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预测试卷:申论高分强化试卷(2017最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高分强化试卷四(直面老年生活)

满分:100分 时限:18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 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2. 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 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 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 每天早上7点多,司大爷都要早早起床——因为家里的金毛小乖已经开始拱他了。八点不到,司大爷已经在小区里陪小乖遛了一圈,沿途还碰到了好几位跟他一样的养狗老人。

在调查中,该小区近三成老人养了宠物,除了常见的猫、狗,还有乌龟、鸭子等。“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就行了。”朱阿姨已经去花鸟市场看了好几回,打算天气暖和一点就抱一只小狗回来。

为什么要养宠物?几乎所有已养宠物和有养宠物打算的老人都把这一票投给了“子女不在家,精神寄托”。养小狗的方阿姨说,“子女都不在身边,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以前每次跟女儿通话,都是听女儿说,现在都是我说关于小狗的话题。我女儿都笑我说,我好像又生了一个儿子。”

然而即便如此,在“你觉得宠物可以替代子女陪伴吗?”这个问题面前,绝大多数老人选择了“不能完全替代”。在老人们看来,宠物虽能排除烦恼,但毕竟还是不能与亲情陪伴相提并论。

2. 一米六八的身高,匀称的身材,穿上时装,往T台上一站,虽已年过5旬,但董爱芝仍然信心十足,“年轻时爱好这个,现在才有时间玩起来。”这两年在H市老年大学上学的她,上的就是时装班。董爱芝说,自己年轻时,就喜欢模特走秀,但又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一直没有时间。如今,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不需要她再操心,她便有了大把空闲的时间。去年,董爱芝参加A省中老年服饰时装大赛,还得了一个十佳模特奖。“现在经济条件宽裕了,不缺吃穿,就是健康最重要嘛。”董爱芝每天还参加晨练、晚练队伍,只要有利于身体的活动,爱人与子女都支持她去。“多锻炼锻炼,身体好,心情也好啊,你一看就知道我是一个乐观的人吧。”董爱芝哈哈一笑说。

施用亭大爷,今年61岁,退休前是肥东县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如今,他在H市锦绣社区一家小区与小儿子同住,除了和老伴买买菜、接送孙子上下学,每天最爱的娱乐活动便是打牌了。家中的家务活,都由老伴操持,施用亭的空闲时间也多了起来。“但麻将要玩钱的,我可不来。”施用亭说,他也没什么特殊的兴趣爱好,就爱斗斗地主。他与几个老伙伴,在小区一处废弃的岗亭里,摆了一张小桌子,每天下午就准时在那里碰头。有时候去的人多,他便和另一个伙计临时摆个小台子,下几局象棋消遣时间。每到晚饭时间,老伴都会来岗亭喊上一句,“吃饭了。”施用亭才起身往家走。

每天与老伙伴们打牌下棋,几乎是施用亭所有的娱乐活动,但是过段时间,他可能不能和老伙伴们一起娱乐了。“过几天要走了,搬到大学城那边去。”施用亭说,儿子购置了新房,他也得跟着搬家了。

42.195公里,用时4小时24分,2月份在X市举行的万人马拉松中,老年组的胡应福第一个到达终点。胡应福大爷与老伴王章敏在家乡的跑步协会中小有名气。由于老两口都爱好跑步,不管去哪儿,都是夫妻档现身,时常引来人们的关注。说起跑步,还是王章敏大妈先开的头,“年轻时身体不好,手脚老是发麻,头疼,容易失眠。就听别人说,跑步可以缓解,就跑了起来,一跑就是几十年。”从28岁开始,王章敏便开始了跑步锻炼身体。而后,老伴胡应福也加入了进来,两人每天早晨6点多便会出门,跑上两个多小时才回家。X市的多个体育场馆都留下过老两口的足迹。

除了自己跑步,老两口还带动着别人一起跑。胡应福曾在跑步时遇上了一位退休教师在锻炼身体,这位教师曾动过两次手术,身体不是很好,后来在胡应福的带动下,坚持跑了两年多,身体恢复得好多了。到2017年,胡应福就80周岁了,也是老两口结婚五十周年。“他说,80岁还要去跑马拉松,用这个方式来庆贺生日,也算是送给我们金婚的一份礼物。”王章敏笑着说,她会与老伴一直跑下去。

