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巴菲特右手李嘉诚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巴菲特教你选择企业

‖第一章‖选择企业的基本准则

选择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有些投资者在寻找投资目标时,往往只关注股价是否便宜。巴菲特告诉我们,选择企业时应关注企业业务经营状况,要选择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投资。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非同一般的好公司,要比用非同一般的好价格买下一家一般的公司好得多。

巴菲特说:“对于投资者来说,关键不是确定某个产业对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或者这个产业将会增长多少,而是要确定任何所选择的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确定这种优势的持续性。”

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企业,具有超出产业水平的超额盈利能力,长期来说,能够创造远远高于一般企业的价值增值。

巴菲特始终遵循他的导师格雷厄姆的教导:“我认为迄今为止最优秀的投资著作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他在最后一章的最后一部分的开头写道:‘当投资最接近于企业经营时才是最明智的。’”

巴菲特认为,股票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投资人买入了股票,不管数量多少,决定股票价值的不是市场,也不是宏观经济,而是公司业务本身的经营情况。巴菲特说:“在投资中,我们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也不是证券分析师……最终,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

巴菲特将他的投资成功归功于他的商业思维。他说:“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者,因为我同时是一个企业家。我是一个比较好的企业家,因为我同时是一个投资者。”

巴菲特总是集中精力尽可能多地了解公司业务经营情况,他认为公司业务分析的关键在于竞争优势:

(1)企业的业务是否长期稳定,过去是否一直具有竞争优势?

(2)企业的业务是否具有经济特许权,现在是否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3)企业现在的强大竞争优势是否能够长期持续保持?

由于巴菲特是长期投资,所以他非常重视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而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是由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决定的,分析起来相当困难。巴菲特为了提高对企业长期发展前景的准确性,在选择投资目标时严格要求公司有着长期稳定的经营历史,这样他才能够据此分析公司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是否同样能够继续长期稳定经营,继续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巴菲特认为公司应该保持业绩的稳定性,在原有的业务上做大做强,才是使竞争优势长期持续的根本所在,因此巴菲特最喜欢投资的是那些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司。

同时,巴菲特在长期的投资中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特许权是企业持续取得超额利润的关键所在。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1993年的年报中对可口可乐的持续竞争优势表示惊叹:“我实在很难找到一家能与可口可乐的规模相匹敌的公司,也很难找到一家公司像可口可乐那样10年来只销售一种固定不变的产品。尽管50多年来,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种类有所扩大,但这句话仍然非常贴切。就长期而言,可口可乐与吉列所面临的产业风险,要比任何电脑公司或是通讯公司小得多,可口可乐占全世界饮料销售量的44%,吉列的剃须刀市场则有60%的占有率(以销售额计)。更重要的是,可口可乐与吉列近年来也确实在继续增加它们的产品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品牌的巨大吸引力、产品的出众特质与销售渠道的强大实力,使得它们拥有超强的竞争力,就像是在它们的经济城堡周围形成了一条条护城河。相比之下,一般的公司每天都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浴血奋战。”

因此,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是一个竞争优势持续“注定必然如此”的典型优秀企业。

巴菲特将竞争优势壁垒比喻为保护企业经济城堡的护城河,强大的竞争优势如同宽大的护城河保护着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

我们喜欢拥有这样的城堡:“有很宽的护城河,河里游满了很多鲨鱼和鳄鱼,足以抵挡外来的闯入者——有成千上万的竞争者想夺走我们的市场。我们认为所谓的护城河是不可能跨越的,并且每一年我们都让我们的管理者进一步加宽我们的护城河,即使这样做不能提高当年的盈利。我们认为我们所拥有的企业都有着又宽又大的护城河。”

选择盈利高的企业

一家优秀的企业应该可以不借助债务资本,而仅用股权资本来获得不错的盈利水平。优秀企业的投资决策,会产生令人满意的业绩,即使没有贷款的帮助也一样。如果公司是通过大量的贷款来获得利润的,那么该公司的获利能力就值得怀疑。

巴菲特说:“我想买入企业的标准之一是其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在他看来,一个公司的权益资本收益率与股东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投资分析家通常用每股税后利润(又称为每股收益)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上年度每股收益提高了吗?高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了吗?巴菲特认为,这只是个烟幕。因为大多数企业都保留上年度盈利的一部分用来增加股权资本,所以没有理由对每股收益感到兴奋。如果一家公司在每股收益增长10%,那就没有任何意义。在巴菲特看来,这与把钱存到储蓄账户上,并让利息以复利方式累计增长是完全一样的。

