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谈人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创造的

伟大就是管理自己。当一个人走向伟大的时候,首先要把自己管理好,管理好自己的金钱,管理好自己周边的人脉、社会关系,管理好自己的行为。

征服别人前,先征服自己

冯仑认为,最伟大的不是征服别人,而是征服自己。在这方面,他认为朋友王石是做得最好的。

冯仑在《伟大是熬出来的》一书中讲过,王石喜欢运动,自己也经常和王石出去玩,比如爬山。王石从四十七八岁开始爬山,用了大约5年时间就完成了“7+2”(七大高峰和南极点、北极点)。王石之所以能创造这般不俗的纪录,靠的就是对自我的严格管理。

冯仑说:“同样是爬山,我发现,王石跟我们的行为很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能管得住自己。每次爬山前他都非常认真地做准备工作,比如涂防晒油,要求两层,他一定会涂两层,而且涂得特别厚。爬山过程中,在作息上我们很不规律,累的时候早早就睡了,聊得高兴的时候可能要八九点才睡。他不一样,说几点进帐篷,到点肯定进帐篷,无论聊得多高兴,因为他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不然第二天体力不够,可能爬不了。爬山时吃的食物是个问题,我们觉得不好吃时宁愿挨饿,他不管多难吃都强迫自己往下咽,为的是摄取足够的能量,保持体力。珠峰爬到7000多米的时候,许多人都兴高采烈地看风景,他不管别人怎么赞美风景,都克制住自己不出帐篷,因为动一次能量就损耗一次。他对自己的这些严格要求在8000米以后体现出效果了。当时跟他一起爬的还有另一个朋友大刘,大刘属于兴奋型的,8000米以下时在电视直播里看到的都是大刘的镜头,结果他因为太放纵了,没有管理好自己,到8000米没劲儿了,体力不行了,恐惧了,开始打退堂鼓。作为一个业余运动员,王石能够顺利登顶,管理自己的能力是功不可没的。”

当然,王石这种自我征服能力也表现在工作中,他说不做的事情绝对不做,不管谁来求情,而他许诺过的事情,他一定办到,也因此大家都很相信他,因为他有这样的美德。

冯仑说:“伟大就是管理自己。过去,我们老以为伟大是领导别人,这完全是错的。当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时候,你便失去了领导别人的所有资格和能力。当一个人走向伟大的时候,首先要把自己管理好,管理好自己的金钱,管理好自己周边的人脉、社会关系,管理好自己的行为。你管理好了自己,自律了,守法了,很多类似的美德就有了。”是的,只有你做到足够好,成为一个团队中最优秀的成员,才有领导别人的资格,才能服众。如果其他成员自律性不强,而大家知道你一直自律性很强,大家才会信任你,大家才敢把命运托付给你。比如你从来不占便宜,那么,当需要找一个人管钱的时候,大家就会放心把钱交给你。

诚然,征服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人都有贪心和私欲,很多人说,某些人不贪是因为诱惑还不够大,当一个诱惑大到足够战胜他的自控能力时,他也一样贪。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无道理的,就像路上掉了一块钱,可能很多人都可以控制自己不去捡,但假如地上掉了一千元,场面还能那么平静吗?控制自我并不是仅仅表现在一些小事上,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大的诱惑面前,内心阳光的天使能否战胜阴暗的恶魔。有时候,诱惑越大,触碰法律底线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时候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至关重要。

如今,詹姆斯·兰费蒂斯已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这一路走来,有一件事情给了他莫大的启迪。

那还是詹姆斯11岁的时候,他们一家住在湖心的一个小岛上。父亲是个钓鱼高手,小詹姆斯最喜欢的就是父亲大手拉小手,带他去钓鱼。

这天,詹姆斯和父亲一块儿来到湖边垂钓,当时还是钓翻车鱼的时间,第二天凌晨起才可以钓鲈鱼。詹姆斯熟练地将挂上蠕虫的鱼钩抛进湖里。没过多久,水面泛起了静静的波纹,突然,詹姆斯的鱼竿猛地被拉弯了,他意识到自己钓到了一条大鱼。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使自己镇静下来,开始慢慢地收钩,大鱼一点点地露出水面。詹姆斯的眼珠都瞪圆了,这条鱼足足有10公斤,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鱼。詹姆斯尽力压抑住紧张和激动的心情,但仔细地观看自己的战利品后,他才发现,这是一条鲈鱼。

