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不做性格的奴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我”的真实面貌

我是谁

在平凡生活中的人们,从来不缺少对生活的理解,但却因不了解自己,有时难免陷入阴影,看不清前路,甚至失去人生斗志。有点儿疲惫,有点儿浑噩,有点儿茫然,有点儿怨恨,有点儿期盼,有点儿幻想,有点不知所措,总之,就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和感受占据了心灵的全部以及自己的生活,而懒得去理清,使我们开始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对外部的环境和他人充满不切实际的期待。

于是,总是有人在我们的耳边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等。而我们自己也总是在冥冥之中期待有一个天底下最了解自己的人,能够在大千世界中坐下来静静地给我们提点建议,或者倾听我们心灵的诉说,帮助我们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开辟一方心灵的静土。当烦恼充塞内心,又有多少人在感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然而,我们自己,难道不是自己最好的聆听者吗?世界上还有谁能比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呢?当你烦躁、无聊、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和自己内心说说话,让心灵进入自己的灵魂深处,静下心来聆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这样,在自己的天地里,你可以慢慢修复自己那颗受伤的心,找到迷失已久的方向,甚至可以毫无掩饰地剖析自己。

新西兰女作家简奈特·弗兰,来自于乡下的一个小村落。也许是村子里生活艰苦的缘故,那里每一个人都显得十分强悍而有生命力。只有简奈特却恰恰相反,从小在家里就表现得极端怯懦,有时宁可被别人嘲笑也不肯轻易出门。父母很是替她担心,担心这孩子如何的不正常。她从小听着关于她各种不正常的议论,也渐渐相信自己是不正常了。在小学,看着同学们围在一起聊的热火朝天,她也很想融入他们的圈子里,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后来,她被父母送去一个更陌生的环境,与那里的同龄孩子相比,她几乎还是牙牙学语的程度。于是,父母便送她去看医生,最初,医生给她的诊断是患有忧郁症,也有诊断为自闭症的。为了帮她走出自闭,父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给她转换学校,但始终没有太大改观,她只有住进了长期疗养院。

入院伊始,父母还每月都来探望她,后来渐渐懈怠下来,慢慢地似乎根本就忘记了她的存在。

一直以来,从家庭生活到上学生涯再到进入社会,简奈特始终游离于社会之外。却总是喜欢用一些奇特的字眼来描述一些极其琐碎不堪的情绪,大家觉得她很奇怪,父母和兄弟姐妹听不懂,同学听不懂,即使是自己最崇拜的老师也认定她是一个患有严重抑郁与妄想症的孩子。

最终,她不得不住进了改变她一生的精神病院。在精神病医院,有位医生发现了这个害羞、极端内向、交谈存在困难、有严重的自闭倾向,甚至有防卫掩饰和幻想的小女孩,十分喜欢用笔来表达她自己并用笔和自己进行心灵沟通。于是医生要求她每天都动笔随意写写,在任何地方写下她想到的任何文字。尽管她的笔画十分纤细无力,大段文字总是畏缩地挤在一起,任何人阅读都要费些气力才能辨明其中的意思,但是她的文笔却十分敏锐,表达也很抽象,整个文章看起来富有诗意。

在医院里的时间总是茫然而无聊的。这位医生就鼓励简奈特投稿。没有人会想到,就是那些总是被视为不知所云的文字,竟然在一流的文学杂志刊出了,并获得了文学大奖。英国的精神科医师还慎重地给她开了一张没病的诊断证明。那一年她34岁。最后简奈特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看过这个故事,你的心情是否好一些了呢?不要轻易给自己下诊断书,特别是有关于自己的个性,当你不自信时,当你迷惘时,当你失去生活的方向时,扪心自问,你真的了解自己吗?和自己的心灵对话,问问自己的心灵,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样我们就不会在左右摇摆和不知所措中身心疲惫,失去许多可贵的成功机会甚至失去自我。做自己内心认为对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无论成败与否,我们都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我归属感。

生活中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掌握自身命运,其根源就在于不了解真实的自我,没有找到自身的性格优势,他们缺少发现自己的眼睛。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者,也没有绝对的弱者,每个人都有优点和弱点,每一种性格都有长处和短处,强者只是因为他能够通过反思,了解和看清自己的弱点,并弥补这些弱点,发挥自身性格的优势。

