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交织的繁华与荣辱——印度历史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两河流域的文明,经历了无数的风霜和洗礼,为人类文明留下了璀璨的遗迹。因为遭受了外族的入侵,印度的民族和语言出现了空前的多样性。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些因素不断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印度独特的历史氛围。
1.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什么?
印度和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早在几十万年前,南亚次大陆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考古学家在文迪亚山脉以南发现了很多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其中最能代表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就是以手斧为代表的马德拉斯文化。研究发现,在旧石器时代的印度,人们还不会使用火种,也没有墓葬的习俗。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则分布比较广泛,在恒河流域也有发现。
新石器时代,印度河流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驯养动物、制作陶器、造船、织布等技术已经出现,人们还掌握了摩擦生火的技术。根据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印度河流域灿烂的文明是在印度本地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印度河流域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是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文明遗址。这两座文化遗迹的发现,大大拓展了人们对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眼界。这些遗址大多分布在印度河平原和印度河流域附近,分布范围较广,东到恒河盆地,西至伊朗边境,有100多万平方千米。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地的古迹,常被称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哈拉巴文化时期,居民达罗毗荼人的生产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的农作物有大麦、稻谷、棉花等。这一时期,手工业也比较繁荣。根据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各种青铜器和图案可以看出,当时的商业和运输业也已经比较发达,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城市分为卫城和下城,下城是居民区,卫城有高高的城墙,并建有防御的塔楼。在下城的居民区里,有整齐的街道和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根据城市居民住房设施和规模的差别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贫富不均等现象。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当时人们所崇拜的神明,如母神、树神、虎神、蛇神等。
除了卫城和下城,在印度河流域还发现了很多城镇和村庄的遗址,以及一些刻在印章上的文字符号,印章的材料一般是石头、陶器或象牙。哈拉巴文化由繁荣到衰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然而它是如何衰落的,至今依然是个谜。
2.谁是印度最早的居民?
印度人种多样,既有白皮肤、高鼻梁的白种人,也有黑皮肤、头发卷曲的黑种人,还有为数不少的黄种人以及混血儿。所以,印度一直有“人种博物馆”之称。如果单从外形来判断,一般很难准确地判断出印度人和非印度人。印度人种多样,也引起了人们对印度最早居民的探究兴趣。
谁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一直众说纷纭。地质学家研究表明,早在人类的足迹出现在印度之前,印度的地质构造已经经历了数千万年的改变。印度中部的德干高原,西北部曾和南非相连,东南面则和澳大利亚相连。这种陆地接壤的情况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后来地壳变迁,陆地没入海洋中。然而,时至今日,印度洋的海底依然还有连接着印度和非洲的山脊。
考古学家研究表明,在印度南部高地和非洲东南部发现了相同的骨骼残骸,以及相似的植物化石,因此有人提出,印度最早的居民来自非洲或澳大利亚,尼格列陀人或澳大利亚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然而,也有一些人持不同看法。考察表明,在今天的印度,依然有很多原始部落,他们多生活在森林或山地附近,多为比尔人、冈德人和桑塔尔人。他们普遍身材矮小、头发浓密、皮肤黝黑。他们的语言和其他部族都不同,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他们的语言和波利尼西亚语、马来语、马达加斯加语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部族有些尚未开化,至今仍过着原始人类的生活。有些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部落的居民才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他们之所以后来隐居山林,是因为遭到了文明的进攻,所以被迫离开。
但是,也有印度历史学家认为,印度最早的居民是扪达人。他们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而且印度现在很多地方的地名都来自这个民族,由此可以判断出,扪达人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在印度定居。印度一些古代文献中记载,尼达人和古洛泰人就是扪达人。但是,也有人发现印度北部的达罗毗荼人和扪达人曾经同时期存在过,达罗毗荼人当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后来才发生了种族和文化的混合。
有人认为,达罗毗荼人是雅利安种族中最重要的居民,古代达罗毗荼人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叫“莱茂里亚”的国家,它的范围东到爪哇,西到非洲。后来因为地壳发生了变化,这里大部分被水淹没了,这一点在泰米尔语的史诗《希尔薄提迦摩》和《马杜拉斯特尔——布拉朗》中有所提及。达罗毗荼人迁入印度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800年之间。根据《摩诃婆罗多》中的描述,早在公元前印度南部就已经建立了好几个达罗毗荼王国。
现在获得大家一致认同的是,达罗毗荼人发展了印度西北部的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文明,而印度河流域文明,实际上也是达罗毗荼文明,因为他们对印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建立了很多城市,拥有发达的农业技术,会制造精美的陶罐,并且和古代埃及、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进行了很多贸易活动。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达罗毗荼人才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
3.雅利安人在印度是如何起源的?
