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东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秘而不宣的《中俄密约》

鸿章率继子李经方等一行人于1896年4月初,带着《马关条约》留下的耻辱和阴影离开了上海港码头,取道德国,远赴俄罗斯,参加沙皇王储尼古拉二世登基加冕典礼。临行前,慈禧太后私下里召见了李鸿章,要他到俄罗斯见机行事,争取利用俄国的力量遏制日本,并密授“联络西洋,牵制东洋”的八字方针。就是这八个字,决定了中东铁路的诞生。

图为举行加冕典礼时的沙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沙皇”一词中的“沙”来自拉丁语“凯撒”,意为“国王”或“大皇帝”,中文翻译时半音译、半意译,就译成了“沙皇”,意思为“皇帝”或“大皇帝”

此时的俄罗斯,正在为西伯利亚大铁路发愁。李鸿章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给沙皇政府一个下赌本的机会。俄国打定主意,要在李鸿章身上下个大大的赌注,这也是俄国政府指名要李鸿章率团参加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的主要原因所在。当然,李鸿章当时在国际政坛上的知名度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因素。

可以说,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俄罗斯君臣的心头重结。

中国大事记

1896年10月,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向朝廷递交了《奏为拟设立铁路学堂所需经费在火车脚价等项下酌加应用事》的奏折,而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成立。

1891年春,沙俄内阁御前会议决定修筑一条大铁路,为了远东和太平洋舰队。从设计的距离上来看,这条铁路全长为9332公里,将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铁路。从莫斯科到海参崴,几乎接近一万公里。这对于俄罗斯的财政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于是,他们把目光锁定了中国。

中国对俄罗斯来说,不仅战略意义很重要,更可以利用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必要的时候,可以从中国直接获取土地。其修筑中东铁路到旅顺口的直接目的就在于此。此时,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西段已经铺完,从莫斯科一路向东铺开2000多公里,穿越乌拉尔山抵达节点城市车里亚宾斯克。接下来抵达海参崴的7400多公里的路程不仅耗资,更要耗时耗力。此时日俄之间战争气氛浓烈。俄国为了赢得时间,尽快利用这条大铁路,急需要补修一条过境中国的南支线,即中东铁路。可以说,中东铁路对俄国来说,是战争制胜的急救章,甚至是一个重要的砝码。

关于西伯利亚大铁路至海参崴走向,沙俄政府提出了三种主要方案:第一方案,按原定计划,由赤塔沿黑龙江北岸曲折前进,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之后,再沿乌苏里江东岸南下,经乌苏里斯克【双城子】,直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第二方案,由乌兰乌德向西南,过外蒙古乌兰巴托,一路向东南进入中国,经恰克图至乌兰察布、张家口,再经过北京,过山海关入东北出境达海参崴;第三方案,从赤塔穿过中国东北,经海拉尔、昂昂溪、再穿越东部山区,从绥芬河出境直达乌苏里斯克,最终达海参崴。

三个方案,有两个方案是过境中国,可见俄国对这条大铁路的用心。前两个方案俄罗斯许多大臣都认为不可行,沿黑龙江北岸绕行,是俄政府不情愿的,况且是原来的计划,用不着下这么大功夫来和中国商谈。第二方案,是中国政府不同意的。这其中持反对意见的就有李鸿章,清王朝最担心的是,一旦火车运送军队,就可以直达北京,北京就在俄国人控制之下了,俄国就可以不战而胜。

世界大事记

1896年6月,清朝政府同俄国签订《中俄密约》。

前两种方案行不通,尤其第二方案,不要说清政府不同意,其他西方国家也会出面干预,很难实现。第三种方案,不仅施工困难少,而且能缩短700多俄里的路线,不仅省掉3500多万卢布的经费,更争取了时间。用维特的话来说,“这条铁路一旦完成,俄国在亚洲的地位就会无法撼动。”

受甲午海战失利阴影影响,清王朝看清日本政府的野心,“联俄抗日”思想抬头。1895年沙皇俄国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应邀由李鸿章率团赴俄

李鸿章赴俄前,慈禧密嘱八字外交策略,“联络西洋,抵制东洋”