“对经营管理获利状况最重要的量度,是已投入股权资本的收益状况,而不是每股收益。”巴菲特更愿意使用权益资本收益率——经营利润对股东的比例来评价一家公司的经营业绩。

采用权益资本收益率时,需作某些调整。首先,有价证券应该按投资成本而不是市场价格来估价。因为股票市场价格会极大地影响一家公司权益资本收益率。例如,如果一年中股价戏剧性地上升,那么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就会增加,即使公司经营业绩的确非常优秀,但与这么大的股权市值相除,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将急剧减小。相反,股价下跌会减少股东收益,从而会使平庸的盈利状况看起来比实际好得多。

其次,投资人也应控制任何非经常项目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巴菲特将所有资本性的收入和损失及其他会增减利润的特殊项目全部排除在外,集中考察公司的经营利润,他想知道,管理层利用现有资本通过经营能产生多少利润。他说,这是评判公司获利能力的最好指标。

巴菲特认为,衡量一家公司盈利能力的另一最佳指标是股东收益率。

高水平的权益投资收益率必然会导致公司股东权益的高速增长,相应也会导致公司内在价值及股价的稳定增长。长期投资于具有高水平权益投资收益率的优秀公司,正是巴菲特获得巨大投资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

一般说来,管理层用来实现盈利的资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原来投入的历史资本,另一部分是由于未分配利润形成的留存收益。这两部分资本是公司实现盈利创造价值的基础。如果说公司当前的市值反映了股东历史投入资本所创造的价值,那么公司未来市值的增长主要反映了留存收益创造的价值增长。否则管理层利用股东的留存收益不但不会创造价值,而且会毁灭价值。

事实上,分析留存收益的盈利能力并不容易,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仅仅计算总体收益率。

很多情况下,在判断是否应当留存收益时,股东们不应当仅仅将最近几年总的增量收益与总的增量资本相比较,因为这种关系可能由于公司核心业务的增长而扭曲。在通货膨胀时期,核心业务具有非凡竞争优势的公司,在那项业务中仅投入一小部分增量资产就可以产生很高的回报率。但是,除非公司销售量正处于巨大的增长中,否则出色的业绩肯定可以产生大量多余的现金。即使一家公司把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回报率低的业务中,公司留存资产的总体收益情况仍然可能相当出色,因为投入到核心业务中的那部分留存收益创造了超常的回报。许多股东权益回报率和总体增量资产回报率持续表现良好的股份公司,实际上是将大部分的留存收益投入到毫无吸引力的,甚至是灾难性的项目之中。公司强大的核心业务年复一年地持续增长,掩盖了其他资本配置领域里一再重复的错误。犯下错误的经理们总是不断报告他们从最新的失败中吸取的教训,然后,再去寻找下一个新的教训。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重要的是要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将来的盈利能力是投资人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选择价格合理的企业

是不是投资世界上最好的企业就一定会有最好的回报呢?巴菲特给了否定的回答,因为投资成功的一个必要前提是要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买入。

何谓有吸引力?就是股票的价格与我们计算的价值相比有足够大的安全空间。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在企业的价值被市场低估的时候买入。这看似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但在贪婪和恐慌面前,一切都会变得很复杂。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股神”,正是源于他无比坚定的执行力,永远把安全空间放在第一位。

巴菲特说:“投资人只应该买进股价低于净值2/3的股票。”利用股市中价格和价值的背离,以合理的价格买入,然后在股价上涨后卖出,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巴菲特认为,在购买任何股票前,投资者都要关注企业的市场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以保证在理想的价格上买进。不过他也认为,确定企业内在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内在价值的概念既严格又富于弹性,我们并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出企业内在价值的公式,关键是你得懂这个企业。在巴菲特看来,如果一家企业的经营业绩出众,即使它在短期内被市场忽略了,但它的价值最终会随之上涨的。

投资者在寻找到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后,买入其股票并不能保证他获得利润。他应该首先对公司内在价值进行评估,确定自己准备买入的企业股票的价值是多少,然后将该价值与股票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巴菲特称为“用40美分购买价值1美元的股票”。

