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
Mabiancao
【药名】马鞭草
【拉丁名】Verbena officinalis L.
【别名】马鞭、龙牙草、紫顶龙芽草、土荆芥、凤颈草、蜻蜓草、退血草、燕尾草、白马鞭、狗咬草、铁扫帚、铁马鞭。
【历史】马鞭草始载于《名医别录》。《新修本草》云:“穗类鞭鞘,故名马鞭。”是一味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之药物。论其毒性,《药性论》和《本草图经》谓其“有小毒”,多数本草均认为其无毒。现代研究认为其毒性很低,有拟副交感作用。
【基原】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分布】本品分布于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除去残根及杂质,用清水洗净,捞起放阴凉处润3~6小时,切段,干燥。
【性味归经】苦,凉。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利水,退黄,截疟。用于癥瘕积聚,痛经经闭,喉痹,痈肿,水肿,黄疸,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化学成分】[1~6]马鞭草主要有环烯醚萜类、苯丙酸类糖苷、黄酮类成分,如山柰素(kaempferol)、槲皮苷(quercitrin)、芹菜素(apigenin)、4′ -羟基汉黄芩素(4′ -hydroxywogonin);7-木犀草素糖苷(luteolin7-glycoside)等;有机酸类成分,如熊果酸(ursolic acid)、糖类水苏糖(stachyose)、二葡萄糖酸链苷(luteolin 7-O-β-D-glucuronosy(1→2)β-D-glucuronide)等;甾醇类、挥发性化学成分,如柠檬烯(limonene)、8-按油精(1,8-cineole)、芳姜黄烯(arcurcumene)等,还有十六酸甲酯(Methylhexade⁃canoate)、十六酸乙酯(Ethylhexadecanoate)、苦杏仁酶、鞣质、腺苷(adenosine)、β-胡萝卜素、强心苷、水苏碱(stachyose)。
【药理研究】
1.抗肿瘤作用。徐珊等用溶剂蒸馏法制备了马鞭草醇提液(EVO),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绒毛膜癌JAR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及人肺胚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MTT法及荧光法检测结果表明,马鞭草醇提液对JAR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特异性,对JAR细胞质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马鞭草醇提液对SMMC-7721细胞及2BS细胞则无明显影响。冯播等[7]探讨了马鞭草有效成分所提取的单体4′-甲醚-黄芩素(4′-methylether-scutellarein,4-MS)对人绒毛膜癌JA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徐华娥等[8]研究马鞭草醇提液(EVO)联合紫杉醇(PTX)在体外和体内的抗肿瘤效果,体外和体内试验证实EVO在小剂量时能够显著增加PTX的抗肿瘤活性。
2.对子宫平滑的作用。马鞭草对子宫平滑肌有着专一性的兴奋作用,并和前列腺素间存在相互增强子宫平滑肌兴奋的效应。[9]
3.消炎止痛作用。Deepak等[10]等发现马鞭草的石油醚、氯仿、甲醇提取物别用于角叉菜胶足肿胀模型(carrageenan pawoedema model),结果显示3种提取物均有抗炎活性,其中氯仿提取物的活性最强。
4.抗早孕的作用。徐昌芬等[11]研究了马鞭草抗早孕的细胞学作用原理,表明马鞭草有抗早孕作用,抑制蜕膜细胞生长,促进凋亡为其抗早孕机制之一。徐昌芬等[12]选用以人早孕滋养层细胞体外培养作为实验手段,筛选出对马鞭草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醇提液有效部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一定浓度的马鞭草C部位能致滋养细胞及蜕膜退行性改变,胎盘组织萎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胚胎正常的生长发育。
5.抗微生物活性体外试验。马鞭草水煎剂在31mg/ml时,能杀死钩端螺旋体。马鞭草全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马鞭草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流感杆菌、斯密兹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马鞭草对甲型流感病毒(68-1株)、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有抑制作用。Hernbndez等[13]发现马鞭草中的总黄酮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微生物都有抑制作用;而马鞭草非苷化部分中的亲脂性成分能刺激小鼠网状内皮组织的噬菌作用。
