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志林(中信国学大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记游松江

吾昔自杭移高密高密:今山东高密。熙宁七年秋,苏轼离杭州,十二月三日到达密州任所。,与杨元素同舟杨元素:杨绘,字元素,绵竹(今四川绵竹)人。曾知杭州。传见《宋史》卷三二二。,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陈令举:陈舜俞,字令举,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反对新法,被贬监南康军盐酒税。传见《宋史》卷三三一。张子野:张先,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进士,元丰元年(一〇七八)卒。著名词人,有《安陆集》。过:造访。李公择:李常,字公择,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人。熙宁初任秘阁校理,上疏言新法,徙知湖州。传见《宋史》卷三四四。,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刘孝叔:刘述,字孝叔。吴兴人。官至刑部郎中,以论安石贬知江州。传见《宋史》卷三二一。。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垂虹亭:在吴江县东门外长桥,名出于张子野词“桥南水涨垂虹影”句。。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定风波令》:张子野《定风波令》四:“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对堤杯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吴分:吴地,吴区。,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为异物异物:指已经去世。,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余,荡尽无复孑遗矣。追思曩时,真一梦耳。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译文

从前,我因官职变更由杭州迁移高密,与杨绘同船,并和陈舜俞、张先一起往湖州造访李常,还有刘述加入,一齐到松江。夜半月出,我们在垂虹亭上置酒共饮以赏月。张先八十五岁,他的歌词闻名天下,当时写下《定风波令》,其中说:“都说贤士聚吴地,问一问,当中相陪应有寿星公。”在座欢畅极了,有人甚至醉倒了。这一快乐场面未尝忘记。至今七年,张先、刘述、陈舜俞都先后离开人间;而今年七月一场海风驱浪,平地潮高一丈余,松江桥与亭俱遭冲破,什么都荡然无存了。回忆往昔,真如一场幽梦。元丰四年(一〇八一)十二月十二日,晚上坐在黄州临皋亭上并记。

赏析与点评

据孔凡礼《三苏年谱》,在座赏月的有九人,除文中六人,尚有沈强辅作胡琴,周、邵二州妓陪酒。由一身离任而聚众狂欢,自同欢而复趋孤寂,悲欢离合,实是人生缩影。从消沉角度思考,这当然令人悲伤不已,但从积极角度去想,值得欣慰的却是“曾经拥有”。苏轼在这里强调的,是曾与许多故交好友一起欢乐,一起举杯欣赏明月。松江桥亭虽荡然无存,脑海里的快乐回忆却永远留存。古代未发明摄影技术,然而,这篇文章正是一幅永不褪色的照片。文中所显示的,较静态相片优胜,不仅道出场面之众寡、动静、存殁,还有欢乐与哀伤情调之对比。

人生如梦,是千古文人不绝之憾语,而苏轼以一篇短文,具体道尽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