父亲划了一根火柴照了一下手表,晚上十点钟,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

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爸爸!”詹姆斯抗议地大叫起来。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詹姆斯极力表示反对。与此同时他四下张望了一下,没有一条船,也没有一个垂钓者,显然,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他又一次把祈求的目光投向父亲。父亲不再说话,但表情严厉,詹姆斯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他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睁开眼后,他把鱼钩从那条大鱼的嘴上摘下来,双手捧起这条沉甸甸的大鱼,把它放入了水中。

那之后,詹姆斯再没能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但那条大鱼经常会出现在他的眼前——每当遇到有关道德的问题时。这件事在詹姆斯的记忆中始终清晰,他为自己的父亲骄傲,也为自己骄傲。

在众人面前,很多人都能做到约束自我,可是如果在没有人看见你的情况下,面对巨大的诱惑,你还能坚持正确的选择吗?你是否会铤而走险,抱以侥幸心理呢?人生路上,谁也难以料到会遇见什么样的诱惑,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控制自己,遵守道德和法律。

自古以来,流芳百世的都是能自我征服的人,例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留胡节不辱的苏武,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等。如今,我们不需要奔波,不会颠沛流离,不会被战争所侵扰,更不会无端地被限制自由,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人生来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在这个年代,我们征服别人,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和相处。而这种征服不再是武器和暴力,而是让人钦佩的智慧和能力。要想拥有这样的智慧和能力,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行走在自律的道路上。

大胆说话,越说胆子越大

不知道在你儿时的印象里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具体是什么样子不一定,反正让你害怕,每每遇见他的时候你都会唯唯诺诺地躲在父母身后,只敢探出一点脑袋看着对方。而每当不听父母话时,父母就会提起这个人的名字,说让他把你带走,这时你就会乖乖就犯。其实这个人并不是外人,也不是坏人,他可能是你家的某个亲戚、某个邻居,或者父母的某个朋友。

对这个人的惧怕可能会延续很久,直到成年后可能才能坦然地面对。为什么年幼的我们会对这么一个人忌惮呢?其实很简单,可能只是他说话的语气很凶,或者不像其他人一样温和,或者不娇惯你,丁点小错误他就会严厉地批评,当然,这样的“凶”可能是对方故意表现出来的,只为了逗你玩,可是年幼的我们不能理解这么多,只认定这个人不好惹。

小时候的我们似乎胆子都不大,会害怕毛毛虫、害怕黑夜、害怕风声、害怕雷电……害怕是因为对对方不了解,因为我们不了解“那个很凶的人”会对我们做出什么,所以我们害怕。而那些我们能够掌控的东西,我们就不会有恐惧感,就像我们会害怕黑夜,但不害怕白天一样,因为白天是可视的。换言之,想要克服自己心中对某一东西的恐惧,唯一的办法就是去了解它,去解析它。

很多人害怕与人交谈,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如果迫不得已加入到这样的场景,他们会不知所措、焦虑不安,恨不得马上结束这样的尴尬,希望有个机会快速逃离,而每每遭遇这样的情况他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对此,冯仑的观点是:大胆说话,越说胆子越大。

冯仑说:“人生下来时胆子很小,但小孩走得越远,胆子就会越大。我看过了战争场面、动物的弱肉强食,经过了战火中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加沙、黎巴嫩,看到了耶路撒冷老城,也看到了宗教形成的冲突。这个过程中,我对人和社会越来越了解,也看到了各种文化的不同,最后变得淡定,变得宽容,也变得大胆……对人了解了,你便有了自信,在沟通当中就能建立起彼此的正确定位和互动模式,在和陌生人说话时,你就会知道要怎样说第一句话才能让对方放松警惕并产生交谈的欲望,或当语言不通的时候怎么进行沟通。这个过程,就是不断解放自己的观念、学会和陌生人说话的过程,这需要突破自我。”

冯仑还说,王石去印度尼西亚爬山回来后给他讲,他是由食人生番带领着爬山的。冯仑当时就问王石:“生番饿了会不会吃你?”王石说,他本来也很紧张,因为食人生番光着身子,底下就裹了一块布,看着挺吓人的。但是食人生番并不是什么人都吃,妥善的沟通很重要。

冯仑自己经历过和听过一些有关沟通的事例,他总结心得说:“我们要学会和陌生人说话,能先开口说,并且能说很久,要善于令彼此放松、良好互动,这样才能够解决恐惧问题,这样的人,也才能不停地去新的地方,逐步变得自由,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会再恐惧。”