有人认为自我认识没有实际的意义,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认识自我,不是没有益处。它至少可以给你带来两个好处:第一,让你明白自己的人生走向,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第二,可以帮助你塑造和发展稳定的性格特质,对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自我概念都符合冰山理论,能看见的如长相、性别、身高、穿着、语言、技能,这些是表面因素,浮在海平面之上。很多看不见的,如兴趣、能力、价值观、人格、品质、愿望、动机、性格、修养等等,是潜在因素,隐藏在海平面之下。而自我概念的下面部分远远大于上面部分。对于我们个体来讲,影响我们人际关系、职业道路甚至一生命运的,更多的是潜在因素。

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自我认识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我们通常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全方位地检视和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进而规划自我人生:

1.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十分的重要,它能告诉你自己想做什么,你的兴趣是什么?只有当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所想要做的互相契合的时候,你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自己所想要做的事情上面,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2.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兴趣对于自己择业有很大的帮助,做自己有兴趣的工作,会提高你的注意力,集中你的精神,让你的积极性和热情度提高。

3.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你的个性会影响你的职业选择和工作的积极性。选择与自己个性适合的工作,能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积极性。

4.明白自己的能力所在。明白了自己的能力所在,才能够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从自己的优势下手,这样更能增加自己的人生筹码,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面对人生,要认识和了解真实的自己,才能定位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掌控自己的人生命运,避免走入失控的阴影。当你觉得疲惫而没有动力时,当你迷惘而失去方向时,不妨静下心来,思考和分析一下内心的真实需求,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找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重新做出自我定位,你的前进路上的阴霾也会随之散去。

揭开人格面具的背后

对于自己的性格,你了解多少?若你对自己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内外向的分辨,或是几种性格色彩之上,那么这只能说明你对自己了解还不够,或者说你对于性格的认识还不够。性格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在生活当中,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地学习或做一些事情,来完善自身的性格,提升自我的生命质量。但是你若根本不了解性格是怎么回事,最终你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而变得自暴自弃,从而失去人生的希望,甚至走向崩溃的边缘。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性格具有两面性。表面上谦谦君子,也许内心深处却潜伏着阴暗。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习惯于表现出性格中阳光的一面,而竭力控制和隐藏性格中阴暗的一面。人性之中有天使,也有魔鬼。

人性格的真实面貌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人们会做出出格的事情来?这些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解答。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性并非一系列稳定的特征,而是大脑中隐性机制控制的不断处于变化之中的状态。我们每个人体内藏着圣洁的天使和丑恶的灵魂,正是两者力量的斗争,才让我们做出各种决定。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极光辉的社会形象背后却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面目。在生活中不少人都相信道德楷模的存在,相信他就像圣人一样纯净,没有丝毫瑕疵,然而事实上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人的性格并不总是好的,而是两面的,是好坏并存的。在天使面孔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的是魔鬼的心灵;而在魔鬼面容的背后,也又可能隐藏着金子一般的良心。

美国极有名的学校道德倡议者威廉·班奈特写了一本流传极广的书,叫作《孩子的美德书》,在书中他十分卖力地赞扬律己的美德,然而几年之后,他向人们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多么疯狂的赌徒:当他所服务的政治机构正在抨击老虎机泛滥污染社会环境的时候,他正在豪赌,短短两个月,他就输掉了140万美元。

当这些人从神坛中走下来时,我们不禁会问:他们怎能如此虚伪呢?为什么他们每天说着高尚的言论,却做着相反的事情呢?问得很好,却并没有问到点子上。事实上这些人并不是有意这样做的,只不过是我们不愿意承认人的性格具有两面性而已。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如果想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就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别要注意对自己的隐性格的控制,有些人的社会角色扮演出现了问题,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控制性格的另一面,无法抑制隐性格的负面能量。

在社会中生活,要符合社会规范,每个人都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的规范,会帮助我们抑制性格中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一面,但不能消除这些被认为不好的性格特点,而只能将之隐藏起来形成隐性格。

性格的力量是强大的,表现在外的性格,是我们所肯定的,我们极力去发挥它的力量,然而压抑的隐性格也充满力量,它并没有消失,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来,影响我们的行为,破坏我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形象,毁掉我们的人生。

当然,隐性格也并不见得就是不好的,对于具有内向性格的人来说,他的隐性格通常是外向的,若能够激发隐性格的力量,可以帮助其走向开朗的人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内向性格人的社交障碍问题。

