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突发事件药物救治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性的社会安全事件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从地区性的暴力冲突,国家之间的外交摩擦,到不断发生的罢工浪潮、人质劫持、各种恐怖袭击、爆炸事件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安全,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危机。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社会风险的威胁与挑战。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西藏的“3·14”打砸抢事件、贵州瓮安的群体性事件,乌鲁木齐“7·5”暴乱等。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正在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一、社会安全事件的定义

“社会安全事件”并非一个专用的法律术语。200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一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规定为“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是第一次将“社会安全事件”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并列提出。这种分类显然是就事件发生领域和影响范围进行分类,故“社会安全事件”专指发生在社会安全领域中的重大事件。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社会安全事件”有众多的定义。有的认为“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有的认为“社会安全事件的本质特征主要是有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有的认为“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空袭、盗窃、抢劫、绑架、骚乱、涉外等”。有的认为“社会安全事件,是指在社会安全领域发生的,因人为因素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事件”。

综观当前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关于“社会安全事件”一词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可以得出“社会安全事件”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相对应,属于突发事件中的一类,专指发生在社会安全领域中,因人为因素造成,严重威胁到社会治安与秩序的突发事件,是“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简称。

二、社会安全事件的分类

社会安全事件的分类有很多种,角度不同分类结果不同。如,按照危害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危害;按照可预测性可分为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按照影响范围可分为地方性、国家性或国际性等。结合我国当前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类。

1.有关城市问题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是指城市中因企业改制、职工下岗、拖欠工资和养老金、再就业、城市乱收费、供水供暖、供电供气、城市拆迁安置、城市管理、社会治安、黑社会犯罪以及大型文体活动等问题而引发的突发性事件。

2.有关农村问题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是由于土地征用、土地纠纷、环境污染、农民负担过重以及村级换届选举等原因引发的矛盾冲突。

3.涉及民族问题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相互交往过程中因利益关系、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原因引起的误会、摩擦和冲突,并由此引发的涉及民族问题的群体性事件。

4.涉及宗教问题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是因宗教信仰、宗教管理等问题发生的矛盾冲突。

5.涉及金融问题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是因非法集资和金融风暴严重危害到部分群众利益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三、社会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

1.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都在发生着重大转变。伴随着阶层、群体和组织分化,利益的分化也势必发生,由于人们受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容易导致价值体系的紊乱,从而使人们无所适从,诱发出许多社会安全问题。

2.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凸显

现阶段重要表现在:一是因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而引发的社会安全事件。二是因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而引发的社会安全事件。三是因征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社会安全事件。四是因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群体冲突。

3.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

虽然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这是社会安全事件产生的文化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的同时,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当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摩擦或纠纷时,一些群众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

4.部分干部的官僚作风

近年来上访、闹事等社会安全事件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的干部工作作风不踏实,脱离群众,腐化变质,从而导致干群矛盾激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官僚主义、腐败行为也是社会安全事件之源。

5.部分公共政策质量不高

改革进入深水区以来,许多社会问题需要统筹兼顾。公共政策要体现出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可持续性。但是,由于干部能力、地方利益甚至腐败,我们的一些公共政策却没能满足社会需求和群众期盼。典型就是看病难、看病贵、住房难、行路难等民生问题,都与我们公共政策质量不高有关。

四、社会安全事件的主要危害

1.危害民众人身安全和社会正常生产、工作、生活秩序

社会安全事件中的堵路、卧轨、罢工、游行、静坐、冲击国家机关、打砸抢烧和杀人、纵火等,都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2.破坏民族团结,激化民族矛盾

在一些社会安全事件中,一些民族分裂势力打着“人权”、“民主”、“民族”、“宗教”等旗号,大肆进行造谣煽动,制造民族仇视和民族仇杀,并公然实施打砸抢烧暴力犯罪活动,严重破坏了多年来形成的民族团结和社会政治稳定的良好局面,严重影响和危害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

3.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各种社会安全事件常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9年发生的乌鲁木齐“7·5”事件对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冲击,仅旅游业就损失巨大,众多国内外游客望而却步。2010年发生在我国的本田公司几家企业工人罢工事件,就在很短时间内造成本田公司2亿多元的损失。

4.损害政府形象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是政府的固有职能。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对政府管理水平最直接、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无论是直接对政府表示不满的社会安全事件,还是政府处于“中间人地位”的社会安全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政府施政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社会安全事件发生之后,如果政府不能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并据以改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必将会使政府自身的形象受到更为严重的损害。

五、社会安全事件的应对措施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我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当地驻军、武警部队等,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置。

