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生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如果死的是你妈!”

我从未与病人或者家属吵过架、红过脸,甚至在我还年轻的时候。

似乎,与生俱来的平庸,或者所谓淡定。“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父亲起名时,已将此意刻进我的心脑。

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医疗活动都那么平顺,不可能没遇到难以相处的病患。有一条基本戒律,她们是到医院来找我看病的,可以认为是一种求助,尽管我们在人格、人权上是平等的。但我的任务是替她们看好病,这可以看作一种服务。诚如,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别人为我们服务。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在与病人或家属接触中,另一个重要理念是换位思考,对她们的了解、理解和谅解。当然,也是互相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时候,我还是医院主管医疗的副院长,一项艰难的工作是处理各种医疗纠纷、医疗投诉,甚至医疗官司。情况复杂,非常棘手。有一次,患者家属对其母亲去世很不理解,认为是医疗事故,医生不负责、草菅人命。经过认真的调查,情况并不像家属所说的那样。又经过耐心解释,虽然有些理解和改善,但情绪仍然不够和缓。我和他们作了多次谈话,应对软硬攻势,我理解他们的心情,尽量考虑他们的要求,也指出了他们认识和言谈中的偏颇。

那次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进展”不顺利,病人女儿很不冷静,站起来拍着桌子,大声嚷道:“如果死的是你妈,你也这么从容!”这显然是一句诅咒。我心里当然很不舒服,但还是和缓地说:“你母亲去世,医生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难过、不平静、反思的。可是也要心平气和地想一想,患病的状态、疾病的危险性、治病过程中医生的工作……”“谁不希望、谁不愿意把病人治好呢?这里也有医学的无奈和医生的困惑呀。”她止住了骂、消了点气。我还要说,病人即使不是我们的亲人,可是我们从来是把病人当亲人来看待的。“你们兄弟姐妹是轮流来看护的,医生和护士是每天都要来照料她的。咱们用一句话平常字眼来比较一下,谁体贴入微呢?哪怕是体温、脉搏、饮食、大小便、睡眠……虽然这是医生的职业和职责,可也是全身心地去呵护病人呐!”病人女儿无语。

之后,我们成了熟悉者,他还成了我的病人。常言道,不打不成交,但我一直认为还是不打的好,春和景明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