了解到性格的两面性和隐性格的存在,你便应该明白,每个人都可能是虚伪的社会存在,所以没有必要咬牙切齿去谴责别人,与其如此,还不如扪心自问,这样会更有助于身心健康。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不遵守道德规范,我们应该吸取一些教训,分清是非,坚定自己的立场,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

既然在社会上生活,便不可忽视自己的社会角色,你应该明白,戴着社会角色的面具生活,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看到这里,请不要悲哀和失望。每个人都需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社会化过程的必由之路,唯有如此,社会才会有秩序。如果人们不能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不去承担社会责任,那么你将会看到一个混乱不堪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戴着人格面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性格随着你所扮演的角色而逐渐形成,同时向两面发展,符合社会角色的性格便表现出来,反之则隐藏起来,成为隐性格。

性格的两面性,使得我们的内心时常充满矛盾斗争,对于不光彩的事情,会有羞愧的痛苦感,这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其实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渴望过更高尚的生活,但是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身心,消除性格当中的负面力量。在心理斗争的时候,你通常是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真正的危险时刻,是在你玩得正开心或呼朋唤友的时候,或者在你觉得恶心或气愤的时候,在这些情状下,你的理性思维会削弱,自制力会下降,制动功能已经失效,长期处于压抑的隐性格便可能爆发出毁灭的力量。

正视自己的问题

你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完人,更不能忽略自己身上的问题,同时你还必须认识到,只要做事,就免不了有错误和问题,甚至还有可能遭遇失败。毫无疑问这是难免的。重点就在于,错误、问题或失败少不了,你该怎样去面对?明智的人首先必定会主动承担责任,然后通过自我批评,找出自身的原因,及时地进行改正或补救。这样做将会让你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赢得别人的认同和信任,而且在遭遇艰难之时还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

在追求卓越的今天,如果不愿意批评自己,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那么就永远不会有更好的明天。有个人刚刚加入微软公司,便代表公司去参加一个商品展示会。商品展示会很成功,带去的产品获得了多项大奖。回来后,他非常高兴,急忙通过电子邮件给产品小组报告好消息:“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在这个展示会上,总共十项大奖中我们获得了九项。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消息!”接着在一个小时之内,他收到了十多封回信。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大家发来的不是道贺词,而是一个个问题:“没得到的是哪一个奖?为什么没得到那个奖?怎么样才能得到那个奖?”

自我批评,人皆仰之,这不是失面子的事,反而是挣面子的事。你如果想要提高自制力,便少不了自我反省。无论成绩好坏,都需要先检视自身。

自我批评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能力发展更臻于完善。另外,在注重自我批评的同时,还要有接受别人批评的胸怀,这才是真正谦逊的表现,也是快速成长、加速完善自己的必要态度。

1995年,当比尔·盖茨宣布不涉足因特网领域时,很多员工提出了反对意见,甚至有人直接发信件给他,告诉比尔:“你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后来,比尔·盖茨写了《互联网浪潮》的文章,公开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同时,他把许多优秀的员工调到因特网部门,开始做IE浏览器。那些批评比尔·盖茨的员工不仅没有受处分,而且得到重用。正是由于有敢于自我批评与接受他人批评的胸怀,微软才能做到上下齐心,从而由追求卓越而走向兴盛。

无论如何,都要敢于自我批评与接受他人批评,才能得到平等的环境,做到良好的沟通,发挥最大的能力,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成就美好的愿景。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承认自己的错误,你才能改正它,避免以后再犯。这是一种自我修复所必备的素质。法国文学家卢梭在他的名著《忏悔录》中写道:“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比如,他以沉重的心情记录下了自己年少时一次偷盗的经历。在这次经历当中,他曾无耻地把罪过转嫁到无辜的女仆身上,造成她的不幸。他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小而原谅自己,竟终生以此为戒。

自我批评是好事,它就好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会让你找到方向。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自我批评,听来却变了味儿。有的人与其说是在自我批评,还不如说是在自我表功,这成绩那贡献,似乎没了他不成,工作上他是独领风骚。有的人名为自我批评,其实是在自我开脱,对存在的问题,不是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反省,而是一味抱怨客观条件不好,唯独不承认自己水平不高,工作能力有限。纵使自己有不少的错,造成的损失也不小,还是要百般辩解不肯承认。还有的人看似自我批评,实为自我逃避,机智地亮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缺点,而对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避而不谈。这样的自我批评是不诚实、不严格的,是对工作和事业不负责的表现。