雅利安人实际上是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该种族人群多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他们最早的语言分化成了今天的印度语、伊朗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意大利语、希腊语等语言。不可否认的是,雅利安人曾经在世界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克什米尔山区,至今仍生活着一个叫作米纳罗人的部落,据说他们拥有最纯正的雅利安人血统。他们的皮肤、脸型和语言都和现代的欧洲人极为相似,只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依然停留在原始社会时期。
有研究表明,印度的雅利安人和欧洲的雅利安人属于同一种族。在称谓上,为了区别于欧洲,他们被称为印度-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因为雅利安人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迫使他们做出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他们中间的一支进入欧洲大陆,成为欧洲人的祖先。而另外一支则进入伊朗高原和印度,变成现代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
有语言学家研究表明,古代印度的梵语和希腊语、拉丁语以及克尔特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研究,也为人们讨论印度和欧洲雅利安人的起源提供了佐证。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了更多的文献资料和遗址,从中可以判断出,雅利安人原来应该居住在阿尔卑斯山和黑海以北以及里海以西的地区,因为那里远离大陆,对他们的各种活动都有利。
纯种的雅利安人属于白色人种,他们皮肤白皙,身材高大,头型较长,胡须较多,鼻梁较高。但是,其中的一支进入印度后,因为和当地的土著融合,加之气候的原因,他们的皮肤逐渐变黑。今天的很多印度人都是雅利安人的后裔,或者属于雅利安人的混血儿。这些人主要分布在旁遮普和拉贾斯坦等地区。不过,也有人认为,印度教中很多从事僧侣职业的人可能是血统比较纯正的雅利安人。
在印度文明衰落时和雅利安人进入后,有一段时间被历史学家称作印度史上的“黑暗时期”。在这个阶段,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传播经历了一个非城市化时期。而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并不是那么顺利的。在印度古老的文献《梨俱吠陀》中,记载了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和当地居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后来雅利安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他们把当地人掠做奴隶,称他们为“达萨”或“达尤斯”,意思是“敌人”。雅利安人居于统治地位,而肤色较黑的当地人居于被统治地位,这就出现了最初的两个瓦尔纳(意为肤色、品质),这也是之后种姓制度发展的基础。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时,印度河流域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雅利安人进入后,逐渐发展和分化,形成了掌握神权、主持祭祀的贵族婆罗门和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的贵族刹帝利,而一般平民就变成了吠舍,达萨中的大部分沦为首陀罗。这便是印度种姓制度的雏形。
进入印度后,雅利安人实行军事民主管理制度,在印度历史上叫作“吠陀时代”。这一时期的印度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一些家庭一起组成一个父系氏族的部落,部落的首领叫作“王”。在这些氏族部落中,有萨布霍和萨米提两个机构,萨布霍是行政事务议事机构,而萨米提是军事事务议事机构。这一时期,部落间的战争不断,形成了很多部落联盟,也为以后国家的出现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从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转变。贸易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城市建设还不算发达。
4.什么是吠陀文明?
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向迁徙进入印度北部。根据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献《梨俱吠陀》的记载,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北印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向整个恒河流域以及文迪亚山脉以南的印度南部继续扩张。整个扩张的过程伴随着战争,当地的土著居民被雅利安人征服,雅利安文化也逐渐成为当时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主体,当地土著文化的一部分也被雅利安人吸收。
雅利安人迁徙、扩张和定居的时期,在印度史上被称为“吠陀时代”。古老的文献《吠陀》记载了这一过程,后来形成的印度教,将这一经典当作是先知的启示,也成为他们遵从的最高教义。一直到今天,印度教的宗教礼仪依然沿用吠陀教义。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已经有了宗教崇拜,后来婆罗门教尊奉的诸神,在早期吠陀时代已经有了雏形。因为雅利安人父系氏族的影响,男性崇拜渐渐形成,祭祀的过程也变得更加复杂,婆罗门祭祀的地位在当时已经变得重要起来。
因为不断地扩张,雅利安人和土著居民之间的战争不断,因为两者体型上的差异,雅利安人主导了战争的走势,他们不断地胜利,打败了土著居民,将他们变为奴隶,或者驱赶到远处的山中。伴随着战争,雅利安文化也不断地被传播,渐渐形成了早期的吠陀文明。在这一时期,可能出现了贵族阶层,但是因为种姓分化尚未形成,所以区别并不明显。因为经济得到了繁荣,所以工匠和商人已经作为社会独立的职业出现。
从公元前900年开始,到公元前600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后期吠陀时代。关于这一时代的情况,《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中都有记载。在这一时期,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得非常重要,祭祀的地位得到了确立。雅利安人通过战争扩张,势力已经遍布整个恒河流域和印度南部一些地区。扩张带来的是王权观念的强化,这时的行政和商业中心也逐渐发展起来。种姓制度在这一时期也得以确立。
最初,种姓制度被称为“瓦尔纳”,意思是肤色、品质。种姓制度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社会地位的高低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的地位最高,他们掌握神权,主持祭祀,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这类人一般都是僧侣。刹帝利是贵族,他们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而从事农牧业活动和工商业活动的自由民,则被称为吠舍。最后是地位低下的首陀罗,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有些终身都是奴仆身份,只能做低贱的杂活。这一时期形成的种姓制度,影响了印度后来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无法摆脱这种制度带来的限制。
5.印度经历的古代王朝有哪些?
