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丰碑:巴黎公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巴黎公社的时代背景(2)

蒲鲁东的学说和政治活动对巴黎公社前后的法国工人运动颇有影响。

巴枯宁也是无政府主义者,出生于俄国贵族地主家庭。1849年,他曾参加德意志革命,后被捕引渡回国。在流放西伯利亚期间,他背叛革命,宣誓向沙皇效忠。1861年,他逃往英国,于1864年加入第一国际。在此期间,他玩弄各种阴谋,企图分裂第一国际,篡夺国际领导权。他的阴谋伎俩一再被马克思戳穿。

巴枯宁认为自由是个人的绝对权利,是道德的唯一基础,无自由即无幸福。国家根据其性质,必然对外侵略,对内庇护特权阶级,成为剥削人民劳动的独裁工具。因此说有国家必然有统治,有统治必然有奴役,有奴役即无自由。他主张摧毁一切国家,只有国家的消灭,才有资本、剥削和奴役的消灭。他认为要摧毁国家必须不断暴动,由意志坚强的个人领导的密谋团体组织全民暴乱是推翻资本主义的唯一途径。巴枯宁虽然认为农民是无政府主义的社会基础,但他把流氓无产者视为暴动的主要力量,认为在他们身上包含着未来社会革命的全部智慧和力量。他把未来社会描绘成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他反对一切权威、社会立法,反对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拒绝进行政治斗争,主张个人和社会的绝对“自治”。他的信条是“自由即至善”。巴枯宁的主张在欧洲广泛传播,对巴黎工人也有一定影响。

布朗基是法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革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后来担任了巴黎公社议会主席。

布朗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影响下形成的,他的实际革命活动和关于武装夺取政权实行革命专政的思想大大优于一般空想社会主义者。但是,他强调由少数革命者通过起义推翻剥削制度,他主张的专政仍然是少数革命家的专政,而不是整个阶级即无产阶级的专政。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布朗基的革命活动和英勇献身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对布朗基主义的错误观点也给予原则性的批评。

1869年开始,布朗基用两年时间撰写了《资本与劳动》一书,他的一些最亲近的战友深受其影响。布朗基主义者特里东在1869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吉伦特党与吉伦特党人》中,曾重复过布朗基关于革命专政的思想。布朗基认为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剥夺敌人的政治权利,建立革命专政,但他的这种专政指的是巴黎对整个法国的专政,并且把这种专政看作是真正民族的代表权。特里东接过自己导师的这个思想,从而妨碍了他们对新时代社会关系的正确估计。这也是其他社会主义者,包括左翼蒲鲁东主义者一向的弱点。

法国社会主义者在思想理论上的不成熟性,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很担忧。1869年年底,马克思曾对恩格斯说:“我为法国人担忧,他们的头脑混乱得要命。”

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新雅各宾党人对19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思想生活也发生了明显的影响。他们对法国大革命的传统极为崇拜,尤其是对1793年的雅各宾共和国。新雅各宾党人反映了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的共和主义情绪,他们从资产阶级共和国中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他们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私有制的拥护者,反对的只是大资产阶级,认为小资产阶级是必须加以保护的,因为它参加生产,从事足够的劳动。他们有些人在口头上表示很尊重社会主义,而在实际上却暴露出对社会主义概念的模糊不清。

巴黎公社成立前,法国出版了大量有关法国大革命的文献,再版了马拉、罗伯斯庇尔、丹东、微尼奥的著作。这些著作全都销售一空,而且还有很大的需求量。

法国大革命指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构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姊妹篇。从此,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

(三)《共产党宣言》给法国工人运动带来了新局面

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公开正式出版,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荷兰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纲领。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之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经典著作,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辉煌成果,也是他们智慧的最高结晶。

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全世界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共产党宣言》一出版,就被法国革命者介绍到法国,在工人中传播开来。

有压迫就有反抗,在拿破仑三世的统治下,工人罢工此起彼伏。

1870年1月,在克勒佐发生了工人罢工。此后,法国无产阶级的罢工运动一直持续不断,在巴黎、马赛、里昂和许多其他工业中心都爆发了罢工。

第二次克勒佐工人罢工开始于同年3月21日,持续达23天。帝国调来了军队,逮捕罢工者,对24个被捕者进行审讯,分别判处两个月到三年的徒刑,近100名工人被解雇,近30名士兵因为同情罢工遭到严惩。

4月8日,福尔沙姆博冶金企业有2000名工人为要求提高工资而开始罢工。为镇压这次罢工,步兵和骑兵调到了福尔沙姆博。不久,托尔特罗冶金企业的工人和附近矿工也加入了他们的罢工行列。尽管军队大量介入,工人仍继续罢工。

国际工人协会巴黎分会向工人发出号召,要大家每周从工资中扣除1%用以支援克勒佐和福尔沙姆博被捕工人的家属,许多巴黎支部都响应了这一号召。

罢工委员会在罢工结束时发表了《致民主界宣言》,在宣言中对所有发扬团结精神支援罢工的人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宣言指出:“我们的事业激起了普遍的同情,我们为此感到自豪;一旦情况需要,我们也要发挥同工友们的兄弟团结精神。现在,我们大声宣告:我们要加入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它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未来的希望。”

