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2016最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本章学习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中必不可少的考点,并占有相当的分数与比例。这部分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内容。这些知识点都是考生所熟悉的,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联系性,学会变通,切忌单纯地死记硬背。

核心讲义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第一阶段:邓小平理论的雏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后不久,邓小平又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点经验。这十点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雏形。

2.第二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开幕词中,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次会议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同时,改革开放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从而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更加全面。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深入研究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指导方针,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次会议构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至此,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3.第三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完善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发表重要谈话,这个谈话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大以来,围绕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探讨,做了新的深刻概括和总结,鲜明地回答了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次谈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使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和轮廓更加清晰。

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的指导下,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并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标志着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当代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上的第二次飞跃。

4.第四阶段:邓小平理论的确立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且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了党章,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和命名。中国从此进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新阶段。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围绕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的原则,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一个首先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2)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

(3)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五、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邓小平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谈话,他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共十四大报告又指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

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如下:

(1)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2)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七、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成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

(1)我国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这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2)我国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健全、完善与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大量文盲和半文盲的存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小生产思想的影响广泛存在。

(3)作为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是一个上百年的较长历史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我国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此,只有通过迅速发展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决好这一主要矛盾。所以,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

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基本路线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十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为实现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第三步战略步骤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如下: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②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③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推进经济振兴和国家兴旺发达,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②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③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十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在1979年11月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0年12月,邓小平又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10月,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又经过半年多的集思广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在全党中取得了共识,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完成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1.不同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

市场机制包括供求、价格、竞争三方面的要求。(1)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2)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3)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4)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积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1.所有制结构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党的十五大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概括地说,是总体水平较低,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发展很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第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因而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非公有制经济。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做了新的社会定位,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

2.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分配制度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结构上,也必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是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形式,是公有制经济在分配方式上的实现形式。另外,由于存在多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多种非公有制形式,与此相适应,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2)其他分配方式。

①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福利性分配;资产性分配;经营性分配。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分配形式:个体经济的分配;私营经济的分配;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分配。

十四、社会主义改革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最具特色的内容之—。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理解社会主义改革需要明确以下几点:(1)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它主要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2)从深度上看,我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3)从广度上看,改革要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改革一个陈旧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想方式。(4)从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上讲,改革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其宏伟和艰巨不亚于建立一个新中国。(5)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目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内容。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等主要内容。同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取得了成功,推动了城市改革的进行。1984年以后,我们开始对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巨大成就。

开放也是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又一鲜明特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这是邓小平通过对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从本国实际出发,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和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开放。

十五、四项基本原则

1.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及其内容

邓小平于1979年3月30日在理论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报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虽然不是新的东西,但邓小平第一个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并首次使用“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概念。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提出,对于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绝不允许任何人加以动摇,并且要用适当的法律形式加以确定。党的十二大修改了党章,在总纲中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全党团结一致的政治基础”。1982年新修改的宪法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公民的行为标准。至此,四项基本原则载入党章和宪法。

2.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在四项基本原则中,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前进的根本方向,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事业胜利的保障,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十六、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形成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仅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而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面也已取得巨大胜利。面对新世纪,党中央领导全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为实现这个总目标,我们党必须解决好“两大问题”,加强“三方面建设”,发挥“三大优势”。

两大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党的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方面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三大优势: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只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坚持努力奋斗,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才能把党建设好。

十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邓小平对国际形势新发展的准确判断,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奠定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的基础。

十八、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国际形势的新特点,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就是:

(1)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国家利益。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同样也尊重别国的国家主权与利益,平等互利,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真正的不结盟。不结盟就是不参加任何国家集团与军事集团,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事务。我们同谁都往来,同谁都交朋友,说公道话,办公道事,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谁;谁搞战争和霸权,我们就反对谁。

(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干涉、侵犯他国主权的主要根源。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中国永远不称霸。

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也是我国人民的愿望。我们主张和平是由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平主要体现在:

(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我们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

(2)坚持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原则建立和发展新型的党际关系,促进国际关系的发展。

(3)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与争端。我们主张从稳定国际关系的大局出发,用和平手段,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种分歧和争端。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暂时搁置。求同存异,反对诉诸武力,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

(4)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邓小平早在1974年在联合国发言时就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核心是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和维护世界各国的主权独立和国家利益,建立民主、平等、合理、公正的新型国际关系,以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人类的共同繁荣。

十九、“一国两制”的形成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阐明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表明“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熟。

1982年9月以后,“一国两制”构想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发展并走向法制化。1982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1984年和1987年分别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1990年和1993年分别通过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都贯彻了“一国两制”的精神,使“一国两制”进一步法制化。

二十、“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3)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基本法赋予的高度自治权。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邓小平多次讲到,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统一问题后,对香港、澳门、台湾的政策50年不变,50年之后还会不变。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意义包括:

(1)“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3)“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4)“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和新的范例。

二十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二十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使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2.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仍然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把握时机发展自己、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等等。这些根本性的方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不能有任何的动摇。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仅是三句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所要解决的实践课题,以及理论和现实意义,从而完整地概括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南。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这就是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未来,科学发展观不仅将继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还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境界。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真题链接

单选题

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答案】C

【解析】“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规划,“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等等,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的全部理论活动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并围绕着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构建了一个科学体系。故本题选C。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答案】D

【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故本题选择D。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答案】C

【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丰富深化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反映了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故本题选择C。

多选题

邓小平曾从不同角度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坚持走全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可见,( )。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D.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案】ABCD

【解析】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