3. 跳广场舞、上老年大学,退休在家却活力十足的老年人如今找到了新的娱乐阵地——KTV平日场。记者在一家大型量贩式KTV发现印象中被年轻人占据的KTV里居然大多是中老年人。“10个包厢中有一半多是中老年顾客,其中50—60岁的女性居多。一唱一下午,兴致都特别高。”该KTV大堂经理说。

“周一到周四是平日场,经济实惠,68元唱4个小时,老姐儿几个每人才花十几块钱。唱够了正好回家做饭。”64岁的吕阿姨退休前曾是单位的文艺骨干,性格开朗的她告诉记者,“刚退休那会儿,帮儿子照顾小孙子,没空玩。现在好了,孙子上小学了,上午在社区里学跳舞,隔三差五到这里唱个歌,心情也好。”

虽然到KTV唱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似乎KTV对此并不“感冒”,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年人讲究实惠,在KTV唱歌时其他消费很少,有的还自带饮料。所以对KTV来讲,这部分客源也就是唱唱热闹,增个人气,所以并没有推出专门针对性的服务。

4. 我国第一部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从2014年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未来我国将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十二五”之后,特别是2022年以后,将开始迎来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增长的高峰。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秋霖认为,发展养老消费,是立足当前、更谋求长远的选择。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都在加大发展养老服务的力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减速换挡时期,满足老年人不断升级的多层次养老需求,既可以改善民生,也将是新的发展引擎。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十分迅猛,2022年之后,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少儿人口;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期。一旦人口的需求结构发生深刻转变,而经济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会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还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陈秋霖认为,发展养老消费的重要基础,是要尽量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医疗是风险性支出,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会对其他消费形成抑制。政府要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服务,让老百姓有稳定的预期,敢去消费。

“养老消费的本质是金融准备,也就是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党俊武说,受老年人口可支配收入水平不高、传统的代际财产转移观念以及鼓励老年人消费的政策支持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老年人的有效消费需求是不足的。

他建议,针对不同的养老消费群体,一方面,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建立长期照护制度,为全体居民应对老年期可能的收入、疾病和失能风险创建制度性的费用来源。另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为老年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老年人提供救助。在中国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下,政府没有能力全面干预养老保障,但可加快老龄金融的创新。

“黑发不知准备早,白首方悔养老迟。”党俊武认为,老年人是一个动态概念,越来越多的中青年需要树立养老新理念,为自己的老年期做好充分的金融准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资本运作来发展老龄产业,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

5. 在北京市大兴区虹枫老年护养院,记者看到,作为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这里的房间布局按照医院病房的要求设计,护理员与老人同住一室,提供24小时服务,每位老人的床头都有一张健康情况表。内设的医务室配备了从事老年病研究和康复医疗的专业医务人员,可以做到小病不出院、大病及时转。医生、护士、护理员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项服务。

虹枫护养院是一所专门照料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已达到3700万。全国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联盟秘书长、虹枫老年护养院院长李强告诉记者,“过去养老以救济型为主,现在的养老正在向服务型转变。其中,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是养老服务中的刚性需求,市场空间很大。”

然而在目前看来,人才缺乏是困扰养老服务业的一大难题。老年人护理,特别是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在虹枫老年护养院的“老年痴呆专区”,7名护理员照顾28位老人,护理员的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左右。李强认为,硬件需要,软件更需要。如今养老发展很大的困难不是缺楼、缺床,是缺少做养老服务和管理的人才。“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为养老消费的发展做好充足的人才储备和积累。”

深圳“守望100”公司CEO师华十分看好智能化养老市场。他认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自我管理意识越来越强。中国是慢性病高发国,许多患者需要在家康复,智能化养老设备可以大大提高养老健康服务效率,有助于改善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目前,我们正在与深圳联通洽谈智慧家庭项目合作,希望在2015年能为200万老人提供服务,3年内服务1000万老人。”师华说。

6. 在看到中国养老产业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也要看到养老产业发展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如何让老年人能消费、敢消费?