有些人天生胆量小,有些人天生胆量比较大,这和基因有关系,但更多的跟成长的环境有关系。胆量已经形成,基因和大环境已经无法更改,但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胆量无法更改。实际上,胆量是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的。

做过销售或接触过销售行业的人都知道,做销售就不能胆子小,就必须要放开胆子去主动和人沟通。记得有一个朋友做了两个月销售后,我问他有什么变化时,他说:“至少现在的我,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场合,台下有多少人,我都能自如地表现自己,从容地说话。”

越是害怕,越要迎上去,把它了解通透,当你完全掌握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再也不是你的威胁。

是否敢于说话,对今天的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你的生活、事业乃至闲暇娱乐。在生活中,敢于说话且善于说话的人,处处都受人欢迎。他能使许多本不相识的陌生人走到一起,相谈甚欢,能够排忧解难,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隔阂,能使苦闷、郁郁寡欢者得到安慰,使悲观厌世、不思进取者得到鼓励,能够使自己周围的人变得轻松快乐。在事业上,勇敢善言的人,人际关系处理会更好,开展工作也更加顺利,甚至能为企业、公司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利益。

我们今天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文化、科技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社会生活变得愈来愈复杂,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人们相互合作的需要也变得愈来愈强烈。因此能言善道的人变得越来越受关注,而胆小、唯唯诺诺的人会因此失去很多机会。

日本心理学大师多湖辉曾讲述过一件他亲自经历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多湖辉的一个朋友给多湖辉打电话说:“我们公司现在急需一名职员,你那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恰好,多湖辉的一位学生刚刚毕业,也符合条件,多湖辉便推荐他去面试。

多湖辉的学生面试完的当天晚上,朋友就给多湖辉回了个电话。多湖辉满以为朋友会告诉他录取了他学生的好消息。谁知朋友却说:“你的那位学生看上去能力不错,人品也可以,但我觉得他过于忧郁,感觉不好,所以决定不用他。”听到此话,多湖辉马上想起这个学生是有这样一个缺点——平常说话细声细气,仿佛是喃喃自语。

多湖辉为了不让学生失去这样一个好机会,于是对朋友说:“你再给他一次面试机会吧,他其实是个很开朗优秀的学生。”朋友最后给多湖辉了一个面子,答应再给这个学生一次机会。放下电话后的多湖辉给学生打了个电话,叮嘱他再去面试时,胆子一定要大点,说话一定要大声点。

结果,这次朋友的反应不一样了。他打电话给多湖辉说:“我觉得他并不那么忧郁,也许第一次他太紧张了。”最后,这个学生被录取了。

自我反省,是一门必修课

一天,林肯和他的儿子乘车上街,街口被路过的军队堵塞了。林肯问一位市民:“这是什么?”他的意思是问哪个部队。市民以为他不认识军队,回答道:“这是联邦的军队,你真是大笨蛋。”林肯说:“谢谢。”他转过身严肃地对儿子说:“有人在你面前说老实话是一种幸福。我的确是一个大笨蛋,怎么能那样问呢?”

不知道你看到这个故事想到了什么,当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说,林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没有对出言不逊的市民回以恶言,而是即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如果你是当时的林肯,能否做得到这一点呢?相信很多人都会因对方的态度而怒火中烧吧。

可能还有些人认为,林肯这样的做法是懦弱的表现,那只能说你道行不够了。林肯之所以这样处事,是因为这样做更有益。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才能更快地进步,而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只会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毛毛虫有一种天性——第一只毛毛虫到什么地方去,其余的都会排成一行依次跟着走。后边的一只跟着前面的一只,不论前一只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即使是打转,后面的也会照它的样子做,无一例外。这是因为第一只毛毛虫边走边吐一条细丝,第二只毛毛虫就踏着这条细丝前进,同时也会吐一条细丝加在上面,以此类推就成了一条毛毛虫大道。

有一位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他把十几条毛毛虫放到花盆的边沿上,在花盆的周围布满了菜叶,而花盆的中央是一株枝叶茂盛正在盛开的鲜花。毛毛虫队伍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环。它们自动地等距离分布,速度相同,步调一致,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士兵绕着花盆边沿做起了匀速圆周运动。

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三小时过去了……它们的队伍还是那样严谨,没有一只掉队,也没有一只偏离轨道的。八个小时过去了,它们可能是太劳累,前进的速度慢了下来,队伍开始走走停停。到了晚上,天气逐渐变凉,又饥又渴的毛毛虫们只好停顿下来蜷作一团昏昏大睡。

