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德彪西与《牧神午后前奏曲》
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19世纪末,德彪西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评论,同时,还研究了当时的印象主义绘画风格。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1894年,《牧神午后前奏曲》带给他音乐方面的首次成功,之后他还创作了很多著名作品,如钢琴曲《儿童乐国》、管弦乐组曲《大海》、《李尔王》等。
相遇音乐
有人说:“听德彪四的音乐,哪怕你是个乐盲,你也定能从中体味到音乐的美妙,”正像他说的一样,如果你能静静地听一段德彪西独具特性的、耐人寻味的幻想式即兴风格的音乐,你一定会被陶醉。
就像德彪西的著名钢琴曲《月光》、组曲《版画集》、《意象集》,旋律流畅华美,让你能清楚地感觉到月光照射下的水面,光影在波光中闪烁、交织而构成的动感画面。因此,有人用“莫奈用色彩,德彪西用音乐”来形容他的作品,可见他为古典音乐所作出的贡献。
1862年8月22日德彪西出生在巴黎的近郊。他父亲当过店员,开过小陶器店。祖祖辈辈都不懂音乐。由于家境贫困,父亲一心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名船员。
幼年时期,德彪西曾随同父母一起来到住地中海沿岸的叔叔家生活。他深爱大海,经常跑到大海边入迷地欣赏那变幻多端的海景,地中海壮丽的景致在童年德彪西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毫无疑问,这对他30年后创作交响组曲《大海》有着深厚的影响。
德彪西的婶婶会弹钢琴,也是这位婶婶让德彪西第一次接触到音乐。他曾跟随着婶婶学琴,后来又拜一位钢琴弹得很好的意大利人为师。
只是这种有意思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他们全家要回到巴黎去。德彪西没老师教琴了,但是他每天都坐在钢琴旁叮咚叮咚地弹一些在婶婶家学会的曲子。
有一天,诗人维尔列努的妻子莫德夫人偶然间听到德彪西的演奏,发现这个孩子有很好的音乐素质,于是就去劝说孩子的父亲,让他学习音乐。莫德夫人曾经是波兰音乐家肖邦的女弟子,有着很高的音乐修养,最后她免费为德彪西教授钢琴。在莫德夫人的指教下,德彪西的琴技有了很大提高,11岁时就顺利通过考试,被巴黎音乐学院录取了。
在巴黎音乐学院。德彪西非常刻苦,他对每门课都很认真。无论是钢琴还是和声学,他的成绩都很优秀。入学的第二年,12岁的德彪西在钢琴比赛中获第二名,13岁时,他获得了第一名。
德彪西是个天生的叛逆者,从小就有满脑子的疑惑,往往对长辈提出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而自己却不以为意。在音乐学院学习时他也对老师提出诸多挑战,令这些音乐家七窍生烟,火冒三丈。所以,对于这些保守的老师来说,德彪西并不是“正统”的好学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柴可夫斯基的保护人梅克夫人需要一个钢琴教师,德彪西便被推荐给了她。梅克夫人是一位富有的寡妇,酷爱音乐,她手下有一个三重奏团,演奏各种古典音乐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德彪西在三重奏团中担任钢琴演奏者,兼任她家的钢琴教师。
夏天到了,德彪西跟随梅克夫人到威尼斯、维也纳,最后到了莫斯科。这是一次音乐旅行,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听音乐会,和音乐家见面,这使德彪西视野大开。尤其是在莫斯科听了莫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以后,德彪西感觉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的音乐世界,这些丰富、新颖的俄罗斯音乐使他感到亲切、振奋。
从莫斯科回来以后,德彪西回到巴黎音乐学院继续学习。他进入了耶尔涅斯·格罗的作曲班。格罗老师见识多、思路广,他很欣赏他的学生德彪西。他们俩不但是师生,也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畅谈到深夜,从美学、绘画谈到和声、作曲,共同的志趣使他们很接近。在格罗老师的指导下,他的作曲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德彪西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的第十个年头,他的作品获得了罗马二等奖。第二年,他创作的合唱曲《浪儿》获得了罗马大奖。
罗马大奖是法国政府设立的艺术奖,奖给有才华的美术家、建筑家和音乐家。在当时,能荣获罗马大奖极为不易,获奖者可由政府派送意大利首都罗马留学4年。
23岁的德彪西就可以去罗马留学了!意大利是欧洲著名的音乐之乡,留学罗马,这对当时的年轻音乐家们是具有多大的吸引力呀!大家很羡慕德彪西能有这个可贵的机会。可是,德彪西到了罗马以后却感到很失望,他忍受不了罗马音乐学院严格苛刻的规章制度,他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限制,认为把时间都白白浪费在学院式的学习之中不值得,心中闷闷不乐。他在罗马只呆了两年,留学期还未满,就返回了巴黎。
回到巴黎以后,德彪西就像一个人久住幽暗、沉闷的小屋。一下子来到空气新鲜、阳光灿烂的原野一样,心情格外舒畅。
走近印象主义