社会安全事件应对措施,不同于常态事件的处置措施,前者无论在采取措施的紧急程度、强制程度上,还是在采取措施应遵循的法定依据和程序上都与后者有较大不同。不仅如此,由于目前政策上,仍将经济安全事件视为社会安全事件的一种,即使在社会安全事件的种类上,其应对措施也相应不同。总体上可分为三类应对措施。

(一)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一般措施(警务措施)

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警务措施比较集中的规定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其他主要散见于《人民警察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枪支管理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安全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政策中。根据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警务措施可以分为应急控制类措施、应急救助类措施、应急保护类措施、应急征用类措施等。

1.应急控制类措施

发生社会安全事件后,为防止事态扩大,并尽快将态势恢复到正常状态,针对特定的人员实施的措施主要有:强制隔离、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现场、立即拘留,使用警械与武器等;针对特定财产实行强制拆除、扣押、冻结、网上封堵等;针对特定场所实施现场管制、交通管制、封堵等;其他如新闻、通信、邮政、出入境等采取相应管制措施。

2.应急救助类措施

发生社会安全事件后,负责处置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展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到伤害的人员,根据伤害的性质如化学灼伤、机械损伤、刀伤、枪伤等,分别采用本书相应章节下规定的药物救治原则和方案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事件威胁的人员。应急救助措施主要包括紧急救援、紧急转移、疏散、安置、紧急搜救等。

3.应急保护类措施

社会安全事件的制造者为了达到其目的,往往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代价对社会、他人实施疯狂的报复,滥杀无辜。政府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等要害部门,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供电、供水、供热等重点单位,政府要员、普通公务员,甚至平民百姓都有可能成为其报复、袭击的目标。公安、武警部门对上述重要单位和人员应有警卫和防护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4.应急征用类措施

为了应对社会安全事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必要时可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征用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及其他物资。

(二)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经济措施

1.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一般经济措施

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一般经济措施,主要是指针对经济安全事件以外的社会安全事件而采取的经济措施。恐怖事件、经济安全事件、重大刑事犯罪活动、群体事件、民族宗教事件、涉外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为防止社会上的商品价格和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异常变化影响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政府及职能部门如物价、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采取的价格干预、价格调控、居民生活必需品限购等应急管理措施。

2.应对经济安全事件的经济措施

主要包括税收调控、保障金融业务正常进行、限制特定金融业务、外汇管制等。

(三)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其他行政管理措施

包括社会安全事件应对机制、应急预案、舆情导向、社会动员、应对协作机制、国际合作机制等。

六、社会安全事件中伤员的救治原则

社会安全事件中的打砸抢烧等行为,对人民群众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在此,我们仅对刀伤、枪伤进行论述,其他参考本书有关内容。

(一)刀伤救治

刀伤是一种开放性锐器伤,因不同的损伤部位其病理变化、临床急危程度及预后各不相同,及时正确的院前救治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1.院前急救原则

刀伤的院前救护中,伤口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翔实记录伤口的部位、大小、形状,无菌操作,控制出血;尽量避免在急诊室或病房反复探查伤口,因为伤口的细菌污染多来源于院内;另外合并大血管损伤时,探查伤口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伤口应在手术室麻醉下探查。伤口的包扎止血是急救中必不可少的措施,不同部位的损伤包扎的方法不尽相同。

对于四肢部位的刀伤,包扎方法有创口垫以纱布,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创伤近端用止血带或空气止血带压迫止血,但必须注意记录时间;损伤血管暴露于创口时,不主张血管钳钳夹止血,血管钳止血易加重血管损伤,给后续的吻合修复重建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在颈部血管损伤的急救措施中,特别注意对气道的处理。

对于急性大出血,血流进入气道的患者,应立即用手指压迫颈总动脉近端或损伤部位以控制出血,然后行气管插管或环甲膜切开术。血肿形成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迅速行气管插管或急行环甲膜切开术,以防窒息。

胸部刀伤引起开放性血气胸时,应尽快封闭创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胸腔置管引流是治疗气胸和血胸的最好办法,但是刀伤致大量血气胸时院前急救中是否置管引流值得商榷,有资料显示有两例行置管引流时,迅速出现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置管引流会使合并有胸腔内大血管损伤的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因此在无显著呼吸困难时,院前急救最好不置管引流。

对存留于创口内外露刀具的处理,除胸部贯通伤外露伤器固定无移动者外,其他心脏、胸部非贯通伤或胸腹联合伤外露伤器均宜尽早拔除。院前急救必须做到严禁随意拔除异物、严禁调整异物方向。经验是,躯干部位的外露刀具不能轻易拔除,四肢部位的外露刀具宜尽早拔除后加压包扎。