第二天气温逐渐变暖,毛毛虫们慢慢地苏醒过来,又自动排好队伍开始在那里绕圈子。就这样它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如此简单的运动,竟没有一只发现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没有一只离开这个怪圈子。数天的奔波却不吃不喝,这些可怜的毛毛虫最后无一幸免地累死在花盆的边沿上。

毛毛虫傻就傻在没有一只去反省它们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其实,它们只要稍作改变,向里拐,能吃到嫩绿的叶子和芬芳的鲜花;向外拐,掉在花盆下就能吃到花盆周围丰盛的菜叶。可是,它们未曾想过,所以没有逃脱这种悲剧的下场。毛毛虫的傻,可能是生理原因,但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如果也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既可笑又可悲了。

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其实,每个人在每天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但,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与思想向趋于完美的方向发展,就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只有不断地反省自身,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得到身边人的尊重,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伟大的雕塑大师罗丹每完成一件作品都要反复琢磨,他时常将作品放于人前,听人们对自己作品的评论,然后反省,不断地对作品加以修饰完善。

反省自我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智慧。不要去埋怨外界的环境,不要去埋怨外界对自己的否定批判,也不要害怕解剖自己,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才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而一个不会反省的人,则会一次又一次地犯同样的错误,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试想,唐太宗倘若不听从魏征的劝谏不断反省自我,哪来“贞观之治”的美名流传?而庞涓若能反省自我,完善自身,不采用卑劣手段损人利己,又怎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秦始皇倘能听信忠臣反省自我,又怎会让伟大的功绩二世而亡空留悲叹?

每个人都应该经常反省自己在做事、做人、学习、工作、人际上有哪些不妥,哪些做错了,哪些做对了。错则改之,对则勉之。就如同一块天然矿石,需要不断地用刀雕刻,把身上的瑕疵去掉。虽然这个过程会有些沉痛,但经过雕琢之后的矿石会更加光彩照人、身价百倍。因此,反省自我是提升自我最好的方法。

周恩来总理深谙修身自省的真谛,他在专为自己订立的修养要则中,明确提出“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的斗争”,“具体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一代伟人鲁迅同样是一个勇于解剖自己的人,他曾经写过一篇小说《一件小事》,写了“我”在车夫面前的忏悔。鲁迅先生也亲口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和这些伟人一样,坚信自我反省是人生的必修课的还有冯仑。

万通的反省日在业界无人不知,其由来是这样的:1991年9月13日是万通成立的日子。而从公司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92年开始,万通的生日就变成了反省日。在这一天,万通所有的人,包括冯仑都要反省过去一年中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或者有哪些需要加强之事。同时,在这一天,万通对企业的价值、战略、业务与管理进行全面反省。这种近乎刻板的反省日一直延续至今。

万通公司为什么要把纪念日定为反省日?董事长冯仑是这样回答的:“第一个周年的时候我们没想到怎么来过这个生日,当时我们就商量觉得如果吃吃喝喝闹一下既花钱,而且也跟别人没有什么差别,还不如大家一起琢磨琢磨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事,花一天时间来检讨一下,后来我们就想到反省自己。我们认为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检讨的群体加上我们这样一个民营企业,用这种方式纪念周年又省钱又进步,大家也没负担,避免了很多形式上的东西。”

卢梭曾说:“反省是人类理性最杰出的创造。”反省能为自己剔除瑕疵,减少成功路上的障碍,所以,作为一个有志向的年轻人,绝不可骄傲自满,要时常洗涤自己的心灵,时常审视自己的言行,不要停留于眼前的胜利,不要因小有成就而迷失方向,要让自己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姿态,去学习更多的智慧。

任何想取得成功的人,都要意识到反省的意义。反省会增加成功的机会,因为只有懂得反省的人,才能快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完善,这样持久地坚持下去,才会自然而然地减少缺点,增加自己的优点,自然也就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成功之后要记得感恩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对于成功的企业家和富人来说,这句内涵丰富的话表达的意思是:回报他人和社会,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

在西方,这种感恩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美国的图书馆、医院乃至那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很多都是在慈善捐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方众多成功的企业家,最后都把自己的财富奉献给了社会,比如卡内基。