印度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哈拉巴文化。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他们征服了达罗毗荼人,并开始和当地的文明融合。后来,雅利安人一路扩张,控制了恒河流域。公元前500年左右,恒河中下游的摩揭陀国统一了印度北方。公元前7世纪左右,婆罗门教形成,公元前6~前5世纪,佛教和耆那教兴起。
公元前518年,印度被波斯帝国侵占,成为波斯帝国管辖的一个地区。直到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消灭了波斯帝国,入侵了印度河上游地区,这种形势才被打破。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后,建立了莫尔雅帝国,随后一路扩张,直到占领全印度以及中亚西亚的一些地区。约公元前321(一说前324)年,旃陀罗笈多,也就是月护王,赶走了马其顿人,推翻了难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并再次统一了印度北方,恢复了印度人自己的统治地位。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期,达到了鼎盛的状态,除印度半岛南端外统一印度全境。
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在阅兵时,被将军普西亚米陀杀害,自此孔雀王朝灭亡。随后普西亚米陀创立了巽加王朝。在这个王朝统治期间,印度不但没有变得强大、富有,反而不断遭到外敌入侵,先是希腊人入侵印度西北部,接着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也开始入侵印度。
公元前177~前176年,匈奴人攻击月氏人,迫使他们西迁。约公元1世纪上半叶,中亚细亚的贵霜王国建立,并且一路扩张,很快占领了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贵霜王国时期,印度的国力逐渐强盛,到了阎膏珍、迦腻色迦统治时期,印度的西部到恒河流域的中部,全部归入了贵霜王国的版图。约公元320年,摩揭陀国的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笈多王朝,笈多王朝统治的地区是印度北部,从这时开始,印度进入了封建社会。
在稳定了一段时间后,到公元5世纪,印度又开始遭受到其他民族的侵略。先是匈奴人入侵,后是阿拉伯人占领了印度河下游的信德。到了公元10世纪,突厥人建立的伽色尼王朝统治了印度西北部。公元12世纪,古尔王朝灭伽色尼王朝,统治印度北部。1206年,印度进入了德里苏丹国时期。在13、14世纪左右,蒙古人入侵印度。1398年,帖木儿一度攻陷德里。16世纪,帖木儿的后裔巴卑尔建立了莫卧儿帝国。18世纪时,莫卧儿帝国逐渐衰落,经常受到波斯、阿富汗等国的侵略。1757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857年,莫卧儿帝国灭亡。
6.印度古代王国创造了哪些文明?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河流域文明曾经辉煌一时。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古城,创造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根据两座古城的文化遗址发掘证明,当时定居在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制造的劳动工具,在生活用具方面,除了精美的陶罐,还有部分是青铜器。这说明,当时的制铜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了。
在雅利安人经过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后,印度河流域文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雅利安人不断扩张,占领了整个恒河流域。他们的文化也逐渐和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从而促进了印度文明的发展。
虽然印度拥有久远的历史,但是他们并没有仔细记录当时的历史。关于印度的历史,多半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传说。有研究发现,古代印度历史没有具体记录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印度没有造纸技术。当时的人们大多用棕榈叶记录东西,很不方便,同时也很容易遗失。
虽然印度的文明史没有得到详细完整的记载,但是并不能抹去印度文明古国的称号。因为在古代印度,人们创造了很多辉煌,这些创造至今依然影响着世界。比如现在人们称为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最初是印度人发明的,传至阿拉伯帝国,后来又把它们传到了欧洲。印度古代的科学家对代数、几何和三角学的原理都有很大贡献,特别是零的发明,可谓是数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果。
在古代印度,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笈多王朝时期,因为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学和科学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迦梨陀娑的《云使》《沙恭达罗》、毗舍佉达多的《罗刹和指环印》等许多杰出的作品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同时,被印度人当作传奇的“往世书”也出现在这一时期,至今印度人都把这部作品看作是教义、仪式、道德、法典、宗教和哲学的总宝库。那烂陀寺的壁画和阿旖陀石窟壁画也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在莫卧儿帝国时代,阿克巴和奥朗则布在位期间,因为国力强盛,印度得到了空前的统一。这一时期,印度的建筑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著名的德里胡马雍陵墓、红堡等建筑艺术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地步。这时的绘画艺术也得到了复兴,闻名世界的泰姬陵就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它已经被列入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公元前6~前5世纪,佛教和耆那教广泛传播。公元8~9世纪,印度教流行。16世纪,锡克教创立。阿克巴在位期间,杂糅各种教义,创立新教,印度的宗教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锡克教等宗教的教义,对印度乃至世界人民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哲学体系。
7.印度第一位女王是谁?
