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完人类音乐的历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中世纪的音乐(1)

中世纪音乐是指从基督教音乐兴起到文艺复兴之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诞生的音乐类型。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在希腊、罗马等古文明之后,中世纪是一段相当长的黑暗期,欧洲的文明在这段时间进步得非常缓慢,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渐渐地推翻了这种看法,至少在音乐方面,中世纪时期仍有较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罗马为中心的基督教音乐,随着基督教的普及,逐渐流传到欧洲各地;除了具有宗教用途的圣歌外,一般的世俗音乐在中世纪时期也日渐发达,这种音乐兴起于骑士之间,然后再发展到百姓社会;乐谱的发明,这是中世纪时期音乐上的另一项重大发展。

中世纪时期的乐器流变

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工艺制作技术的提高及与周边区域的交流加强,乐器的种类和制作复杂程度都较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有所发展。

管风琴

基督教教会一开始是反对在礼拜仪式中使用乐器的,直到管风琴的出现,这项禁令才被突破。管风琴的前身是古罗马时期的水压风琴,中世纪随着制作技术的提高,在水压风琴的基础上发展出大、中、小规格不等的管风琴。管风琴是一种气鸣乐器,通过音管发声、风箱供气。由于管风琴具有宏大的音量和饱满的音色,特别适合在庄严的气氛中演奏严肃神圣的宗教音乐,因此受到教会的偏爱。各教堂逐渐开始配置中型、大型乃至超大型的管风琴。据载10世纪英国的温切斯特教堂拥有一架能够响彻全城的大型管风琴,它有400根音管,26个风箱,演奏时需70人鼓风。由于大型管风琴造价昂贵,体积庞大,通常要与存放它的教堂同时设计、同时建造,使之成为建筑结构中的特殊部分。

除了这种教堂用的大型管风琴外,中世纪兴盛时期还发展出了供贵族家庭演奏世俗音乐的两种小型管风琴。一种是便携式管风琴,演奏时左手充气,右手按键;另一种台式管风琴,置于桌上,一人充气,另一人演奏。

弦乐器

弦乐器中有一种拨弦类乐器,它主要包括古罗马时期继承下来的里拉类古代乐器和中世纪典型拨弦乐器竖琴。另外还有一种琉特琴,它是由阿拉伯人从亚洲带到欧洲的,开始时只有四根弦,后来弦的数目和功能都有很大发展,这种琉特琴在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流行。还有一种索尔特里琴,弹奏索尔特里琴既可以拨弦也可以击弦。

弓弦乐器中有一种叫做“维埃尔琴”的乐器,它一般有5根弦,其中一根是伴音弦,它是后来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维奥尔琴”和如今的小提琴的前身。此外还有一种较为奇特的“轮擦提琴”,琴上装有一木轮,靠其转动摩擦琴弦发声。

管乐器

管乐器包括横笛、竖笛、肖姆管和短号等。其中短号最为流行,它多为木质,能演奏半音。

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音乐

12至13世纪,欧洲确立了封建制度,这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城市文化迅速发展,文学艺术都有所发展。这种发展在音乐领域中表现为:一方面是封建贵族喜爱的世俗音乐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以教堂、修道院为中心的宗教音乐进一步繁荣。而这两者之间又经常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世俗音乐兴起

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即产生了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属于世俗音乐体裁的骑士歌曲。它的产生,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封建王权和城市力量的增强,促使文化水平较低的世俗贵族阶级要求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建立自己的世俗文化。于是,世俗贵族阶级的封建城堡成为了世俗文化中心。十字军东征更加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骑士歌曲就是这种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骑士歌曲是由骑士们创作、演唱的单声部抒情歌曲,发源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也被称为吟唱诗人歌曲。它的内容多数是表现骑士们向他们所钟爱的女人表达爱情,也有向国王表达忠心的,也有同十字军东征有关的政治内容。在音乐结构上多采用段落分明的分节形式,旋律富于感情色彩,节奏自由,调式接近于现在的大调。当时,在整个欧洲,有代表性的骑士歌曲吟唱诗人有贝尔纳(约1125—1195)、兰伯(不详—1207)、贝尔特朗(约1140—1215)等人。