刀伤多伴有重要血管的损伤,患者容易早期出现失血性休克,在院前急救过程中,一旦出现低血压,应首先使用7.5%氯化钠高渗溶液250ml静脉滴注作为最初的治疗,之后再常规使用等渗晶体溶液。7.5%氯化钠高渗溶液作为创伤后低血压的一线治疗是高度安全、有效的,特别是需要手术的贯通伤和头部创伤,在无休克存在时输液应以方便给药为目的。

2.院内急救处理

急救医师对患者进行初次评估后,应立即将病情通知急诊值班医师,急诊医师根据伤情作好院内救治一切准备。患者进入诊室后,急救医师将病情详细告诉值班医师,原则上不重新检查伤口,避免增加感染及出血机会。病情危重患者就地抢救,待情况允许后送入急诊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对于高度怀疑有大出血时,患者经急诊绿色通道直接送入手术室。对于一般刀伤患者在急诊室做相应的急诊清创处理。总之,刀伤早期院内处理是判断有否致命伤,应首先稳定呼吸循环,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快速处理。

3.心脏刀伤

心脏刀刺伤的患者病情危重,生存率为25%。大部分患者死于后转运途中,少数能到医院抢救。能到医院抢救的患者大多由于低血压、心包填塞引起心脏充盈减少,血凝块堵塞心脏裂伤口使出血减少甚至止血。心脏刀伤患者病情凶险变化快,绝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并及时正确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关键在伤后迅速诊断无需太多检查,以免延误手术时机。急行开胸心包腔减压及心脏裂伤口修补为抢救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生命体征消失的心脏刀伤患者也决不放弃抢救,应紧急开胸手术及胸内心脏按压。生命体征消失的创伤患者的预后与两个因素有关:损伤机制,生命体征消失的长短。有心脏易损伤部位的胸部刀伤、有失血性休克或有典型的Beck三联征心包压塞诊断明确的患者就有急诊开胸探查的手术指征。对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可行心脏B超等辅助检查,明确有心脏裂伤,我们也果断开胸手术行心脏裂伤口修补。部分患者伤情隐匿需认真检查,细致观察,避免漏诊。

(1)心脏刀伤诊断。剑突下或前胸壁心前区等心脏易损伤部位的胸部刀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或有Beck三联征,经输血等抗休克治疗不能缓解病情,可症状性诊断心脏刀伤。心脏刀伤的影像学诊断不困难,床边心脏B超检查简便易行,为首选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对心脏破裂伤具有特异性图像,并且准确、快捷,值得推广。其他检查费时或准确性偏低应免去检查。心包穿刺对具有心包填塞症状患者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有较危险并发症,如心包腔内有血凝块时,可出现假阴性,故临床采用心包穿刺应慎重,不主张常规进行。

(2)心脏刀伤手术。紧急开胸手术是心脏刀伤抢救成功的关键,生命征微弱或消失的患者应在急诊室紧急开胸手术,避免延误手术时机,这样能使更多的心脏刀伤患者获救。心脏刀伤的治疗原则是输血,抗休克,解除心包压塞,止血。只要怀疑为心脏刀伤就应立即行深静脉导管置管,建立深静脉通路,急配血、输血,抗休克。当心脏刀伤明确诊断,应即刻开胸探查止血,开胸手术切口选择应以能充分暴露心脏伤口、开胸时间快为原则,最佳手术径路是伤道侧胸腔的前外侧切口。入胸后应迅速切开心包减压,找到心脏裂伤口,吸引干净心包腔积血,用手指轻压心脏裂伤口以止血,再行缝合,如有血凝块堵塞在心脏裂伤口表面应在缝线打结前清除并须控制出血。缝合时均用不吸收丝线行“8”字缝合、不吸收无创伤缝线加垫片褥式缝合或不吸收无创伤缝线连续缝合。邻近冠状血管时采用血管下褥式缝合,避免冠状动脉血管的损伤。心脏裂伤口修补注意要缝合心肌全层,结扎要适度,打结不能过紧,能止血且不扯裂心肌。心脏裂口缝合后须依据伤口的走向探查有否其他脏器损伤,肺、肋间血管以及腹腔脏器损伤为多见的合并伤。有时体表的一个刺伤刀口会有复合性脏器损伤,特别须注意腹部体征,探查膈肌是否损伤,如有膈肌损伤则须探查腹部。处理合并伤的原则是:首先控制出血,解除心包填塞,输血、输液抗休克,后处理其他脏器损伤。