有专家对记者表示,高龄老人大多有慢性病,有些老人卧床后没有办法去医院看病,但是由于护养院在门诊报销及用药级别上的限制,许多老人难以充分享受到医保待遇,在精力、财力上都加大了负担。正在护理老伴的毕大妈告诉记者,年过九旬的老伴常年卧床,去年因病住院后回到护养院,自己只能多次往返医院取药,很不方便,常年吸氧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从产业供给来看,当前养老产业存在重老龄服务、轻老龄用品,更淡漠老龄金融的现象。老龄金融的产品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在老年人群中接受度低,主要还集中在银行储蓄类金融产品上。对此专家建议,借鉴美国和日本经验,结合未来养老服务的需求,应面向40岁至59岁的人口开发储蓄、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房地产等新产品,重点开发综合性的、新型混业经营的老龄金融产品。

7. 养老院床位一床难求,有的老人到过世也没住进养老院,类似的新闻近年来不时见诸报端,不断强化着公众心中养老院难入住的现象。不过杭州第三社会福利院的现状,却和大家的印象截然相反。目前该福利院的入住率仅14%,大部分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并没有入住。为什么申请了却不入住?答案很简单,先“占坑”再说。随着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双双加速,养老资源显得捉襟见肘。资源不足,自然引发老人的恐慌,进而想着要抢占养老院床位。而这样的拼抢,又会加剧恐慌心理,使得一些暂时不用进养老院的老人也加入到“占坑”行列,最终出现近九成老人申请获批却放弃入住的现象。

在一些乡镇的汽车、火车候车室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三五成群占据着座位。他们不是在候车,只是没地方去,在那里扎堆聊天、拉家常,甚至打起了扑克。人少时还好,高峰时间就难免影响候车的乘客。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些老年人不对,但这样的批评未必能解决问题。其实,这些在候车室的老年人也有无奈,如果他们能在候车室以外找到更合适的活动场所,怎么会“霸占”候车室呢?小问题背后,正说明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公用设施出现了短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适合老年人的各种社会服务却未能迎头赶上。当“银发福利”得到更多保障,老年人活动场所多了,谁还会去守着候车室呢?

8. 近日,一项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与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合作执行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6000多份样本研究出来的结论,受到外界关注。

这份最新的城镇老年人幸福感调查显示:我国城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较高,超过43%的人自认为幸福或非常幸福,但也有48%以上的人幸福感一般。

小标题1:__________

“相比而言,男性的幸福感高于女性。”张伟介绍,这批样本中,女性样本差不多占一半,约为54%,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女性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男性。

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幸福感越强。从搜集的样本中可以看到,我国城市老人受教育的程度多在小学及以下,占比为49%。如果按教育程度从低到高来看,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不到10%,初中水平的占25%,而高中水平的占16%。

虽然总体而言,低龄老人的幸福感高于高龄老人,但从样本中发现,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老人幸福感高于40年代出生的人群。

小标题2:__________

样本分析还显示:从婚姻状况来看,在婚姻中的人群的幸福感较强烈,离婚、分居者的幸福感较低。

在调查人群中,在婚者达到八成以上,丧偶者占17%,其他婚姻状况占2%。从结果也可以看到,占八成的在婚老人比离异、分居老人的幸福感要强。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配偶在老年生活中的角色无可替代。“老年夫妻日常生活中的相互扶持、相互支持,对双方的身体健康以及精神依托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张伟分析:随着我国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程度不断加强,夫妻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照料逐渐强化为更为亲密的“伙伴关系”。

小标题3:__________

调查发现:有住房产权的老人幸福感明显高于无产权的老人。2006年,城市老年人有产权的人居多,达到83%,个人年平均收入约为10113元,家庭年收入接近4万元。然而,调查也发现:老年人自身经济状况的安全感对其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较好的经济基础以及有保障的经济来源,住房不仅仅是物质外壳,还是心理栖息地。”张伟谈到,“住房在房价持续高烧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关系到全家人的幸福。”

