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种美鸟彩图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鹱科是鸟类中分布区域最广的科之一,从雪鹱深入南极洲内陆440千米处营巢到暴风鹱在北冰洋但凡有陆地的地方繁殖,其分布可谓遍布全球。虽然有数个种类仅限于某些地区且数量十分稀少,但其他种类数量繁多。许多种类实行大范围的迁徙。

总体而言,鹱科是一个生存适应性非常强的科。有些种类以浮游生物为食,有些食死鲸,而大部分在海面或水下捕食小鱼和乌贼。尽管种类之间在体羽和习性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全科可明显地分成4类:暴风鹱类、锯鹱类、圆尾鹱类和真正的鹱类。

翱翔于茫茫大海

形态与功能

暴风鹱类居于冷水域,偶尔随寒流闯入亚热带海域。有6个种类分布在南半球。该类很可能是在南半球进化而来的,因为唯一在北半球的种类——暴风鹱也与南半球的种类亲缘关系密切。该类大部分为中等体型,但2个巨鹱姊妹种,翼展可达2米,与某些信天翁一般大小。事实上,有人推测柯勒律治的《古代水手的诗韵》中那只被射杀的“信天翁”实为一只巨鹱。

暴风鹱类的喙大(2个巨鹱种更是如此)而宽。这些鸟过去可能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但有些种类现在食捕鱼船队的废弃物,最近又开始食捕鲸船队的废弃物。对这些新食物资源的利用使得其数量大幅上升。暴风鹱类在陆地上也相当活跃,其中巨鹱种能够用直立的胫骨走路;而该科其他类的鸟基本上都是曳足而行,胫骨平置于地面。暴风鹱类飞翔时,扇翅飞行和滑翔交替使用。

锯鹱类(包括蓝鹱)是该科另一个生活在南半球的群体,主要在亚南极岛屿上繁殖,其他时间在略为暖和一点的水域活动。该类体型小,体长通常为26厘米左右。外形相似:上体蓝灰、下体白色,翼呈深色的“W”型。它们均食小型浮游生物,并用喙上的栉板过滤,但喙的大小各异,表明食物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其中一些种在海面上啄食鱼类,而那些具宽喙的种则掠过表层水捕食。一项对阔嘴锯鹱的研究表明,该鸟的喙能够容纳4.1立方厘米的水,从表面积为785平方毫米的栉板处进出。

锯鹱类聚集于浮游生物密集的区域,并且通常大批地低空盘旋于海面上。它们曾被称为“鲸鸟”,因为人们经常在鲸出没的地方发现它们的身影。

圆尾鹱类平均体长为26~46厘米,有些种并不比锯鹱类的大,但其他种要大一些。大部分种类上体黑色(或灰色)加白色,下体白色,脸部白色;少数种类为全身深色。要鉴别这一类鸟,只需注意它们中的一些种类会出现多个不同的着色期便可。圆尾鹱类的喙短而粗,有一强有力的钩,喙缘锋利,用于啄取和咬断小型的乌贼和鱼。这些鸟绝大部分生活在南大洋和热带海洋。在那里,除了个别种如百慕大圆尾鹱仅限于单个的岛屿外,其他种则翱翔于浩瀚无际的大海上。它们的飞行能力强,飞行高度高。有关它们的迁移情况,人类知之不多,但已知的是有些太平洋上的种会越过赤道从一个半球迁徙至另一个半球。

真正的鹱类与大型的鸟相比要小,体长范围为27~55厘米。大部分上体深色,下体黑色或白色。多数种头上有一黑顶,唯有一个种为白顶。由于分布广泛、流动性强,它们的归类便成为一大难题。例如,分布在东北大西洋、地中海、夏威夷、东太平洋和新西兰繁殖的、外形相似但不相同的黑色鹱是否应一律被视为大西洋鹱的亚种?对此,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倾向于将它们分为独立的种。