卡内基从小就开始记账。遗嘱是他的最后一本账簿,充满了救世的情怀,他说,他是上帝财产的管理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卡内基早年是个抓钱高手,而晚年却是个散财家。成功后的他主要的任务就是捐钱,到死也没有捐完。对于剩余的2500万美元,卡内基把其中2000万美元交给卡内基公司,又拿出400万美元用于成员规模扩大之后的私人养老金项目。斯基博地产上的猎场看守人、护林人和佃农,卡内基家中的男管家、女管家、护士以及最年长的仆人,都是这笔馈赠的受惠者。而最后的100万美元分赠给各个教育机构,比如匹兹堡大学、史蒂文斯学院和圣安德鲁斯学会各自获得20万美元。

和卡内基一样,用自己努力挣下的财富回报社会的西方人还有世界第二大富豪巴菲特,2006年6月26日巴菲特正式决定捐出其财富的85%,约合375亿美元。这是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大一笔慈善捐款。对此巴菲特说:“我不是王朝财富的热衷者,特别是当世界上还有60亿人比我们穷得多的时候……”另外,还有迄今为止已为慈善事业捐出290亿美元的盖茨,比尔·盖茨说他名下的巨额财富,“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

中国并不缺乏富豪。身价百亿、几十亿的富豪中国有很多。2010年,中国亿万富豪的总人数就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了。可是中国富豪对慈善事业的捐助却与这个排名相差甚远。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中国富人拥有80%的社会财富,对慈善事业的捐赠小于15%。大多数中国富豪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自己的财富变得越来越多,让自己的企业变得更好。当然,中国也有一些富豪有了更深的觉悟并做出了榜样。比如李嘉诚说:“真正的富贵,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钱,让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受到关怀。”又比如冯仑。

冯仑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早在1999年8月,在万通公司的一次企业文化建设会议上,冯仑董事长就提出了感恩、回报社会的主题,经过大家热烈研讨,诞生了万通公司的感恩日,时间是每年的3月10日。

那之后,每年的3月10日,万通都会开展具体的感恩活动。2000年3月10日,首届“万通感恩日”以“真情感恩,用心回报”为主题,开展了多项感恩系列的活动。2003年3月10日,万通感恩日主题为“企业价值与社会责任”,旨在做一个诚信、守法的企业公民。同时,公司依法纳税,植树造林;捐助希望工程,创建湖北麻城“树声小学”;发起“七彩童年‘环保卫士’六一纪念封大赛”,教导儿童保护环境、爱我家园……以后每一年的3月10日万通集团都会做出相应的回报社会的举动。万通以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活动来“感恩客户、感恩员工、感恩股东、感恩政府”,来回报公司的各种资源与利益团体。

后来,冯仑又因阿拉善(中国最大的沙尘暴源头,内蒙古最西部盟市)进入了企业公益,创立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每年捐款10万元投入生态环保事业。时至今日,SEE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环保机构。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印度一位哲人说:“财富无常而仁德永恒,故一旦有财须及时行善。”扶弱济贫、助人为乐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传统美德。

对于企业家和富人而言,应当树立一种新的财富观:为富不仁者耻,乐善好施者荣。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自己的财富造福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的财富才是有生命力的,这样的企业家和富人才更有价值。生活在人们尊敬中的慈善家,总比孤独地占有银行存折上天文数字的守财奴要光荣、快乐得多。

学好才会赢

冯仑曾写过一篇文章,标题为《学好才会赢》。在这篇文章中冯仑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近来,德隆轰塌,拓普摇坠,三九变色,一些著名公司纷纷消隐。其英雄无比的掌门人顿失颜色,或束手待毙,或不知所踪,或黯然弃印……”

“德隆是一个传奇,但只是胆略和幻想中的传奇,而不是商业上的传奇。这些年媒体和德隆自己最为乐道的是‘产业整合’,不仅是某一产业的整合,而且要整合几乎所有传统产业,不仅要纵向整合,而且要横向整合。从逻辑上讲,任何一个小小的产业链,只要你把它扯开拉长,其实可以无限延伸,把地球上的所有产业和一切经济活动都囊括进来。譬如,纸的原料是木材,木材的上游是林木以及相关的机械、化肥,机械再往上找就是钢铁,如此循环,无休无止。所以,‘整合产业’实际上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无边际的事业。然而,他们为什么会相信并且深陷于这种幻想呢?据说,是因为发现了巨大的机会。”

在冯仑看来,任何一个成功或失败的人,都是被机会牵着走的,其结局只是能力与机会的不同组合而已。民营企业往往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必胜,捡了一次钱,就以为可以天天站在那儿弯腰捡钱,结果难免一次次落空,授人以笑柄。

