将这4000元转成了一年期定期存款。

2.要坚持记账

俗话说“挣钱针挑土,用钱水冲沙”,月光族们经常在工资花完后却不知道钱花到了哪里,这时,记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苏西西是标准的“月光族”,虽然自己每个月的收入将近5000元,可是每个月还是要父母“救济”1000元左右才能生活。那么,这几千元的生活费是怎么花掉的呢?

上周末,她揣了100元钱去逛家乐福,原本只想买20元的洗发水,结果到了家乐福,觉得这也好,那也好,忍不住把100元钱全花光了。出了家乐福,旁边一家服装店的一款夏装正是自己的最爱,考虑再三,觉得错过之后不一定能再碰到这么喜欢的。虽然此时已身无分文,但是信用卡还在,必须拿下。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卖饰品的商店,继续进去扫货……结果,一路刷卡下来,对花了多少钱早已没了概念,到最后大包小包地拿了一堆东西回家。开始几天还满心欢喜,可新鲜劲儿一过,许多东西就被束之高阁,打入冷宫。苏西西也为此后悔过,但是过不了几天,冲动劲儿一上来,新的血拼就会再次上演。


由此可见,养成记账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通过记账的方法,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每个月的钱到底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哪部分开支是应该花的,哪部分开支是可花可不花的,而不用像以前那样每个月钱花光了也不知道是怎么花了的。选择记账的方法不仅可以使自己的花销情况一目了然,还能时刻提醒自己这个月已经花了多少了,从而避免入不敷出的情况。

3.从细节开源节流进行投资理财

这时不妨选择阶梯式存款法。这种储蓄方法既能帮助月光族们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还能满足年轻人生活中的各项需求。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前3个月时,根据自身情况每个月拿出一定资金存入3个月定期存款,从第4个月开始,每个月便有一个存款是到期的。如果不提取,可以选择自动转存,将其自动改为6个月、1年或者2年的定存;之后在第4到第6个月,每月再存入一定资金作为6个月的定存。采取这种阶梯式的存款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年度储蓄到期额保持等量平衡,而且还能获取定期存款的较高利息。


杜琳琳去年年底共发年终奖5万元,考虑到近期用不到这笔钱,但是又不确定什么时间会急用,他在理财师的建议下,将这5万元平均分为5份,各按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定期存为五份存款。等到一年过后,杜琳琳将到期的一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五年定期,第二年过后,则把到期的两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五年定期,以此类推,五年后,杜琳琳的五张存单就都变成五年期的定期存单,而且每年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这样,既方便使用,又可享受到五年定期的高利息。


阶梯式存款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跟上利率调整,属于一种中长期储蓄的方式。如果将所有积蓄存成一张定期存单,遇到利率增长的情况时,为了避免提前支取造成的利息损失,就只能望洋兴叹了。选择阶梯式存款法可以保证每年都有一张存单到期,即使遇到利率增长,也可灵活选择,争取利息的最大化。

黄金分割线:为你的资产保值增值

黄金分割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黄金分割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件下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为0.618,那么,这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这一神奇的比例关系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线屡屡在实际中发挥我们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投资理财中,妙用黄金分割线可使资产安全地保值增值。


郭红霞今年34岁,是第一批步入而立之年的“80后”,目前在广州一家饮食集团下属分公司任财务主管,老公在一家财务公司做会计,由于成家较早,孩子即将读小学,此外还要供养两位老人。郭红霞每月的家庭总收入在11000元左右,这个收入在广州市来说只能算是个小康之家。由于需要花钱的地方较多,每个月的日常节余并不多。但是,多年来郭红霞一家的资产一直稳步增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原来,专业出身的郭红霞非常关注自己家庭的财务规划,对家庭的每一笔投资都非常慎重。她在日常的工作中还创造性地总结出“黄金分割线”的家庭理财办法。简单地说,就是无论资产和负债怎样变动,投资与净资产的比率(投资资产/净资产)和偿付比率(净资产/总资产)总是约等于0.618,即理财黄金分割点。多年来,郭红霞一直在这个理财黄金分割点的指引下不断调整投资与负债的比例,因而,家庭财务状况相当稳健。