法国北部骑士歌曲受城市、民间音乐的影响较多,更接近于舞曲,其代表人物有亚当·德拉阿尔(约1250—1306)等人。在德国,骑士歌曲出现稍晚,被称为恋诗歌手歌曲,它受法国骑士歌曲的影响,其内容宗教性较强,音乐有些古板,代表人物有库连贝尔格、瓦尔特(约1170—1230)等人。西班牙有坎蒂加歌曲,意大利有劳达歌曲,与骑士歌曲一样,都是单声部的。

骑士歌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随着骑士阶层本身的逐渐没落,至14世纪时便随之衰落了。

专业多声部音乐

世俗骑士歌曲发展的同时,在12—13世纪,教堂的专业多声部音乐也获得了重要发展。

随着城市文化的兴起,人们对宗教音乐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粗陋的奥伽侬音乐形式,要求创造更为丰富、优美的新音乐。多声部的复调风格便成为这种新的要求的对象。当时巴黎圣母院成为改造奥伽侬音乐,使它向真正的多声部音乐迈进的重要音乐中心,该音乐中心的影响长达100多年。这就是“巴黎圣母院乐派”。该学派在12世纪下半叶以宗教音乐家莱奥南为代表,在12世纪与13世纪之交;以佩罗坦为代表。

莱奥南将奥伽侬中节奏自由的圣咏旋律,用均匀长时值的办法加以改造,使它成为一种有确定节奏的旋律,称为固定歌调,然后以它为基础,再创作一个新的旋律,二者之间采取反向进行,这样便产生了一种风格新颖的新的音乐结构。它的音色比较丰满,并将听众的注意力引向带有华彩性质的旋律,这样一来,音乐的表现力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增强。通过这种处理,原来的奥伽侬真正的二声部复调音乐迈进了一步。

佩罗坦的功绩则在于:在莱奥南二声部奥伽侬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声部、四声部的奥伽侬,其中使用了声部交错进行、声部间的模仿、较小时值的节奏运用等音乐创作手法,并加入了乐器伴奏。

后来,多声部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从奥伽侬分化出来的新的多声部音乐体裁,其中的重要代表有孔杜克图斯和经文歌。

孔杜克图斯的特点是取消了圣咏的固定歌调,而代以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旋律。这种旋律的节奏已不再是长时值的形态,而是与上方声部相接近,显得很活跃。这样一来,音乐就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了格里高利圣咏的束缚,在表现作曲家个人的情感上有了较多的可能性。

经文歌的特点是在节奏化了的固定歌调上,加上了一个与固定歌调的词不同的新词声部。开始时这两种音乐体裁都是用拉丁文来表现宗教内容,后来新声部的内容世俗化了,拉丁文也被当地民族语言所取代。

骑士歌曲、世俗性城市歌曲的因素渗入了新声部旋律,于是形成了一种拉丁文与民族语言、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相混合的综合体。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和风格,标志着随着世俗音乐向宗教音乐的不断渗透,以格里高利圣咏为核心的奥伽侬已经解体,真正专业化的多声部复调音乐已经诞生。这是这一时期音乐在风格、技法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突破。

游吟诗人与流浪艺人

游吟诗人和流浪艺人是在中世纪的生活背景下产生的特殊人群,他们依靠自己音乐方面的才华,为上层社会服务。

游吟诗人的出现

11世纪末期,欧洲出现了游吟诗人。他们既不是居家的贵族,也不是从一个城堡流浪到另一个城堡的巡游歌手。游吟诗人大多来自阳光充足、绚丽多彩的法国南部的普旺斯。法国北部也有类似的游吟诗人,但在法文中用了另外一个名词“行吟诗人”来表示。

游吟诗人活跃于1150至1210年之间,这正是法国文学统治西欧的时期,甚至意大利诗歌都用法国普罗旺斯语写作。但丁自己曾经认为,他的伟大的长篇叙事诗《神曲》,就是以游吟诗人的语言写成的。这时,封建主在欧洲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骑士阶层,他们的文化同教会的文化大相径庭。他们崇尚战争,重视荣誉并尊重妇女。游吟诗人把这些高尚的骑士文化写进自己的歌里,获得骑士阶层的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