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记忆基础:好记性必须有的素养(1)

1.动机是影响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

动机是记忆的动力。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有记忆的动机,注意力就会格外集中,记忆就会长久。也就是说,人的记忆的目的和记忆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坚持这样的观点:要想记住一件事,必须是个有心人。他认为,人们所记忆的事物,应该是自己要记住的;人们所遗忘的事物,应该是自己要遗忘的。他说:“动机是所有记忆和忘却的基础。”

弗洛伊德自己也曾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一直记不起一位女患者的名字。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位女患者曾患有恶性胃溃疡,而弗洛伊德却错诊为神精失常。这次误诊大大挫伤了弗洛伊德的自尊心,使得他在潜意识当中想忘掉这不光彩的一页,于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这位女患者的名字。

可见,动机不同,记忆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例如在平时,我们被介绍与某人的两三位朋友认识,往往不到几分钟,就已把他们的姓名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有记忆的动机。如果你的确需要记忆,当没有听清楚别人介绍姓名时,应该非问明白不可。这时,对方往往会因为你这样注意他,而感到格外高兴地回答你,同时你也可以因为集中注意力而记住他的姓名,得到了确切的印象。

因此,在记忆之前,明确记忆的动机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你事先不想记住某件事,就不可能对这件事产生足够的注意力。这就像有些事物你虽然看到过,但没想到以后还要提到它,所以你就不容易回想起来。例如你每天回家时都要上楼去,但你能说出一共有多少级楼梯吗?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记不住,并不能证明你的记忆力不佳,这主要是你没有记忆的动机。你借了5元钱给别人,可能很快便忘记了;但你借了500元钱给别人时,恐怕你就不会那么容易忘记。这是因为你有了记住这件事的动机。

记忆的动机出于各种不同的需要,也出于各种不同的兴趣。有这样的人,他可能忘记了约会,忘记了孩子,忘记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但对于他本行的公式、定律、数据却记得一清二楚。

我们来看一下爱迪生的例子:1871年的圣诞节,爱迪生刚参加完自己的婚礼,突然想出个解决当时还没有试验成功的自动电报机问题症结的点子,便悄声地对新娘玛丽说:“亲爱的,我有点要紧事到厂里去一趟,我今晚一定回来陪你吃饭。”

新娘一听,心里不大乐意,但一看到他那副紧张的样子,只得无可奈何地把头点了点。他这一去,一直到晚上也不见人影。

直到将近半夜时分,有人去找爱迪生,见厂里点着灯,隐隐约约有人影在晃动着。进去一看,爱迪生正在那儿聚精会神地干活。

来人不禁脱口而出:“你这个新郎,原来躲在这儿,害得我们找得好苦呀!”

爱迪生忧如大梦初醒,忙问:“什么时间了?”“有12点啦!”

爱迪生大吃一惊,立即飞也似地直奔回家,一路上边跑边叫:“糟糕!我忘记了!今晚要陪玛丽吃晚饭哩。”

爱迪生为什么会把如此重要的事情都忘了呢?问题就出现在“重现”这个阶段上。尽管他有记忆的动机,但由于对某一部分接受过强,而对另一部分就相对减弱了,以致忘记了自己的新婚之夜。

有意识的记忆可以使记忆的时间保持得长一些。初次见面的人及其服饰、在电话簿上查到的电话号码等,一般说来人们是很少有意识地去记的,因此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就遗忘了。

像这样的记忆叫做短暂记忆。这种记忆当然与自己的意识有关。与此相反,如过了很长时间仍能取出来的记忆,就叫长期记忆。

心理学家英斯帕令曾对短暂记忆究竟能保持多长时间做过试验。他把无意义的12个数字,让试验者看半秒,然后请试验者说出来,结果试验者只说出了4个。他又把数字增加到十四五个,结果试验者还是只记住4个。把数字减到10个,然后是8个,试验结果仍然相同。