格雷厄姆曾说:“最聪明的投资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理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试想一下,是不是大多数投资者正是由于没有将自己看成是企业的主人,而只是将它看成了短期获利的工具呢?所以,人们对企业的关心程度是不够的,甚至常常在对其并没有充分了解的时候就匆匆下手。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看成是企业的主人,情况则会大不相同。我们会关心它,包括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的成绩与失误,它的优势与劣势,明白了这些,我们对企业的价值到底有多少也会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有助于我们确定该企业股票的合理价格。

使用自己的投资系统是巴菲特的一个天性。他不再需要有意识地思考每一个行动步骤。

例如,巴菲特经常谈到根据长期国债的当前利率将估算出的企业未来收益折现以判断企业现值的方法。但他真是这样做的吗?根据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所说,事实并非如此。芒格曾在伯克希尔公司的一次年会上说:“我从没见他这么做过。”这是因为巴菲特的行动是下意识的。

当他看到一家他了解的企业时,凭借数十年的分析企业价值的经验,他的潜意识会生成一幅精神图像,展现出这家公司在10到20年后的样子。他可以简单地比较两幅图像,也就是这家公司今天的状况和未来的可能状况,然后立刻作出是否购买这家企业股票的决策。

当超市里的一名购物者看到他最喜欢的肥皂正以5折出售时,他不需要做复杂的计算就知道这是划算的价格。巴菲特同样不需复杂的计算就能知道一家公司的售价是否划算。对他来说,一个投资对象是不是便宜货是显而易见的。

当巴菲特于1988年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时,这家公司的每股收益是36美分。这些收益产生于1.07美元的每股净资产,因此可口可乐的净资产回报率是33.6%。而且,它的净资产回报率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假设可口可乐的净资产回报率和分红率均保持不变,那么在10年内,它的每股收益将增长到2.13美元。

在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时,该股的市盈率在10.7~13.2之间。按这个倍数估算,可口可乐的股价将在未来10年内达到22~28美元。

巴菲特的目标投资收益率是15%。他的平均买价是每股5.22美元,按15%的年回报率计算,可口可乐的股价应该在10年后上涨到21.18美元。

巴菲特购买的是一家企业的股份。如果企业本身是健康的,股市的波动不算什么,可口可乐的收益不会受到影响,而且仍会增长。事实上,巴菲特可以估算出,可口可乐在此后10年中的每股分红累计将达5美元左右。

结果,在1998年年末,可口可乐的市盈率达到了46.5美元,股价为6.07元。巴菲特的平均买价是5.22美元,所以他的年复利率是28.9%。这还不包括分红。

即使你决定要像巴菲特那样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可是你并不知道一个企业的股票到底值多少钱。巴菲特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半靠科学的分析,一半靠天赋。他说:“你应当具备企业如何经营的知识,也要懂得企业的语言(即知道如何看懂那些财务报表),对于投资的某种沉迷,以及适中的品格特性,这可是比智商高低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他将增进你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你能够避免不时在投资市场上传染的形形色色的大面积的歇斯底里。”

选择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

许多投资者所犯的错误是,认为企业股票的价格及其涨落取决于其与竞争对于竞争的情况。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取决于它的经济特许权。但请记住,我们买的不是股票,而是企业。作为企业买主,我们必须认识到有许多力量影响着股票价格——这些力量往往与企业的实力及其经济特许权有关。

巴菲特说:“经济特许权是企业持续取得超额利润的关键。”

与没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相比,拥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被淘汰的可能性要小得多。长期的盈利预测也比较容易作出。

巴菲特认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应该具有其他竞争者所不具有的某种特质,即“经济特许权”。那些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在市场上有着一种特别的能力,其他企业就不能挤进这一领域与你竞争,更不可能与你展开价格战,分享你的利润。巴菲特曾经将企业的经济特许权价值描述为一条环绕企业城堡的护城河。这些特权给企业加装了一道安全防护网,使其在多变的商业世界里多了一份保障。