印度第一个女王名叫莱席亚。她的父亲阿尔塔米谢曾经做过奴隶,后来被人贩子卖给了顾特卜乌丁。阿尔塔米谢聪明能干,受到顾特卜乌丁的喜欢和重用。顾特卜乌丁不仅有意培养他,而且将女儿许配给了他。顾特卜乌丁去世后,阿尔塔米谢继承了他的位置,将领土疆域继续扩大,并获得巴格达的伊斯兰教主的认可,承认印度为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阿尔塔米谢有很多孩子,但是他最喜欢的是莱席亚。传统的伊斯兰教徒不允许女孩子出门,也不能随便见客人。但是,阿尔塔米谢不但带着莱席亚进出朝堂,而且教她怎样处理政务。在父亲的栽培下,莱席亚不但将《古兰经》读得滚瓜烂熟,还学会了骑马、射箭,很多人都觉得她比她的任何一个兄弟都要强。
莱席亚的相貌十分美丽,在印度的一些古代书籍中,有形容她的美貌的句子,说她的美丽可以让谷子绽出谷穗。天生丽质、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待人和善有礼,莱席亚赢得了父亲的宠爱和满朝文武的赞誉。
有一次,阿尔塔米谢要带兵离开德里,去印度南部打仗。临行前,他嘱咐莱席亚帮他处理国事。但是,大臣们却觉得让一个女孩子处理政务不符合传统,他们要求阿尔塔米谢选择一位王子来做这件事,但是阿尔塔米谢却坚持让莱席亚来做。
在父亲离开的6年中,莱席亚处理了一切朝廷的事务,而且她的政绩卓著,让大臣和她的哥哥们都心悦诚服。等到阿尔塔米谢征战归来,莱席亚立刻交出所有的政务,继续做父亲最爱的女儿。
阿尔塔米谢去世前,留下遗言要将王位传给莱席亚。然而,父亲去世后,莱席亚的哥哥——王子费鲁兹却将王位夺走了。但是,这位王子能力有限,把政务处理得一团糟,国家也被他弄得民不聊生。结果,他只做了6个月的帝王,就被赶下了台。大臣们经过商量,一致同意将莱席亚推举为国王。
成为国王的前两年,莱席亚将国内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她从来不戴面纱,穿的也是轻便的男服,还经常骑着大象外出巡察民情。到了适婚的年龄,人们觉得莱席亚应该选一个男人结婚。于是,莱席亚挑选了年轻又勇敢的将军耶古德。虽然耶古德年少优秀,和莱席亚很般配,但是他是阿比西尼亚人,不是突厥人。按照当时的传统,莱席亚应该嫁给一个突厥人。所以,朝中所有的突厥大臣都反对这桩婚事。但是,莱席亚坚持要嫁给耶古德,于是一位名叫阿尔士尼亚的大臣带头发动了叛乱。为了平息叛乱,莱席亚和耶古德一起参战,结果耶古德被杀,莱席亚被擒。
阿尔士尼亚对莱席亚爱慕已久,他对她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并将她释放,向她求婚。最终,他的诚意感动了莱席亚,她同意嫁给他。但是,因为莱席亚离开国家的时间太长了,国内的大臣又推举她的另一个兄弟做了国王。为了争夺王位,莱席亚和阿尔士尼亚又一起参战。但是,由于各种不利因素,两人最终被俘。
由于莱席亚长得太美了,很多人都因为她争风吃醋,发动的叛乱也越来越多。人们坐在一起商议,觉得这一切的乱象都是莱席亚的美貌引起的,他们忘了莱席亚的治国能力和她做出的贡献,最终决定杀了她。莱席亚统治印度3年多,最终还是被杀害了。
8.印度史上的“黑暗时代”是什么意思?