中国大事记

1896年8月,直隶总督王文韶、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设立芦汉铁路公司,并举荐津海关道盛宣怀督办。9月,铁路总公司正式设立。

就如何征得中国政府同意,尼古拉二世、维特和外交大臣罗勃诺夫都费尽心机,最后决定利用尼古拉二世登基典礼之机,约中国政府派团,而且指定由李鸿章为特使,率团来俄。

1896年4月30日,李鸿章经德国抵达俄罗斯首都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亲自接见了李鸿章,并授意财政大臣斯·尤·维特伯爵和外交大臣罗勃诺夫同李鸿章进行筑路谈判。其实,在路经德国时,俄国银行家乌赫唐斯基热情接待了李鸿章,同时德国著名的外交大臣俾斯麦曾与他进行彻夜长谈,向他介绍了欧洲文明和欧洲对中国的态度等,这对李鸿章影响极大。李鸿章也意识到欧洲文明强于日本。俄罗斯朝臣同时以中俄之间结成防御联盟为主要切入点同李鸿章谈如何联合抵日,引起了李鸿章的极大兴趣。维特和罗勃诺夫分别以中俄同盟,俄国无私援助中国,关键时出兵抗日等为前提,然后谈到铁路,谈到铁路过境中国。如果有一条大铁路,俄国可以直接出兵中国东北,让日本帝国再不敢有所妄想。

不管怎么说,李鸿章最终还是于1896年6月3日在圣彼得堡与维特、罗勃诺夫签下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实际上,这是一份双方结盟抗日的条约,这样一份条约是不能向国际社会公布的,因此,就成为一份秘而不宣的私下盟约,史称《中俄密约》。

《中俄密约》共六款。全文节选如下:

一八九六年六月三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俄历一八九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莫斯科。

大清国大皇帝陛下暨大俄国大皇帝陛下,因欲保守东方现在和局,不使日后别国再有侵占亚洲大地之事,决计订立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立定条款如下:

【第四款】今俄国为将来转运俄兵御敌并接济军火、粮食,以期妥速起见,中国国家允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惟此项接造铁路之事,不得借端侵占中国土地,亦不得有碍大清国大皇帝应有权利,其事可由中国国家交华俄银行承办经理。至合同条款,由中国驻俄使臣与银行就近商订。

世界大事记

1896年8月,清朝官员许景澄与华俄道胜银行董事长在柏林签订了《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成立中国东省铁路公司。

【第五款】俄国于第一款御敌时,可用第四款所开之铁路运兵、运粮、运军械。平常无事,俄国亦可在此铁路运过境之兵、粮,除因转运暂停外,不得借他故停留。

实际上,这是一份双方借以互相博弈的条约。

《中俄密约》

《中俄密约》,即俄国与清政府订立的秘密条约,1896年6月3日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借口“共同防御”日本。又称《防御同盟条约》

《中俄密约》部分内容

中国大事记

1896年9月,清政府正式设立铁路总公司,由盛宣怀督办。

中国想结盟俄国来对付日本,而俄罗斯想利用中国的土地来完成尽快修建抵达海参崴大铁路的计划。事实上,西伯利亚大铁路真正实现顺畅通车是在1916年,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最终没能完全利用上这条大铁路,主要使用的是中东铁路。

李鸿章回到北京后向慈禧汇报了《中俄密约》的签订过程,慈禧十分满意,随即派遣驻外公使许景澄赴俄进一步商谈有关勘测、征地、铺路等具体事宜。

海参崴车站

行进的列车

中东铁路最初俄国命名为“满洲铁路或西伯利亚支线铁路”,是李鸿章据理力争,坚持命名为“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因中俄联合成立东清公司来承建铁路,也称东清铁路

世界大事记

1896年6月,清朝政府同俄国签订《中俄密约》。

华俄道胜银行

华俄银行

即华俄道胜银行,俄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的金融机构。总行设在彼得堡,十月革命后改设在巴黎。1926年停业。