2006年,郭红霞的父母因病相继去世,郭红霞每月的负担减轻了2500多元,还分得了7万多遗产。随着郭红霞在银行的存款快速增加,黄金分割点有失衡的可能,于是郭红霞决定做点投资。

经过分析,郭红霞计算了一下当时的家庭总资产:包括银行存款、一套109平方米的三居室、货币市场基金和少量股票,总价值为105.5万元,其中房款尚有28万元没有还清,净资产(总资产减去负债)为77.5万元,投资资产(储蓄之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有39万元,郭红霞的投资与净资产的比率为39÷77.5=0.503,0.503远低于黄金分割线,投资与净资产的比率低于0.618时,意味着家庭有效资产就得不到合理的投资,没有达到“钱生钱”的目的。这说明加大投资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一味的加大投资力度,即有亏损的可能性。为了防止亏损的发生,郭红霞给投入的资金量设定了上限。加大投资额的同时也要考虑家庭的偿付能力,在偿付比率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理财投资。

正是因为充分考虑了家庭的偿付能力,才使得郭红霞的家庭财务一直处于稳健状态。而大部分人进行理财投资时,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偿付能力。在经济风险增大的今天,如果偿付能力过低,则容易陷入破产的危机。郭红霞的家庭总资产为105.5万元,其中净资产为77.5万元,而他的房贷款还有近28万元未还。按照偿付比率的计算公式,郭红霞的偿付比率为77.5÷105.5=0.734。

郭红霞以多年的财务经验分析,偿付比率一般也是以黄金分割比率0.618为适宜状态。如果偿付比率太低,则表示生活主要依靠借债维持,这样的家庭财务状况,无论债务到期还是经济不景气,都可能陷入资不抵债的局面;反之,如果偿付比例很高,接近1,则表示自己的信用额度没有充分利用,需要通过借款来进一步优化其财务结构。郭红霞家庭的偿付比例在0.743,这是个比较理想的数字,即便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这样的资产状况也有足够的债务偿付能力。但是0.743的偿付比率远高于黄金分割率,可见郭红霞的资产还没有得到最大合理的运用,信用额度也没有充分利用。于是,郭红霞决定投资房产。

这时,泛海国际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屋进入郭红霞的眼帘,她对周边环境也很满意。但是一核算,郭红霞发现投资这套房子并不划算。

原来,这套住宅的总价为90万元,郭红霞若想购买这套房产,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如果首付30万元,那么郭红霞的总资产为105.5+90=195.5万元,净资产为77.5+30=107.5万元,投资资产为39+30=69万元。那么投资与净资产的比率为69÷107.5=0.642,投资率高于了黄金分割线0.618,保证了家庭资产的理想增值。但是,如果购买了这套房子,郭红霞一家的偿付比率就会变为107.5÷195.5=0.554,低于黄金分割线0.618,这样的家庭财务状况,如果楼市不景气,极容易发生资不抵债的局面。综合考虑之后,郭红霞谨慎地放弃了投资大户型住宅房的打算。

放弃了泛海国际的大户型,郭红霞将目光转向了价位相对低些的住宅房。经过调查,郭红霞发现华景新城一带的住房出租旺盛,于是他首付26万元在此购买了一套50万元的商品现房,并于每月2500元的租金租给一个美国人。

这样,郭红霞的家庭总资产变为105.5+50=155.5万元,新的投资资产为39+26=65万元,净资产为77.5+26=103.5万元。投资与净资产的比率为65÷103.5=0.628,偿付比率为103.5÷155.5=0.666。

购买了这套房产之后,郭红霞家庭的投资额刚好符合家庭理财规划的黄金分割线,投资与净资产的比率得到合理的规划,同时又保障了高于黄金分割比率的偿付比率。这样在有效资产理想的增长情况下,又保障了正常的偿付能力,达到了家庭财务结构的优化。

今年,郭红霞被提拔加薪,收入大为改观。在净资产增长的情况下,郭红霞又要依据黄金分割线加大投资额了。郭红霞表示,他会根据当前的投资形式,在保障偿付比率高于黄金分割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一轮投资项目,这样资产才能保值增值。

