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种美鸟彩图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鹈鹕

巨大的喉囊,滑稽的样子,鹈鹕的形象俨然就是一幅漫画。而事实上,它们是高效的“火线装载”觅食者、一流的飞行家和关系网错综复杂的“社交名流”。它们的名字来自希腊语“pelekon”,源于“pelekys”一词,意为“斧子”(形容喙的形状或喙作砍劈状的行为)。然而,更确切的联想应当为一把铲子,那才是鹈鹕使用喙的方式。

鹈鹕常常成为许多民间传说的主题。有一则印度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只鹈鹕对它的后代极为残暴,它把它们杀死,事后又充满自责地让鲜血从自己的胸口滴下,滴到后代的身上,使它们复活。鹈鹕用自己的血来喂养后代的说法虽然明显不正确,却很打动人心。这在其他文化中也屡有出现。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很可能是因为鹈鹕习惯把喙置于胸口,而卷羽鹈鹕的喉囊在繁殖初期恰好为血红色。

最重的会飞的海鸟

形态与功能

按照体羽的羽色和营巢习性,鹈鹕可分为2类。其中一类包括澳洲鹈鹕、卷羽鹈鹕、白鹈鹕和美洲鹈鹕,体羽基本为清一色的白色,筑地面巢;另一类含粉红背鹈鹕、斑嘴鹈鹕和褐鹈鹕,体羽主要为灰色或褐色,在树上筑巢。白鹈鹕和卷羽鹈鹕体重可达15千克左右,乃世界上最重的会飞海鸟。相比之下,褐鹈鹕仅重2千克略多一点。体型和体重对于这些使用巨型喉囊的鹈鹕来说至关重要,它们的喉囊可盛下13千克的水。

澳洲鹈鹕的一大特征便是具有世界上最长的鸟喙。此外,它的典型特征还表现为有一个粉红色的喉囊,以及眼睛周围有明显的眼圈。后一个特点在它的学名以及另外一个俗名“戴眶鹈鹕”中得以体现。

鹈鹕长有20~24枚短尾羽,使它们的尾部看起来略呈方形。它们的翅膀长而宽,有大量的次级飞羽(30~35枚)。鹈鹕是出色的翱翔者,能够保持翅膀水平而做滑翔飞行,这是因为它们的胸肌长有一层厚厚的特殊纤维。这种适应性使鹈鹕可以利用热上升流,从而每天的觅食之旅可以在150千米以上,大大扩大了它们潜在的觅食区域。短而强健的腿和具蹼的足则提高了鹈鹕的游泳能力。羽毛具防水性,并由尾脂腺的分泌物予以保持。鹈鹕会先用后脑勺摩擦尾脂腺,然后将腺体的油涂到体羽上。

幼鹈鹕多绒毛,颜色为白色、灰色或深褐色,2个月内长出真正的羽毛,长齐成鸟的体羽通常至少需要2年时间。

喜暖

分布模式

虽然主要为“旧大陆科”,但鹈鹕出现在除南极大陆外的各个大洲,分布范围从北纬65°至南纬40°,仅两极地区和南美腹地没有,可谓遍布世界。不过化石显示,它们曾经的分布范围更广。尽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分布的重叠,但白鹈鹕和卷羽鹈鹕还是会出现在混合群居地繁殖的现象,而在非洲的部分地区,也会出现白鹈鹕与粉红背鹈鹕分布重叠的现象。

鹈鹕主要生活在暖和气候下,但也有些白鹈鹕和美洲鹈鹕回到繁殖地时那里仍是一片冰天雪地。它们偏爱在孤岛上营巢,因为这里相对不容易受到食肉类哺乳动物和人的攻击。依种类不同,鹈鹕的繁殖巢址分别为地面或低矮植被中间、湖中或沼泽中的小岛、荒芜的海边岩石(褐鹈鹕的秘鲁亚种)或者树上(褐鹈鹕、粉红背鹈鹕和斑嘴鹈鹕)。

在非繁殖期,鹈鹕通常进行分布扩散或者迁徙。虽然某些地区的白鹈鹕和美洲鹈鹕为留鸟,但其他地区的则为候鸟。迁徙前的集结规模可能非常大。出发后,它们会飞得很高,穿越沙漠,甚至山脉。有些种类大批沿海岸迁移,白鹈鹕则基本上完全在内陆活动。迁徙的鹈鹕偶尔会在途中飞落到空旷的湖泊上休息,但若被恶劣天气困在那里,则有可能全军覆没。同样,如果因天气不利导致食物储备耗空,而鹈鹕仍坚持继续迁徙,也会出现大规模死亡。另外,鹈鹕不做长途的越洋飞行。