中国大事记

1896年9月,清政府正式设立铁路总公司,由盛宣怀督办。

1896年9月,俄方要求以俄为主,双方共同成立一个铁路公司。中方则要求铁路公司在中国清政府境内,因铁路过境中国,是中国东省铁路,名称便叫“中国东省清国铁路公司”,俄方最后同意。东清公司又成立了专属银行来打理铁路的投资,即华俄道胜银行。驻外公使许景澄代表中方,与道胜银行董事长乌赫唐斯基以及该行总办罗特施泰因在德国柏林签订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简称《中东铁路合同》】,该合同共12款,约定双方投资和铺路事宜,皆由该公司来完成,并在第二款规定,修筑铁路“凡勘定该铁路方向之事,应由中国政府所派总办酌派委员,同该公司之营造司暨铁路所经之地方官和衷办理。惟勘定之路,所有庐墓、村庄、城市皆需设法绕越。”但在实际施工中,有许多无法绕越的,只好征地拆迁,为此,东清铁路公司与村民经常发生冲突。

东省铁路公司护路事务所

护路事务所远眺

在合办章程的框架下,中国政府投资白银500万两,约合俄币759.2万卢布,已经超过了中东铁路俄方最初的投资额。按合办铁路合同章程第十二款规定,“自该公司路成开车之日起,以80年为限。所有铁路所得利益,全归该公司专得。如有亏折,该公司亦应自行弥补,中国政府不得作保。八十年限满之日,所有铁路及铁路一切产业,全归中国政府,毋庸给价。又从开车之日起,36年后,中国政府有权可给价收回,按计所有本银,并因此路所欠债项,并利息,照数偿还。其公司所赚之利,除分给各股人外,如有盈余,应作为已归之本,在收回路价内扣除。中国政府应将价款付存俄国国家银行,然后收管此路。路成开车之日,由该公司呈缴中国政府库平银五百万两。”这一款很明确,这是一条股份制铁路,而且是中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中国清政府按投资比例分成,36年后按残值中国可以有价收购,80年后,无偿归还中国。

世界大事记

1896年8月,清朝官员许景澄与华俄道胜银行董事长在柏林签订了《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成立中国东省铁路公司。

80年为限,也未免有些离谱,是两代人都看不到结果的合同年限。跟英租香港150多年,葡萄牙人租澳门400多年一样,这显然是互相博弈的条款。实际上,由于政权的更迭,并未使用到80年。当然,这是后话,是历史变迁使然,已经跟沙俄政府和清王朝没半点关系了。

更荒唐的是,铁路最初投资500万卢布,中方参股白银500万两。差不多是一半对一半。随即,按合办章程,要成立一个铁路公司,公司要售股票,按公司规定只售给华俄商人。可俄国在圣彼得堡公开售股,以5000卢布为1股,共1000股。允许俄政府购700股,余下300股由私人认购。1896年12月29日在政府公报上刊登公司招股公告,上午9时即开始售股,很多人根本就没看到,加上每股高达5000卢布,是华俄商人毫无办法认购的。结果开盘不到5分钟,就宣告结束,股票售完。实际上俄国耍了个花招,根本就没卖给俄商,余下的股份也全由俄国政府认购,转由国库在远东开发项目下支出。俄国政府才是中东铁路最大的股东。俄政府为了控制中东铁路,上演了一出售股闹剧。

这场闹剧还没完全落幕,几天后的1897年1月8日【这一天被后来的史学者称为“中东铁路诞生日”】,根据《中东铁路公司章程》,在俄国政府主持下,于首都圣彼得堡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共选出6名董事,斯·伊·克尔别兹,交通工程师;普·姆·罗曼诺夫,三等文官;阿·尤·罗特什捷英【旧译罗启泰】,华俄道胜银行总经理;埃·克·齐格列尔,交通工程师;冯·沙夫高津,身份不详;耶·耶·乌赫托姆斯基【又译乌赫唐斯基】公爵,华俄道胜银行董事长;德·列·璞科第,财政大臣维特的外甥,北京中东铁路分公司负责人,也称董事会分驻所第一代办,同时兼任华俄道胜银行驻北京分行经理人、沙俄财政部驻北京代表。这些董事,有的是财政部官员,有的是银行家,有的既是铁路公司董事,又是银行董事。随即召开董事会,选举克尔别兹为副董事长。

