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寿乡:如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革命老区 红色旅游

如皋为著名的革命老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部地区“十之九是佃农,其痛苦冠于全县。”毛泽东同志1926年在《江浙农村农民之痛苦及其反抗运动》文中写道:“如泰边境地区1926年春荒,农民起来造反,至今领袖仍在狱中。”如皋西部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也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的重要根据地,有“苏中三分区的小延安”之称;又是“苏中七战七捷”的主战场。革命传统深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成立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成立遗址位于如皋常青镇贲家巷,为如皋市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江苏省委书记李维汉、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李硕勋决定成立红十四军。4月3日,在贲家巷召开万人大会宣布建军。1990年红十四军建军60周年时,中共南通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暨中共如皋县委、县政府于此建碑,碑体为一杆枪,高12米。碑名由时任红十四军营长的张爱萍将军题写。碑文写道:“本世纪二十年代末,通海如泰地区农民武装斗争烽起。1930年4月3日,根据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于如皋贲家巷建军,何坤任军长,李超时任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写道:“活动于苏中通海如泰地区的红十四军,与全国其他红军武装一样,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打破了敌人多次‘进剿’,壮大了自己,巩固和发展了苏区。”在张爱萍、李维汉、黄火青、叶胥朝等老同志的鼓励和帮助下,刘瑞龙同志写成《回忆红十四军》一书,初稿连载于1959年《群众》杂志,198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是研究红十四军斗争史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红十四军军长何坤烈士陵园 陵园位于磨头镇西南老户庄。何坤(1898-1930),又作何昆,原名德晟,字克信,化名李维森,湖南省永兴县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至广州西郊三水县组织农民武装。12月,广州起义爆发,何坤率部参加,突入城区后弹尽被捕。当晚,组织难友越狱成功。1930年初,调任红十四军军长兼中共通海特委委员。他到达如皋后,健全红十四军的军事组织,对部队进行整训,后率部攻打靖江县长安、如皋卢港等敌据点和地主堡垒,均获胜利。4月3日,通海特委和红十四军军部在如皋西南乡贲家巷召开隆重的建军大会,红军声威大震。4月16日,何坤率部围攻老户庄盘踞之敌。何坤身先士卒用手提式机枪猛扫敌人,不幸左胸中弹而壮烈牺牲。1960年中共如皋县委、县政府在老户庄建何坤烈士陵园,占地约半亩。前有纪念塔,后有纪念碑,当年任红十四军二支队第二大队队长的张爱萍上将亲笔题字:“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长何坤烈士纪念碑”。

“白蒲事件”三人执行小组谈判遗址 三人执行小组谈判遗址在白蒲镇原福音堂。白蒲镇是苏北通扬线上南通和如皋之间的一个水陆交通要道。1945年9月2日,日本帝国主义签字投降。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并同时颁布自1月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战令》。在此令生效后不久,国民党军队就多次向驻守白蒲的华中第一军分区彭桂卿部发起挑衅,并于1月15日强占白蒲,在苏中打响破坏停战第一枪。后由北平军事调停处执行部派出三人执行小组,美方代表为邓克中校、国民党代表为肖凤岐上校(后为杨超上校)、中共代表为韩念龙上校、严振恒中校,一行16人来如皋调停,17日傍晚抵达白蒲镇,后在此谈判。由于国民党的一再阻挠,并制造了枪杀民主人士的“白蒲徐浩泉惨案”,调处失败。该建筑为二层小楼,中西合璧,现仍保留着原有风貌。

