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八节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已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目前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占新生儿疾病首位。细菌和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真菌、原虫、螺旋体等。TORCH是弓形虫(toxoplasma)、其他(other)、风疹病毒(rubellavirus, R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 HSV)英文字头的简称,是引起宫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新生儿感染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①出生前感染。病原体经母亲血液透过胎盘感染胎儿是最常见的途径,又称宫内感染。宫内感染主要是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先天性畸形及婴儿出生后肝脾肿大、黄疸、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神经系统受损等多器官损害,即宫内感染综合征。此外,母亲生殖道病原体上行性感染羊膜囊,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羊膜囊穿刺等有创性操作而又消毒不严时也可导致胎儿憾染。②出生时感染。胎儿吸入产道中污染的分泌物或血液中的病原体;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分娩时消毒不严或经阴道采胎儿头皮血、产钳助产损伤等均可使胎儿感染。③出生后感染。较上述两种感染更常见,病原体可通过皮肤黏膜创面、呼吸道、消化道及带菌的家庭成员医护人员接触传播。其中,与携带病毒的母亲密切接触是新生儿生后病毒感染最重要的途径。另外,消毒不严的各种导管和仪器也可造成医源性感染。

一、新生儿脓疱疮

脓疱疮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新生儿皮肤娇嫩,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发病多在生后4~10天,起初为皮肤出现红色斑疹,迅速变为疱疹,内容物开始澄清,但很快变为混浊的脓疱,大小不等,疱壁很薄易破,破裂后露出鲜红色湿润的溃烂面,分泌物干涸后结成黄色薄痂。本病传染性强,常常脓液流到哪里,或抓过脓疱的手碰到哪里,哪里又可发生新的脓疱。脓疱疮多见于腹股沟、腋下和腹部皮肤,起病时无全身症状,常常在洗澡或换衣服时才发现,少数患儿因治疗不及时范围迅速扩大,可引起全身感染甚至败血症,出现发热、精神萎靡、腹泻等全身症状。由于脓疱的皮肤损伤在表皮,所以好后一般不留疤痕或色素沉着。

治疗包括全身使用抗生素和局部用药,用消毒的注射器和棉签挑破并吸干脓液,再涂2%甲紫溶液(紫药水),或在痂皮上涂抗生素软膏(如新霉素或金霉素软膏)。由于脓疱疮十分表浅,全身用药,血液中的抗生素不易渗至此处,所以局部治疗更为重要。同时患儿的衣物要进行消毒,洗净后用开水烫、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或用消毒剂浸泡。为了预防脓疱疮,平时应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脓疱疮婴儿应该隔离治疗。

二、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是指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由此造成全身感染和中毒症状。新生儿败血症至今仍是病死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发病率约1.4‰,新生儿期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机体免疫功能不成熟有关,容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普遍改善,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感染途径: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脐部,其次是皮肤和黏膜,如有的地区有挑刮婴儿口腔“马牙”的陋习,细菌也可从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血液循环,此外,母亲产前或临产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程延长是导致新生儿产前和产时感染的原因。

临床表现: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故早期容易被忽视,一般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低下,“三不”(即不哭、不吃、不动),嗜睡,早产儿常体温不升,足月儿体温正常或升高,黄疸加重或退后复现,严重者可有皮肤出血点、面色发灰,甚至昏迷和抽搐。常有原发病灶,如脐部炎症。

诊断为败血症的患儿,若出现激惹、尖叫、双眼凝视、前囟紧张或膨隆、颅缝增宽,以及惊厥时,应高度怀疑合并化脓性脑膜炎,须及时作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以明确诊断,家属应加以配合。

预防和治疗:应注意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保护新生儿皮肤黏膜不受损伤,防止感染,一旦发现有皮肤黏膜发炎现象,应迅速治疗。如发生可疑败血症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治疗主要包括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支持疗法,用药时间不宜过短。

三、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称为产前、产时感染性肺炎;发生于出生后称为产后感染性肺炎。前者多与宫内感染,难产和出生时窒息有关,发病早。这里主要介绍产后感染性肺炎。

感染途径:新生儿肺炎往往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婴儿,其病原体经飞沫传染给婴儿,或因婴儿抵抗力下降(如受凉),其上呼吸道感染下行引起肺炎。