(二)枪伤救治

枪伤是火器伤的一种。由于大规模战争的减少,和平时期发生的火器伤数量已经远大于战争时发生的火器伤数量。平时火器伤的致伤特点和处理原则与战时火器伤有相似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具有特殊性,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以便采用最适当的治疗技术,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枪弹伤致伤特点

(1)组织损伤。战时多为高速火器伤,高速投射物的暂时空腔效应可造成原发伤道以外广泛的组织损伤,损伤程度也较重。而平时火器伤多为低速(500m/s以下)火器伤,组织致伤主要源于投射物直接撕裂和挤压作用,组织损伤范围较小,损伤程度也较轻。

(2)伤道污染。战时火器伤污染严重。平时环境卫生条件优于战场,低速投射物暂时空腔效应很弱,所以平时火器伤污染较轻,特别是伤道深部污染很轻。

(3)全身情况。平时火器伤多为单发伤,多数患者全身情况较好。

(4)救治过程。平时火器伤一般不经过长时间的后送和阶梯治疗过程,可直接送至有稳定治疗环境的医院,能够得到连续的医疗观察和迅速的专科处置。

2.枪弹伤救治原则

火器伤的救治与其他创伤不同的是分期救治方式。主要目的是维持生命,防止组织再损伤和创面再污染,及时后送,一般为以下内容。

(1)了解伤情。着重检查生命体征和可能短期内危及生命的创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道阻塞的患者应尽快掏出口腔内异物,并抬起下颌,必要时将舌前牵固定。同时解开领扣,松开腰带,去除一切可能影响呼吸的因素。

(3)制止大出血。对创面大出血患者一般立即采用手压止血,同时进行填塞和加压包扎。

(4)维护呼吸功能。对胸部火器伤致开放性气胸及胸壁弱化的患者,应进行伤口封闭和胸壁固定,以维护患者的呼吸功能。

(5)包扎伤口。用清洁敷料稍加压包扎伤口,既可止血,又可防止创面的再污染。

(6)骨折固定。对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的患者均应采用简便器材、伤肢与健肢捆扎及体位垫等方法加以固定。

(7)及时后送。后送时应注意患者体位,防止导致再损伤。

3.枪弹伤治疗步骤

火器伤外科处理中,初期处理是其最重要的步骤,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最终效果。

(1)清创。1898年,Friedrich确立的创伤治疗学“切除失活组织”原则以及1917年国际红十字会补充的“延期闭合伤口”规定,是火器伤清创术的基本规范。但随着现代感染治疗学的迅速发展,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改良方案,比如:Fackler在1989提出在可以应用现代高效的抗生素对创伤采取较为保守的清创方法;侯树勋等在1995年考虑设计了“切开、引流”的初期外科处理方法,即消毒、冲洗伤道以后,不行失活组织切除,仅剪除伤道表面明显损毁组织,清除可见异物,必要时切开深筋膜减压,伤道内置对口引流,并逐日拔出,视伤口情况行延期缝合或二期缝合。

但作为一般性的原则,平时火器伤创面闭合仍应采用“延期闭合伤口”的方式。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形中,初期闭合创面也可能利大于弊。如在手、腕和前臂等部位,骨、肌腱、血管等重要组织外露时,可初期闭合创面,另辟通道引流(初期闭合伤口),其他的火器伤需重复清理伤道,应于伤后5天内闭合创面(延期闭合伤口),而对于组织创伤和污染极为严重或已形成感染者,则宜延迟至15天以后闭合创面(二期闭合伤口)。伤后6~15天不宜作为创面闭合时机,因为此期内组织原有的微循环已经衰竭,新的微循环尚未建立。

(2)骨折的救治。四肢火器伤骨折多数为粉碎性骨折,骨折严重不稳定。骨折感染的发生率也比较高,它与烧伤和腹部空腔脏器伤并列为火器伤感染的三大危险因素。

目前,火器伤骨折一般采用早期内固定治疗,早期内固定的时机一般在延期或二期外科处理时进行。一般火器伤骨折早期使用内固定的指征有:①患者全身情况好;②受伤时间短,组织创伤和污染相对较轻;③骨折严重不稳定,其他治疗方法不能达到固定目的;④关节内骨折或邻关节骨折,骨折复位要求严格或需要解剖复位者。但在固定的操作方面要注意:①内固定物不能外露;②应避开伤口在正常皮肤部位重新切口;③严密观察感染征象。