在印度河流域文明衰落之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前,中间隔着一段时间。20世纪之前,考古学家无论如何也没有发现在这段时间里,印度河流域究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于是他们将这段时间称为印度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那么在这段时间里,印度河流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印度河流域文明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里,记载了一些诗句,这些诗句表明,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时,与那里的土著经常发生战斗,这不得不让人们产生联想,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河流域一定有人在此定居。既然有人定居,就一定会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定居者的遗迹又从何处寻找呢?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这些遗迹,于是很多考古学家认为,那些定居者创造的文明已经被雅利安人彻底摧毁了。但是,依然有一批研究者觉得,在这个时期一定会留下点什么。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们继续努力探究,终于在20世纪20年代初有了重大发现。
考古学家在印度河下游一个名叫摩亨佐·达罗的土丘,发现了古代的城塔废墟,他们原以为这是佛教的遗迹,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在挖掘过程中,竟然看见了被土埋在地下、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迹。考古学家顺藤摸瓜,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在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巴,发现了一座和摩亨佐·达罗同时代的古城。两座古城设计复杂,文物多种多样,好像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两座古城的发掘,证明了古代印度文明发展的高度。后来,人们用哈拉巴古城遗址来命名这段历史,也就是哈拉巴文化。
关于哈拉巴文化的起止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1750年;一种是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750年。哈拉巴文化的发现,让黑暗时代的面纱渐渐被揭开,它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印度河流域文明晚期的遗址,随着哈拉巴文化被发现,慢慢地一个个都被发掘了出来。
研究者们发现,在印度文明衰落后期,一些和印度文明相似的东西,在印度的部分地区和巴基斯坦地区出现了。这些文明多种多样,有代表印度河流域文明成熟前的遗迹,也有代表它成熟后的遗迹,还有代表它衰落时期的遗迹,以及受外部影响出现的遗迹。20世纪40年代,人们又在旁遮普发现一座墓地,后来它被学者们称为“后哈拉巴文化”。由这里的遗迹可以确定,这里的居民和哈拉巴人在文化和种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后来研究者们根据考古迹象得出结论,这些人属于逃往古吉拉特的哈拉巴难民。
这一发现表明,在印度河流域文明出现衰落时,人们带着哈拉巴人的技术和知识开始了逃亡和流浪的生活。后来,在印度河的东部和南部,还发现了一些与哈拉巴文化类似的遗迹。然而,这些遗迹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哈拉巴文化相媲美,只能说是哈拉巴文化的余晖。虽然这些遗迹不断被发现,但是关于“黑暗时代”的认识,依然不算清晰。不过,随着遗迹不断被发现,历史终将会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黑暗时代”也终将会重见光明!
9.印度的“大治时期”是指哪个时期?
莫卧儿帝国的第三位统治者是阿克巴,在他统治期间,印度的国力又一次变得强盛起来。这是自戒日王之后,印度历史上又一光辉的时代,人们把这个阶段称为“大治时期”。阿克巴也因此声名远播,被人们尊称为莫卧儿大帝。
阿克巴的父亲胡马雍战功赫赫,征服了印度大部分地区。胡马雍去世后,那些被他征服的地区开始爆发叛乱。其中有一位名叫赫穆的将军,率领着5万骑兵、51门大炮和近千头大象,攻陷了阿格拉城。
为了抵抗赫穆的大军,阿克巴和姑父巴伊拉姆汗率领1万大军,在帕尼帕特与之展开交战,这就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帕尼帕特战役。在这场战役中,阿克巴巧妙运用战略,先派一支小分队去攻打赫穆大军的侧翼,给其造成一定的混乱之后,乘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在混战中,赫穆被莫卧儿军士用箭射中,他的军队也开始连连溃败。巴伊拉姆汗趁着赫穆昏迷之际将他活捉了,并且把他带到阿克巴面前,准备将其处死。然而,阿克巴却将他释放了,因为在阿克巴看来,杀死一个受伤的俘虏是不应该的。
打败赫穆大军后,阿克巴的军队势如破竹,统一印度半岛北部后,又征服德干高原地区。而被阿克巴擒获的首领,无一例外都被他释放了。不久,印度的大部分地区都被阿克巴征服了,人们佩服阿克巴的勇敢,同时也感激他的宽厚仁慈。
阿克巴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阿克巴根据以前伊斯兰帝国皇帝的经验,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只是用武力征服,人心永远不会归服;只有实行仁爱和平的统治,人们才会真正归服。阿克巴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正是秉持了这样的理念。
作为一个伊斯兰教徒,阿克巴本应该娶一个伊斯兰贵族做妻子,但是为了伊斯兰教文化和印度文化更好地融合,增进两个教派之间的感情,他破例娶了一位拉其普特人的公主。这种做法不仅加速了莫卧儿帝国向印度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同时也让拉其普特人和其他一些人受到了波斯文化的影响。
阿克巴娶了公主之后,把她的哥哥也召到身边做大臣。后来,阿克巴的太子也娶了拉其普特人的公主为妻。不仅如此,阿克巴还把首都从德里迁到阿格拉,在西克里建造印度式宫殿。阿克巴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废除了非伊斯兰教徒的人头税等税收。同时他还研究各种宗教的教义,对伊斯兰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便吸引更多的印度教徒加入这种新教。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在他统治期间,印度北部的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文化融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除了宗教上的贡献外,阿克巴还在皇宫里建立了图书馆,收集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并召集一些拥有新思想、新发明的人来到宫中,给他讲解政治、文化和宗教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许多印度教僧侣和基督教教士都在他那里受到了很好的礼遇。阿克巴努力学习,并积极将各种想法付诸实践,对当时印度的文化、艺术、音乐、建筑、科学等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在他统治印度的近50年中,印度又一次呈现出繁盛景象。
10.莫卧儿帝国为什么要修建泰姬陵?