中国大事记

1897年8月16日,中东铁路正式开工。

按《合办东省铁路公司章程》,董事长【时称总办】由中方出任,而董事长只是监督性的,不参与具体事情的决策,可见是有职无权,权力全在副董事长那里。而俄方又成立了中东铁路总公司,总公司在圣彼得堡,而北京的中东铁路公司成为分公司。而在两国签订的《合同》和《章程》中,均未提及设立总公司。至此,中东铁路无论是从董事会还是管理局,所有权力全落入俄方之手。为此,董事长一职,中方一直虚设,由驻外公使许景澄兼任。西伯利亚大铁路支线最初有三种方案【1900年,许景澄被慈禧处死后,中方长期没有补这个缺位,实际上是俄方全面控制中东铁路】,一切都由铁路代办许景澄打理,而许景澄又受制于李鸿章和慈禧。中国在中东铁路公司参股500万两白银,但董事会中却没有一个中方董事,可见中国实际上并没有中东铁路的控制权。

张荫桓(1837~1900)

字樵野。大清状元翁同龢亲传弟子,科考连年落榜,后出钱买个知县,后几经升迁。光绪八年(1882),迁按察使,赏三品京堂,命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累迁户部左侍郎。中日甲午战争中曾与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谈判。1898年3月,协助李鸿章与俄国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戊戌变法时,调任管理京师矿务、铁路总局。曾多年驻欧美,了解西方,倾向变法,将康有为等人介绍给皇帝老师翁同龢,并得光绪帝七次私下召见。变法失败后遭弹劾,充军新疆,效力赎罪。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迁怒主管外交的官员工作不力,下懿旨将张荫桓处死于乌鲁木齐。

世界大事记

1897年年底,沙俄为争夺清朝领土,将军舰强行开进旅顺口,随之便派人到大连湾和青泥洼勘察,决定在青泥洼开港建市。

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接济太平洋舰队和控制远东仅仅是一个方面,他们更看好的是旅顺不冻港。太平洋舰队驻守海参崴阿穆尔湾并不理想,一年有三个月的结冰期,迫使他们不得不把舰船停泊在离结冰层较远的地方,每到冬天,接济和补充给养都相当困难。驻扎旅顺港,既可以控制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又可以抵御日本,更可以解决太平洋舰队冬季补给,可谓一箭三雕。于是,几经谈判,最终于1897年,又签下了《旅大租地条约》和《旅大租地续约》,这两个条约是受李鸿章委托,由朝廷主管外交事务的大臣张荫桓来谈判完成的,据说,张荫桓接受了俄国人15万金卢布的贿赂,这也是捕风捉影之说,时隔百年,查无对证。租了地,就要修军港,筑要塞。有了军港要塞,就需要有铁路。

1898年7月6日,由驻外公使许景澄、杨儒在圣彼德堡同俄国外交官罗拔诺夫和财政大臣维特签下了《中俄续订东省铁路支线合同》【简称《中东铁路支线合同》】,这为中东铁路一纵一横框架完成了最后的法律文本,于是有了一条哈尔滨至旅顺的中东铁路南支线。按维特的想法,还想修一条至安东【今辽宁丹东】黄海的支线,李鸿章没有同意。俄国人最想得到的就是一条过境中国的铁路和大连不冻港,有了这两个支点,他就可以完全控制中国东北,进而控制远东和亚洲大陆。尽管清王朝没允许,进驻旅顺口后,俄方还是断断续续开始修筑安奉铁路,即从安东到沈阳的铁路。俄国人未及修完,日俄战争爆发,铁路落入日本人之手,由日本人很快完成了安奉线。

旅大租地条约

1898年3月初,在《中俄密约》的框架下,李鸿章和张荫桓又共同与俄方签下了《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同年5月,许景澄又在彼得堡与俄方签下了《中俄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又称《旅大租地续约》),决定了哈尔滨至旅顺南支线铁路的诞生,为一纵一横“丁”字形大铁路完成了最后的法律文本。

中国大事记

1898年8月1日,中东铁路第一号轮船在伊曼安装完毕,开航松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