这说明,不管在半秒之内,被试验者的头脑多么敏捷,也许他能把全部数字在那一瞬间都记住了,但一下子又忘得只剩4个了。

心理学家彼得逊教授还做过这样的试验:他选了两班学生,把一件事情同时告诉学生,并要他们记忆。他对第一个班的学生说:两小时以后要来一个测验;对第二个班则说测验放在两周以后。

两个小时后,他让两个班一同参加测验,结果第二个班的成绩不及第一个班。两周以后再测一次,这回第一个班又不如第二个班了。

可见,时间对记忆力有影响。这启发了我们:不要随便更改计划,把一件事提前或推后进行,这样效果很可能就不及按原定计划的时间去做好。总之,你要记住: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有记忆的动机,注意力就会格外集中,记忆就会长久。

2.有兴趣才会有好的记忆力

对于一个急需提高记忆力的人来说,如何培养和提高记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著名文学家歌德就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在他的自传中回忆自己学习小提琴的经历时说:“我渴望着把异常优美的乐曲表达出来,就逼着自己提高演奏的技巧,对于那些枯燥的乐谱也就容易记住了。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兴趣?为什么兴趣会对人的成功记忆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呢?

所谓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特殊喜好,它能够引导人们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它和人们的需要密切相关。可以说,兴趣是记忆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凡是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就容易被人们记住,而且能够保持很长的时间。相反,凡是人们厌烦的事情、讨厌的东西,就不容易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实验,他让100名儿童回忆他们听说过的有趣的故事和无趣的故事,结果,这些儿童绝大多数都能够记住有趣的故事,而无趣的故事大多数都忘记了。

这也许和我们每个人的体验相类似,例如我们对于自己成功的体验往往记忆非常深刻,而对那些令自己不快的感觉在内心当中总是不自觉地希望将其忘记。

针对兴趣的这一特征,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有助于在学生的记忆中巩固教材的一些条件中,占有一定地位的是对所掌握的知识发生兴趣。教育心理学教师的观察证明了,如果对课程的内容发生兴趣,只要付出很小的努力,那么材料巩固得就比材料没有触动学生、使其无动于衷的时候,要持久得多。”

怎样培养你的“兴趣”呢?以下为你提供了几种方法:

(1)让无意义的记忆材料变得有趣起来

对于那些没有多大兴趣的记忆事物,应该尽量使其趣味化。让记忆对象有趣起来的最佳手段莫过于进行巧妙的联想与有创见的想象。

(2)将需要记忆的内容编入感兴趣的事情之中

结合着感兴趣的事情,原本很生疏的词语会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人的记忆中也能保持长久。例如,儿歌因其押韵、朗朗上口,很容易记忆。教小孩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可以把它们编成儿歌,增强孩子的记忆兴趣。例如,“自行车是bike,前加motor变摩托,car和bus,乘客坐,truck专门来运货。”他们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反复几次,就把自行车、摩托车、轿车、公共汽车和卡车5个英语单词记住了。

实践表明,量少的材料便于整体记忆,量多的材料分段记忆效果较好。如果对数量少的材料采用形象化、色彩化、动态化的手段,使其变抽象为直观,变呆板为形象,便会大大提升记忆效果。例如用谐音、方言等记忆方式,可以使记忆材料趣味化,从而提高记忆的效果。另外将学习中要记忆的内容变换形式,例如采用交谈、讨论、辩论、竞赛等方式,就可以使原本枯燥的记忆内容变得令人感兴趣。

(3)将记忆内容寓于美妙的音乐之中

据研究,音乐播放的声波能够改变人的脑波运动。一旦人体的自我律动与乐曲合拍产生共鸣时,就能激活大脑储存的多种信息。在这种舒畅和谐的美感中,人的记忆会得到深化和超越。人的大脑最容易吸收美好的旋律。

所以,对于记忆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你能够充分发挥兴趣的巨大潜力,那么你也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记忆能手。