我们多数人在没有成功前都渴望着能等来一个“机会”,认为机会就是颠覆自己命运的钥匙。确实,机会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没有能力作为支撑,纵然机会就在眼前,也难以把握住,即使一次偶然,让你把握住了,能赢多久,又还是一个未知数。

由此看来,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等待机遇,而是锻炼能力,纵然机会此刻还没有青睐我们,我们也应该为抓住机遇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像一个将军期待着能轰轰烈烈地打一场漂亮仗来建功立业,可一直没有等到这么一个机会。这时候,要做的并不是去抱怨、去气愤,而是磨好自己的剑,练好自己的功,机会只是迟到了,但它迟早会来,别等到机会真正来的那一天,你却剑钝功退了,在机会面前没有能力,才是最大的悲哀。

当然,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场景,很多人找不到机会,而很多人眼前满是机会。每一个机会我们都该去抓吗?不然。机会纵然充满诱惑,我们也需量力而行。虽然只要跨过“大海”对岸就是“鲜花盛开、草长莺飞”,可是,你既没有船只也不会游泳,更没有潜水艇与飞机,那么你真的要朝大海迈进吗?所以说,有多大的能力,推多大的磨。在机会面前,不能被美好的“远景”迷失了双眼,从而看不清自身的能力。当年,史玉柱巨人大厦的悲剧,无疑是给众多忽略能力和机会必须相匹配者的最好的警告。

1991年,史玉柱创立了巨人公司,一路上风调雨顺,1993年,巨人就成为了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可能是成功来得太顺利,也可能是未经风浪的史玉柱把成功看得太简单。在计算机行业游刃有余的史玉柱,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前景,于是,决意建筑巨人大厦。

巨人大厦最初计划修38层,但史玉柱被众多因素推波助澜,最终竟把巨人大厦蹿至70层,说要建成“中国第一高楼”。要建成此楼需耗资10亿以上,而当时的史玉柱根本就没这个能力,但因为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史玉柱采用了集资以卖楼花的方式筹款。

然而,不是每一件事情上天都会眷顾,这次事与愿违,巨人大厦的建筑过程中问题连连,所需资金大大超出了预算。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还是不想放弃,他将保健品方面的资金调往巨人大厦,那时保健品是史玉柱企业唯一的资金来源。这样的透支,最终还是出了问题,后来,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衰败,巨人集团陷入泥潭,而巨人大厦也没能按期完工,购楼花者天天追着史玉柱要求退款……史玉柱从“首富”,瞬间变成了“首负”。

年轻的史玉柱一时被成功蒙蔽了双眼,从而让自己从天堂一夜掉进了地狱,庆幸的是,后来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脑白金东山再起了。然而,能有几个人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呢?又有几个人敢说如果自己像史玉柱一样陨落了还能再度升起呢?

机会其实无处不在,在这个急速变革的时代,因为发展的速度快,也带动了机会随时冒出来。这样的大环境,对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考验。因为每个人必须看清自己的实力,并量体裁衣,做出最合适的选择,抓住最合适的机会,切莫被乱花迷了眼。

另外,要始终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磨炼成金子。当自身光芒万丈的时候,纵使被埋没在土里,也总有一天被路过的人发现。看见好机会的时候,要清醒地审视自己的实力,能拿下就果断出手,不能拿下,就退而结网,等到下一次与机会重逢时,让它成为你的囊中之物。

节制欲望,让生活不那么累

这天,一座寺院里来了一个客人。这个客人衣着光鲜,气宇轩昂,他是来向寺院的住持请教一个问题的:“人怎样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

住持从内室拿来了一把剪子,对客人说:“施主,请随我来!”客人被住持带到了寺院外的山坡上。在那里,满山的灌木都被修剪得整整齐齐。住持把剪子交给客人,并说:“您只要能经常反复修剪一棵树,您的欲望就会消除。”客人有些疑惑,但还是接过剪子剪了起来。

一壶茶的工夫过去了,住持问他感觉如何。客人笑了笑,说:“身体倒是感觉舒展轻松了许多,可是欲望好像并没有放下。”住持颔首说道:“刚开始是这样的,经常修剪就好了。”

客人离开寺院时和住持约定他十天后再来。十天后,客人如期来了;十六天后,客人又来了……三个月过去了,那棵灌木已经被客人剪成了一只初具形状的“兔子”。客人对住持说,自己每次修剪的时候,都能够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可是,一离开寺庙,所有欲望又会重新冒出来。住持笑而不言。

