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帝王末路 金玉满堂莫能守(2)
《旧唐书》对李显的评价是:“廉士可以律贪夫,贤臣不能辅孱主。诚以志昏近习,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不能罪己以谢万方,而更漫游以隳八政。纵艳妻之煽党,则棸楀争衡;信妖女以挠权,则彝伦失序。桓、敬由之覆族,节愍所以兴戈,竟以元首之尊,不免齐眉之祸。”大致意思是说,唐中宗执政期间,不知祖宗创业艰难,心无远图,只追求眼前的享乐,更不能任贤使能,且放纵妻子和女儿结党乱政,最后竟落得身为九五之尊却被妻女杀害的下场,实为软弱无能。
李显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丈夫和父亲,想当年生活艰苦,是韦氏跟着他一起度过的,他怀有感恩之心;对妻女因受自己的牵连而遭受的种种不幸,他怀有悔疚之意。因此,当上皇帝后,他便实践了当初“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御”的承诺。但他将家事与国事混在一起,不加区分,对妻女放纵,给国家朝廷带来了灾祸,也酿成了自己被“毒鸠”的悲剧。如果李显是个太平王爷,把心思全放在妻子儿女身上,倒也会逍遥一生,可惜他软弱可欺的性格和炙手可热的皇位相矛盾,在宁愿当傀儡皇帝的情况下,却被最信任的亲人毒死,可谓是史上最悲惨的皇帝。
再说说韦皇后。唐代从高宗李治之后,就是阴盛阳衰的局面,唐中宗李显也是如此。韦皇后一心想学婆婆武则天,做个君临天下的女皇帝,但是,她最终却以失败告终。那么,韦皇后为什么没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呢?
其实,韦皇后远远没有武则天当年那么大的政治影响力。武则天在当皇太后之前已经当了28年的皇后,临朝参政也已经有23年的历史了。在这23年之中,她有长远的政治纲领,有具体的政治行为,在广大官民之中建立了崇高的威望,朝中大臣多是被她提携的,老百姓也已经习惯武则天的领导了,这时候唐高宗再在遗诏中写上一笔“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并不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后来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虽然也多有坎坷,但还是成功了。
可是韦皇后就不同了。事实上,她才当了5年的皇后,这5年还磕磕绊绊,并没有多大的政治建树,除了淫乱后宫之事以外,人们对她并不熟悉,也不大认可。而且,李唐皇族的力量强大,不容许韦皇后翻天。从武则天称帝以后,李唐宗室对外戚就很警惕了。有武则天的教训在先,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时候如果先立一个16岁的小皇帝,再让韦皇后临朝摄政,那就等于默认让韦皇后走武则天的老路了。过不了几年,韦皇后就会把皇帝废掉,自己称帝。到那时,李唐皇族可就又要倒霉了。要知道,武则天称帝后,把李唐皇族贬的贬,杀的杀,因此到中宗朝仍能幸存下来的李唐皇族,都是九死一生。他们对武则天时的那段悲惨历史记忆犹新。这时候再出现一个武则天第二,他们不仅在心理上很难接受,在行动上也很难乖乖就范。
何况在李唐皇族之中,还有两个政治强人,一个是安国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另外一个就是镇国太平公主。这两个人虽然平常不声不响,但实际上是在韬光养晦,都有很大的隐性实力,力量不可小视。
虽然韦后野心不小,能力和武后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她没有政治远见,不够老练,在根基不够稳固,谋划不够周全的情况下,竟然毒死了自己的保护伞中宗李显。毒死了中宗,下一步怎么办呢,韦后心里并没有过细的筹划。所以,最后她不但没有实现君临天下的美梦,反而死于乱刀之下。
韦后和安乐公主本应知艰危之苦、之险,理当自俭、自敬。内助中宗李显,清明政治,安抚百姓,重振李唐王朝。但她们却利欲熏心,贪得无厌,最终竟干出了丧尽天良的悖逆之事。她们一心想效仿武则天,却远没有武氏的才能和决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们自身最终也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相关链接:
一辈子处于女人之下的皇帝
唐中宗李显的身世、经历之奇特,在唐朝诸帝中无出其右,在中华所有封建帝王中也属罕见。李显一生两次被立为储君,两次被废又两次登基,为君之路波折起伏,李显的亲人几乎都是皇帝或者渴望成为皇帝的人。他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侄子也是皇帝。最要命的是,李显的妻子和女儿也想当皇帝,并最终为此要了他的命!
