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序一
薛明扬
任何先进、生动的文化,都是在海纳百川地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中保持生命力并不断向前发展的,而宗教往往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季羡林先生在为《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福建教育出版社)所作的序言中指出,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只此一家”的“兴旺发达垂五千年而未尝中断者”,其内因是有“有容乃大”的特点,其外因是有外来文化、外来的新鲜血液的输入。而在谈到外来文化与宗教的关系时,季羡林先生又指出,外来文化往往随外来宗教而入,宗教与文化是孪生兄弟;中国历史上两次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外来文化输入,一次是佛教伴随着印度文化的输入,一次是天主教和耶稣教伴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两者相距一千多年且其影响一直到今天还没有终结——都是伴随宗教而来的。先生谓之“铁证如山,无可否认”。
在我看来,历史上的沪江大学可以看作是季羡林先生上述论断的一个小小的注脚。沪江大学的滥觞,就是伴随着基督教的传入而创设的一所教会学校。其后,经过注册登记,沪江成为中华民国的一所“合法”大学。沪江大学历经清末、民国与新中国建国之初这三个时期,存世46年,在上海高等教育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印迹和影响。今天的上海理工大学就是在沪江大学校址上建立的,校园内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当年西方学院哥特式的建筑风貌。
当年,沪江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最初是以培养教会人才为主,其后逐渐适应中国社会,进行双重文化调适,最后确立了职业化的教学趋向。沪江大学在中国率先创办社会学系,并在社会学、化学和工商管理学等领域颇有建树,其在册入学人数及男女同校比例,一度为全国教会大学之冠,是美国浸会在华教育事业的巅峰之作。作为教会大学,沪江的校长和主要教务人员,初期均由美国教会决定或委派。随着民族斗争日益激烈,1928年,刘湛恩成为沪江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刘湛恩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刚毅不屈,最后为敌伪所害,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名垂青史的答卷,被政府和人民奉为革命烈士。显然,作为一所在中国创立的教会大学,沪江大学集中了殖民主义性与民族独立性的相互交替影响,时代印记表现得十分清楚而深刻。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今天,以明、清之际的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方兴未艾,更因为诸多历史学家以几近说书的形式满腔热情地介入各类讲坛,多方推波助澜之下,历史学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国人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历史、关注过去。尽管人们对历史知识普及的形式和途径还见仁见智,但是,大家都乐意去关注和了解历史,这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幸事。部分出于风气所及,部分出于自觉,在许多大学的校园内,也相继出现了校史博物馆、展览馆等机构,不少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校史研究室。我以为,这一变化对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将起到重要的铺垫与推进作用。
一直以来,社会对教会大学历史的研究,相对于20世纪国内教会教育的一度繁荣,其深度与广度是极不相称的。改革开放以后,教会大学的历史开始受到关注。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曾经主编了一套关于教会大学的书籍,使我们对教会大学的了解得以加深。就沪江大学而言,曾在沪江大学执教的美国人海波士回国后所写的《沪江大学》一书,以及国内的复旦大学历史系王立诚教授的博士论文《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沪江大学的历史》,是目前关于沪江大学的两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尤其是王立诚博士关于沪江大学完整、系统的研究,探幽索隐,剖析入微,史料翔实,使沉寂史海半个世纪、鲜为人知的沪江大学重见天日。此外,上海档案馆收藏的沪江大学全宗档案,以及散落于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等机构的当年沪江大学编辑的年刊、级刊等各种刊物,也为今天我们更加系统、深入地开展研究提供了可能。全面了解沪江大学的历史,以史为鉴,有利于总结学校百年办学过程中凝聚的人文理念,也有利于传承文脉,促进学校的创新与发展。
治史是和过去对话,也是对未来的启迪。斯人已逝,唯有那些不会说话的泛黄的文字和图片,静静地守护着那些曾经的热烈和兴替。上海近代以来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上海高等教育更是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近年来,经过布局结构调整和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目前上海普通高等院校已达61所,在校学生50余万人,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曾经在上海理工大学工作过,对上海理工大学的历史和现状有些了解。我个人以为,今日上海理工大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等方面所以能够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沪江大学、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的历史性的铺垫。上海理工大学组织力量,对沪江大学的历史与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出版“沪江”系列丛书,实际上也符合我的一个愿望。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上海理工大学提出要我为这套丛书作序时,我欣然应允,我更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对上海理工大学致意并表示热烈而衷心的期待。我同时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高校历史与文化的研究。
听闻这套丛书的出版得到了遍布全球的沪江大学老校友的支持,曾经在沪江大学学习、执教过的徐中玉等前辈都给予了诸多指导,对此,我谨同样以上海理工大学校友的身份表示感谢,没有大家的支持与指导,这套丛书的出版不可能这么顺利而畅快。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