新四军烈士纪念碑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投降。但驻守如城的伪独立十九旅旅长孔瑞五伙同伪保安大队长孟宪平,率领3000多伪军负隅顽抗,拒绝向抗日民主政府投降。我苏中部队在解放泰兴、兴化和逼退海安敌伪之后,迅速向南挺进。9月15日,如皋、如东、泰县地方武装和民兵1万多人把如皋城围得水泄不通。18日,新四军对守城伪军展开炮击。为了配合这次攻城战斗,苏中四分区军民于9月20日中秋节这天围攻通如线上的重镇丁堰,激战至当晚,歼灭伪保安大队朱开治部一部、伪独立十九旅一部,缴获轻机枪17挺,掷弹筒、小炮14门,步枪380多支,电台1部,收音机1台,自行车4辆。俘虏敌团副2名、正副营长4名,营级以下官兵600余人。驻磨头、西河湾、林梓、白蒲的伪军狼狈逃窜南通城。

在丁堰战斗中,我方有16人英勇牺牲。时任丁东区区长的缪忍安带领群众将烈士棺木葬于镇东首,并刻碑纪念,碑文由缪忍安题写。1979年,丁堰镇人民政府于此修建烈士陵园,用地14亩。并竖起高13.5米的纪念碑。

在1946年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白蒲谈判破裂后,国民党集结大军进攻如皋。1946年7月18日至20日,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于此打响苏中七战七捷第二大战——皋南战斗,歼敌第四十九整编师1万余人。战后,毛泽东同志亲拟电文“祝贺你们打了个大胜仗!”8月21日至22日,又打响苏中七战七捷第五战——丁堰、林梓战斗,歼敌交警总队3000余人,俘虏敌官兵2000余人。丁堰烈士陵园重修后,如皋人民将丁林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华中野战军59位烈士移葬于此。

1991年这里被如皋市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皋烈士陵园1952年,如皋人民建烈士馆于人民公园内。1989年迁至城东南。陵园占地总面积2.34万平方米。由东南大学建筑系齐康教授设计,由门楼、河道、园林、内广场和纪念馆五部分组成。门楼高大雄伟,造型别具一格,门匾由张爱萍将军题写。

内广场中心建有27.7米高纪念碑,表示中共如皋县委于1927年7月诞生。碑形为3支倒插的步枪,象征苏中七战七捷有三仗奏凯于如皋。底座是如皋行政区划地图,并用红色鹅卵石标出皋南、丁林、如黄路三大战役的位置。内广场有5级台阶,象征了如皋人民革命史包含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阶段。纪念碑南的坡地上矗立着红十四军军长何坤塑像。纪念碑北的迎面墙体上镌有巨幅题字,一是朱德委员长1958年为如皋烈士馆题的“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一是陈毅元帅1956年为如皋烈士馆题写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面对陵园广场建有14片扇形7折墙,镌嵌14幅花岗岩浮雕,展现党领导如皋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壮丽画卷,数字14和7还有纪念红十四军和苏中七战七捷的寓意。

纪念馆建筑面积1354平方米,分门厅、导厅、瞻仰厅、陈列厅、报告厅五部分。门厅内悬挂着如皋市委、市政府写的前言。导厅内陈列着1963年张爱萍将军在如皋烈士馆题写的诗作:“碧血遍染江淮间,丹心永照桑麻田。万紫千红春长在,英雄儿女笑九泉。”瞻仰厅内陈列着如皋籍4000名烈士的英名铜牌和200多位烈士的遗像。陈列厅内用电动图片、照片、革命历史文物等再现了如皋人民革命的历程和先烈的光辉业绩。

陵园东首建有烈士墓,其中有红十四军何坤军长之墓。

陵园两面环水,花木繁茂,既庄严肃穆,又景色宜人。被国家民政部首批颁布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如皋诞生。全军下辖二个支队,1300余人。红十四军转战南通、海门、如皋、泰兴地区,通海如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全国15块红军游击区之一。同年10月,国民党集结重兵清剿,红十四军主力被打散,余部或转入新的岗位,继续战斗,或暂时隐蔽,以待时机。红十四军活跃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先后进行大小战斗近百次,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红十四军传播了革命思想,为以后的新四军挺进苏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红十四军中涌现出何坤、李超时等一批革命英烈,并培育了刘瑞龙、黄火青、张爱萍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苏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为了迎接2010年红十四军成立80周年的纪念日,如皋人民于2009年动工修建了红十四军纪念馆。