二八定律:你不可能总是幸运儿

二八定律又称为“巴莱多定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事物当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约20%,其余80%尽管占了大多数,但是却是次要的,所以又称为“二八法则”。

在管理学领域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80/20定律”,它主要是讲一个企业通常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后来,这个80/20定律又被一再推而广之。

经济学家说过,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其实社会上有这样两种人:第一种占了80%,却拥有20%的财富;第二种只占20%,却掌握80%的财富。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第一种人每天都只会盯着老板的口袋,总是希望老板能够多给自己一点钱,换句话说,这种人把自己的一生“租”给了第二种20%的人;而第二种人就不同了,他们除了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会用另一只眼睛关注市场,关注不断变化的世界,他们很清楚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结果,第一种“80%的人”都在替他们打工。

心理学家曾经说,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现如今,我们也会惊奇地发现,“二八法则”几乎适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股票市场80%的人赔钱,仅仅只有20%的人赚钱。如果我们从理财角度进行分析,这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在家庭理财上,投资的金融品种没有必要做到全面,应该抓住关键的少数重点去进行突破;第二,对于一个理财产品我们不仅需要看到收益,更应该去看收益背后的风险补偿。因为现如今的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能够把握好一种流行趋势已经不易。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理财决定之前,必须仔细研究分析市场,不仅要赶上潮流,更能够超前于潮流。道理非常简单,因为我们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更是不断的变化,可能今天很畅销的产品到了明天就无人问津了。

在日本,曾经有一位商人就是运用了“二八原理”,让他在钻石生意上面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在20世纪60年代末某一年的冬季,这位日本商人开始抓住时机寻找钻石市场。他来到东京的一家百货公司,要求通过这家公司来推销他的钻石,当时这家公司根本就不理他,更是断然拒绝了他的这个请求。

但是他丝毫没有气馁,仍坚持用“二八原理”来说服这家公司,最后,他终于获得了这家公司在郊区的一家店。这家店离闹市非常远,顾客极少,生意也不是很好,但是这个商人对这种情况一点都不担心。钻石毕竟是高级的奢侈品,更是少数有钱人的消费品,生意的着眼点首先就应该是抓住财主,不能够让他们漏网。在当时,这家公司曾经很不屑地说:“钻石生意一天能卖2000万日元,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可是这个商人立即反驳说:“不,我可以卖到2亿日元给你们看。”

在当时,商人这样的说法无疑是痴人说梦。可是这位日本商人能够胸有成竹地说出了这番话,就是源于他对于“二八原理”的信心。

我们都知道,钻石是一种高级奢侈品,主要是高收入阶层的专用消费品,对于一般收入的人而言是购买不起的。但是从一般国家的统计数字来看,拥有巨大财富,居于高收入阶层的人数却要比一般人数要少得多。所以,我们也都存在这样一个观念:消费者少,利润肯定不高。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到,居于高收入阶层的少数人却持有了大多数的金钱。换句话说,一般大众和高收入人数的比例为80:20,可是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比例却要倒过来20:80。

而这个日本商人正是看中了这点,他把自己的钻石生意的眼光投向了这些只占人口比例“20”的有钱人的身上,结果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在之后的不长时间,这个商人的生意开始逐渐红火起来。他先是在这家店取得了日6000万日元的好成绩,已经大大突破了一般人认为的500万日元的效益估量。

而当时又正值年关大拍卖,更是吸引来了很多的顾客,这个商人就抓住这一机会,和纽约的珠宝行联系,运来的各式大小钻石全部被抢购一空。紧接着,他又在东京周围分部设立营销点推销钻石,生意也是非常好。

后来,这位钻石商的销售额突破了3亿日元,他实现了曾许下的诺言。


这位日本商人钻石生意成功了,他的法宝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二八原理”。

所以,当你决定投资理财的时候,你的眼光一定要独到一些。“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是曾经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的理论,现如今早就成为了众多老百姓日常理财中的“圣经”。但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曾经提出过一条非常著名的投资理念,那就是要把鸡蛋集中放在优质的篮子中,因为这样才能够让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化的收益。

