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名家名作中的为什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改变华罗庚命运的是篇什么论文?

《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是华罗庚于1930年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第15卷第2期上的一篇著名论文。这篇论文向数学权威提出了挑战,指出著名数学家苏家驹教授的论文写错了,在数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1930年的一天,著名的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熊庆来在办公室里翻看上海《科学》杂志。突然,他的眼光停留在一个名叫华罗庚的人写的一篇名叫《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论文上。这篇论文向大名鼎鼎的数学家提出了挑战,显示了作者雄厚的数学知识和极高的数学水平。熊庆来教授思忖,这个华罗庚是谁?为什么以前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华罗庚是江苏金坛人,自小家境贫寒,病魔缠身,学业停顿,又无工作。他18岁那年,金坛中学的王校长同情他的遭遇,请他在学校当一名杂务工。

华罗庚来到金坛中学后,勤奋肯干,又十分好学,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深受王校长器重。不久,王校长就请他担任补习班的教员。没有学历,且只有初中水平的华罗庚当教师,立刻遭来了许多人的非议。正在这个时候,华罗庚又染上了可怕的伤寒症,他不得不放弃这份难得的工作去治病。后来,病奇迹般地好了,不过落下了左腿残疾。为了生活,华罗庚又去学校干勤杂活,并坚持刻苦自学,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数学王国之中。他的这篇论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熊庆来教授经过多方打听,知道这篇论文出自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杂务员之手,心里非常激动,认为这个青年人真不简单,应该把他请到清华大学来。于是,熊庆来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给华罗庚。

华罗庚接到信后,喜出望外。他久闻熊庆来的大名,要是能在他身边工作那该多好。可是,要去北京,这一大笔路费从哪里来?华罗庚只能痛苦地给熊庆来回了封信。

不久,华罗庚又收到了熊庆来的第二封信,信中熊庆来表示要不辞辛苦,亲自来金坛。这封信打动了华罗庚一家人的心,为了不让老教授千里迢迢来金坛,华罗庚的父亲只得向亲友借了一大笔钱,让华罗庚上北京了。

1931年,华罗庚终于与熊庆来教授见面了,他成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的一名助理员。在清华大学,华罗庚十分珍惜熊教授给予的机会,努力工作,拼命学习,顽强地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1936年,他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抗战后受聘于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进行应用数学研究,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解决生产中的大量实际问题,成了当代著名的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