巴黎铸工罢工开始于4月16日,持续了将近4个月。给铸工提供物质援助的不仅有法国的冶金工人,还有英国、比利时和德国的冶金工人。不久,罢工浪潮遍布全国。

农业工人也参加了1870年的罢工运动,仅在里昂郊区就有近7000人举行过罢工。

这一时期发生于各地的罢工,结束后都建立了国际工人协会支部。

工人在罢工中尝到了国际工人协会给他们带来的甜头,因此纷纷要求参加国际工人协会。

由于巴黎和各地社会主义者的努力,在法国许多地方都成立了新的国际支部。

这时,国际工人协会的性质在法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从1864年初建时的一个小工业工人中的少数人组织,发展成在一些城市遍及所有工业部门的群众性的工人组织。

革命运动日趋发展的形势,提出了一个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这就是必须把巴黎各支部联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联合会。

建立这样—个联合会,遭到了以托伦为首的右翼蒲鲁东主义者的极力阻挠。集体主义者不得不同他们进行顽强的斗争,最后,这一斗争取得了胜利。

1870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联合会成立了。在代表各工人区的国际各支部代表会议上,通过了联合会章程草案。

根据章程草案,每50名国际会员产生1名支部代表,由支部代表组成的联合会委员会作为联合会的管理机构。每个支部均有权根据自己的决定派出和罢免自己的代表。联合会每年应对自己的执行局成员审核两次,分别于4月和10月进行。

章程草案在大会上通过后,保尔·拉法格于1870年4月20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马克思,他说:“这次会议的最成功之处就在于,所有会员都体会到需要集中,工人阶级清楚而明确地理解到了自己的阶级特性和同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您这个阶级斗争的骑士,如果亲临现场,那该是多么幸福啊!”

4月下半月,法国共建立了4个国际工人联合会。

1870年4月18日,马克思次女劳拉·拉法格在从巴黎写给马克思的信中说:“国际在这里创造了奇迹。工人们显然对国际工人协会无限信任,支部天天在建立。”

有关法国国际分会的卓越成就,保尔·拉法格也于同时都告诉了马克思。

保尔·拉法格,法国人,1842年生于古巴的圣地亚哥,9岁时回到法国波尔多。

保尔·拉法格生活的年代正是拿破仑三世在法国实行军事专制统治的时期,残暴的警察统治引起了保尔·拉法格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他在巴黎大学医学院求学时,积极参加反对拿破仑三世第二帝国的斗争,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带头人。他和进步青年共同组织了秘密革命团体“未来社”,经常著文抨击拿破仑三世的残暴统治,主张共和,反对帝制。

1864年年底,巴黎建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巴黎分会,保尔·拉法格参加了这个支部,并成为最活跃的一员。后来,保尔·拉法格由于公开号召法国青年推翻独裁统治,被学校开除学籍,不得不到英国首都伦敦继续完成学业。

在伦敦的几年是保尔·拉法格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一边进大学继续学医,一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与马克思交往,听取马克思的教诲,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久,保尔·拉法格成了马克思主义者。

1868年,拉法格与马克思的次女劳拉在伦敦举行了婚礼。对马克思来说,拉法格不仅是他的女婿,而且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得力助手,是自己精神遗产的忠实卫士。

劳拉·拉法格生于1845年9月26日,是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曾是马克思的秘书,是马克思的得力助手。她的秘书生涯是从她学校毕业后开始的,同她姐姐一样,她协助妈妈分担了为父亲做秘书的一部分工作。她要陪父亲去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查阅资料,帮助摘录和整理资料,按父亲的吩咐草拟信件。马克思极赞赏劳拉的写作才能,并夸她是一个出色的翻译工作者。

马克思非常满意女儿的工作,他甚至嫉妒未来的女婿拉法格,将会夺走他可爱的私人秘书。后来,劳拉和拉法格结婚后迁居巴黎,将大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介绍给了法国读者,为法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870年,拉法格偕劳拉返回巴黎后,把精力都集中在国际巴黎各支部的活动中。同年4月,巴黎各支部召开联合大会,成立了巴黎工人联合会,拉法格当选为联合会委员。

此后,拉法格又回到故乡波尔多,在工人中积极开展活动,改组了国际波尔多支部,使这个支部发展成为设有许多机构的巨大组织,拥有几百名会员。

波尔多是法国西南的一个港口城市,是法国第四大城市,位列巴黎、里昂、马赛之后。

劳拉和拉法格并肩战斗,在为巴黎公社做组织准备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国际工人联合会也译作国际工人协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它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实际上的领袖。由于会名太长,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称之为“国际”。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它为“第一国际”。

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高涨,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欧洲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敌人,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大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大联合。这种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1864年9月28日,英国工联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群众大会,出席大会的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爱尔兰的工人代表,以及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大会根据英法工人代表的提议,决定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工人协会,并选出一个由21个成员组成的临时委员会,国际工人协会宣告成立。

1864年10月5日,国际举行临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代表各国的委员,连同原已选出的委员,共50人;会议还选出一个由9人组成的起草章程的专门委员会,也称小委员会。

马克思出席了国际成立大会,并被选入临时委员会和小委员会。马克思为协会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协会临时章程》,并于1864年11月1日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获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