6.免疫活性。王文佳等[14]研究了马鞭草醇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马鞭草抗感染的免疫活性机制。结果表明马鞭草醇提物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形成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增强效应(P<0.05或<0.01),对小鼠吞噬细胞功能则具有明显抑制效应(P<0.05)。提示马鞭草醇提物具有增强小鼠T、B细胞免疫功能和抑制小鼠吞噬细胞功能的作用。
7.促进神经生长因子介导的轴突生长。从马鞭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littoachalcone不影响PC12D细胞形态,但显著增加神经生长因子(NGF)介导的轴突细胞的比率,当化合物littorachalcone(3~30μm)加2μg/ml NGF时,轴突细胞的比例大约与30μg/ml NGF单独作用时相同或稍大。而钩吻醇6′-反式-咖啡酞基-1-葡糖苷具有微弱的增强神经生长因子介导的轴突生长的作用。
8.其他作用。马鞭草水煎剂有镇咳作用,其镇咳的有效成分为β-谷甾醇和马鞭草苷;马鞭草苷对哺乳动物有持久的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可促进家兔的血液凝固,对交感神经末梢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对疟原虫有抑制作用,可使疟原虫变形。此外,马鞭草和其他草药一起,作为日常保健可以降血糖、血压,可以抑制饮食中放射性铁元素的吸收。
【毒性研究】[15~20]
1.实验毒性。
1.1 生殖毒性。马鞭草乙醇提取物(1g/ml)给妊娠5天小鼠分别灌胃8g/kg和16g/kg,每日1次,连续7天,次日处死动物,剖检子宫,肉眼观察子宫、胎盘、胎仔,并每鼠随机取2个胎盘,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肉眼可见,马鞭草低剂量组相识外,其余6例均出现流产;马鞭草高剂量组,妊娠子宫直径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呈紫黑色,有的子宫灰白色,胚胎固缩如米粒,有的子宫充血,有结节痕迹,有的胎盘萎缩,无法分离。子宫重量、胎盘直径、胎仔长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光镜下可见,马鞭草组胎盘微血管停止发育、固缩、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凋亡及呈褪变状,可见核固缩或肿胀,染色体向核膜下聚集,核中央呈空泡化。另有报道,大鼠按孕期随机分为4个给药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受孕第7天给大鼠分别灌胃6%马鞭草甲醇总提取物混悬液600mg/kg,2%石油醚部分、氯仿部分、甲醇部分提取物200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20% PVP蒸馏水溶液10mg/kg,每日2次,连续5天。停药24小时后处死动物,剖检,观察胎仔,并计算妊娠抑制百分率。结果可见,马鞭草甲醇粗提取物及硅藻土柱分离得到的甲醇部分提取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妊娠抑制百分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马鞭草甲醇粗提取物及其甲醇部分提取物具有非常显著的抗大鼠早孕作用。采用徐昌芬等绒毛体外培养法,每瓶接种绒毛组织50mg/kg、5% CO2、37℃培养箱内培养,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接种48小时后更换培养液,选择生长良好的组织,随机分成4个加药组及1个对照组,每组4瓶。更换培养液分别加入马鞭草乙醇提取液(1g/kg)5mg、10mg、25mg、50mg/ml,培养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对照组和加药组绒毛小枝用2.5%戊二醛固定2小时,1%锇酸固定1小时,丙酮逐级脱水,环氧树脂618包埋,LKB-V超薄切片机切片,PhilipsEM-400透射电镜观察。用β-HCG单克隆抗体酶免定量方法进行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结果显示5mg、10mg加药组细胞形态及生长晕大小及HCG分泌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5mg/kg组24小时见部分细胞形态变圆,但细胞核未见固缩,台酚蓝染色体仍为活细胞,48小时见大部分细胞固缩死亡。72小时只有个别变形滋养层细胞,细胞多半死亡,HCG分泌量仅为相应时间对照组的29.0%;72小时差异更为显著。50mg/kg组24小时微绒毛减少,溶酶体及髓样小体增多,滑面内质网极度扩张,胞质呈空泡状,核染色体聚集于核膜下,核中央电子密度减低。48小时几乎全部细胞坏死、脱落。72小时HCG的分泌抑制比25mg/ml组更强。
2.临床毒理。
2.1 副作用。临床观察服用马鞭草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昏等副反应。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应控制使用剂量;脾胃虚弱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慎用。
2.2 过敏反应。少数患者肌内注射马鞭草注射液2ml(相当于生药2g/ml),15分钟后出现头昏、心慌、胸闷、面潮红、脉微速,经救治,10分钟后症状消失。
【临床应用研究】