之所以说“篮子”多并不能够化解风险,主要就是因为目前很多理财产品都是同质的,这就意味着你所面临的系统风险是一样的。举例而言,你投资了债券,又购买了债券基金,一旦债券市场出现了系统风险,那么你的这两个投资都会发生很严重的损失。所以,你首先应该关注的不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是应该对这些理财产品进行分析,尽量把80%的“鸡蛋”放在20%牢靠的“篮子”里,千万不要去选择一些太过于同质的理财产品进行反复投资,这样不仅无法获得分散资金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加大风险。另外,一旦选定好自己中意的项目,就要牢牢把握“二八原理”,力争使资金收益最大。

其实,对于任何一种理财产品而言,都存在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流动风险和信用风险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实际上应该是无风险收益加上风险补偿,我们可以把银行活期利率视为无风险收益。而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想要获得比市场高20%的收益,那么你将付出比一般银行储蓄多80%的风险。

你一旦了解了这一原理,那么在选择日常理财产品的时候,就应对高收益品种保持一份谨慎,特别是对于那些不符合目前规定的理财品种,在其高收益的背后,是对信用风险的补偿。收益越高,自然也就意味着其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这种信用风险实际上就是转嫁了处罚它的违规成本。

洼地效应:女人都不愿意冒险

洼地效应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水往低处流”这种自然现象引申为一个全新的经济概念,叫“洼地效应”。从经济学理论上讲,“洼地效应”就是利用比较优势,创造理想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使之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吸引外来资源向本地区会聚、流动,弥补本地资源结构上的缺陷,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简单而言,就是指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环境质量更高,对于各类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资金定会流向更具竞争优势的领域和更具赚钱效应的“洼地”。

我们就拿房地产来举例。当房地产围合一个湖泊中心发展的时候,自然就会形成自湖心向四周土地递减的级差地租,大致出现“近贵远贱”的圈层分布,而这其实就是围合出湖心的价值洼地。

一旦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填湖开发,那么,湖心洼地的地价和房价就会突然井喷,创下区域地产的最大价值,甚至还有可能会引发周边地产的价值飙升,从而产生了洼地效应。

当然在房地产实际开发过程中,所谓的洼地不一定就是湖心区,也有可能是市政中心、城市广场或历史建筑区等列于区域价值具有提升作用的区域。

“洼地效应”在近几年来是非常流行的词语,我们经常在一些经济学的财经分析中看到。比如,中国市场的巨大投资潜力和发展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的目光,外来投资持续增加,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产生了洼地效应。

对于投资者来说,“洼地效应”的概念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才能够在股票市场上找到真正的“洼地”,获得投资的巨大收益呢?

一是如果发现有做实体产业,每股业绩高达1元以上,而且其产业方向和经营业绩基本能处于长期稳定,在经济危机中不但没遭受重创,还能迅速翻身挺过来的公司股票,则是属于“洼地”的投资目标。

二是长期遭受冷落,但是却关乎国计民生的股票。比如属于人民大众最重要的吃饭问题的粮食和农业概念股,这些都是可以,而且必须持续发展的永恒产业,如果其业绩和发展预期良好,并且还没有被爆炒过,那么就属于价值洼地,是非常具有投资潜力的。

三是关注属于国家规划扶持发展,真正生产与科研结合,有规模和实力做新能源产业的股票,这些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影响到后续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不管现如今在起始阶段多么迷茫,或是股价已被炒得很高,但是只要是符合全球人类发展的方向,就还值得长远投资布局,当然,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

安全边际:为你的钱包装一条可靠的拉链

价值投资有两个最为基本的概念就是安全边际和成长性。如果人们掌握了安全边际,即使在短期内难免损失,但是从长期来看,肯定是不会赔钱的,这样的好法宝,想要掌握它肯定是不容易的。

那么,什么是安全边际?为什么要有安全边际这个概念呢?