根据巴菲特的观点,整个经济世界可划分为两个团体: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形成的小团体和一群普通的商业企业组成的大团体。后者中的大部分企业的股票是不值得购买的。巴菲特把特许经营定义为:一家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市场需求甚至是强烈的需求,并且没有比较接近的替代产品,没有受到政府的价格管制。这些特许经营型企业有规则地提高它们的产品或者是服务的价格,却不必担心失去市场份额。特许经营型企业甚至可以在需求平稳、生产能力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提价。这种定价的灵活性是特许经营的一个重要特性,它使得投资可以得到超乎寻常的回报。特许经营企业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拥有大量的经济信誉,可以更有效地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反,普通的商业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与竞争对手往往大同小异或者雷同。几年前,普通的商品包括油料、汽油、化学品、小麦、铜、木材和橘汁。如今,计算机、汽车、空运服务、银行服务和保险业也都成了典型的日用商品。尽管有巨大的广告预算,它们的产品或者服务仍然与竞争对手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区别。

具有经济特许权是出色企业的特点,与没有经济特许权的企业相比,它今后20年的情况更容易预测。从踏入投资行业开始,巴菲特便对这种具有特许权的公司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在普通企业遭遇危机的时刻,那些具有经济特许权企业虽然也可能受到影响,但它们的经济特许权的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而且在这样的时刻,股价一般都会下跌,这正是买入的大好时机。

就像可口可乐公司,它拥有全世界所有公司中价值最高的经济特许权。“如果你给我1000亿美元用以交换可口可乐这种饮料在世界上的特许权,我会把钱还给你,并对你说:‘这不可能。’”

对企业所有者来说,经济特许权意味着很难遇到竞争。虽然可口可乐比一般饮料贵,但喜欢可口可乐的人不会在乎。你无法通过降价与可口可乐竞争,这也是经济特许权存在的一个表现。人们很难与易趣竞争,因为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上拍卖市场。人们之所以很难与吉列竞争,是因为它拥有大量忠实的客户。迪士尼、箭牌糖果公司也是如此。

经济特许权并不限于热爱一种产品。虽然许多人对微软公司不满,却依旧使用视窗软件,因为大量软件需要依赖它运行,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被迫使用。虽然人们也许不满于附近的沃尔玛超市给邻居的百货店带来的遭遇,却仍然在沃尔玛购买小百货,因为那里的小百货便宜得让他们无法拒绝。沃尔玛具有价格特许权。

特许经营通常会形成盈利优势。优势之一表现在可以自由涨价从而获得较高的盈利率。另一点则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比较容易生存下来并保持活力。巴菲特认为,持有一家即使犯了错误,利润仍能超过平均水平的企业的股票是值得的“。特许经营企业可以容忍管理失误,无能的管理者可能会减少它的盈利能力,但不会造成致命的损失。”

拥有特许权的企业更加引人注目的一点在于,它们能够与通货膨胀保持同步。换言之,成本上涨时,它们能够提价。即使可口可乐、吉列剃须刀或者星巴克的大杯咖啡今天的价格比昨天要贵,人们也仍然会购买这些商品。

如果你理解了所谓经济特许权类型的企业,你便不难从众多的股票中把它们找出来。如果你恰好以一个合适的价格买进此股票,并长期持有它的话,那你的投资几乎是零风险。

选择超级明星经理人管理的企业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目标时,也应该注重一个企业的优秀的经理人,因为优秀的经理人更注重公司长期保持专业化的经营,只有专业化的经营才能使公司盈利能力更高。此外,从合作者的角度来看,大家都愿意并喜欢与尊敬的人一起共事,因为这可以使良好的结果出现的机会最大化,并且保证一个良好的合作过程。

巴菲特说:“在进行控股收购和股票买入时,我们要像购买目标公司,不仅需要该公司的业务优秀,还要有非凡出众、聪明能干并且受人敬爱的管理者。”

以巴菲特多年的投资经验来看,他只选择那些他喜欢、信任和敬佩的经理人管理的优秀企业,他觉得这样才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巴菲特把这称为与伟人一起才能成就伟业。

在1989年巴菲特公开宣布他已持有可口可乐公司6.3%的股份。当被问到为什么没有更早地持有该公司的股票时,巴菲特回答是因为过去他对可口可乐的长期发展前景缺乏信心。

至于为什么后来又买进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巴菲特给出的解释是他看到了可口可乐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在罗伯托·郭思达和唐·基奥领导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且自1962年起一直担任公司总裁的保罗·奥斯汀1971年被任命为董事长,之后可口可乐公司就开始了大规模地进行多元化经营,比如投资于众多与可乐无关的项目,包括水净化、白酒、养虾、塑料、农场等。