(3)骨缺损的救治。由于在开放、污染的伤口内不宜行植骨术,因此,传统火器伤骨缺损的治疗方法与骨折处理原则类似,需待伤道完全愈合后2~3个月再行骨移植术。

(4)四肢关节的救治。四肢关节火器伤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创伤,处理不当可能发生感染,致关节功能完全丧失,甚至危及生命。关节火器伤治疗的目的是防治感染,尽可能保存关节功能。①手术切口。可沿原切口扩大或重新切口以便充分暴露关节腔内部。对伤口较小,创伤较轻者,建议采用关节镜技术行关节内清创。②清创。局部软组织清创要严格,彻底清除关节内游离的骨、软骨块、异物、血凝块和污染组织。关节腔内大量冲洗,可使用抗生素冲洗液。并予妥善止血。③骨与软骨创伤的处理。关节内骨折应予解剖复位,简单内固定,或与外固定技术联合应用,内植物暴露端尽量置入关节囊外,关节软骨应予利刀修整。④伤口闭合。初期必须闭合关节囊,直接缝合困难者可用附近的筋膜,肌肉修补关节囊,不可使关节软骨暴露。⑤引流。皮肤伤口保持开放引流。比较可靠的方法是关节腔内置硅胶管,术后持续冲洗(间断使用抗生素冲洗液)引流,直至引流液清亮,无菌生长后,先拔除冲洗管,24~48小时后再拔除引流管。⑥固定和康复。术后关节必须固定于功能位。视伤情尽早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可早至术后3天)。⑦抗生素的应用。关节火器伤中应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并定期行引流液的细菌鉴定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5)四肢神经的救治。四肢神经火器伤发生率约占四肢火器伤的15%,对四肢功能的影响很大。

绝大多数火器伤中的神经损伤属神经失用(失能),不必外科介入,可自行恢复。因此,在火器伤初期处理中,不必努力去探查神经损伤情况,也不需将神经断端加以标记或固定,如果在清创中发现神经损伤,也不应予以修复,可用肌肉覆盖损伤神经,记录其位置供后期手术时参考。待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功能恢复情况再决定治疗方案。

伤口愈合1个月左右即可考虑对神经损伤的处理。①神经松解术:针对神经失用者,解除神经外和神经束间的压迫;②神经吻合术:经临床和肌电检查证实神经完全断裂者,可行神经吻合术;③神经移植术:神经缺损或大量瘢痕形成,切除瘢痕组织后无法行神经吻合者,可采用神经移植的方法。

(6)四肢血管伤的救治。大血管火器伤是四肢火器伤截肢的最主要因素,其发生率约为四肢火器伤的1.5%。

血管火器伤应尽量得到早期修复,特别是肱动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等,对肢体的存活有极大的影响。同时,对大静脉的损伤也应尽早予以修复。火器性血管伤断端多有严重污染和挫伤,且大体观不易察觉,因此,在血管吻合之前必须仔细清创才能提高血管修复的成功率。一般应对大体观正常的血管断端再切除一段(约0.5cm),然后修去其外膜约1cm,反复冲洗,去除凝血块和污染物。血管修复后,吻合口必须避开火器伤伤道由健康的组织覆盖,以供血管营养及防止感染。在血管修复中,骨折的稳妥固定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血管修复后,应用石膏固定伤肢,以免因肢体活动刺激或牵拉血管导致血管吻合口痉挛或断裂,也有利于患者的搬动。

(7)异物的处理。平时火器伤残留体内异物的处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在霰弹枪伤等体内有多枚异物存留时,处理上有一定的困难。考虑到弹丸取出手术对组织的损伤,并可导致组织污染扩散,一般主张初期外科处理中不宜勉强取出弹丸,在后期对大量散在的异物也不必强求取出。只在下述情形中才应考虑取出弹丸:①弹丸存留影响功能者,如在关节腔内、神经附近或肌肉组织中的弹丸可妨碍肢体活动;②弹丸表浅固定,易于取出者;③弹丸数量较少,完全有可能全部取出者;④弹丸较为集中,通过切开较少的组织可取出大量弹丸者;⑤患者心理负担过重者。

(8)枪伤所造成的失血性休克。①失血性休克临床表现:急性贫血征象(颜面苍白、睑结膜苍白、甲床苍白、口渴、大汗、四肢湿冷、神志不清等);休克的征象(血压低、脉细速或不能触及、心率快、尿少等)。②失血量与休克程度。见表2-24。③抢救与治疗措施。抢救休克同时止血和扩容。④药物止血。维生素K1、维生素K3、氨基乙酸、止血敏、安络血、立止血等。⑤手术止血。先用压迫、填塞、包扎等暂时控制出血,待血压平稳后手术止血,对已经测不到血压的应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准备手术。

表2-24 失血量与休克程度表

参考文献

[ 1 ] 安鸿志编著.新编抗肿瘤药物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8.