红十四军纪念馆建在如皋烈士陵园北,按照革命历史主题公园的构思进行设计,是集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

从园区大门入内,为一宽阔的广场,广场中一条梯形的道路直达纪念馆,道路两侧植有苍松翠柏,营造出庄重严肃的氛围。纪念馆正立面气势恢弘,西侧高起,东侧伸展,犹如一面飘扬的军旗。主入口处为一颗高耸的红五角星,创造性地表达了纪念红军的内涵,外观特征鲜明,具有较强的震撼力。正面6面窗户巧妙地设计为上窄下宽的步枪造型,隐喻“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高15.8米,建筑面积7900平方米,展厅十分宽敞,浓墨重彩地展示了红十四军的光辉历程。展厅前壁设两组群雕,展示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如皋地区从事革命斗争的领袖人物的风采,中间为宽敞明亮的中庭,周围有四个出入口,有电梯直达二层。展厅中可以观看到近年来收集的如皋地区革命战争时期的珍贵文物。在蜡像室,观众还可以与真人大小的蜡像对话,聆听蜡像讲述革命斗争故事。红十四军纪念馆的两翼为华中野战军一师和新四军一师一旅的展馆。后两个馆相对独立,通过走廊与红十四军纪念馆相连。

纪念馆还把20世纪20年代到解放前后发生在如皋大地上有较大影响的10起革命事件安排为10个景点。它们分别是:纪念“平民社”景点(桃柳苑)、纪念如皋县委成立景点(松柏苑)、纪念“五一农民暴动”景点(百花苑)、纪念红十四军景点(景梅苑)、纪念“春泥社”景点(牡丹苑)、纪念高明庄战斗景点(剑兰园)、纪念火烧竹篱笆景点(秋枫苑)、纪念如城第一次解放景点(丹桂园)、纪念苏中战役景点(翠竹苑)、纪念如皋解放景点(合欢苑)。10个景点风格各异,而又与红十四军纪念馆统一于同一主题之下,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整个纪念馆融小桥流水、山坡草坪、树木花卉、亭台廊榭、现代雕塑、文物展览等于一体,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将几何式建筑与自然式园林相结合,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休闲、愉悦身心相结合,这是主题公园-纪念馆设计中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与时俱进的一次思想观念突破。

福成庵 福成庵是《南通市志》所载的八处名胜古迹之一,也是中共如皋党史和革命斗争史上最重要的遗址之一。民国《如皋县志》记载:“福成庵在城南,常州恽向曾寓此,见泰州夏荃《退庵笔记》。”

福成庵成为有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要从1927年说起。

1927年6月上旬,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成立,如皋党组织最早和省委接上关系,并被允准成立县委。独立支部选定福成庵为中共如皋县委成立的地点,这是因为地处内城脚的福成庵除日常佛事外,还以斋堂、寮房接待进城的农民食宿,收费低廉;原中共如皋独立支部书记陆景槐(即陆植山)在奉调南通前与福成庵的宝华住持相熟,宝华知道他从事革命工作,格外给以方便,陆早有将福成庵作为地下联络点之意。1927年7月的一个夜晚,苏德馨、徐芳德、张连生、王盈朝、陈其理、叶胥朝等在福成庵的后东寮房内举行了县委成立宣誓仪式。选举中共如皋县委委员5人,由王盈朝任书记。

中共如皋县委成立后,陆景槐、王盈朝、叶胥朝总是利用夜晚时间去福成庵后东寮房内工作,从此这里成为党在我县领导革命的指挥部。

在宝华师太的精心掩护下,这一秘密处所从未被国民党发现。

21世纪初在整治内外城河风光带时,有关方面在福成庵原址镌石纪念,并在滨河路改造时重修了福成庵。如今的福成庵,这红色的革命摇篮已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业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