鹱的代表种类

1.暴风鹱,该鸟喙上面张大的鼻孔使鹱形目有一个俗名——“管鼻目”;2.百慕大圆尾鹱;3.大鹱;4.阔嘴锯鹱在陆地上(背景图为其在滤食);5.黑顶圆尾鹱;6.巨鹱在食一只死海豹。

一些鹱类善于长途迁徙。如短尾鹱和灰鹱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繁殖,随后在北大西洋(仅灰鹱)或北太平洋(两者)度过北半球的夏季。其他种则反向而行,如猛鹱和大西洋鹱在北大西洋繁殖,在南大西洋避过北半球的冬季。

与同等体型的其他鸟类相比,就占身体的比例而言,鹱类的喙显得更长、更细,喙钩更小,但它们仍以食鱼和乌贼为主。捕食时,它们既可以从空中俯冲而下扑向猎物,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直追。

固定配偶的群居者

繁殖生物学

鹱科的所有种均为群体繁殖,充其量仅为程度不同。有时是因为合适的栖息地有限,如在南极大陆营巢的巨鹱不得不在寥寥可数的几块雪被风吹刮干净的石头上营巢,但更多的是选择问题,因为即使附近很明显有未使用的合适栖息地,这些鸟也会选择进入拥挤不堪的地方并试图在那里营巢。至于群体繁殖的选址,就像有这么多种类一样丰富,不过前提条件是不会受到天敌的袭击。

暴风鹱类中,仅有雪鹱的巢有遮盖物,其他种只是在悬崖的岩脊上找个浅坑,或干脆在露天孵卵。这类鸟会喷吐出味道难闻的胃油,从而使入侵者掉头就走。正因如此,巨鹱原名为“恶臭弹”。暴风鹱类的繁殖群偏小,巢分散。锯鹱类都在巨石之间的地面下,或它们自己掘的洞穴中营巢,繁殖群可以很大。圆尾鹱类和真正的鹱类在洞穴中或岩石下营巢,热带岛屿上那些生活在海面的种类除外。一些种用植被衬垫巢内,其他种则徒有一个象征性的巢。圆尾鹱类和真正的鹱类的繁殖群通常较大,集中在岛屿上,在森林或大陆的高山区较少发现。露天营巢的种类白天穿行于它们的巢之间,大部分以洞穴为巢者则在夜间群体出动,以避开食肉类。视觉很可能是它们在夜间用以回洞穴的主要凭借,然而,同样有大量的现象表明嗅觉也发挥着作用。

霍氏巨鹱在海上觅食时以鱼和乌贼为主要目标,在陆地上,则食企鹅及哺乳动物的腐肉。它的喙不但强硬有力,还长有一个锋利的钩来捕食猎物。

整个鹱科的繁殖行为相当统一。鸟在营巢前数周回到繁殖群居地,收拾上个繁殖期用过的巢址。配偶之间的关系通常会从前一个繁殖期延续下来,并很可能在巢址处再度相遇。成鸟的存活率非常高(至少90%),配偶关系会维持很多年。当“离婚”确实发生后,通常以后的繁殖不会很顺利。在产卵前数周,繁殖群会举行热闹的空中炫耀表演,配偶们便天天厮守巢中。许多种类有“蜜月期”:为了给接下来的产卵储备食物,雌鸟会离开繁殖群去觅食2周左右,这个时候有些种的雄鸟也会离开,为自己届时在漫长的孵卵任务中打头阵做准备。其他种的雄鸟则会定期回来查看一下巢址。

大部分种类为每年繁殖一次,并且是同步的。其中最极端的例子是短尾鹱,它们的繁殖群居地跨11个纬度,但所有的卵在12天内全部产毕,产卵高峰期始终出现在每年的11月24~26日。而那些频繁光顾群居地的热带种类,则在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都可以产卵。在少数种类中,有些个体的繁殖间隔期不止1年,不过大部分配偶仍为每年繁殖1次。更罕见的情况则是,繁殖群相邻的鸟,虽然也是1年繁殖1次,却不同步。