[ 2 ] 白俊清,刘卓,闫金银,等,我国瓦斯爆炸伤害医疗救治的现状与思考(二)[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 (9):1436-1438.

[ 3 ] 白俊清,刘卓,闫金银,等,我国瓦斯爆炸伤害医疗救治的现状与思考(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10):1581-1583.

[ 4 ] 白晓龙,段穷,刘进辉,等.烧伤患者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J].吉林医学,2008,29(21):1902-3.

[ 5 ] 陈可风,王明启,冯成彬,等.对职业性慢性汞中毒诊断标准的商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3):186-187.

[ 6 ] 陈平.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国卫生资源[J],2003,6(5):205.

[ 7 ] 陈为民.唐利军.高忠明.人畜共患病[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8 ] 陈维庭.创伤评分法现状及展望[J].创伤外科杂志,2000,2(2):65-67.

[ 9 ] 陈伟,曾光,程慧健,等.江西省与洪灾有关的传染病疫情分析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05,5(21):598-599.

[10]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1] 陈赟.食物中毒的特征和原因[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 (08).

[12] 程爱国.煤矿创伤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3] 程慧健,唐音,熊小庆.1999年水灾后江西省传染病疫情特点[J].疾病监测,2000,15(10):369-371.

[14] 崔百忠,王祖郧,王虎.治疗鼠疫药物的筛选[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25(8):827-829.

[15] 戴志,凌杨旭,崔岚.烧伤病区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师,2008,11(10):1233-6.

[16] 邓国华.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7] 邓永坤,王银辉,李辉.冻疮与冻疮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8,25(5):286-289.

[18]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EB/OL].http://www.chinacdc.net.cn/n272442/n272530/n3479265/n3479308/21980.html.

[19] 董树林.生物武器病原与预防用疫苗.第七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310-313.

[20] 范士杰,蒋耀光.现代创伤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21] 范卫新,毕志刚.皮肤性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2] 方美玉,赵文忠,刘建伟.登革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概况[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2):148-150.

[23] 方维焕.动物源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监控[J]中国动物保健,2004, (10).

[24] 方喜业,王光明.鼠疫[J].生物学通报,2006,41(9):1-5.

[25]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杀科.洪涝灾害应急杀虫方法.http://www.fjcdc.com.cn/show.asp?ctlgid=97&id=866.2007-8-17.

[26] 宫道花,吴升华.小儿感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7] 顾向容.动物毒素与有害植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8] 关怀.新的食源性疾病与食品安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1, (01).

[29] 郭力生、耿秀生.核辐射事故医学应急[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

[30] 郭绶衡,刘富强,刘秀英,等.2000-2002年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北五省食物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4, (05).

[31] 郭新彪,刘君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引[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2] 国家技术监督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 217-2001)[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3] 韩维红,赵桂兰,刘秀荣.冻伤防治及急救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6):324-325.

[34] 何家荣,翟宾海.急性中毒临床救治与预防[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5] 贺吉庸,吴祖林,刘小平,等.烧伤感染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3,15(4):278-282.

[36] 侯树勋,王华东.交通伤致四肢脊柱骨折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2):84-88.

[37] 黄德娟,黄德超,甘礼敏.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生物学防护[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3),377-379.

[38] 黄金剑,银建军,刘绪德等.现代急救医学[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01-203.

[39] 甲型 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知识答问[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wsb/pwsyw/200909/42938.htm.

[40] 姜疆,刘毅.瘢痕的药物治疗现状[J].临床军医杂志,2008,37(1).

[41] 蒋臻,姚蓉,王玲,等.汶川地震伤员转送方式及其物资准备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9):734-737.

[42] 金培刚,丁钢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 (04).

[43] 金涛,李铁晶,吴桐.紫杉醇抗肿瘤机理与毒副作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6).

[44] 黎萌.药械警戒:警惕奥司他韦和扎拉米韦的疑似ADR[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08,27.

[45] 李彩红,李秋荣,刘玉萍.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的药物与心理治疗[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0):1248.

[46] 李端,殷明.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7] 李昆.过氧乙酸眼损伤42例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8.(12):2555.

[48] 李铁刚,赵文嫣,赵敏,等.大剂量氨茶碱中毒临床救治体会.实用药物与临床[J].2007,10(2):96-97.

[49] 李艳.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获得实验室支持的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 (06).