安全边际顾名思义就是股价安全的界限。这个概念是由证券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来的。作为价值投资的核心概念,安全边际在整个价值投资领域当中都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关于它的定义则是非常的简单,即内在价值与价格的差额,我们可以用更通俗的说法来解释,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

格雷厄姆认为,值得买入的偏离幅度必然使买入是安全的;最佳的买点是即使不上涨,买入后也不会出现亏损。格雷厄姆把具有买入后即使不涨也不会亏损的买入价格与价值的偏差称为安全边际。当然,格雷厄姆给我们的是一个原则,而这个原则的核心就是即使不挣钱也不会赔钱。与此同时,安全边际越大越好,安全边际越大所能够获利的空间自然也会越高。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安全边际不能够保证避免损失,但是可以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巴菲特曾经指出:“我们的股票投资策略持续有效的前提是,我们可以用具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有吸引力的股票。对投资人来说,买入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时支付过高的价格,将抵消这家绩优企业未来10年所创造的价值。”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忽视安全边际,即使买入优秀企业的股票也会因为买价过高而难以赢利。

对于投资者而言,更不能够忽视安全边际。但是在什么情况下,股票才能够达到安全边际,股价才安全呢?10倍市赢率是不是就安全呢?或者低于净资产值就安全呢?未必是。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赚钱了。

举例而言,鸡蛋8元钱1斤值不值呢?就现在来说,不值。这个8元钱是价值,我们还可以去分析下价值,把养鸡、饲料、税费、运输等成本全部折算了之后,可能是2元钱1斤,那么这个2元钱就是鸡蛋的价值。那么什么是安全边际呢?就是把价值再打个折,就能够获得安全边际了。例如,你花1.8元钱买了1斤鸡蛋,那么你就拥有了10%的安全边际。如果你花1.6元买了1斤鸡蛋,那么你就拥有了20%的安全边际。

因此,安全边际就是相对于价值的折扣,而并不是固定值。我们也只能够说,当股价低于了内在价值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安全边际,至于安全边际是大还是小,我们则需要看折扣的大小。

那么为什么要有安全边际呢?曾经有人举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有这样一座桥,能够允许载重4吨,我们只允许载重2吨的车辆通过,那么很明显,这个2吨就是安全边际。这样,就给安全留出了余地。就内因而言,如果我们设计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那么这个2吨的规定可能还是会有安全保障的。而就外因而言,万一出现地震或地质变化的情况,2吨也是有安全保障的。

股价的安全边际也是如此,就内因而言,我们可能会对一个企业的分析出现误差,那么安全边际就会保障我们不会错得太离谱。就外因而言,如果这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在我们察觉到的时候,也许还不会吃大亏。因为我们的选择存在了安全边际。

当然,安全边际不仅会让我们赔得少,而且能够让我们赚得多。原因很简单,因为买价较低。举例而言,一只股票的股价从2元上涨到12元,内在价值是4元,2元则有了很大的安全边际。巴菲特在2元买入,而一般投资者在4元时买入,技术分析家则又根据趋势在6元买入,结果是巴菲特赚75倍,一般投资者赚72倍,技术分析家赚71倍,这其实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如果股价从2元上涨到6元,巴菲特赚2倍,一般投资者赚50%,技术分析家还有可能会赔钱。也许有的人会说,在大盘涨起来的时候,很多都没有安全边际了。但问题是,在市场极度低迷的时候,很多有很大安全边际的股票却根本无人问津。

话说回来,安全边际能不能保障股价就安全了?这也不一定。最大的安全边际是成长性。比如一个生产寻呼机的企业只有5倍市赢率,这显然是不高。但是,在今天,连寻呼台都找不到了,安全自然就成为了笑话。由此可见,只有在具有成长性的前提下,安全边际才有意义。

关于安全边际的理解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如何判断安全边际或者什么时候才真正到了跌无可跌的时候却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就是安全边际迟迟不来怎么办,等等。

根据格雷厄姆的原意就是“等待”。因为他认为,人一生的投资过程中,不希望也不需要每天都去做交易,在很多时间里,我们都会手持现金,耐心等待。由于市场交易群体的无理性,在不确定的时间段内,比如3年或者5年,我们总是能够等到一个完美的高安全边际的。

