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青铜器设计艺术
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在古人心目(古代文献)中,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能或用途,一是“纳(内)、入”,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距今48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鼎盛时期——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1600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转变期——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如图3-8所示。
图3-8
青铜器主要分类
1.食器
鼎,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如图3-9、图3-10所示。
图3-9 毛公鼎,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
图3-10 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
图3-9 2南朝陈文帝永宁陵石麒麟
图3-9 3南朝陈文帝永宁陵石辟邪
鬲,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汽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簋,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簠,古书里写作“胡”或“瑚”。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簠,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盖、器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为相同的两器,在古器物学上又称为“却立”或“却置”。簠器在经籍中称为“胡”或“瑚”。
盨,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敦,盛黍、稷、稻、粱用。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也有球形的敦。
豆,盛肉酱一类食物用。上有盘,下有长握,有圈足,多有盖。
2.酒器
爵,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手),口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角,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礼记·礼器》中称:”宗庙之祭”, ”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
《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依此说,角与爵之容量为四与一之比。角的造型与无柱的爵很像,只是流与尾同为尖状。自宋以来,定爵形器无流而具两翼若尾者为角。
斝,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造型修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
觯,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做成兽头或象头形。
尊,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如图3-11~图3-13所示。
图3-11 鸮尊,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图3-13 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宁乡
尊为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容酒器。尊与彝一样,是祭祀的礼器之共名,是指一组祭器,而不是指某种礼器的专名。尊彝各有其用,但又相互连称,既表示它们是礼器中特别重要的盛酒器,也代表一套相应的礼制。《周礼·寿宫》记载了裸礼(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用彝、朝践用尊的事宜。尊流行于商周,因其特殊地位,不仅汉代沿用,甚至到宋代徽宗年间仍制作有“宣和三年尊”。
卣,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鸮形或虎食人形。
盉,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盛酒器。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勺,取酒器。一般为短圆筒形,旁有柄。
3.水器
罍,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盛酒或盛水器。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 《孟子》上说:“簟食壶浆”。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盘,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匜,《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 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瓿,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盂,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4.乐器
编铙,商朝时军队盛行乐器。呈圆片形,形制与钹基本相同。
编钟,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面较大而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
编镈,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镈体趋向浑圆,形制与编钟相似,但口部平齐。
5.兵器
钺,本是王者贵族用于劈砍的兵器,也是象征权力的刑器和礼器。形状像板斧、斧头而较大。
青铜器主要特点:
(1)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
中国众多的青铜器皿,数量大、品种繁,造型生动、多彩多姿,令人目不暇接。
(2)中国青铜器分布地区广,且质量上乘。
(3)器物铭文与纹饰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最大的特点。
中国古铜器有铭文者仅出土的就达一万余件,且铭文长鸿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这些铭文字体,或粗犷,或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纹饰有兽面纹、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如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如图3-14、图3-15所示。
图3-14 饕餮纹
图3-15 二十元人民币上的饕餮纹
(4)以容器为主的中国青铜器也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就世界范围而言,从印度河流域到巴尔干半岛,从米诺斯文明到迈锡尼文明,其青铜器的代表作大多为武器,如戈、矛、刀、箭、剑、戟、镞等,而中国却以铸造难度较大、纹饰复杂的容器为主。这些容器,尤其鼎,是为国家重器。其寓意深奥、内涵丰富,与政治纠缠在一起的神秘性始终是鉴定家及藏家们感兴趣的问题。另外,欧洲青铜文化以武器为代表,中国青铜文化以容器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