[50] 李友卫,逯延华,王健.从重大传染病分析公共卫生政策的选择及发展[J].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7):43-45

[51] 梁友信.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2] 刘昌,孙炳伟,邰宁正,等.成批严重烧伤患者救治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35.

[53] 刘根立,宋立存,葛长青.烧烫伤救治与康复[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73.

[54] 刘弘,高围微.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 (01).

[55] 刘辉,尹芳秋,郭魁亮,等.生化恐怖与灾害事件对防护医学教学的新要求[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2):104-105.

[56] 刘新民,伍韩文.临床急症[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7] 娄季鹤,牛希华,苏卫国,等.烧伤并发上呼吸道梗阻救治对策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08,12(4):323-6.

[58]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9] 罗顺德,唐荣福,周延安.临床药物治疗学[M].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63-770.

[60] 马融,李新民,胡思源,等.儿童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指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

[61] 马树志,张贵成.婴幼儿VD3中毒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07,20(2):177.

[62] 马玙朱莉贞潘毓萱.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3] 毛秉智.核化生武器损伤医学防护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64] 孟滨,李秀文,吴玉华.黑龙江省1998年水灾前后出血热疫情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0,16(1):59-61.

[65] 孟昭全,聂振明,孟靓靓.实用药物中毒急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66] 孟昭泉,李伟.急性中毒急救速查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67] 牛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护[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86-184.

[68] 庞惠勇,田锦萍,孙波.一起鼠伤寒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 (12):2980-2981.

[69] 戚舟燕.食物中毒的类型及防止措施[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 (10).

[70] 邵崇波.猩红热各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及机理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6):68-69.

[71] 申传安,柴家科,郝岱峰,等.成批危重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成功救治经验[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 (12):1214-1216.

[72] 盛吉芳,朱肖鸿.感染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73] 盛志勇,杨宗城.烧伤治疗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0-230.

[74] 石应康.急诊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75] 史立伟,余晶晶,李郦,等.我国道路交通伤的研究进展[J].浙江创伤外科,2008,13(3):273-275.

[76] 宋丹阳.冻疮的中西医治疗[J].临床对策,2007,14(12):44.

[77] 宋钰.谈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可疑食品及环境致病条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 (06).

[78] 孙建中,郑涛.生物和化学恐怖现场处置指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70-252.

[79] 孙维生.爆炸品的危害及其防治[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7,25(2),86-87.

[80] 孙维生.危险化学品气体的危害及其防治[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7,25(3),159-160.

[81] 唐小江,李来玉,夏昭林.临床毒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2] 童建菁,陈尔真,史以珏,等.上海市2003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0):738-741.

[83] 万谟彬.生物恐怖相关疾病及应急处理.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感染病暨首届SARS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3,50-55.

[84] 王福红.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预防[J]山东畜牧兽医,2005, (05).

[85] 王光超.皮肤病及性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6] 王立祥.地震后伤员易并发的十大疾患[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3):162.

[87] 王梁波.从某特大火灾分析有毒烟气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火灾科学,2007,8(1):64-65.

[88] 王梅.洪涝后相关疾病分布及其主要特征[J].中国减灾,2000,10(3):39-42.

[89] 王千秋,张国成.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90] 王顺年,吴新荣.实用药物中毒急救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91] 王铁翔,袁绍斌,侯丽婷,等.1例埋于井下22小时的矿工的救治体会[J].沈阳部队医药,2009,22(5):344-345.

[92] 王岩,郭渝成.地震伤急救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93] 王一镗,刘中民.灾难医学[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94] 王永进,王泽惠,侯云生.进食犬肝致维生素A中毒1例[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3):177.

[95] 王云龙,端龙胜,丁伟.重度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6):529-531.

[96] 王正国.道路交通事故研究拾零[J].中华创伤杂志,2003,19(9):517-520.

[97] 王正国.新世纪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趋势[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6):325-328.

[98] 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1-3.

[99] 王正国.外科学与野战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100] 王正国.灾难和事故的创伤救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01] 温群文,陈辉,黄锐敏,等.深圳市南山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7, (20).

[102] 吴德仁,谢平.我国亚热带地区登革热流行情况.应用预防医学[J].2009,15(3).

[103] 吴久鸿,吴晓玲.突发事件中的药学保障与药品供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104]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05] 夏玛丽,王复元,孟炜,等.一起肠炎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 (04).

[106] 夏睿,张宏群,孔荣,等.2008年冰雪灾害骨科急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14(6):578-579.

[107] 肖振忠.突发灾害应急医学救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08] 徐晶,梁玉华,孙战力,等.常见中毒急救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09] 徐文严.临床性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计术出版社,2007.