换句话而言,市场的无效性总是会带来价值低估的机会,那么在这个时候就是你出手的好时机。这就好像是非洲草原的狮子,它在捕捉猎物的时候先是在草丛当中静静地潜伏,非常有耐心地观察周围,然后慢慢地接近直到猎物进入伏击范围才迅速出击。

如果你的投资组合当中累积了很多次这样的投资成果,那么从长远来看,你定会取得远远超出市场回报的机会,因此,安全边际的核心就在把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不可预测性:理财和感情一样,不确定因素很多

投资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以及外部因素的难以应对的特性,使得其运行规律难以被理解和刻画,这就是投资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但是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大多数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预测,或者是让别人去预测。这些都是投资者对市场缺乏了解的表现。

其实,从来都没有人能够完全准确地预测出大盘和个股的具体点位或价位,最多也只能是根据当时的走势判断一下。因为市场会以它自己的方式来证明大多数人的预测都是错误的。

对于那些世界著名的投资大师而言,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股票本身以及大的趋势,很少花费心思去预测股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

比如,有“股神”之称的沃伦·巴菲特和美国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就曾经告诫投资者:“永远不要预测股市。”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股市的短期走势,更不可能预测到具体的点位。也许某一次预测确实对了,也仅仅是运气好而已,这些绝对是偶然现象,不可能是常态。

巴菲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分析市场的运作与试图预测市场是两码事,了解这点很重要。我们已经接近了解市场行为的边缘了,但我们还不具备任何预测市场的能力。复杂适应性系统带给我们的教训是,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它顽固地拒绝被预测。巴菲特认为,预测在投资当中不会占有一席之地,而他的方法就是投资于业绩优秀的公司。巴菲特还说道:“事实上,人的贪欲、恐惧和愚蠢是可以预测的,但其后果却不堪设想。”因为在他看来,投资者经历的无非是两种情况:上涨或下跌。而关键是你必须要利用市场,千万不能够被市场所利用,更不能够让市场误导你进行一系列的错误投资行动。

其实,我们只要仔细想想,就可以知道那些所谓的预测是多么的不可靠。如果那些活跃的股市和经济预测专家能够连续预测成功,那么他们早就成为大富翁了,还用得着到处去进行预测吗?

个人如此,那些投资市场上的大型机构也是没有办法准确预测股市的短期走势的。比如,在中国市场上,最近几年来,机构对上证指数最高点位的预测就是屡屡失算。

记得在2005年末,各大券商机构对2006年的预测,1500点已是最高目标位的顶部了。当时还有一些专家分析股改大势后提出,1300点将成为历史性底部时,有很多分析人员还嗤之以鼻。可实际上,2006年却是以2675最高点位收盘。等到了2006年年末,绝大多数机构对2007年上证指数的预测都远远低于4000点,可是实际上,2007年以来,甚至有近半年以上的时间都是在4000点上方运行,特别是到了10月份,上证指数还一度达到6124点的高位。之后,股市出现了大跌,当时有很多人预测4000点是底线了,绝对不会跌破,可是结果呢,股指最终跌破了2000点。

还有很多人预测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一定会有一次大行情,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不但奥运会前夕股市表现非常弱,而且就在奥运会开幕当天,股市甚至开始下滑。在奥运会进行的那些天,股市一路向下。预期中的奥运行情并没有出现,给我们留下的都是黑色的梦魇。由此可见,对于具体点位的预测常常是“失算”的时候多于“胜算”。

虽然,股市的具体点位是没有办法进行准确预测的,但是大的趋势我们还是可以进行判断的。其实,彼得·林奇的“鸡尾酒会”理论就是我们寻找股市规律的一个有效工具。

在鸡尾酒的聚会上,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彼此相识、聊天。彼得·林奇从参加鸡尾酒会的经历上,也总结出来了判断股市走势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彼得·林奇在介绍自己是基金经理的时候,人们只是与他碰杯致意之后就漠不关心地走开了。这些人更多地是围绕在牙医周围,询问自己的牙疼病,或者是宁愿谈论一些明星的绯闻,而没有一个人会谈论股票。彼得·林奇认为,当人们宁愿谈论牙疼病也不愿意去谈论股票的时候,说明股市已经探底了,不会有大的下跌空间。

