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泥板上的文书源头
Cuneiform
必知理由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两河流域文明的最大成就
类型:文字
地点:两河流域
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
楔形文字的发明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最大文化成就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创造出了一种象形文字,并习惯在半干的黏土板上用削尖的芦苇秆、木棒书写,笔画形状很像木楔,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这是写于公元前2100年的一封便携式泥板,上面列举了苏美尔信使应携带的啤酒、面包和其他口粮。
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特有的产物,其书写材料、书写工具和书写技巧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与两河流域木材稀少,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泥土的环境有关。苏美尔人那时还不懂得造纸的技术,他们就用黏土做成长方形的泥板,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面刻文字,然后把泥板晾干或者用火烤干。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泥板文书。古代埃及时期,文字刚刚进入图画文字或者谜画文字的时候,一般重要的文字典籍都会用到泥板文书来记载。因为这种书写材料比起纸草、羊皮纸、木材或者一些铁制、青铜等之类的书写材料来说,具有两大明显的优点:一是可以即时取用,并且造价低廉;二是坚固耐用、可以保存时间持久。一开始,苏美尔人的泥板是圆形或者角椎形的,不便于书写和存放,后来苏美尔人便将泥板改为方形的。苏美尔人的大部分文字材料都是刻在这种方形泥板上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到现在为止,人们在两河流域已经挖掘出了几十万块这样的泥板文书。由于苏美尔人用的是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后来人们就把两河流域的这种古文字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丰富并促进了它们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流,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衰亡之后,巴比伦王国把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了过来,并且使之有了更大的发扬和光大。
这是写于公元前2350年左右的便携式泥板,泥板上的三行文字列举了向拉格什的一位神献祭的牲畜和兽皮。右边的符号表示“绵羊”和“男人”。
这是在两河流域出土的一块刻满了楔形文字的泥板。这些泥板上的符号许多已有十分明确的含义,它已被考古学家破译。
经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泥板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把黏土使劲儿揉搓,根据需要做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状,并把棱角磨圆。一般是一面较为平坦,而另一面则要较为凸出。泥板做好后,就可以在上面书写了。书吏首先用细绳在上面划好格子,然后用芦苇笔或其他的书写工具在泥板上刻字或者画图。泥板的两面都可以刻字,但为了避免书写一面的时候把另一面擦掉,书写时通常要先刻平滑的一面,然后再把泥板翻过来,在凸出的另一面刻写。小的泥板可以拿在手上刻写,大的则把它放在特制的架子上。两面都写完之后,就把它晾干或烧制,经过晒干或火烤的泥板非常坚硬,印刻在上面的文字或图案可以长久保存。现在考古发掘的泥板最古老的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最近的也不会少于3000年的时间。泥板的书是没有办法装订的,所以如果一块泥板写不下一篇文章,那么这几块泥板上都要有全书的标题和编号,而且下块泥板一般要重复上块泥板最后一行字,以便读者查寻。如《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开始是“关于见过的一切人”,这句话就成为全书的标题,这部史诗共写了12块泥板。这样的泥板文书,在尼尼微遗址就发掘到2万块以上,现在总共约有几十万块,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烦琐而且繁重,但是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很先进的技术了。想要成为一个泥板工人还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
泥板的保存与保密也别具特色,经过晒干和烘烤的泥板非常坚固耐用,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但存放并不十分方便。如果拿我们现在用的约50页的32开本的文字量写在泥板上,就会有50千克的重量!因此,泥板的存放就完全不能像书籍一样。存放在图书馆里的文字版书,成套的泥板要用绳子捆起来,附上标示这些泥板各自内容的一个小型的泥板块,放在架子上或书库里。也有的用篮子或泥坛、泥罐存放。一些重要的文件或者需要保密的书信,则采用一种特殊的“信封泥板”来保存。即用另一块泥板盖在印有重要文件的泥板上,用软泥封住两块泥板的四边并盖上印章,在外部泥板的表面,往往刻有该文件的副本或内容概要。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泥板的意外损坏或者伪造和篡改。信件的保护也是这样,把写有信的泥板包上一层薄薄的黏土,收信人接到信后,只要把这层黏土去掉就可以读到信件的内容了,虽然剥落外层黏土的过程也许并不太轻松。
泥板文书的创制过程和中国制陶的过程有一些相像,人类的文明是如此奇妙地互相感应着的,泥板文书的创建展示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关于泥板文书的创制仍然有很多没有解开的问题,如泥板文书的材料要如何调制?泥板文书在长久的保存过程里遇到水以后,字体的扭曲会不会使释读有产生误解的可能?如果有,这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些都得等待智慧和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