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别有风情的印度文明
凡是神秘的地方,都会给人们留下宗教的遗产,印度就是这样一块土地。它所输出的佛教文化给予了中国文化巨大的想象空间,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印度文化的了解非常有限。在这一章里,我们用短小的篇幅介绍了印度的简史,同时让读者了解佛教中最著名的两个人物:释迦牟尼和阿育王。
尘封的印度历史
早在40万年以前,印度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生活。印度河流域最早的文明是公元前3000年诞生的哈拉帕文化,其遗址位于哈拉帕(今西旁遮普),根据考古资料,哈拉帕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但后来不知因何消失,多半是因为外族入侵。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来自印度北部的雅利安人开始入侵,并逐渐取得印度这片土地的统治权。雅利安文明开始,这个时期就是广为人知的古代印度时期。雅利安人种隶属高加索人种,普遍身材高大、面部多毛、鼻梁高挺、瞳孔浅淡、发色多变。雅利安人被认为是使用印欧语系的民族祖先,19世纪曾出现过雅利安人种优于其他人种的说法,这个思潮后来被希特勒利用,失败后,希特勒又说斯拉夫人比雅利安人优秀。以战争胜负论人种优劣是非常荒谬的,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雅利安征服印度后,在宗教和文化上也有所创建。例如,婆罗门教就是雅利安人创建的,婆罗门是祭司的姓氏,他们崇拜的神是梵天。我们现在说的梵文就起源于雅利安人祭拜大梵天时的语言和文字。
雅利安人所创立的这个时代又叫吠陀时代,公元前600年左右,吠陀时代结束。印度大陆上出现了类似于“东周列国”的场景,大国小国林立,佛教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就像儒家思想在春秋时诞生一样。这时期便是印度十六雄国时期,又称为佛陀时期。
印度十六雄国指的是:迦尸、憍萨罗、鸯伽、摩羯陀、弗栗恃(跋耆)、末罗、支提、跋蹉、俱卢、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盘底、犍陀罗和甘菩遮(剑洴沙)。摩羯陀国在群雄争霸中成为盟主。摩诃帕德摩·难陀后来取代了摩羯陀王国,建立了难陀王朝。
难陀王朝试图统一印度诸国,可惜这个进程被波斯人和希腊人打断,公元前六世纪末期,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并将其作为行省。大流士之后,马其顿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又将印度纳入帝国的范畴。与此同时,月护王旃陀罗笈多趁机起事。
亚历山大的军队撤离印度后,旃陀罗笈多推翻了难陀王朝,于公元前322年建立印度有史以来第一个帝国:孔雀王朝。登基之后,月护王积极组织军队赶走了亚历山大留在印度的残余力量,并继续征服印度的北部地区。
孔雀王朝的疆土不断扩大,月护王在位期间击退了希腊统治者塞琉古一世(亚历山大生前的一位大将)的侵略,随后征服了阿富汗。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达到顶峰,随着阿育王去世,孔雀王朝很快衰落,于公元前185年,帝国灭亡。
在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的四百年期间,印度基本处于被外族侵略的状态,其中大月氏人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终于在公元320年左右衰弱,孔雀王朝的后人给了他们最后的致命打击,月护王的后人建立了笈多王朝。公元320年到540年,是笈多王朝的繁荣期。但其后,从中亚涌进来的白匈奴人搅得笈多王朝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下,笈多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大约在公元700年,摩羯陀人再次崛起,创建了后笈多王朝,不过,他们和笈多王朝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甚至祖上还是仇人。
公元7世纪到8世纪,是拉斯拉普人的世纪,所以又称为拉斯拉普时期。8世纪初,穆斯林开始入侵印度,9—11世纪,印度又冒出了几个外族人统治的强国。
11世纪到16世纪,突厥人挺进印度,顾特卜·乌德·丁·艾伯克于1206年在印度北部建立德里苏丹国,之后蒙古人的入侵导致苏丹政府垮台,帖木儿的后代巴卑儿在此建立了蒙古人的帝国:莫卧儿王朝,一直到西方列强侵略。这就是印度的简要历史。
阿育王
阿育王的中文翻译是无忧王。他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个皇帝,也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相当于中国的唐太宗。
值得称道的是,阿育王还是一个佛教徒。阿育王是一个很奇怪的皇帝,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有太多的皇帝在年轻时非常英明,后来却陷入暴虐阴毒。
阿育王的情况刚好相反,18岁时他就被任命为总督,后来又镇压旦叉始罗城叛乱,杀死叛军毫不留情。公元前273年,父王病重,阿育王火急火燎地回到宫中,他当然不是操心父亲的病,而是着手清洗对他有威胁的兄弟们。传说他杀死99个兄弟才坐上王座,传说自然不可信,但宫廷的血腥与杀戮可想而知。
以暴力取得王位的人往往性情暴戾、猜疑,阿育王即位后,残暴作风有增无减。他挑选最凶残的酷吏来对付那些不听话的老百姓,同时还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其中规模最大,也是最血腥的一次是公元前261年远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国的战争。