当客人的“兔子”完全成型之后,住持又向客人问了同样的问题,得到了一样的回答。这次,住持对客人说:“施主,你知道为什么当初我建议你来修剪树木吗?我是希望你每次修剪前都能发现,原来剪去的部分,又会重新长出来。我们的欲望也是这样,你不能指望它完全消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观。放任欲望,它就会像疯长的灌木,丑恶不堪。但是,经常修剪,就能成为一道风景。”

人的欲望是无休止的,得到了这个想要那个,得到了那个还想要更好的。小时候我们的欲望可能只是一颗糖,一辆玩具车或者是一个布娃娃,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眼界的开阔,我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随着成长,欲望还会继续增长。

可能有些人会这样想:我放弃现在享受生活的时光和心情,去实现我现在的追求,等实现这个追求后我就能享受生活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不现实的。欲望就像花园里的灌木,它会一直在,且不停地增长,而我们要想幸福地生活,就必须控制它的增长,时常修剪枝杈,让它始终保持一种恰当的样子。

在冯仑看来,如果有了一个欲望,并通过自己的能力或者外部提供的条件使这个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有一种幸福感。满足的程度越高、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就会越幸福,满足的过程中如果又有新的满足加进来,就会倍加幸福。而当这个平衡被打破,就会感到不幸福。

他还说:“欲望本身在那里,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想办法提高我们的能力,去奋斗,获得更高的财富、能力,甚至权力。”“不管怎么样,欲望表现为一种奋斗,表现为一种资源获取,表现为与外部环境的搏斗。多数人想通过奋斗使自己达到一种幸福状态,结果却往往并不幸福。”

冯仑说,小到我们做生意,大到追求国家民族的复兴,膨胀的欲望往往导致很多悲剧。对此,冯仑例举了很多案例。包括房地产行业的,包括政治家,也包括收购健力宝的张海,冯仑还说:

“有一个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用定向增发的方式把号称100亿的房地产资产注入进去。他宣布正在注入的过程中,市场就开始有积极的反应,连续42天涨停板,两三块钱的股票涨到几十块钱,这个公司的市值达到了1400亿,人们都认为此人背后了不得。他说他有很多资产,而且还不负债。100亿放进去,他在这个公司占到了法律规定的最高上限80%的股份,同时还被发现他可能在二级市场操作,因为他在市场上相关的一致行动控制了股票的9.9%,因为到5%要举手,10%要约收购,怎么那么巧正好是9.9%呢?于是市场上就开始有非常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正在这时候爆出一个丑闻,他们注入的资产包括沈阳一个东北国际大厦,号称东北第一高楼,原来却连开工手续都没有。没有开工证,法律手续就不全,他用来注入资金,这牵扯到是否有欺诈的问题;还有其股票连续42天涨停,涉及是不是有人操纵股价的问题。媒体开始曝光,曝光后出现连续7个跌停,股价开始一路往下掉,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开始进入全面的调查,这事变成了一个要彻底清查的大案。”

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事人在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却把欲望提到了重组上市公司的边界。由此可见,此人对自己的欲望没有适度管理,让欲望放到了最大。

冯仑说:“著名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很多都是这样,能力和欲望之间的平衡掌握不好,要么是欲望在那里能力不够,要么是能力没有变化,把欲望随便调得太高,以至于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变成了痛苦的奴隶。”

欲望本身没有什么不好,适当的欲望可以激励一个人上进,适当的欲望才能让世人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欲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成就一个人,亦可毁灭一个人,如果一个人被欲望吞噬理智,成为了欲望的俘虏,那么他的生活将无幸福可言。

明代朱载育的散曲《十不足》写道:“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一日南面做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散曲中描画的这个人,就是对欲望的追求永无止境,看着着实可笑,要不是阎王及时发牌,不知足的人竟要当天上的“玉皇大帝”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样,被一个又一个的欲望缠绕,如若一个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一天到晚备受煎熬。试想这样的人生还有何乐趣可言?所以古人云:“祸莫大于多贪,富莫富于知足。”

欲望不能没有,也不能无度,诚如荀子所言:“欲不可去,求可节。”意思是说,欲望不能去除,但对于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能自控,不能让欲望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我们并非主张无欲无求,只是提倡不为物欲所动、不被物欲所累,保持一分清醒的宁静,不为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去投机取巧,不为获取个人私利而违法乱纪,始终保持一种愉悦恬然、健康平和的心态,感受人生的快乐,幸福。

想挣钱,先提高能力

武林中,几乎人人都想武功盖世,雄霸天下。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想赚大钱、成大事,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可是初出茅庐、无权无势的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当今社会的“英雄”呢?毫无疑问,唯有专心修炼,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王道。