[110] 杨慧兰.病毒性皮肤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111] 杨吉星,居丽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08,20(1)22-25.

[112]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13] 杨守生,张科.常见有毒化学品泄漏引起的中毒与急救[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2.(09):43-47.

[114]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15] 杨晓媛.灾害护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177-189.

[116] 杨宇华,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科普知识[J].中国职业医学,2007,34(4),354.

[117] 叶冬青.皮肤病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6-346.

[118] 叶顺章,邵长庚.性病诊疗与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19] 袁承军,余江平,周捷,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药品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 2(21):117-119.

[120] 岳茂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灾害事故现场急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21] 张贵,张贵军,刘振才.抗生素治疗鼠疫的现状及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25(6):729-730.

[122] 张连阳.地震灾害医学救援中的多发伤救治原则[J].重庆医学,2008,37(24):2757-2758.

[123] 张石革,振华.冻伤(疮)与用药防护[J].中国药房,2003,14(12):767-768.

[124] 张信江.现代皮肤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125] 张徐军,贾佳,陈宗道,等.中国2004年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2):204-205.

[126] 张学光,强亦忠.对辐射免疫学的几点思考[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2),180-183.

[127]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9-241.

[128] 张永信.感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29] 张彧.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

[130] 张再骑,梁仁,张辛.临床急症诊断思路与治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31] 赵剡,陈志桥.自助急救手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32] 赵振波,孙景海.冻伤诊疗图谱[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133] 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灾害救援医学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34] 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中国国家处方集[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1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WS 217-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狂犬病诊断标准WS 28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淋病诊断标准 WS 268-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WS278-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流行性腮腺炎(WS 27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WS 214-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伤寒和副伤寒诊断标准WS 280-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WS 287-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WS 295-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麻疹诊断标准WS 296-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

[1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鼠疫诊断标准WS 279-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7] 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学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9):1731-1752.

[148]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2-241.

[14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http://www.hbver.com/Article/ygfz/fzzn/200512/4502.html.

[150]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2):133-144.

[151]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临床诊疗指南工作委员会.生殖器疱疹临床诊疗指南(2009)[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42(12):877-878.

[15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12)710-725.

[153] 钟博文,陈丽萍.2002-2008年厦门市海沧区食物中毒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9, (12):1278-1279.

[154] 钟耀广,刘长江.含天然有毒物质的植物研究进展.现代农业科技[J].2008, (22)262-263.

[155] 朱银潮,应焱燕,徐荣.冰雪灾害中人群健康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8):43-45.

[156] Gerald L Mandell, John E.Bennett. Raphael Dolin曼德尔-道格拉斯-贝内特感染病学[M].5版.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

[157] Borse NN, Hyder AA. Call for more research on injury from the developing world: results of a bibliometric analysis[J]. Indian JMed Res.2009,129(3):321-326.

[158] CDC.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2006 [ J]. MMWR,2006,55:1-96.

[159] Coronavirus never before seen in humans is the cause of SARS. April16,2003, available at http//www.who.int/csr/sarsarchive/2003-04-16/en.[2009/12/29].

[160] Hazen A, Ehiri JE.Road traffic injuries: hidden epidemic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 J Natl Med Assoc.2006,98 (1):73-82.

[161] Lu T H, Chiang T I, Lynch JW. What can We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social inequalities in road traffic injurymortality[J].InjuryPrevention,2005,11(1):131-133.

[162] Ma J, Guo X, Xu A,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injury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J]. BMC Public Health.2008, 17(8):122.

[163] Marmor M, Pames N, Aladgem D,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s treated in an urban trauma center [J].Isr Med Assoc J,2005,7(1):9-12.

[164] Perel P, McGuire M, Eapen K, et al.Research on preventing road traffic inju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needed[J]. BMJ.2004,328(7444):895.

[165] Robb G, Sultana S, Ameratunga S, et al. Asystematic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investigating risk factors for work-related road traffic crashes and injuries[J].Inj prev, 2008,14(1):51-58.

[166] Stigson H, Hill J. Use of car crashes resultingin fatal and serious injuries to analyze a safe road transport system model and to identify system weaknesses[J].Traffic Inj Prev.2009,10(5):441-445.

[167] Walter R Wilson, Merle Sande. Current Diagonsis & Treatment in Infectious Diseases [M].McGraw-Hill,2000.

[168] WHO.Plague [R].Wkly Epidemiol Ree,2005,80(15):138-139.

[169] Wong ZH, Chong CK, Tai BC, et al. A review of fatal road traffic accidents in Singapore from2000 to2004 [J]. 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9 38(7):59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