有时一个会议,听完大家所作的自我批评后,感到十分郁闷批评内容是,“耗费半天时间,强忍听到最后,一字也没记录,毫无一点收获。你们都说,理想不够坚定,学习不够自觉,工作不够认真,方法有时不够恰当,谦虚谨慎的思想作风坚持得不够一贯,知识面不够广;业务钻研不够,修养不够,学习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等等。都是套话,没有一句是实实在在的话。”

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应该够而变得这做得不够、那做得不够?光用“不够”能说明什么?做得不够要用事例说话,这种不疼不痒不接触实际的自我批评还不如不搞……自我批评不是走过场,自我批评应该实在、深刻,否则,根本毫无意义可言。

自我批评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和修养水平。柏拉图说:“内省是做人的责任,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不会是个成功的人。”《论语》中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由此可见,中西方大哲都提倡以自我反省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提高自制力,塑造完美性格,离不开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多检视自身的问题,继而改正它,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与修养,增加自身的魅力。

优势在哪里

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你是否正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你的内心是否充满无奈,并且对目前的生活困境和工作障碍产生无力感?你是否一直都埋怨自己,甚至鄙视自己?你的人生存在这些问题,也许根本原因是你还不了解自己所致。

有的人相信性格决定命运,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自身性格的缺陷,不断放大自己的性格弱点,降低自身的心理预期,但他们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性格的优势和长处。他们不知道的是,失败的原因根本不在于自身性格的缺陷,而在于不能发挥自身性格的优势。

有一个少年先天患有哮喘,他夜里辗转难眠,白天异常疲惫,疾病一直折磨着他,精神状态很不好。因此他对很多东西都有恐惧症,比如大海,比如高楼。9岁那年,他有了一个嗜好,见到所有的人都要问别人的隐私,大部分人都被他吓了一跳,昏头昏脑地逃掉。

上小学,他不好好学习却常常花一整天的时间偷看大姐的日记,侥幸从来没有被发觉。上中学,老师问他哥伦布是哪国人,他感觉其中有诈,自作聪明地改以荷兰人作答,结果遭到不准吃晚饭的惩罚。有一段时间他总觉得自己的智商只比天才低一点,结果进行测试,才发现只有98,只是普通人的正常智商。

同时,他还是一个特别没有耐心的人,可是看见父亲去钓鱼,就恳求父亲带他去钓鱼,而了解他的父亲拒绝了他的恳求:“你没有耐心,带你去的话你会把我弄疯的。”正是由于没有耐性,牛津大学没有读完,他就肄业了。

从这位普通少年身上,我们甚至能够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中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败笔和缺陷,我们至少都有这样的认识:拥有这样性格缺点的人,是不符合成功的条件的。那么是不是说性格完美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呢?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位成功人士的传奇经历。

他一生都在冒险,大学没读完,就跑到巴黎当厨师,继而又卖厨具,到美国好莱坞做调查员,随后又做了农民和广告人。为此他一生朋友无数,他曾经列了一个有50个名字的挚友清单,包括纽约著名律师、报刊总编及女房东、农场邻居、贫民区的医生等等。

在他31岁时,恰逢二战期间,为了帮助自己的祖国,服务于英国情报局,当了几年间谍。38岁时,他记起祖父从一个失败的农夫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于是决定效仿。没有文凭的他,以6000美元起家,创办了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年营业额达数十亿美元。

他敢于想象,设计了无数优秀的广告词,至今仍在使用。他说:“永远不要把财富和头脑混为一谈,一个人赚很多钱和他的头脑没有多大关系。”他曾自嘲:“只要比竞赛对手活得长,你就赢了。”他活了88岁。晚年隐居于法国古堡。

写到这里时,相信你也知道这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成功人士与之前介绍的那位普通的少年居然是同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作大卫·奥格威,是奥美广告公司的创始人。

我们现在可以把上述的两个故事一一对应,便会发现它们之间没有所谓成功的必然规律,甚至似乎找不到其中的必然联系,可是,谁能看到这位普通的少年的经历一定能断定他会成为伟大人物呢?