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是母亲、妻子和女儿,但李显一生中的这三个重要的女人却把他害惨了,都视其如玩物,都曾起了干掉他的心思,李显一辈子都身处三个女人的淫威之下,受尽迫害。这三个女人“成就”了李显的悲惨一生。
李显怕老婆,在当时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有一天,李显在宫里举行宴会,叫了好多艺人来助兴。有个艺人自告奋勇上来说,我想唱个曲子,曲名叫《回波辞》,词是新编的,有点得罪皇帝,不知道皇上听了会不会不高兴。李显鼓励他唱。这个艺人唱道:“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这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句中的“回波尔时”是开头固定的一句套话,“栲栳”是一种竹筐,在这里没有意义,就是确定一个韵脚。第二句说怕老婆也是件大好事。接着第三句就说宫外怕老婆最有名的人是裴谈。第四句说宫里也有一个典型,那就是李老——唐中宗李显。
艺人唱完这首曲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那艺人便笑嘻嘻地看着唐中宗夫妇。李显在一旁也只能尴尬地嘿嘿干笑。这时韦皇后发话了,说:“唱得有趣,赏!”马上赏给艺人好多丝绸。这样看来,把李显和裴谈相提并论,真是一点儿都没冤枉他。
窝囊天子也爱玩
李显早些年颠沛流离,吃了很多苦,所以当了皇帝后,想着一定要善待自己。他特别爱玩儿,最热衷打马球。这项运动在唐朝叫做“蹴鞠”,有点儿像现代的足球,但是既可以打,又可以踢,还可以骑在马上拿球杆打。
俗话说上行下效,当时整个上流社会都以打马球为最时尚的运动。唐中宗李显的两个女婿,也就是长宁公主的夫婿杨慎交和安乐公主的丈夫武延秀,为了讨好老丈人,都拼命地刻苦练艺,就跟《水浒传》里的高俅一样,一门心思地锻炼球技。就这样,马球在当时成为一项风靡一时的娱乐活动。不仅大唐的贵族打,连边塞的吐蕃人也打,而且水平相当不错。
景龙三年,唐朝和吐蕃结束了长期的军事摩擦后,再次建立起友好联系。李显派养女金城公主和亲。吐蕃使者到长安来迎亲,提出打一场友谊赛。按照规则,每队派出十个运动员参赛。吐蕃使者和李显都坐在看台上观看。本来唐朝主场作战,应该稳操胜券,可是唐朝一方却连输了好几局。这下李显可太没面子了。怎么办呢?他使出杀手锏来了,说我们换人,只出四个运动员和你们打。
吐蕃球队一听,刚才十个都打不过,现在四个就想跟我们较量,真是痴人说梦!没问题,打!过了一会儿,四个运动员神采奕奕地闪亮出场了,打得吐蕃运动员无还手之力,最后唐朝大获全胜。这四个王牌运动员中的两个是李显的女婿,还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
有一年的元宵节,李显在韦皇后的怂恿下,带着公主和宫女数千人,全都换上平民的服装出宫逛灯市,赶热闹。到夜深回宫,一查点,数千宫女逃走了十之五六。怕声张出去有损体面,李显也只得不了了之。
又有一次,李显在皇宫内召见百官,命令三品以上的官员抛球和拔河,供他和韦后欣赏。朝臣多数是文官,不好嬉戏,直弄得他们个个丑态百出,尤其是那几个上了年纪的大臣,体力不支,拔河时随着长绳扑倒在地,一时站不起来,手脚乱爬。李显和韦后见了,还都开怀大笑。
此外,李显可能是由于长期被关押,冷清的时间太长的缘故,回到长安这样繁华的大都市后,就特别喜欢凑热闹。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要数市场了,李显就喜欢到市场看人家做生意。可是身为皇帝不方便去市场,他就在宫里搞模拟市场。让宫女扮成摆摊卖货的,公卿扮成搞批发的小商贩,到宫女这边来买东西,双方讨价还价,争吵逗趣。还有假扮小偷混于其中的。李显和韦皇后看得不亦乐乎。
唐中宗的定陵
景云元年(710年)十一月己酉,唐中宗李显安葬于定陵。定陵位于今陕西富平县城北20里的凤凰山上。此山是由三个墨青石岩山峰连接而成,好像一只飞翔的凤凰,以此而得名“凤凰山”。陵园为长方形,坐北朝南,地形北高南低,由南面向北分为多层台地,而以陵墓为最高点。周围约十公里,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门。在正中山梁凿石穴为墓,并按乾陵的制度,凿石雕各种石像。原有石刻50多件,由于战乱及附近居民盗凿,陵园及四门石刻几乎被洗劫一空。现仅有南面一个石狮、一对石人比较完好,东门及北门虽然有石狮、石马,但都残破不堪。
定陵也有一通无字碑,其高大不亚于乾陵,但遭到了破坏,被镌作72个碾地磙子,虽然没有留下尺寸记录,但从改镌的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它高大的程度。它与当时的政治没有什么联系,只能看做是旌饰陵墓之物,而后代帝陵又没有沿用,就只能看做是陵制中的一点差异而已。
第二节 一月皇帝命归西——明光宗命丧“红丸案”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仅登基一个月的明光宗在服食了两颗“仙丹”后,一命归西。