冯仑今天能以成功人士的形象站在大家面前,这样的地位与成就,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知道冯仑也曾默默经历过“十年磨一剑”的日子。

在冯仑尚小的时候,作为政工干部的父亲就教会了他写文章和画画。在家庭的影响下,冯仑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看黑格尔的“大逻辑”“小逻辑”之类的书,这使他形成了很强的逻辑思辨的倾向。

从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后的冯仑,本可以仕途坦荡,但因时代风云骤变,冯仑很快就在体改所待不下去了,这个原本在体制内前途无量的年轻人,不得不开始沦落江湖。几经周折后,经人介绍他去了当时的风云人物——大名鼎鼎的牟其中的南德公司混口饭吃。

牟其中爱惜人才,让冯仑做了他的总办主任。作为总办主任,冯仑天天坐在牟其中办公桌的对面,大事小事一把抓。甚至要给故去的牟其中母亲穿寿衣。即使这样,冯仑还是兢兢业业地跟着牟其中,因为,作为第一代民营企业的风云人物,牟其中具备了一切成功者的基本特征——毅力、勇气和韧性,而这些都是冯仑想学的。

冯仑用一年多时间成了牟其中的第一副手,他的好友王功权、刘军、王启富一个个相继投奔而来。最后,南德2/3的部门经理都是冯系人物介绍过去的。

冯仑等人在牟其中处除了学习到贸易型企业的一些战略思路和基本的东西,志向远大、要做大事的企业氛围也培养了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胸襟,牟其中是一个大处着眼、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的人,在他的心理和行为上,有着明显的干大事的风范。这对日后万通的格局和面貌,以及冯仑个人的眼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外,成功还需要人脉,当时的南德人才荟萃,可以不断接触到各方豪杰,这也是冯仑看重的地方。

想要赚钱,就先要培养赚钱的本领,比如如何看见商机、如何抓住商机、如何战胜竞争对手、如何赚取人脉……只有不断磨炼自己,让自己成为出类拔萃、德才兼备、深谋远虑的能士,具备赚钱的资本,才可能赚大钱。

有太多的人花太多的时间空想,他们的想法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遍一遍地播放,也为此激情澎湃、满怀希冀,但多数时候他们没有行动,可能是无处下手吧。他们不知道那“电影”里的画面究竟该怎样变成现实,或者说,他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沉迷于幻想之中。今天幻想自己能赚多少钱,用这些钱能如何潇洒,明天幻想自己中奖了,诸如此类美好的梦想,让他们乐此不疲。梦境终究只是梦境,总有幻灭的那一刻,一觉醒来,一切都回到原点,你依旧还是平庸、一事无成。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赚钱,渴望为社会有一番贡献……可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收获就要有付出,付出你的十年寒窗,付出你的嬉闹时间,付出你不可一世的骄傲。只有付出的足够多,学到的东西才能支撑你走向成功。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建校历史悠久,培养出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学质量自不用说。在这样一所高等学府中,有一处独特的建筑,令人大为感慨,而且,据了解,所有到过此处的人无不承认它高妙的智慧。

孟买佛学院除了有高大宏伟的正门外,还在一侧开了一个小门,令人疑惑不解的是这个小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门倒成了孟买佛学院新生入学时的必经之路。

据这里的教师解释,这样狭小的门使得新生在进入学院时必须放下所有的礼仪和风度,以及尊贵和荣耀,弯腰侧身而入,也只有过了这道矮门,学生才能进入学院学习,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了。而这个小小的细节会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深刻的记忆,时时提醒他们,学东西要懂得“弯腰,低头,侧身”,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风景。

不耻下问是为了求知,悬梁刺股是为了求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是一种提高自我能力的办法。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为自己的梦想打根基。梦想就像一栋楼,你的梦想越大,你的大楼就越高,可是越高的大楼就需要越深的根基,明白这个道理之后,相信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要抱怨自己不是富二代,抱怨是没有用的。也不要因此颓废不振,明天是自己的,面包是可以凭自己努力得到的,只要今天的你扎扎实实地打基础,锻炼一身扎实的本领,将来有一天,当机会摆在面前时,就能胸有成竹地牢牢抓住了。

比尔·盖茨、马云、李嘉诚、冯仑这些人,钱之所以能兴高采烈地飞向他们,是因为他们身上具备了财富所喜欢的各种品质。所以,年轻人,想要招财富喜欢,要从提高自我开始,当你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财富自会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