巴菲特认为这些举措是在浪费宝贵的资金。在股东的压力下,奥斯汀被迫辞职,1981年可口可乐公司第一位外籍总裁罗伯托·郭思达上任。罗伯托上任后全力以赴转向美国可乐市场上与百事可乐的竞争。1985年,可口可乐放弃了已使用100多年的老配方,推出了新的可乐配方。这一惊人的失误付出了惊人的代价。在无数可口可乐忠诚消费者的压力下,老配方不得不又恢复了。罗伯托渐渐放弃了与可乐无关的业务。从1984~1987年,即巴菲特投资前,可口可乐在全世界的销量增加了34%,每加仑边际利润也从22%上升到27%,国外的总利润从6.66亿美元涨到了几十亿美元。报告中更吸引人的是重新调整后的公司本身。1984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国外利润只勉强占总利润的一半多一点(52%),到1987年,它的利润的3/4来自于美国本土以外。在罗伯托的领导下,可口可乐公司的巨大变化吸引了巴菲特的注意。

罗伯托·郭思达拥有非常难得的天赋,将市场销售与公司财务两方面的高超技巧整合在一起,不但使公司产品销售增长最大化,而且也使这种增长带给股东最大化的回报。

1997年罗伯托·郭思达在被诊断出肺癌的消息对外公布后不到两个月便不幸去世。罗伯托显示出卓越且清晰的战略远见,他总是将公司目标定位于促进可口可乐股东价值不断增长上,罗伯托很清楚他要将公司引向何方、如何到达目的地、为什么这是适合所有股东的最佳路径。同样重要的是他对于达成以上目标有着强烈的渴望。

选择具有超级资本配置能力的企业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能够体现管理层高超的资本配置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管理层在公司股价过低时大量进行股份的收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与业务相比,业务是公司发展的根本所在,优秀的鼓励能够为优秀的公司锦上添花。所以在应用这个原则时,不能忽视掉公司的业务。

巴菲特说:“企业经理的最重要的工作是资本配置。一旦管理者作出资本配置的决策,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其行为的基本准则就是促进每股的内在价值的增长,从而避免每股的内在价值的降低。”

巴菲特认为资本配置对企业和投资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层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资本配置的能力。资本配置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能否正确地把大量的资本投资于未来长期推动股东价值增长的最大化的项目上,可以这么说,资本配置上的远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远景。

比如在可口可乐每年的年报中,管理层都会一再重申:“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使股东价值最大化。”罗伯托·郭思达在公司“80年代的经营战略”中指出:“未来10年内我们要继续对股东负责,使他们的投资增值。为了给我们的股东创造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我们必须找到条件合适、回报率超过通货膨胀率的项目。”

公司的经营战略则强调使公司长期现金流最大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可口可乐公司采取的是集中投资高收益的软饮料企业,并不断降低成本的经营战略。这一战略的成功直接表现为公司现金流增长、权益资本收益率提高和股东收益增加。为实现这一宗旨,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增加权益资本收益率和利润率来提高红利水平,同时减少红利支付率。

在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支付给股东的红利平均每年增长10%,而红利支付率却由65%降至40%。这样一来,可口可乐公司可以把更多的未分配利润用于再投资,以使公司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净现金流的增长使可口可乐公司有能力增加现金红利并回购股票。1984年,公司第一次采取股票回购行动,回购了600万股。

从这以后,公司每年都要回购股票。1992年7月,可口可乐公司再次宣布:从现在起到2000年,公司将回购1亿股,相当于公司流通股份总数的7.6%。罗伯特·郭思达自信,由于公司强大的盈利能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从1984~1996年的12年间,可口可乐总共动用了53亿美元,回购了4.14亿股,相当于1984年初公司流通股份的25%。如果按1993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计算,回购的这些股票价值185亿美元。巴菲特对可口可乐回购股份之举大加赞赏。

消费垄断企业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

布鲁伯格认为,企业便利的地理位置、彬彬有礼的雇员、周到的售后服务、令人满意的产品品质等因素令消费者信赖,从而产生一种心理状态——商誉意识。消费者的商誉意识带来了消费垄断。而商誉意识虽然只是一种消费心理状态,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却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它常常驱使消费者对某些商品产生一种信任,只购买某几种甚至某种商品。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增长、良好的业绩等,此类公司的股票自然会受到追加,股价也会随之上涨。这类公司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会有突出的表现。