9. 在北京市老龄委近日召开的201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有关人士表示南城养老院和门头沟等四个区县养老院已经基本完工,接下来有望尽快投入使用。通州、房山的项目也已批复立项,将进入建设阶段;丰台、昌平的项目在加快前期工作阶段。此外,今年将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失能、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给予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而人社局近日发布2015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最低缴费标准为年缴费1000元,最高缴费标准为年缴费7420元。自2015年4月1日起,全市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即可开始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截止日期为今年12月10日。据资料显示,去年该项保险费用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另外在未来几年,北京公办养老机构中专门接受失能老人的护养型床位将提高到八成以上。

天津市在河西区、南开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病房,不仅仅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更为重要的是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医疗护理服务。探索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这个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难题的途径。此外,对养老机构与居家养老中心的服务人员按人数进行岗位补贴、社保补贴。

在2015年3月26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主办的“社会养老服务创新研讨会”上推介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中,名为“幸福9号”的养老服务品牌尤为引人关注。该项目首创居家养老的“O2O”模式,以“幸福9号”网上商城、“幸福9号”居家养老服务店、“幸福9号”老人乐园为载体,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发展养老产业,打造老年人的“迪士尼乐园”,让老年人可以享受理疗按摩、健康咨询、上网购物、唱歌跳舞、读书写字等服务,这种大型居家养老服务店今年将正式落户北京。

2015年3月1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马家寨社区的工作人员向老年人介绍如何使用智能居家养老呼叫手机。并且贺兰县还特意为马家寨社区的百余老年人配备了这种居家养老智能呼叫手机。

10. 对于65岁的马丽来说,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刷牙洗脸,也不是打开收音机听广播,而是到微信里为老伙伴儿们点赞。群里的伙伴们最小的62岁,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达到了68岁。大家都是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同事,绝大多数都共事了三十多年,大家伙儿不仅兴趣相投,还都能唠到一块儿。马丽表示,现在这个微信群每天的留言量都在50条以上,通常每天一大早大家伙儿都会互致问候。有一位老伙伴儿会在6点准时发送早间新闻,自从建群以来从未间断过。

而除了聊家常之外,这个微信群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马丽介绍,曾经有一位空巢多年的老同事因脑梗住进了医大二院,由于只有一个弟弟,因此陪护成了难题。“一位老同事在群里说起这件事后,大家伙儿一致决定排班儿轮番照顾这位老同事,群里六七个老伙伴儿争相报名陪护。这一陪就是10多天,同屋的病友直纳闷,这家的亲戚也太多了。”马丽说。

66岁的侯凤珍也在马丽的微信群里,在她看来,自己每天都能从微信群里得到快乐,这让她感觉自己的后半生更精彩了。

“其实,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微信并不难学,就算不会打字,也可以直接发送语音。”侯凤珍表示,对于玩微信,她的女儿也非常地支持,不仅给她买了新手机,还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使用微信,并给家里安装了宽带。如今,家里的小年轻都管她叫时尚老太太。

那么,老年人的朋友圈里都在转些什么内容?记者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会把养生健康知识放在首位,如一些简单易学的养生食谱。而像年轻人青睐的代购、流行资讯、笑话段子,老年人则一脸的不屑,直言接受不了。但是在使用习惯方面,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只用微信的聊天和朋友圈功能,其他诸如理财通、充值、团购等,极少有人去用。问他们理由,基本回答的都是“怕被骗”。

三、作答要求

(一)在“给定资料8”的相应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标题。(10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精练,字数不超过50字。


(二)结合“给定资料”,谈谈现今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哪些方式,优点和存在问题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20分)

要求:概括全面、分析准确、措施合理,语言简洁,字数350字以内。


(三)根据“给定资料9”,指出有哪些养老工作方面的经验可供其他省份借鉴参考。(10分)

要求:语言简洁流畅、表述清楚,字数100字以内。


(四)假如你是某市老年协会的工作人员,对“养老产业”问题展开调查,请结合“给定资料”,就此问题给领导写一份情况汇报提纲。(20分)

要求:内容全面、表述清楚、语言畅达、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500字。


(五)请以“老有所依”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类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