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名叫沙贾汗,他于公元1628年在阿格拉继位。他的妃子是蒙泰姬·玛哈尔,是一位有着波斯血统的女子。她不仅多才多艺,擅长音乐和绘画,而且性格温柔,相貌也十分美丽。沙贾汗非常喜欢她,无论出征还是巡游,都会把她带在身边。
沙贾汗在继承皇位之前,曾和他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皇帝贾汗吉尔发生过一些矛盾,因此被放逐了7年之久。在这段被流放的日子里,妃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替他分担忧愁和辛苦。为了表达对妃子的感激之情,沙贾汗赐给她一个封号——蒙泰姬·玛哈尔,意思是宫廷王冠。后来,印度人尊称她为“泰姬·玛哈尔”,简称泰姬。
泰姬在19岁时就嫁给了沙贾汗。在两人相伴近20年中,她为沙贾汗生了十几个孩子,然而最终长大的只有7个。因为生育过多,泰姬的身体一直不好。1631年,沙贾汗向南征战,泰姬依然跟随。在回国途中,泰姬生下最后一个孩子后,便病死在了营帐中,年仅38岁。
沙贾汗失去泰姬后万分悲痛,他遵从泰姬的遗愿,决定为她建造一座陵墓。在回到印度后,沙贾汗在阿格拉近郊的亚穆纳河畔选好地址,便命人开始建造泰姬的陵墓。这个陵墓的设计师是当时土耳其的乌丁塔德、伊萨等人。为了建造这座陵墓,每天有两万多名工匠进行劳作。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印度和波斯。
泰姬陵从1632年动工,总共耗时22年,花费了大概6500万印度卢比。这座陵墓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并用五彩宝石嵌成花纹。它的四角各有一座尖塔,远远看去,景色十分壮丽。陵墓完工后,沙贾汗用泰姬的名字为它命名,简称泰姬陵。后来,它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泰姬死后,沙贾汗整日悲伤难过,呆坐默默流泪,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不理朝政。为了履行对泰姬的承诺,沙贾汗没有再娶王后。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每隔7天,沙贾汗就会披着白色的衣服,去泰姬陵献花。1658年,沙贾汗病重,朝政开始出现混乱。他的几个儿子因为争夺皇位,整日斗争不休。最终,奥朗则布获胜,继承了皇位。他杀死兄长,还把父亲沙贾汗幽禁在阿格拉的古堡。
处在幽禁中的沙贾汗每日眺望泰姬陵,思念之情令他感到更加孤独。他想在死后和泰姬朝夕相伴,于是产生了在泰姬陵对面建造一处相同陵墓的想法,这样便可以和泰姬陵隔河相望。然而,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实现。沙贾汗死后,他的女儿将他安葬在了泰姬墓旁。
11.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在当今世界上,这种现象非常少见。印度是人口大国,约80%的居民信印度教。因为种姓制度,这些教徒被分为不同的等级。这些不同的社会等级(身份)集团,在印地语中叫作“阇提”,葡萄牙人称为“卡斯特”,我国通常称其为“种姓”。
印度的种姓制度不仅存在于印度教中,伊斯兰教、锡克教也受到它的影响。种姓制度在印度由来已久,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而且直到今天,印度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普通人的生活依然受到这种制度的影响。
在印度教中,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集团:第一等级为婆罗门,他们的地位最高,掌握神权,主持祭祀;第二等级为刹帝利,他们掌管政治和军事权力;第三等级为吠舍,他们是普通百姓,为农牧民及工商业者;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他们的地位最低,是杂工、仆役或奴隶。这四个等级的种姓在古代印度就已经产生,并对印度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多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又派生出许多亚种姓,据说印度全国有3000多亚种姓,而这些种姓家族又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
在印度,还有一种人被排除在种姓制度之外,他们被称为“不可接触者”。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属于社会边缘的人,做的都是扫地或处理动物尸体的活儿。他们只能居住在村子外面,或者被指定的区域内。而且,他们不能和其他种姓的人合用一口水井,他们也无权进入寺庙拜神。