所有种类的窝卵数均为1枚,卵白色,很大,占母鸟体重的6%(巨鹱)~20%(锯鹱)。热带种产的卵比温带种或极地种的卵大,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热带繁殖期食物短缺,雏鸟需要更多的食物储备来渡过难关。雌雄鸟都有一块大大的“孵卵斑”(一片不长羽毛的裸露区域,血管丰富,亲鸟通过这里将热量传给卵),双方轮流孵卵,各孵1~20天。通常是卵产下后,雄鸟先孵,而且孵的时间最长,也许是为了让雌鸟回到海上补充营养,以恢复元气。卵一旦丢失,亲鸟很少再产。卵耐冷却,尤其是那些洞穴中的卵,周围温度稳定,一时的冷却不会带来不良影响。但倘若亲鸟确实有一段时间没有孵卵,那么孵化期将会延长,多的可延长25%。

孵化期虽长(跨度达43~60天),但因卵的大小各异(25~237克不等),故实际情况可能要比预期的短。刚开始数天,雏鸟会得到亲鸟的抚育,但随后便被单独留于洞穴中,亲鸟双双外出觅食。亲鸟给雏鸟喂的是一种“汤”:包括部分消化的鱼、甲壳类和乌贼,另加胃油。雏鸟发育很快,直至长到体重大大超过成鸟。不过,生活在洞穴中的雏鸟常常被亲鸟遗弃,它们体内的脂肪储存也就告一段落。

常遭捕食的“羊肉鸟”

保护与环境

鹱科中许多种类的雏鸟、卵和成鸟都曾被视为美味佳肴,而遭到大规模的捕食。它们体内的脂肪也被广泛利用。如今,人类的捕猎行为有所收敛,但并没有停止。如大鹱在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的繁殖群居地和在北大西洋的过冬地均遭到捕杀。一些鹱类因肉质鲜美而被称为“羊肉鸟”,其中有2个种——短尾鹱和灰鹱的雏鸟现仍遭到大规模的商业猎捕,它们的肉出售时被冠以“塔斯马尼亚乳鸽”之名。不过,由于现在对猎捕这些鸟的数量有了严格的限额,加上这2种鸟本身的总量也都超过了2000万只,因此猎捕活动尚不至于产生毁灭性的后果。

图中的暴风鹱处于深色着色期,它们全身体羽均为灰色,而在浅色着色期,它们的翅膀是灰色的,头为白色,尾为白色带有灰边。

相比之下,几种圆尾鹱因受到外来天敌的掠食,以及栖息地被破坏而面临危险。百慕大圆尾鹱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这种鸟只出现于百慕大,过去生活在岛的内陆地区,起初被人捕食,后来则遭到猪、猫和鼠的残害。一些配偶移居到海边的岩石上生存,但在那里热带鸟类与它们争夺巢址,因此繁殖成功率很低。幸好,目前人们已经采取管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鸟的数量已开始回升。

南太平洋查塔姆群岛上的红圆尾鹱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西兰环保局的保护,它们繁殖的洞穴目前已知的仅有12个。而另外3种——所罗门鹱、贝氏圆尾鹱和斐济圆尾鹱则可能更稀少,它们营巢的洞穴还从未被发现过。

知识档案

鹱形目

鹱科

14属79种。种类包括:奥氏鹱、大鹱、所罗门鹱、大西洋鹱、短尾鹱、灰鹱、贝氏圆尾鹱、斐济圆尾鹱、蓝鹱、百慕大圆尾鹱、红圆尾鹱、猛鹱、暴风鹱、银灰暴风鹱、雪鹱、巨鹱等。

分布 各大海洋。

栖息地 海洋。

体型 体长26~87厘米,翼展最宽2米,重0.13~4千克。

体羽 大部分种类为黑色、棕色或灰色,辅以白色;少数种类为全浅色或全深色。

所有种类均为群体繁殖。大部分的鹱以及锯鹱和圆尾鹱筑巢于洞穴中,暴风鹱在露天孵卵或在悬崖的岩脊上挖坑为巢。

窝卵数1枚,白色。孵化期43~60天。

食物 鱼、乌贼、甲壳类及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