3.提高注意力才能提高记忆效果

注意力是一个唯一的门户,只有经过这个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只有关注正在发生的一切,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我们现在这个世界。

通常,我们对眼前的事情注意得不那么密切。其实,真正的记忆术就是“注意术”,因此有人把这看成万世不变的记忆法则,这是有道理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注意和记忆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

所谓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或者是集中精神注意事物和行为,把它们固定于意识之中。因此注意力越强,印象便越深刻。我们之所以会很快地把见到的、听到的、感到的东西忘掉,就是因为没有对它们给予必要的注意。

心理学认为,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心理过程都必须具有的一种特征。许多心理学家在谈到“注意”这个问题时,总是会引用下面这段话:“注意是一个唯一的门户,只有经过这个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或者较为挨近的神经肌体的状况,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来。如果印象不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它身上,那么,虽然它也可能影响我们的肌体,但是我们是不会注意到这些影响的。”可见,注意和记忆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和神经学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在同一时间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比如一边做数学运算一边辨认图形。

结果发现,大脑在两项任务间转换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从事两项工作所用时间比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所用的时间多出50%。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一边让志愿者听复杂的句子,一边让他们辨认几何图形。而这两项任务由大脑的不同部位处理。

研究人员发现,在同时处理两项任务时,大脑的两个部位都不能进入最佳状态。

这说明,人的大脑只有在持续不间断地处理一件事务的时候才能发挥最佳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在“专心致志”的时候,做事效率才是最高的。

当然,大脑的这种工作模式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具备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能力,只是当人们这么做时,效率和准确率都会下降。

而且有时候,一心二用还会带来危险。比如,开车时,无论喝水、听音乐、梳头还是打电话都会带来危险。

一个人是否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对学习、工作、生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个人一生必备的良好习惯。

培养记忆力,就要求我们应该学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自己专心致志的注意力习惯。我们总结出以下培养“专心致志的注意力”的几点规律和要求:

(1)消除学习中的干扰因素

虽然有意注意的产生和保持,即使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是可能的,但干扰毕竟不利于注意力的坚持。

对注意的干扰可能是外界的刺激物,如分散注意的无关声音和光线等;也可能是肌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倦等;或者是一些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

为了坚持对某一对象的注意,应设法采取措施,消除与学习或其他任务无关的干优。例如,学习的场所应固定,并将学习用具配备齐全,同时将那些无关的刺激物去掉,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保持环境的安静,降低干扰声音的强度;提醒注意学习和工作的姿势,遵守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和旺盛的精力。

(2)加深对学习任务的理解,用责任心约束注意力

注意力是服从于学习任务的。我们如果对于任务的重大意义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那么为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一切就越能引起有意注意。

(3)引发学习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的作用

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兴趣的关系往往是间接的,人对于活动的直接结果可能没有兴趣,但对于活动的最后结果却有很大的兴趣。

这种间接的兴趣,即关于结果的兴趣,几乎存在于自觉进行的每一种活动中。这种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

(4)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

如果养成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那么我们在学习时就能集中注意于学习的对象上;相反,一个人如果总是马马虎虎、粗心大意,那么他在学习中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往往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或者稀里糊涂、敷衍塞责。

(5)培养多种熟练的技能和技巧

有了多种技能和技巧,学习起来就能应付自如、心情舒畅,尝到成功的喜悦,注意力自然集中起来;相反,没有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学习起来就困难重重,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便容易自暴自弃、更换目标,注意力也就无法集中。

因此,要想提高注意力,必须培养多种熟练的技能和技巧。

4.发挥想象力就能增长记忆力

在记忆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由于某样要记的东西没有任何实际的内容,既谈不上理解,也没有什么兴趣,那就只有靠死记硬背了,如电话号码、某个难读的地名译音。而死记硬背的效果是有限的。这时,你不妨运用一下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