临床表现:新生儿肺炎起病多在出生3天以后,常表现为呼吸表浅、急促(可达60次/min)、口周青紫、拒乳,呛奶,口吐泡沫,鼻扇、吸气性三凹征,反应低下,由于新生儿肺部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患肺炎时可以没有咳嗽症状。部分患儿起病初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当家长看到新生儿口吐泡沫,不吃、不哭时就要引起重视。如发觉婴儿反应差,面色发青或发灰,有成人一样的呻吟和气急,小鼻子不停地扇动,小脑袋随着呼吸一点一点(医学上称点头呼吸),胸骨上、肋骨间的软组织在吸气时出现凹陷,这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了,要急送医院治疗,不得有丝毫拖延。

预防与治疗:新生儿肺炎是由于抵抗力弱,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而感染的,因此在日常护理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小宝宝出生了,自然有亲朋好友来祝贺,抱孩子逗笑时,千万要婉言谢绝患有感冒的人来探望。即使正常人的咽部也带有各种病毒和细菌,亲吻新生儿的脸和嘴,也可将病原体传给孩子。当家人患感冒时,也应注意隔离,必要时可以戴口罩。

新生儿肺炎均需住院治疗,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给氧和支持治疗。

四、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死亡率很高,发病原因多由于出生时断脐消毒不严,被破伤风杆菌污染所致。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本病并不常见。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时全身肌肉强直、痉挛和抽搐,牙关紧闭,一般在出生后4~7天发病,故又称“四六风”、“七日风”、“脐风”、“锁口风”。

症状:本病发病越早,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发病机理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痉挛毒素”,这种毒素进入大脑和脊髓,引起全身肌肉的痉挛。由于最先受累的是咬肌,所以患儿最先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口不能张大,喂奶时乳头不易塞入口中,患儿因饥饿而哭闹,随后出现牙关紧闭;当面部肌肉痉挛时,患儿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苦笑面容”;全身肌肉受累后,患儿双拳紧握,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轻微的刺激(如声、光、触摸、针刺等)都可以引起全身抽搐。多因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经过合理治疗能度过痉挛期者多能治愈,但肌肉强直可持续很长时间,完全恢复需数月。

治疗:一旦发现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应迅速送医院诊治,治疗和护理包括置患儿于安静、避光的环境中,尽量减少刺激,胃管喂养,应用破伤风抗生素,止惊,防治感染,脐部局部处理等。

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很高,必须做好预防工作,接生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出生时脐部曾有不当处理时,可在24小时内去医院重新结扎和消毒。

五、新生儿脐炎

脐炎是一种急性蜂窝组织炎,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等侵染脐部所致,多因断脐时或生后脐残端被细菌污染所致,也可因应用爽身粉不当,使异物刺激脐部创口而形成肉芽肿;脐部渗出稀薄的浆液性或血性甚至脓性分泌物,有气味。当感染累及周围组织时可产生脐周红肿,严重时可发展为腹壁蜂窝组织炎,甚至腹膜炎、败血症。

脐带内的血管与新生儿血液直接相连,生后断脐时需严密消毒,否则细菌由此就会发生破伤风或败血症。因此,必须采用新法接生,生后必须密切观察,经常处理脐带直到脱落为止。一般生后24小时就应该将包扎的纱布打开,以促进脐带干燥与脱落。处理脐带时,轻轻提起脐带,用消毒棉棍蘸75%酒精,围绕脐带根部进行消毒,将分泌物及血块全部擦掉,以保持脐根部清洁。脐带脱落前不要盆浴。勤换尿布,以免尿、便污染脐部,可在每次换尿布后用水揩洗阴部。脐带一般在生后1周内脱落,脱落后也要经常观察,如发现脐窝潮湿或少量渗血现象,用3%过氧化氢清洗,再涂1%甲紫或抗生素软膏,每日两三次即可。如脐窝部有脓性分泌物及臭味,或脐部的四周皮肤红肿,深及皮下,伴发热,应给以青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化脓后排脓。脐肉芽肿亦会妨碍脐创愈合,可用硝酸银棒烧灼后,敷以油膏,每日细致观察,更换敷料,直到创伤愈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