人物小档案:
NO1.朱常洛(1582—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明代第十四位皇帝,庙号光宗。
NO2.方从哲(?—1628年),字中涵。在万历末期曾独相七年,任首辅大臣。对当时的政局有过重大影响,是明末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
NO3.崔文升,生卒年不详,原为明朝万历皇帝郑贵妃的内侍,光宗朱常洛即位后,升司礼监秉笔,掌御药房。
NO4.李可灼,生卒年不详,明朝万历时期人物,任鸿胪寺丞。
明光宗朱常洛的一生都是坎坷的,他是怎样艰难地登上皇帝宝座的,为什么继位仅仅四天就忽然病倒,红丸又是什么样的药呢?“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背后,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内幕呢?
明神宗长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原是明神宗生母慈圣太后宫中的一名宫女,偶尔被神宗皇帝临幸,就生下明神宗的第一个儿子——朱常洛。但是明神宗对王氏没有感情,而且嫌她身份微贱,又是太后宫中之人,以此事为耻,对长子朱常洛也非常不喜欢,迟迟不提把他册封为太子之事。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向明神宗建议立长子为太子,然而明神宗不喜欢宫女所生的朱常洛,却有意立宠妃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了大臣与慈圣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明神宗与群臣争论达15年之久,直到1601年,神宗迫于压力,才封朱常洛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为福王。
尽管如此,朱常洛的太子生涯始终充满了危险,郑贵妃虎视眈眈,多次想加害于他。朱常洛多年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各方面表现中规中矩,让万历皇帝始终无话可说。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当了48年皇帝的明神宗朱翊钧死去,朱常洛历尽艰辛总算登上了皇位,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史称明光宗。
朱常洛想做一个有为之君。他在即位后的前十几天,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他发内帑犒劳边关将士,虽是杯水车薪,也是万历朝很难见到的。他罢了万历朝的矿税,因为这种税收曾一度使民不聊生,叛乱叠起。他拨乱反正,将由于进谏而得罪皇帝的言官都放了出来,恢复了官职。面对万历中后期官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他重振纲纪,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吏,补足了缺额,使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这一切,都预示着新的政治面貌即将出现。然而,就在这个新皇帝雄心勃勃地要大展宏图之际,他却蹊跷地病倒了。
皇帝正值壮年,为什么就突然病倒了呢?原来,在“太子大战”中失败的郑贵妃此时并不安静,她向朱常洛进献了8个美女,以取悦朱常洛。光宗似乎没有一点儿警惕,反而高兴地笑纳了。在当太子之时,光宗的日子过得谨小慎微,在摆脱威胁之后,他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如今一下得到这么多美女,自然是夜夜纵乐。
光宗早年精神长期受压抑,身体本就有些衰弱,初登大位,朝政繁忙,自然有些劳累,又贪恋美色,由是不多日就累垮了。到八月初十,身体就不行了,召太医诊视。八月十二日,一心想做一个好皇帝的朱常洛拖着病体接见大臣,大臣们见到皇帝形容憔悴。李逊之《泰昌朝记事》说:“上体素弱,虽正位东宫,供奉淡薄。登极后,日亲万机,精神劳瘁。郑贵妃复饰美女以进。一日退朝,升座内宴,以女乐承应。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光宗的病本是纵欲伤身,身体虚弱所致,本来不是什么大病,吃几副补药,静心调养一段时间应该可以复原。但是,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负责为皇帝开方抓药,不知何故,他开的是一剂“通利药”,即大黄。大黄的药性是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相当于泻药。服药的当天晚上,光宗便腹泻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