对于一贯的繁殖地如一个湖泊、一片红树林或一个海岛,鹈鹕既一往情深,又随时会更换具体的繁殖群居地地点。有些种类如白鹈鹕和澳洲鹈鹕,会在各个季节随机繁殖,但它们通常要到三四岁才进行初次繁殖。野生鹈鹕的寿命并不是很长,最长寿的个体记录是一只美洲鹈鹕,活了26岁。而人工饲养的鹈鹕可存活至60多岁,并能在动物园里成功繁殖。

鹈鹕潜入水中捕鱼

所有鹈鹕都用喉囊捕鱼,但其中只有褐鹈鹕潜入水中捕食。每次潜水似乎都是志在必得。

铲鱼

食物

鹈鹕善于充分利用繁殖栖息地,以各种方式获取食物。依种类差异,它们会捕食从内陆沟渠直至外海的各种鱼类,远洋地区是唯一只有部分而非所有鹈鹕能够涉猎的水域。觅食行为包括合作狩猎、从其他水禽处抢食以及在海上或陆上捡食腐肉。除褐鹈鹕外,这类鸟猎食时不是游泳,便是采取“倒立”姿势,用喙接触水面或部分沉入水里。筑地面巢的鹈鹕通常联合捕食,成排游泳,将鱼赶到浅水处,然后用喙铲起。而褐鹈鹕觅食时采用“扎入式潜水”,但样子实在难看,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堆待洗衣物被扔进水里。

鹈鹕铲鱼时会把水一同铲起,因此必须在扬起头吞入食物之前让水流干,而这个时候很容易被其他海鸟从它们的嘴中夺走猎物。鹈鹕食各种各样的鱼,从小鱼直至大的鱼类。此外,也食腐肉、卵、幼鸟、两栖类和甲壳类。大部分食物对人类而言都没什么商业价值。

求偶仪式

繁殖生物学

鹈鹕拥有多种高度仪式化的求偶行为,虽然也有几个种类在随后的繁殖过程中对配偶并不忠诚,甚至对特定的繁殖地也喜新厌旧。鹈鹕很少发生打架争斗行为,虽然有时也会刺一下或碰一下对方。保护领域的鹈鹕会用喙尖戳入侵者,或者猛咬一口。

地面营巢的鹈鹕结成配对关系的过程错综复杂,涉及一系列群体互动、追求行为和在陆上(它们炫耀的地方)或水上或空中的成队活动。然后,雌鸟通过某种未知的方式吸引多只雄鸟跟随它,彼此互动,做出数种仪式化的举动,或针对对方,或填补空白,或强行介入。令人称奇的是,如此复杂的整个程序居然可以在1天内完成。

树上营巢的种类则较少群体互动。相反,雄鸟常常在某根栖息的树枝上四下寻觅一只雌鸟。在结对过程中采用的一些炫耀行为在繁殖的初期阶段会继续使用,以加深配偶之间的感情。但之后,配偶间的互动就形同虚设了。交配出现在产卵前3~10天,有时则在双方刚刚走到一起数小时内就会发生,而在最后一枚卵产下后会立即终止。

地面营巢的鹈鹕很少自己筑巢或干脆不筑巢。那些亲自筑巢的则用喉囊搬运巢材,常常使喉囊鼓得像个垃圾袋。树栖鹈鹕则用喙横衔巢材。

鹈鹕的卵置于蹼足上面或下面进行孵化。双亲轮流孵3个小时至3天。尤其是孵卵初期,在双方“交接班”时,会有一次很明显的炫耀行为。

有些种类(包括卷羽鹈鹕、美洲鹈鹕、褐鹈鹕和斑嘴鹈鹕)虽然每次繁殖能够抚育1个以上的后代,但绝大部分并不这么做。因此,即便所有的鹈鹕都产2枚或2枚以上的卵,大多数仍只抚养1只雏鸟。而要达到最理想的窝雏数,唯有通过雏鸟之间直接的手足相残或者争夺食物来实现,结果都是最弱者丧命。在粉红背鹈鹕和斑嘴鹈鹕中,后生的雏鸟往往只会存活数周,直至最后饥饿而死。

