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
第一节 概述及中医理论
一、中医理论
1.概述。中医古代医籍多见“燥证”的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首先提出感受燥气之病因学说,并描述了燥邪伤人出现与本病相似的口眼与皮肤干燥、目赤痛、关节痛、身痛乏力等症状。而《金匮要略》有记载:“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描述了“干血”导致的“燥”,并创大黄蛰虫丸治疗淤血所致的肌肤甲错。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界对干燥综合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全国中医痹证委员会于上世纪90年代在其颁行的《痹病论治学》中称本病为“燥痹”。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各医家各有阐发。有医家认为本病应属于中医“内燥”的范畴,应采用养阴生津、增液润燥的治疗大法。又有认为本病应属气阴两亏,治疗应注重补气、调畅气机,以宣降肺气调理脾胃、疏肝养肝、补益肾气达到滋阴作用。
2.病因病理。干燥综合征的病因为素体阴虚,复感火热温燥之邪;或嗜食辛辣香燥、或过服补阳燥食物或房劳过度,均伤津耗液,致阴虚燥甚而为燥证。病理变化为火热温燥或湿热毒邪,伤津耗液,致体内阴液不足,脏腑失于滋润:肝阴不足,则眼干涩,视物模糊;肺胃阴伤,则咽干声嘶,或干咳便秘。阴虚内热测五心烦热。燥热阴伤,血瘀络痹测见皮下紫斑、关节疼痛。病延日久,阴伤气耗,进而阴损及阳,阴阳俱亏。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无本病记载,其临床表现可归入干燥症范围,其因在于禀赋不足,患者属“阴虚体质”或“燥红体质”,燥症的产生与“毒邪”的藴袭密切相关,阴虚燥盛之体质加上反复招罹外来温热感染,干扰了人体津液的生成、转化与输布;或因职业、药物等因素均积热酿毒,灼津炼液化燥阻络,影响机体的津液代谢,使其阴阳偏颇而患此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