印度古老的宗教文献《梨俱吠陀》,在记录种姓制度最初的形式时,用了“瓦尔纳”和“达萨”等词汇,瓦尔纳有肤色、品质的意思,达萨的意思是奴隶。开始的种姓制度只有雅利阿和达萨两个瓦尔纳(种姓),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变成了四个。当原始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时,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逐渐形成,种姓分化也越来越明显,于是又逐渐分裂出了许多亚种姓。
在古代的印度,统治阶级利用种姓制度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为此,他们还编造了许多关于种姓制度产生的传说。
印度的种姓是世袭的,所以不能变动。因为种姓族群各自的社会地位不同,他们的经济状况也受到这种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已经影响了印度社会几千年,而且各种种姓制度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有些种姓对道德要求很高,如果触犯了种姓制度的规定,严重的会被逐出种姓。而那些被称为“不可接触者”的人,生活则更加悲惨。虽然印度在独立后,种姓制度予以废止,然而种姓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至今依然有很大影响。
12.英国是如何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
19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英国的殖民统治全面确立之后,印度的大部分领土都变成了“英属印度”。这些地方被划分为孟加拉、孟买和马德拉斯三个管区,这三个地区都由英国人直接任省督。在整个殖民过程中,英国强迫印度土邦签订了《辅助金条约》,该条约规定:印度的土邦每年要向东印度公司缴纳“辅助金”,而东印度公司则承认这些土邦的独立性。英国用这种方法保留了印度的一些土邦,同时建立了一些新土邦。这些被承认独立的土邦虽然有行政上的独立性,但是他们依然处于附庸地位,并且受到英国的殖民剥削。这些土邦的面积约占印度总面积的1/3。
1813年,英国政府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自此英国人拥有了在印度的自由贸易权。之后,英国向印度输出的工业品不断增加,数量也越来越多,印度开始变成英国重要的商品市场。为了进一步开拓印度市场,殖民者对印度手工业者的盘剥越来越厉害,他们推出了花样繁复的税收,很多手工业者因此陷入贫困和破产的境地。同时,殖民者还强迫农民按照不合理的规定种植农作物,销售农产品。
殖民者通过对土邦的控制,将他们变成傀儡,并对这些土邦进行削弱。1848年,殖民政府通过一项法案,该法案规定:凡是没有子嗣的土邦王公,不能指定继承人。这也就是说,那些无子嗣的土邦王公将就此失去他们对领土的控制权。通过这项规定,殖民政府消灭了很多土邦。为此,一些丧失权利的土邦王公贵族和殖民政府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大大小小的起义不断爆发,虽然都没有成功,但是这些斗争却迫使英国殖民者在政策上做出了一些调整。1858年开始,印度变成由英国女王直接领导,印度的总督变成了副主管。同时,殖民政府还采取了一些措施,缓解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他们在孟加拉实行固定田赋制,规定地主不得任意提高地租标准和驱赶农民。
19世纪60年代之后,英国殖民者改变了剥削方式,开始以资本输出的方式剥削印度人民。他们在印度投资矿山、铁路和种植业等,以迅速聚敛财富。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印度的工业开始发展起来。到了19世纪末期,印度的棉纺织工厂已经有将近200家,就业人口也达到了20万。
由于资本的影响,印度的社会各民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因为西方教育的引进,一部分资产阶级开始成长起来,以拉姆·莫亨·罗易为主的进步人士,开始谴责英国的殖民统治,唤醒印度的民族意识。同时,印度的团体运动也越来越多。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并开始领导印度人民进行反殖民武装斗争。这些活动都为印度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如何爆发的?
