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走进中国长寿之乡的意义所在
2009年12月1日,中国老年学学会公告授予江苏省太仓市为中国长寿之乡,46万太仓人为之欢呼雀跃。中国老年学学会在评估报告中指出:“太仓长寿人口显著,生态保护得力,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事业协调,长寿文化厚重,社会心态平和,被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目前,全国共有13个长寿之乡,他们是湖北钟祥,广东山水,湖南麻阳,广西永福、巴马,海南澄迈,江苏如皋、太仓,四川彭山、都江堰,河南夏邑,山东莱州、文登。太仓是更具影响力的一个,太仓经济综合实力位居百强县市第十位,它是13个长寿之乡中唯一一个已全面实现小康的城市,是经济发达人长寿的一面旗帜。
太仓走进中国长寿之乡彰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无量功德 太仓现有户籍人口46.5万,60岁以上老年人10.7万,占人口总数23.07%,80岁以上老年人16762人,百岁以上老人37人,平均预期寿命81.07岁,这个比例,在全国独占鳌头,同以长寿著称的发达国家日本不相上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太仓还没有一个百岁老人。为什么在短短的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事实告诉人们:这是太仓市各级领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努力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太仓市始终把关心人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利于人民幸福、健康、长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大力发展经济时,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努力保障民生时,特别注重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积极倡导现代化生活时,特别注意尊老孝亲优良传统的发扬;在着力抓好老龄工作时,特别注重长寿文化的传承。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春华秋实,成为长寿之乡,对于太仓来说,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太仓走进中国长寿之乡彰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巨大魅力 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适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地处长三角的太仓市,2005年成为江苏省首批6个全面小康达标的县级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连续5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名。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已超2万元,优越的生活条件为人们健康长寿提供了保障。我们从下面一些数据中可以看到,太仓人的寿命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20世纪50年代,太仓是个农业县,百岁老人只有1个,80岁以上老人只有1000名左右,平均预期寿命不到55岁。20世纪70年代,经济虽有所发展,但水平很低,百岁老人未超过3个,80岁以上老人也只有1500名左右,平均预期寿命只有65岁。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寿命明显长了,太仓经济倍增的30年,也是长寿人口倍增的30年,可见长寿与经济发展呈同步增长。太仓的事实证明,长寿不是穷乡僻壤、深山老林人们的专利。只有富起来了,人们才能更加长寿,小康太仓荣获中国长寿之乡,为更多经济发达地区树立了一个榜样。
太仓走进中国长寿之乡彰显老龄事业、长寿文化的灿烂前景 走进太仓,你为这里浓郁的老龄事业氛围所感动,被这里丰富多彩的长寿文化所折服。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太仓就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老龄工作一直是政府和各级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里,市、镇、社区(村)三级老年协会齐全。在社区,老年协会的牌子和居委会、村委会并列。20世纪初,太仓市就推出了为高龄老人发放尊老金、为高龄老人免费体检等一系列老年优惠政策,作为政府实事工程的城镇养老福利院设施齐全,政策到位。2008年,太仓被江苏省评为“社会化养老示范市”。太仓在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工作中,特别注重关心老年心理健康,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这里每个社区(村)都有老年活动室,全市160个社区有300多个老年文艺、健身团队,仅退管中心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夕阳红艺术节,10多个项目,七八个月时间,每年有五六千老人参加,成了全市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盛大节日。太仓还有一张老年报《娄江夕阳红》,这份报纸每月1期,每期4万份,免费赠送给老年人。报纸由老年人写稿、老年人编辑,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文字精彩,人见人爱,成了太仓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荣获长寿之乡称号,对于太仓来讲,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老龄化程度愈来愈高,长寿的老人愈来愈多,老龄事业任重而道远。走进中国长寿之乡给予太仓一个契机,以此为起点,更加勤勉努力,不断开拓创新,把老龄事业搞得更加红红火火,让长寿之乡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