世界范围内的农业扩张和人类的定居活动使鹈鹕以及其他多种动物赖以生存的湿地面临遭破坏和缩减的危险。图中,一群斑嘴鹈鹕飞落在博茨瓦纳广阔的奥卡万戈内陆三角洲的一条河上。

由于亲鸟喂食频繁、食物充足,雏鸟生长发育迅速,10~12周后便可以飞行。有些种类还会专门给雏鸟喂水。在给较大的雏鸟喂食时,地面营巢类的亲鸟会非常粗暴地对待它们,逮住它们的头往四下里拖。而陌生的雏鸟则一律遭驱逐。在喂食之后(甚至喂食之前),雏鸟便犹如大病发作,甚至会处于昏迷状态。这种奇怪的现象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知识档案

鹈鹕

鹈形目

鹈鹕科

鹈鹕属7种:美洲鹈鹕、澳洲鹈鹕、褐鹈鹕、卷羽鹈鹕、白鹈鹕、粉红背鹈鹕、斑嘴鹈鹕。

分布 欧洲东部、非洲、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澳大利亚、北美洲、南美洲北部。

栖息地 沿海或近海岸水域以及内陆水域。

体型 体长1.3~1.7米,翼展2~2.8米,体重2.5~15千克。雄鸟略大于雌鸟。

体羽 灰色、褐色或白色。初羽和飞羽为黑色,背腹会有几抹粉红色或橙色,脸部、喙及饰羽色彩鲜艳。褐鹈鹕羽色有褐、灰、黑3种颜色。

鸣声 嘶嘶声和咕噜声。未离巢的雏鸟鸣声十分嘈杂。

树上筑巢种类在离地面30米的树上用干树枝构筑大型巢;地面筑巢种类利用浅坑营巢,有时衬以树枝、叶或芦苇。

窝卵数1~4枚,粉白。孵化期1个月。

食物 鱼、两栖类、小型哺乳动物及水禽的幼鸟。

地面营巢类的雏鸟在具备活动能力后往往会聚群,多则有100只雏鸟成群活动。而亲鸟只寻找自己的雏鸟,然后给它们喂食,很显然它们是用视觉来辨认雏鸟的。在6~8周时,雏鸟的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会到水边活动,偶尔还开始游泳,特别是当受到威胁时。在它们学会飞行之前,甚至还会练习联合捕鱼。而褐鹈鹕的幼鸟一旦会飞后就不再回巢。在幼鸟开始会飞之后,尽管有一些仍与亲鸟待在一起,同栖息同活动,但总体而言,亲鸟已很少甚至彻底不再给它们喂食。

除非受到侵扰或者卵遭遗弃,鹈鹕的孵雏成功率可以高达95%。然而,最终能够飞行的雏鸟比例却常常不足50%。鹈鹕在繁殖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它的不连贯性。

存在风险

保护与环境

饥荒,尤其对于刚会飞行的幼鸟以及未成鸟而言,乃是头号杀手。其他因素如大型哺乳动物的掠食、动物流行病、恶劣天气的影响、大量的寄生物附身、意外事故(特别是在某些地区由电线引起的事故)以及人类大规模的捕杀,甚至在美洲部分地区渔民焚烧活雏鸟的行为,都严重威胁着鹈鹕的生存。

处境最严峻的是斑嘴鹈鹕,1997年全球数量约为11500只,分别栖息于印度东南部、斯里兰卡和柬埔寨。而仅在古北区繁殖的卷羽鹈鹕不久前也曾面临危险,所幸的是由于保护得力,该鸟的数量如今已在上升中,总数估计有15000~20000只。目前,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卷羽鹈鹕分布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尤其是哈萨克斯坦。

今天,数量最多的种类很可能是褐鹈鹕(包括数千只秘鲁亚种)。粉红背鹈鹕也广泛地分布于非洲部分地区,尽管具体数目还不得而知。

鹈鹕的喙进入水中后,上下颌前后摆开,喉囊张开,等待鱼类落网。鹈鹕的身体和头部在水面上,使水不沿着喉囊进入体内。捕到鱼后,喙从水中撤出,将鱼吞入。由于那时喉囊中的水也许比鹈鹕自己都要重,因此它必须让里面的水流得差不多才能动,这大概需要1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