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1)
必不可少的前提:经济人假设
在1590年前,没有人怀疑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物体的下落速度跟重量成比例的理论,都认为应该是重的球先坠地。直到1590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实验才把这个绝对真理打破。他把两个重量不同的金属球同时从塔顶垂直抛下,结果这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同时坠地。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其实是一个绝对真理,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地点下,这个结论总是成立的。
其实,所有的理论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确,脱离了这个条件,真理就是谬误了。换句话说,只有那些在有些条件下正确、有些条件下错误的东西,才称得上是真理。应该说,所有的科学,最突出的特征,都有自己的假设。不同的假设,是区分不同学科的重要标志。
例如牛顿力学,就假设时空是绝对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这样的假设,然而它假设光速是不变的。这些理论都是科学,它们仅仅在假设下才成立,超出了这个假设,就是谬误了。牛顿力学在爱因斯坦的时空观下就是错误的。
伽利略是科学的先驱,他根据实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也就是重量与下落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东西下落速度是一样的。可是这个定律不是没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没有空气阻力。
当伽利略向下抛球时,有没有空气阻力?有。
为什么两个球同时坠地了呢?就是因为虽然有空气阻力,但是这个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它们对球的下落没有什么作用。所以,表面看起来,两个球是同时坠地的。
如果是一个铁球、一个纸片同时往下扔,谁先坠地?铁球。那这证明没证明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正确的呢?没有!
因为亚里士多德这样说的时候,没有任何限制。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他是错的。伽利略的实验,就推翻了它。
可是,铁球先坠地,纸片后坠地,推翻了伽利略的定律了吗?没有!因为伽利略首先假设了空气的阻力不存在。但当空气阻力起作用的时候,就不是伽利略定律所定义的范围,也就不适用于伽利略定律了。例如,当铁球和纸片一块往下抛的时候,空气阻力起作用,这就不能忽略了。
可以想想,如果可以做到没有空气阻力,例如在真空里,铁球和纸片还是会一块坠地的。
再想想,伽利略做那个试验时,两个金属球是否真的同时坠地了呢?严格地说也不是,不过从肉眼看是一块坠地罢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空气阻力的。
科学并不是真事,它只在自己假设的或者圈定的领域里成立,在此之外,就不成立。
我们常常说,理论是现实的反映,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实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任何理论能够百分之百地反映它。人的智力和能力毕竟有限,理论其实仅仅是现实的解释,也就是解释为什么如此。
理论的作用是当满足或者接近理论假设的场合,理论可以解释人们的行动。例如,万有引力可以解释苹果落地,还可以解释很多类似的现象。
更重要的是,理论可以预测和指导人们的行动。例如,万有引力可以预测星球的运行轨道。
常常有人怀疑假设,说假设不合乎情理等,这是没有科学素养的主要标志。假设是研究、认识复杂世界的需要。只有做出假设,忽略掉一些不相干的东西,关注要研究的因素本身,才有助于迅速认清事情的本质。如果不做假设,同时考虑所有情况,很难取得进展。
当然,假设是可以变动的,如果在一个假设下得出的结论跟现实相差太大,就可以改变假设。但是一旦假设给定,就要在这个假设下来分析事物,以保证逻辑上的一致性。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当然也有自己的假设,并且在自己的假设下成立。经济学的假设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只有一个,即经济人假设,也叫做理性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的意思是说,每个人,当然这个人不但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厂商,都是在给定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因为资源稀缺,所以人是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的,例如,收入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价格的限制等;人们只能在这个约束下追求利益最大化。
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如果否认这个假设,就等于取消了经济学本身。
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的,而且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也就是最大化。为什么可以这样来看待人和人的行为呢?
有一点常常被忽略,那就是人首先是动物,是高级动物。就单项技能来说,动物比人的本事要大多了。例如,鸟会飞,而人不能。
动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你给你的小狗喂食物,它就会跑过来,这叫做趋利;你打它,它就会跑开,这就是避害。趋利避害是自我保全,因为只有自保,才谈得上其他。动物的本能就是这样。
人也是趋利避害的,趋利避害就是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这就是人性。
人性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古语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例如,其他条件都一样,一份工作每月给你1000块钱,另一份给5000块钱,你当然会选择后者。你可能会说,有的人经常做好事,他们是为了别人好。那怎么解释这些人的利他行为呢?这是因为,这部分人快乐的原因,或者偏好,跟一般人有些差别。
对于多数人来说,事情对自己有利才快乐,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他们来说,事情于己有利是快乐的,但是,帮助别人,让别人快乐,他们会觉得更快乐。在这些人的偏好中,利他的倾向非常明显。如果不做利他的事情,他们反倒会少些快乐。
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致的,可以统一为利己。但必须强调的是,利己绝不是损人利己,而是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增进自己的利益。而在通常的情况下,是增进了双方的利益。
一切以损人为代价的行为,最终是不能持续下去的。那么,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如果每个人都从利他出发做事,好比说每个人都是孔子说的君子,这个世界岂不是更美好?经济学的假设是否有问题。
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其实不然。
我们说过,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也就是著名的《国富论》时,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正式诞生。亚当·斯密是近代经济学的创始人。在这部伟大的著作中,他描述了后来广为人知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他说,每个人都不知道如何增进他人的利益,甚至也不知道他人的利益为何物。每个人仅仅知道自己的利益,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行事。但是,当他这么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使他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去实现他人的或者公众的利益,虽然这不是他的本意。每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行事,要比他从他人利益出发去做事,结果对他人更好。