1.防治口腔炎症。杨水秀等用马鞭草合剂防治放射性口腔炎取得效果。[21]
2.治疗血尿。吴志华[22]用马鞭草茅根合剂治疗血尿34例,总有效率为79.41%。
3.治疗乳腺炎(乳痈)。王月秋[23]用马鞭草治疗乳痈30例,用药1~2天,症状完全消失。经产妇3例,发病时间均<24小时,用药2~3天,症状消失。经产妇2例,发病时间>48小时,用药后症状减轻,效果满意。
4.治疗婴儿湿疹。裘东霞等用马鞭草治疗婴儿湿疹50例,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后,26例显效(症状和体征缓解或消失);16例好转(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8例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为84%。
5.治疗寻常疣。高宗丽等用马鞭草治疗寻常疣23例,有效率为100%。
参考文献
[1] 田菁,赵毅民,栾新慧.马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Ⅱ)[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247-249.
[2] 辛菲,金艺淑,沙沂,等.马鞭草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8,10:21-25.
[3] 田菁,赵毅民,栾新慧.马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68-269.
[4] 陈改敏,张建业,张向沛,等.马鞭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6,29:677-679.
[5] Deepak M, Handa S 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xtracts of Verbena officinalis[J]. Phyto⁃ther Res,2010,14:463-465.
[6] 刘宏民,鮑峰玉,阎学斌.马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2,33:492-494.
[7] 冯播,徐昌芬.马鞭草C部位单体4′-甲醚-黄芩素对人绒毛膜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8,15:444-447.
[8] 徐华娥,袁红宇,欧宁.马鞭草醇提液小剂量时能显著增加紫杉醇的抗肿瘤活性[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1275-1278.
[9] 张涛,李万,阮金兰.马鞭草化学成分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条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313.
[10] Deepak M, Sukhdev S, Handa.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nd composition of extracts of verbena offcinali[J]. Phytotherapy Res,2000,14:463-465.
[11] 徐昌芬,卢小东,焦中秀,等.马鞭草抗早孕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18:402-406.
[12] 徐昌芬,曾群,徐珊,等.马鞭草醇提液中有效部位的提取及筛选[J].交通医学,2003,17:604.
[13] Hernbndez N E, Tereschuk M L, Abdala L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flavonoids in mediciral plants from Taft del Valle(Tucumbn, Argentina)[J]. J Ethnopharmacol,2000,73:317-322.
[14] 王文佳,王平,俞琦,等.马鞭草醇提物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17-18.
[15] 欧宁,王海琦,袁红宇,等.马鞭草抗早孕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9,30(3):209.
[16] 张涛,李万,阮金兰.马鞭草化学成分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1):30.
[17] 卢小东,焦中秀,徐昌芬.马鞭草醇提液对滋养层细胞SDH抑制作用的研究[J].江苏中医,2001,22(5):44.
[18] 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六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0]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1] 杨水秀,甘晓英,兰脆霞.马鞭草合剂防治放射性口腔炎的效果观察[J].家庭护士,2007,5(6):12.
[22] 吴志华.马鞭草茅根合剂治疗血尿34例[J].陕西中医,2009,30(4):410.
[23] 王月秋.马鞭草治疗乳痈30例[J].国民间疗法,2009,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