所以不要以为成功人士一定有一个非凡的性格和不平常的经历,实际上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有着和你我相似的平凡的历程,不同的是那些成功的人能够认清自我,发挥出自我性格当中的能量。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方式,关键是“认识你自己”,并找到自己的性格优势,而消除性格弱点带来的影响。

大卫·奥格威为什么会成功?他的成功在于他顺从了自身的性格优势,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将性格中不利于成功的部分加以整合并重新利用。如果他按照父亲的意愿在牛津大学坚持读下去,他恐怕终其一生只能成为父亲希望的大学教师,也不会有厨师、间谍、农民以及广告人的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如果他没有经受过哮喘和恐惧症的折磨,他未必有那么坚强的毅力和长寿的生命;如果他没有一系列的闯荡经历,他也不会结交那么多朋友,恐怕更难有丰富的客户资源、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你认真阅读苹果公司之父斯蒂夫·乔布斯的传记,你就会发现这位杰出的商人和管理者,性格同样也不是完美的,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很不讨人喜欢的人,至少他的好些下属和合作伙伴都不认为他有多好,他傲慢偏执,爱慕虚荣,独断专行,还抢夺他人的胜利果实和功劳,做过不少错事,让人讨厌。但这并不妨碍他取得成功。他的成功当然不是哪些性格缺陷造就的,他只是善于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而已。乔布斯的性格优势在于充满激情,热衷工作,执着于改变和创新。

发挥自身优势才是创造人生的最好方法。不要放大性格弱点的作用,以免降低你对人生的心理预期,须知唯有对人生充满期待,你才会保持生命的动力。性格上的弱点是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一些麻烦,但并不是主要的,真正决定我们人生成败的关键,还是心理和思想上的问题。你认为性格弱点是人生的决定因素,那么它便会真的成为人生的障碍。而你要是认为性格优势才是人生成败的关键,你的目光便会放在正能量的开发上,从而进入积极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其阴暗面,对此只可整合不可压制;当一个人有意识地将自己的人格和心理阴暗面隔绝时,阴暗面是最容易爆发的。不正视自己性格的缺陷和整合缺陷的部分,将有阉割人的创造力和强化某种破坏性、攻击性等恶劣的效果,但是假如整合的好,甚至还能更好的转变,将破坏性的力量转变成积极进取的力量,所以,没有完美的性格,你只需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找到性格优势和弱点,发挥性格优势,将不利于成功的部分加以整合和利用,这将给你的人生带来质的改变。

认同自我的价值

当你看到一个名人,童年时因家境贫苦,而放弃学业,到外地打拼,做过各种各样的脏活、累活,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你突然发现名人的生活经历与自己何其相似,此时你的内心便会产生一种幻想和冲动,从名人的传奇经历中,你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你觉得名人的现在,也就是你的未来。于是你将他作为自己的偶像,从他的身上获取精神力量。

这本来是极好的事情,但是岂不知事情也会走向极端。人们崇拜偶像,其内心实际上是希望成为偶像那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源于对目前的自己不太满意。如果这种内心深层的愿望变得极端,最终会发生什么,这是可想而知的。极端的追求会扭曲你的梦想:你会想成为与名人一样的人,学习模仿他的一切!

然而你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名人是名人,你是你,你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个体。你认同名人,并不代表你要成为另一个他。你可以吸纳名人的思想,学习他的优点和长处,接受他的价值观念,借鉴他的做事方法。但你无法成为另一个他。因为你有自己的性格特质,你有自己独有的价值观,这些东西从你一出生就开始形成。你可以试图去做出改变,但你永远只能做自己。

所以不要否定自我的价值,想有所成就,就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要身心健康,首先就必须认同自己的价值。若你不能认同自我,迷信他人的光辉,你的身心健康状况肯定是堪忧的。无法认同自我,幸福生活也与你无缘。相反,你能够认同自我的价值,你就会拥有自信,而你的生命也将焕发生机和活力。

有个女孩家境贫寒,从来没有戴过漂亮首饰,也没有穿过漂亮衣服。与其他的孩子相比,她很自卑。十八岁那年圣诞,妈妈破天荒地给了她10美元,让她自己选圣诞礼物。女孩很高兴。

她到商店一进门,便被柜台中摆放的头花、头饰所吸引,售货员和蔼地说:“姑娘,你亚麻色的头发真好看!如果能够配上这枚浅绿色的头花,一定会美若天仙的!”说话之间,就把这个头花戴到了女孩的头上。