19世纪末的巴黎,思想界、文艺界都十分活跃,存在着各种思潮、各种流派。这对正在探索音乐新道路的德彪西来说是最理想不过的环境。当时,在巴黎最盛行的是文学上的象征主义和绘画上的印象主义。
象征主义反对在诗歌创作中的无意识感情流露和客观主义地描写现实,而主张通过理智化的感受去表现近代人微妙的思想意识。
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流行于法国的一个绘画流派的名称。1874年,有一群年轻的法国画家在巴黎一起举行了个人画展。由于他们的画法打破了传统的规则框框,遭到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因为画展中有一幅画叫做《日出印象》,所以人们就把他们的绘画称作“印象主义”,把这些画家称作“印象主义者”。这些画家侧重于一个物体所引起的视觉印象和物体周围的色彩、光线、气氛等。在他们的画中,运动多于静止,他们用不断转换的线条和模糊多变的色调代替了清楚的轮廓和陈旧的色彩。
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艺术思潮都产生于法国,但是,它们很快就传到欧洲各国,对欧洲的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德彪西回到巴黎以后,结识了象征派诗歌的倡导者马拉美。马拉美比德彪西年长20岁,他与德彪西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欣赏和学习各自领域的才华上的。德彪西成了马拉美家中的常客。他在马拉美家又结识了许多象征派诗人、印象派画家和雕塑家。这些艺术家们每逢星期二都聚集到马拉美家中,他们热烈地探讨文艺问题,发表自己的艺术见解,展示自己的作品,思想非常活跃。在这个艺术家的圈子里,只有德彪西是音乐家。他每次集会必到,注意倾听他们的艺术主张,认真地加以思索,一个计划渐渐在他心中孕育成形。
印象派的画家们主张大胆革新,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光与色的表现效果,这一切正是德彪西在音乐上所向往和追求的。他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决心用音乐去描绘事物的瞬间变化、大自然的一个景致,力求像印象派画家画的画一样,不追求实物清晰的轮廓,而着力在色彩、光线的明丽。
诗性的音乐
除了印象派画家对德彪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之外,这个时候,还有一件事对德彪西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那就是1889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在这个博览会上,德彪西接触到了东方音乐。其中的中国音乐、越南音乐以及印尼的爪哇音乐,引起了德彪西的兴趣。
在博览会期间,他经常跑去听东方音乐的演奏。尤其是印尼的爪哇音乐给德彪西的印象太深刻了。爪哇人跳着宗教性舞蹈,给舞者伴奏的是一个独特的乐队,乐队除了一种三弦的提琴外,大多是铜锣、铙钹、鼓这类打击乐器。看着这些原始的、动作简单的舞蹈,听着这种旋律、节奏奇异的演奏,不少人忍不住笑了起来。但是,这节奏丰富、和声微妙的爪哇音乐却引起了德彪西的浓厚兴趣。这些东方音乐对德彪西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罗曼·罗兰称,德彪西“是一个伟大的梦境画家”。德彪西的名字也永远与“印象派音乐”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总说,要听德彪西的音乐,那么一定要读马拉美的诗,看印象派的画。
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代表作是1892年创作的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这是根据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的。德彪西以印象派的艺术手法,用音乐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爱琴海海边,太阳晒热的土地散发着浓郁的芳香,一群森林女神在沐浴。牧神吹着婉转动听的笛子,悄然走近森林女神,她们惊叫着逃开。在中午的阳光下,牧神吹奏着迷人的牧笛。乐曲表现得细腻,乐器使用得大胆,和声美妙地流动,节奏复杂,这首乐曲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德彪西的音乐特色,被认为是德彪西的代表作品。
德彪西是用音乐自由地解说马拉美的诗所体现的美丽诗意。朦胧飘忽的音乐把一幕接一幕的图画及牧神的梦幻带到听众的思维中。马拉美在听完乐曲的首演后赞赏地写道:“你对‘牧神午后’的音乐图解,除了用技巧使诗意延伸到更具怀恋之情和更美的光线中外,没有任何与原诗不协调之处。”德彪西也曾说过:“这首前奏曲是为马拉美优美诗歌所作的极为细致的解释。它自始至终与诗歌紧密联系在一起。”
1918年3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正激烈。德国的炮火猛烈轰击着巴黎。在战火纷飞、隆隆的炮声震荡中,身患癌症的德彪西离开了人世,时年56岁。这位印象派音乐的奠基者,对20世纪现代音乐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位音乐学者说:“他结束了一个时代,把那个时代中的成就推到了顶峰,同时他又为一个新的时代开辟了道路。今天,他的音乐比他逝世时更有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