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对印度的剥削也变得越来越厉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对印度的资本输出已经达到300多万英镑。同时,英国殖民政府还通过提高卢比的汇率,来抑制印度的商品向英国输出。因为货币汇率被提高,印度各地的田赋和苛捐杂税也开始增加,农民的生活进步一恶化。
1905年,殖民政府又通过一项法案,法案规定把孟加拉地区分成两个省,其目的是煽动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斗争,分裂当时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这项法案生效后,孟加拉人在加尔各答市举行了规模浩大的游行活动,这也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大型游行活动。
运动发展得非常迅速,很快扩大到孟加拉以外的地区。运动的性质也由反对孟加拉分治,发展成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的斗争。在运动中,印度的一些民族团体提出了“司瓦拉吉”(自治)和“司瓦德希”(自产)的口号,号召人们抵制英国商品,使用国货。国大党活动家提拉克等人,还在孟买开设了售卖国货的商店,并向人们宣传民族独立的思想。
此时,反对殖民者的斗争不断地涌起。最有名的要算1906年7月爆发的东印度铁路孟加拉段工人的罢工斗争,以及加尔各答的工人运动。这些工人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还要求殖民政府不得歧视印度工人。在工人罢工运动的影响下,农民也开始积极响应。从1907年开始,孟加拉和旁遮普等地区的农民不断地起义,为了配合这些起义运动,铁路工人拒绝运送讨伐起义的英国军队。这也意味着农民和工人的运动开始有了结合的趋势。
就在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的势头下,国大党内部却发生了分裂,以提拉克为代表的激进派支持群众运动,要求英国取消殖民统治。1907年,他带头脱离国大党,成立了“民族主义者党”。但是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很多印度资产阶级的反对。1908年,提拉克被孟买的法庭以煽动公民反抗政府的罪行,判刑6年。
这一判处决定立刻引来了工人的不满,他们在孟买展开罢工运动,运动的形势越来越好,人们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让英国殖民政府异常震惊,为了缓解双方的矛盾,殖民政府被迫取消了《孟加拉分治法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将印度变成了物资补给库和士兵供给方,很多印度人被迫成为英国军队的士兵。在这些印度士兵中,有的信仰印度教,有的信仰伊斯兰教,然而他们的信仰在军队里却得不到尊重,这便激化了印度士兵和英国军队之间的矛盾。
1919年初,殖民政府又颁布了《罗拉特法》。该法案规定,殖民政府不经过审讯就可以关押认为有颠覆嫌疑的人,其目的就是镇压印度民族运动。这项法令激起了印度人民的不满,导致了更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在当时的印度,虽然有以甘地为首的民族团体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然而,面对殖民者的血腥镇压,印度人民的解放运动也渐渐地脱离了非暴力,他们不断地和殖民统治者爆发武装冲突。而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以势不可当的趋势不断前进着。
14.甘地为什么被印度人民称为“圣雄”?
甘地的全名是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他出生在印度波尔朋多土邦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土邦的大臣,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印度教徒。母亲的信仰对甘地的影响很大,他从小就跟着母亲吃素食,过着严谨克制的生活。
印度盛行早婚,甘地结婚时只有13岁,他的妻子只有10岁。19岁大学毕业后,甘地决定到英国去学习法律。那时候,在传统的印度教徒看来,渡海出去学习,是一种对身份的侮辱。然而甘地意志坚定,请求叔叔帮他出海,叔叔了解甘地的性格,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当地人把甘地的行为视为叛逆,将他驱逐出刹帝利阶层,并且取消了他的身份。尽管如此,甘地还是毅然决然地出发了。
留学3年后,甘地回到印度,开始在孟买做挂牌律师。但是,因为他不善于表达,律师的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在一次辩护中,甘地遭到英国人的欺负,他本打算控告英国人,然而最终却没有成功。带着愤懑和不平,甘地去了南非,在那里为印度的侨胞服务。他发现在南非,印度的侨胞依然受到英国人的欺负,他自己也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南非的印度人被称为苦力,甘地则被人称为“苦力律师”,不仅被人辱骂和踢打,而且不被允许去旅店住宿和饭馆吃饭。为此,甘地向南非总督提出抗议,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不久,英布战争爆发,甘地返回印度组织战地救护地,到南非救护伤员,他希望通过这一举措,感动英国殖民统治者,从而改善印度人的待遇。他的行为虽然受到了殖民者的肯定,但是印度人的生活境况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而且,南非的印度侨胞在战争结束后,受到的待遇比以前更加严苛,这让甘地感到很失望。
之后,甘地利用自己做律师获得的收入,建立了一个奉行清贫、克制和简朴生活的村子,开始了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努力钻研印度教教义,因为在他看来,要实现民族解放,就需要发扬印度民族主义的传统精神,而不是直接和英国人作战。为了宣扬非暴力不合作的宗旨,他创办了报纸,还出版了书籍。
当殖民者颁布指纹登记法令时,甘地在南非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对该法令予以坚决反对,他号召印度人不去登记,就算被抓去坐监狱也不能屈服,用非暴力的抵抗,来表现印度人的自尊心。很多人受到甘地的鼓励,自愿进入监狱。而甘地的名字也立刻传遍了印度,英国和印度的舆论都对他表示同情。最终,在强大的压力下,殖民者只得取消了指纹登记法令。
号召人们参加到印度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是甘地最主要的功绩,这也使得他在印度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印度人民为此称他为“圣雄甘地”。在殖民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时,甘地极力反对,号召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团结起来,他还提倡社会改良和妇女、“不可接触者”的地位平等,并极力谴责阶级斗争。甘地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做着努力,他倡导不使用暴力,用仲裁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冲突。他宣扬印度历史的独特性,提倡手工纺织,他认为这些才是改善印度人民生活的有效手段,也是印度经济不依赖国外的有效方法。
印度独立之后,甘地推荐尼赫鲁为印度总理,然而这却遭到了反对派的仇视。因为主张改善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引起印度教极右派分子的仇恨,甘地最终被这些人刺杀身亡。至今,印度人依然怀念这位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做出卓越贡献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