巴菲特说:“对于投资来说,关键不是确定某个产业对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或者这个产业将会增长多少,而是要确定任何所选择的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确定这种优势的持续性。那些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周围具有很宽的护城河的企业能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2000年4月,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在回答一个关于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的问题时说:“我对波特非常了解,我很明白我们的想法是相似的。他在书中写到,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是任何企业经营的核心,而这一点与我们所想的完全相同。这正是投资的关键所在。理解这一点的最佳途径是研究分析那些已经取得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问问你自己,为什么在吉列公司称霸的剃须刀行业根本没有新的进入者。”

巴菲特把市场上的众多公司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投资者应该选购的“消费垄断”的公司;第二类是投资者应该尽量避免的“产品公司”。

有些公司在消费者脑海里已经建立起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形象,无论对手在产品质量上如何与这些公司一样,都无法阻止消费者去钟情这些公司。对于这类公司,巴菲特称之为“消费垄断”的公司。巴菲特一直都认为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佳的“消费垄断”公司的例子,这可以通过世界最大的百货连锁公司沃尔玛在美国和英国的消费市场里的情况得到证明。

通过调查发现,消费者在不看品牌的情形下,的确是无法认出哪一杯汽水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哪一杯又是沃尔玛的自有品牌。结果,沃尔玛公司就毅然推出它的可乐品牌,放在几千家的分店外面,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自动售卖机摆在一起卖。自有品牌饮料不但占据最接近入口的优势,而且售价也只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一半。但结果呢?沃尔玛的自制饮料不敌这两个世界名牌汽水的市场占有率,而只是抢占了其他无名品牌汽水的市场而已。

“消费垄断”的威力可以让人忽略产品本身的质量高低,也能够吸引顾客以高一倍的价格购买。尽管在市场上,这些公司并没有垄断,因为还有很多的竞争者来争生意,但在消费者群体的脑海里,它们早已是“垄断型”的公司了。

巴菲特在要买下一家公司股份时,常常先这么问自己:“如果我投资几十亿美元开办新公司和这家公司竞争,而且又可以聘请全国最佳经理人,我能够打进它的市场吗?如果不能,这家公司的确不错。”这么问还不行,巴菲特会问自己更深一层次的问题:“如果我要投资几十亿美元,请来全国最佳经理人,而且又宁可亏钱争市场的话,我能够打进它的市场吗?”如果答案还是不能的话,这就是一家很优秀的公司,非常值得投资。

这一点,从巴菲特所持有的股票上就可以看出。他持有的每一只股票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全球著名企业,其中可口可乐为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吉列剃须刀则占有全球60%便利剃须刀市场;美国运通银行的运通卡与旅行支票则是跨国旅行的必备工具;富国银行拥有加州最多的商业不动产市场并位居美国十大银行之列;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则是美国两大住宅贷款业者之一;迪士尼在购并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之后,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传播与娱乐公司;麦当劳亦为全球第一大快餐业者;华盛顿邮报则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报社之一,获利能力又远高于同行业。

分析此等企业的共同特点,在于每一家企业均具有强劲的市场利基,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特许权”,而与一般的“大宗商品”不同。巴菲特对此种特许权的浅显定义,是消费者在一家商店买不到某种商品(例如可口可乐或吉列剃须刀),虽然有其他类似竞争产品,但消费者仍然会到别家寻找此种产品。而且此种产品优势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很难改变,这就是他“长期投资”,甚至“永久投资”的基本面因素。

与“消费垄断”的公司相反的是“产品公司”。这类公司生产的产品是那些消费者很难区分竞争者的产品。这些公司的特点是每个竞争者为了争取生意,都必须从产品价格和产品形象两方面竞争,两者对公司收益都不利。这些公司为了吸引顾客,都会拼命打广告,希望能在顾客脑海里建立起和其他竞争者不同的形象,但往往都是白费心思,白白增加成本而已。“产品公司”在市场好时,收益已不算多,一旦遇上经济不景气,大家竞相降价求存,就会导致人人都面临亏钱的困境。“产品公司”是投资者应该尽量避免的公司,这些公司即生产大麦、石油、钢材、铜、电脑配件、民航服务、银行服务等产品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