因为当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时候,竞争的压力使得他必须对别人好,这就是市场的力量,“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市场的本质是个人的,是个人在自利心理的诱导下的选择行为。在主观上是利己的,但是在客观上却必然利他。
以沃尔玛为例,沃尔玛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公司,只是一个卖东西的普通公司。为什么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公司,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并连续多年排在世界500强的前列。
可以想象,在沃尔玛走向辉煌的过程中,许多同类公司被它击败、倒闭了。为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因为那些公司的东西卖得太贵,比沃尔玛的产品要贵,大家更喜欢便宜的,买沃尔玛的东西省钱,省下的钱,可以买别的东西。消费者的福利提高了,这是消费者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沃尔玛并不是想给消费者省钱才开公司的,它只是想给自己、给自己的股东挣钱。它是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如果它想自己好,就得和其他同类的公司竞争,就得卖得比别人便宜,这样,它就不期然地促进了本来并未打算促进的消费者利益。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这是一种自发的、个人的力量,永远也不要忽略个人的这种自发的力量。
怎么才能保证,个人在促进自己利益的时候也促进他人的利益呢?人类已经找到了这样的机制,那就是市场经济制度,市场交易就能保证这一点。任何的交易都是双赢,至少不会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经济学家的心脏:供给与需求
很多大城市都会出现堵车的现象,大部分是因为“车多路少”。“车多路少”这四个简单的字却折射出了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车多路少”就是道路面积的供给少,而车辆行进需要占用的道路面积多,即需求多而供给少。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经济学的理论上,可以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弄通了供给和需求也就弄明白了整个经济学。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引用了一句话:你可以使一只鹦鹉成为经济学家,但前提必须是让它明白“供给”和“需求”。长期以来经济学都致力于供给、需求的均衡分析。
通俗地说,供给就是提供的东西。经济学中是这样解释的:供给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卖出的商品量。
“厂商”和“某一特定时期”是指为了研究的必要规定了“什么人”“什么时间”;“每一价格水平上”指的是“具体的情况”;“愿意而且能够卖出”是限制条件;“商品量”是这句定义的中心语。把这几个意思连接起来就是经济学中的供给的定义。这个定义不同于人们日常理解的供给的重要之处在于“愿意而且能够卖出”,这是供给的两个条件:①有出售欲望;②有供应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堵车问题。虽然拓宽道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是能不能单靠增加道路面积解决问题呢?人们一定希望道路越宽越好,这一点符合“愿意”这个条件。但是城市的面积是一定的,道路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增加了,也就是道路宽到一定程度就没有“供应能力”了,这时道路的供给就满足不了“能够卖出”也即“有供应能力”这个条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堵车的这个城市的道路已经形成不了足够的供给来解决道路的拥堵问题。
再来看需求,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用上面的分析方法不难发现,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需求来自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是一种纯粹的主观上的需要;其次,需求应该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能够购买得起。假如一个人很有钱,买得起高档化妆品,但他对化妆品不感兴趣,也不打算买,他就构不成对化妆品的需求;另一个人很喜欢化妆品,也想买,但又没有支付能力,他同样构不成对化妆品的需求。只有主观上有买化妆品的欲望,客观上又具有支付能力的人,才构成对化妆品的需求。
明白了供给与需求,生活中的大部分经济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有这么两个大家都经常看到的定理,第一个就是供给定理,即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的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大。第二个就是需求定理,即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那么综合这两个定理,在一定的条件下,调节价格就可以使供给者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相等,达到双赢的效果。这也就是本书下面要讲的均衡价格。我们先来解决这个“一定条件”,如要拓宽某个城市的道路,这个城市的总体面积就是一定条件。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价格变动能够引起商品量的变动才是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所说内容。经济学家经过研究,总结出的“一定条件”通常包括技术条件、自然资源、收入、消费者嗜好、预期、政府政策等。聪明的厂商就可以在价格因素之外,撼动“一定条件”来为自己的产品增加销量。广告的一种作用就是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嗜好来适应自己的产品;不断地改进技术就是为了能够在技术条件上满足更多、更挑剔的需求;分期付款、提前消费的出现,更是在改变消费者的预期,增加对当前产品的消费。可见,经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着我们的生活。
消费者理论
我们作为消费者消费商品,不是消费物质,也不是去占有商品本身,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效用,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消费者理论指导人们在收入一定或者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去实现自己效用的最大化。
为什么要假定收入有限?这个假定其实是资源稀缺假定在消费者理论中的反映。首先,如果收入是无限的,那我们一定这样消费:买所有的东西,直到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为零。
其次,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类如何理性选择,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如果资源、收入不是有限的,就不需要选择,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
因为物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一直买一种东西,肯定能买到边际效用是零的那一个。有人说,可能我买不到边际效用是零的那一个,或者比零大一点,或者小一点。
这是有可能的,但数学上的边际的概念,指的是非常非常小的变化,如果你买不到边际效用恰好是零的那一个,只是因为单位太大,只要把单位缩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