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研究
浅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邹晓君 熊田静
(麻城市图书馆)
[摘要] 图书馆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肩负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使命,为此,图书馆要充分体现自身优势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 事业发展 和谐社会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图书馆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宗旨,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优势,推进各个层次的文明创建活动,从而提升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创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作出积极的贡献。
1 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1.1 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永远是图书馆的基本准则。在图书馆,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意地畅游于知识的海洋,从中获得灵感,汲取力量。图书馆为人与人、人与信息交流提供自由的空间。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读者活动,深入宣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及关爱弱者、维护公平、保持公正等理念和典型,深入宣传社会和谐的价值和意义,使尊重、理解、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
同时,还可借助文学艺术作品等所特有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功能,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引导人们的精神消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全体社会成员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1.2 图书馆良好的社会形象与优良的文化传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作为一个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公益机构,公共图书馆一直在国民中有着良好的形象。以其保存、传播知识所体现的知识性,被誉为“人类知识的宝库”,以其保存、培育、传播文化所体现的文化性,被誉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在提高民众的知识与文化素养中作用巨大,被人们视为成长、发展的良师益友,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公共图书馆通过它无私、公益的服务及这种意识的推广,彰显了社会的公共意识、有助于全体社会成员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完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护个人权益,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为善、尊重差异以达到各种关系和谐、统一。
2 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1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为全民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精神动力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具有传播知识、开发传递信息、进行社会教育、参与科学技术研究和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图书馆全面系统地收藏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源,它能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学历、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要。中国五千年文明,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产物,经过世世代代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努力,收藏着大量的文化典籍和历史沿革,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继续促进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也是一种精神动力。
2.2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是传播交流和整合先进文化的重要平台
“构建和谐社会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就曾这样明确指出。可见,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但从目前我国的现状看,我们的文化还是比较落后的,我们虽然具有灿烂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但并不等于我们的文化就是最先进、最发达的文化。我们必须加强文化交流和对话,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为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作出积极贡献。
图书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丰富的人文馆藏资源,深入宣传先进文化,改变读者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用先进文化知识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引导人们的精神消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促进人们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同时,数字图书馆使各国、各民族之间真正能够进行多边、有效和迅速的文化交流、对话,实现文化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是先进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整合的重要平台。
2.3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
作为图书馆,它是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们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图书馆具有显而易见的社会教育职能。一是通过各类读书推广活动,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人们的习惯和风尚。对于在当今社会营造倡导读书、组织读书的良好氛围,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图书馆通过书刊资料外借、提供咨询服务、开展文化活动尤其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科学知识培养社区成员,以科学精神引导社区成员,以科学思想塑造社区成员,以科学方法武装社区成员,从而在社区内部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文化生活环境,有利于营造社会和谐的理念和氛围。
2.4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服务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
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文明建设步伐。所谓弱势群体是指社会上一些拥有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很少,少得与他们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极不相称的人群,简单地说,就是主要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处境困难的未成年人、城镇下岗者、城市农民工、贫困退休老年人等。
知识是财富的源泉、教育是强国之本。弱势群体可以利用图书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可以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可以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在社会上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使他们展现人生价值尊严,真正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图书中蕴藏着科学和理性的思维,能引导社会成员明法、守法、依法办事,图书馆是维系社会安定的巨大精神支柱。
3 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服务职能和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3.1 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以多样化的手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图书馆将成为多功能教育和社会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其教育功能从间接转变为间接与直接相结合,从寓教育于服务到直接实施教育于读者,这就要求图书馆适应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其社会教育职能,使图书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图书馆可以利用阵地及馆藏资源优势,开展公益讲座、读书节、展览、培训、组织读书俱乐部及其他各种社会教育活动等,吸引公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2 整合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一是人力资源的整合,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就是借借还还,谁都干得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一直没有很大的提高。而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实际上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层次、文化水平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员就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是图书馆整体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的必要条件,也是为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因素。二是藏书资源的整合。为和谐社会服务,仅靠图书馆的藏书是不够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加强图书馆之间的联合,实现资源共享是必要的。这不仅包括本地区图书馆之间的联合,也包括与外地图书馆之间的联合。在操作方式上可以依托计算机网络,签订馆藏资源有偿共享协议。三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图书馆一般拥有较为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和完善的网络系统,网络资源的数量多,更新速度快,有着传统的馆藏所不能及的地方。但其内容交叉重复。缺乏应有的整合标准,给读者的使用带来一定程度的不便。因此,图书馆在充分利用这种网络优势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依照统一的行业标准,提高资料的适应性,给尽量多的读者提供便捷服务。
3.3 打造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图书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根据21世纪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来的。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学习潮流的引领作用、全民学习氛围形成的推动作用、信息服务的提供作用、继续教育开展的支持作用、提升社区图书功能的辅导作用等。建立学习型图书馆,将使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不仅发挥提供学习场所、提供馆藏图书信息资源服务的功能,而且还以自身模范的学习行为带动、激励读者,也可以使图书馆在和谐社会的创建中,具有灵活应变能力和竞争优势。
总之,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自我,来不断满足人们渴求知识的欲望,不断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应该成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李鹏.浅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创建,中国论文联盟
[2] 杨萍.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