阿育王站在山陵上,目睹了整个战争过程。无论己方还是敌方都死伤惨重,战争最后是阿育王取得胜利。敌方有10万人被杀,15万人成为俘虏,其中不少俘虏被当场屠杀。这一战虽然胜利了,王国也变得更强大了,但是阿育王却被眼前的场面深深震撼:尸体堆积得比山还高,鲜红的血像河流一样涌动着。
归国后,阿育王心情非常低落。直到同佛教高僧优波毯进行几次长谈,他才幡然悔悟,从此皈依佛门,以佛教的仁慈宽容的思想治国,国家上下和睦,人民安居乐业。对外也不再发动侵略战争。
阿育王是佛教的第一位护法名王。自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阿育王的时候已经有300多年了,但和耆那教、婆罗门教、阿耆昆伽教相比,佛教还处于弱势。阿育王皈依佛教以后,不仅大大地提高了佛教的影响力,而且佛教还成为印度的国教。
可以说,整个佛教的历史中,第一重要的人物是释迦牟尼,第二重要的人物就是阿育王了。释迦牟尼是开山祖师,阿育王是传播者。
阿育王向佛教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建筑,据说他总共修建了84000座佛骨舍利塔。阿育王对佛教的钟爱在印度历代帝王中无出其右,他经常亲自去朝拜佛教圣迹,访问得道高僧,还在名山大崖上面镌刻佛的教诲,这些文物很多保存到现在,成为世界佛教文化的宝贵遗产。
阿育王既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以佛教精神治国,实现了国家的和平统一,这个政策现在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时征服羯陵伽国,惨不忍睹的杀戮场面让阿育王皈依佛门,但他依然把羯陵伽国纳入了帝国的版图。他虽然禁止杀生,但并没有废除死刑。由此可见,信佛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高明的政治家。
作为佛教徒,他是真心对自己造的孽忏悔,身体力行爱护人民、爱护动物,对其他的宗教也非常宽容。
阿育王死后约半个世纪,孔雀王朝宣告破产,信佛并没能挽救王朝灭亡的命运。
释迦牟尼
在靠近印度雪山南麓,有一处森林繁茂的地方,一个富裕神秘的国家就建在这里,这就是有名的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大王英勇能干,才德双全,他的王后摩耶夫人端庄秀丽、仪态万方,美丽贤淑闻名遐迩。
夫妻俩感情如鱼得水,春去秋来,一年又一年,他们膝下始终无一子女。摩耶夫人心里愧疚,让丈夫去纳妾。净饭国王对爱情很忠贞,他爱美人胜过江山,拒绝了夫人的提议。
转眼间,摩耶夫人已经四十岁。一天,她躺在床上,朦胧中,看到一个骑着白象、仪表堂堂的男子向她走来,那人一直走进她的右肋,进入她的腹中。摩耶夫人当时惊醒过来,发现是个梦。
没过多久,净饭大王就听到夫人怀孕的消息,惊喜得眼泪都快出来。
这个孩子就是佛祖释迦牟尼,据说他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耶稣的诞生也很神奇,历史上一切圣人、神人的诞生都非常神奇,否则他们怎么可能成为圣人、神人。
释迦牟尼以前叫“乔达摩·悉达多”,从小在金窝长大的他不识人间疾苦,直到19岁还不知道人间有生老病死。
在宫中呆久了会闷得慌,悉达多也是这样的。年轻人都喜欢新奇,19岁时他请求父王让他出游。这次出游改变了他的一生——我们现在看到类似的话都想笑,就好像看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样,其实,我们不能凭借现代人的感受来推测古代人,确实现代人是“雷打不动安如山”,但古人信息很少、心灵相对纯粹——所以我还是相信这次出游真的改变他的一生。
悉达多看到了什么让他惊奇的事吗?
不,一点都不惊奇,对我们来说这些事情司空见惯:衰弱的老人、呻吟的病人、衣不蔽体的穷人、尸体的骸骨、蓬头垢面的乞丐。就这样,年轻的王子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中。
终于,在一个夜晚,他脱下华服,走出宫殿。他一路走访邻国求道,却没有得到心中想要的“道”,始终感觉生老病死无法解脱。后来在摩羯陀境内的一个树林里苦修,大概有六年的时间,他还是没有得道。
然后,又是漫长的求道,最后来到伽耶村的一棵菩提树下,静坐入禅,经过七七四十九日,在十二月八日的破晓时分,忽然灵台乍现,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那一年他35岁。世人尊称他为“佛陀”(觉悟者的意思),佛号“释迦牟尼”。当时,佛陀(太子)身边有一个侍者,见证了这一切,这个侍者后来经佛陀点化成为大尊者优波离。
传说释迦牟尼成佛时曾说:“真奇怪,太奇怪!大地上的每一个生灵都有获得真知得道成佛的潜力,他们只是头脑被妄念蒙蔽,所以不能成佛。”在这里,佛祖提出了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随后,释迦牟尼开始了49年的传道生涯,留下了无数传奇的故事,比如借花献佛、驯服醉象等等。据说,他的弟子有五百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十人,誉为十大尊者。
释迦牟尼80岁时,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清幽寂静,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叶相映;中间是一片花草地。释迦牟尼命阿难尊者在双林中央铺床,然后躺下来,安详地睡着。子夜之时,他对弟子讲完最后的遗教,就安然圆寂。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两千年来影响着世界文明,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