第二阶段,当彼得·林奇在介绍自己是基金经理时,人们会很简短地与他聊上几句股票,向他抱怨一下股市的低迷,之后就走开了,继续去关心自己的牙疼病和明星的绯闻。彼得·林奇认为,当人们只愿意闲聊两句股票的时候,股市即将开始抄底反弹。

第三阶段,当彼得·林奇介绍自己的基金经理的时候,大家纷纷围过来询问该买哪一只股票,哪只股票能赚钱,股市走势将会如何,再也没有人去关心自己的牙疼病或者是明星绯闻。彼得·林奇认为,当人们都来询问基金经理买哪只股票好时,股市应该是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点。

第四阶段,人们在鸡尾酒会上面谈论的话题就是股票,而且很多人还会主动向彼得·林奇推荐股票,告诉他去买哪只股票,哪只股票会涨。彼得·林奇认为,当人们不再询问该买哪只股票,反而主动告诉基金经理买哪只股票好时,说明股市很有可能已经达到了顶部,大盘很有可能要开始震荡下跌了。

总而言之,我们是无法准确地预测股市的,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大师说的,不要预测股市。我们更应该去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千万不要去枉自预测市场的变化。

确定理财目标,掌握好理财时间

如今人人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是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物价指数连续走高,房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害怕进医院为高额的医疗费买单,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让人忧心忡忡……这些因素促使广大民众想不理财都不行。

无论你的家庭处于哪一社会阶层,善于理财都很重要。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没钱的阶层,根本没必要去理财。事实上,工薪阶层更应学会科学理财,相对于有限的资金更需要进行精心规划、合理安排。说得更通俗点,就是即使粗茶淡饭,也应该懂得营养搭配。所以,个人理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

理财实际是善用钱财,使个人及家庭的财务收支状况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科学理财其实包括两方面:赚钱和花钱。赚钱就是如何积累财富,实现固有财产保值和增值。而花钱则是如何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好的服务和最大的满足。

理财首先确定自己的理财目标是什么。由于当前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人们已意识到要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这就需要有投资理财的方法和工具。

科学理财还需要掌握好时间,一般而言,早投资多回报,早理财早受益。

下面举例说明这一点:


有一对双胞胎姐妹李丽娟和李丽霞,同一天上学,同一天参加工作,同一天结婚,同在一个单位上班拿同样的工资,并在同一年生小孩(假设20岁工作、30岁结婚)。

李丽娟一开始就没忘记把赚的钱先存一部分,并将钱进行相应的投资。每年都要投资2000元,她的投资回报率每年保持10%,直到30岁结婚。结婚后离开工作岗位做全职太太,10年来李丽娟每年投资2000元,总共投资本金20000元,30岁结婚后她还是这样继续投资。

李丽霞没有像李丽娟那样一开始就存钱投资,总觉得年轻人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也就是所谓的“月光族”。到年底基本没结余,直到30岁成家结婚后才开始存钱,到40岁时才拿出20000元进行投资,每年也得到10%的投资回报率。

你知道到她们65岁退休时各自的财富有多少吗?李丽娟本金20000元,年回报率10%,投资了45年。而李丽霞也是20000元本金,年回报率10%,只投资了25年。本金相同,年回报率相同,投资时间的早晚和长短不同。

李丽娟和李丽霞都投资了20000元的本金,在她们65岁时,李丽娟的财富已是87.22万元,差不多是所投资金的44倍;而李丽霞的财富是21.70万元,只是本金的10倍多。李丽娟和李丽霞的投资本金完全相同,年回报率也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李丽娟开始早,而李丽霞开始晚,最后李丽娟获得的回报高出李丽霞很多倍。


从这一事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投资的时间越早,回报率越高。因此,作为一个聪明的理财者,要清醒地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并且要尽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