女孩低头一看,标签上写着9美元,吓了一跳,太贵了,她正要拒绝。售货员递给她一面镜子。当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女孩呆了,原来自己真的挺美!于是女孩决定买下头花。

付了钱后,开心的女孩转身就往外跑,高兴的她撞到了一位老绅士,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心情,她匆忙道歉后,继续往前跑,连身后的呼喊都没有听到。

不知不觉,她就跑到了马路的中间,她发现大家都惊讶地看着自己,一个俊小伙竟然向她发出了邀请:“今天晚上,我是否有幸请你做我的舞伴?”

女孩的心里充满了美好的感觉,她决定再奢侈一把,将剩下的一美元也花掉。在店门口,她遇到了那位不小心撞到的老绅士。老绅士一眼就认出了她,微笑地说:“孩子,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刚才你撞到我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一枚头花。”

看了这个故事,若你认为是一枚头花弥补了女孩生命中的缺憾,那么你便错了。改变女孩的,是她对自己的认可,是她的自信。从女孩戴着头花跑出商店的那一刻起,她就找到了自信,而她的自信来自哪里?对自我的认同。

认同自我,才能使内心充满持久的力量。寄希望于成为其他的什么人,你将会变得混乱而毫无理性,因为你性格上的自我概念,是排斥你去成为别人的。你在生活中的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心理基础之上,那就是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会拒绝变化,人们就不再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同时,别人如何对待我们、对我们有什么评价,都很少能使我们改变已形成的自我概念。相反,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开始影响和左右我们的想法、情绪与行为。

例如,当你认为自己画画有天赋,而别人说你画的不好时,你可能不相信,认为对方外行,从而就对这种批评产生愤怒的情绪,而且在自我概念的影响下,你还可能会报美术班或报考美术学院等。

由此可见,自我概念需要自我认同,没有自我认同,自我概念便会走向崩溃。如果你无法认同自我,那么心理上难免要出现问题。

缺乏自我认同的人,会对自己不理解、不满意,同时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控制,经常会为自己的行为而懊悔。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偏低、消极,尤其是在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后,有时甚至是很小的事情,也会使他们自信心严重受挫。

有些不能认同自我的人,觉得自己被群体所淹没,而努力想使自己突出出来,于是盲目地追求个性的发展,结果弄巧成拙,使得内心变得迷茫。

他们经常忧郁,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但又不知道忙了些什么,缺少成就感。

挫败感与焦虑时常伴随着缺乏自我认同的人,他们会特别羡慕成功者,并且不断地尝试更换自己的角色,模仿成功者的一切行为,试图让自己取得成功,当然他们这样做是徒劳的,因为不知道成功的起点就是自我认同。

你想取得成功,掌握自己的人生和命运,那么首先你要认同自我的存在,这样你才会认真地面对自己,努力去驾驶好自己的生命之车,否则你的目光肯定不会放在自我人生上,而多半会盯着他人的成功和行动不放,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当你认同自我,你才会懂得选择。你会选择去做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而不会做不切实际的事情,你会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当你稳稳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你才会看清自己手上有多少砝码,你才会明白怎样做才会对自己有利。

当你无法认同自我,总是羡慕他人的时候,你的头脑里所规划的,不会是你的人生,你所想的事情,也都是他人的事情。

认同自我要全面,不能片面。昨天你做了一件好事,你认同那样的自己,心里特别愉悦、开心;今天你做了一件错事,你便开始痛恨自己,讨厌自己,甚至认为今天这个做错事的人不是自己。这样的认同是有问题的。认同自我,不仅要认同自己的优点,也要认同自己的缺点。真正的自我认同,意味着你要宽容面对不完美的自己。

人生就好像一场牌局,你手上有好牌,也有烂牌,其实自我的性格也一样。好牌要打,烂牌也要打。你不能一看一手烂牌,就掀桌子。就自我管理而言,你掀桌子,就等于全面否定自己,就是失控行为,很可能造成自我毁灭的严重后果。

对于自我,好的、坏的,你都要接受。至于接受之后该做什么,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你可以发挥自我概念中好的一面,而抑制坏的一面。面对自我的弱点,你可以努力去改正它,但你不能不接受它。拒绝接受自己,会让你失去面对人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