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炼就通向成功的敲门砖
世事常变化,人生多艰辛。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尽管人们期盼能一帆风顺,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令人不期然地遭遇逆境。逆境是理想的幻灭,事业的挫败;是人生的暗夜,征程的低谷。就像寒潮往往伴随着大风一样,逆境往往是通过名誉与地位的下降、金钱与物资的损失、身体与家庭的变故而表现出来的。逆境是人们的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背离,是人们的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反差。
每个人都会遇到逆境,以为逆境是人生不可承受的打击的人,必不能挺过这一关,可能会因此而颓废下去;而以为逆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坎儿的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到一条可迈过去的路。这种人,多迈过几个小坎儿,就会不怕大坎儿,最终就能成就大事。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当人生遭遇逆境的时候,你要直面挫折,挺直脊梁,以昂扬的斗志和积极的心态,从逆境中闯过来。
西点军校这样教育学员:“面对逆境你必须振作精神,跟命运搏斗,只有把痛苦化为力量,才能有所建树。成功者大都起始于不好的环境并经历许多令人心碎的挣扎和奋斗。他们生命的转折点通常都是在危急时刻才降临。经历了这些沧桑之后,他们才具有了更健全的人格和更强大的力量。”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过一段话,耐人寻味:“横逆困劳,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锻炼者则身心交损。”如果一个人生活太优裕,人生之路太过顺畅,那么他的身心便不能承受重压,他的意志将无法抗击风暴,一旦遭到坎坷和挫折,往往会一筹莫展,驻足不前,甚至长期地沉落在苦闷之中。一个人只有在磨难和挫折中成长,才能具备应付逆境的意志和驾驭生活的能力,面对人生中的大小磨难,他会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对一个人身体的磨难有时还让人可以忍受,但一个人往往被精神的磨难击垮。也许一个人面临的最大逆境就是走一条没人认可的道路,没有人支持,孤独地前行,甚至做出了成绩却无人为自己喝彩。精神的折磨与压抑最容易让人再无站立起来的信心。
成大事者往往会心胸豁达,以风清月明的态度从从容容地对待别人不公正的批评。这是因为他们相信天空是宽广的,走过去,前面便是一片蓝天。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与他人交往中,总不免被人批评,受人指责。
美国许多成就卓越的著名人物都被人骂过:美国的国父乔治·华盛顿曾经被人骂做“伪君子”、“大骗子”和“只比谋杀犯好一点。”《独立宣言》的撰写人托马斯·杰弗逊曾被人骂道:“如果他成为总统,那么我们就会看见我们的妻子和女儿成为合法卖淫的牺牲者;我们会大受羞辱,受到严重的损害;我们的自尊和德行都会消失殆尽,使人神共愤。”格兰特将军在带领北军赢得第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成为美国人民的偶像之后,却遭到嫉妒、逮捕和羞辱,被夺去兵权。威廉·布慈将军被人诬告侵占了某个女人募捐而来为救济穷人的800万元的捐款。这些人非但没有被批评、辱骂所吓倒,反而更加保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成就。
在你被人恶意批评时请记住,他们之所以做这种事情,是因为这件事能使他们有一种自以为重要的感觉,这通常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有所成就,而且值得别人注意。你应该记住哲学家叔本华的话:“庸俗的人在伟大的错误和愚行中,得到最大的快感。”
多年前有个《太阳报》的记者来参观卡耐基的成人教育的示范班,后来在报上撰文讽刺卡耐基。卡耐基在看了报纸之后怒不可遏,认为那是最大的人身攻击,便立刻打电话到报社去抗议,要求他们刊登事实,而不是讥诮。卡耐基骂他们这种做法太伤人格了。后来,卡耐基对当初自己的反应只觉汗颜。卡耐基了解了,买那份报纸的人有一半不会注意到那篇文章,另外看过的那些,半数也只当它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看过就算了,没有人会记得它多久。卡耐基给我们总结道:“别人不会注意你、注意我、注意人家怎么说我们,他们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自己。他们宁可关心自己的一点皮毛之伤,也不会在意你我的死活。我们只是一些不相干的其他人而已。”
卡耐基认为,虽然我们不能禁止别人对自己有不公平的责难,但是却可以决定要不要让那些不公平的责难困扰自己。情感智商高的人,往往从积极的方面去理解别人的批评,包括那些不公正的责骂。他们会把别人的批评,看做是改进自己的工作、完善个性、克制情绪、提高心理承受力以及激发斗志的机会。
在美国历史上,林肯总统恐怕是受人责难、怨恨、诬陷和批评最多的总统。也许应付批评的最佳典范该推林肯总统才是。南北战争期间,国事艰难,林肯若不是有一套应付批评之道,只怕不等战争打完,他已经先垮了。他应付批评的那一段话已成了经典之作,麦克阿瑟将军把它当做座右铭,丘吉尔也当它是传世箴言,高挂在自己书房的墙上。林肯是这么说的:“别说是回答,就算是我试着去听每一句攻击我的话,那么这里早就可以开店,改做别的营生去了。我只能做到我所知道的最好的地步,尽力而为而已,而且我将坚持到底。如果临了证明我是对的,那么所有反对我的意见都无关紧要了。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就算有一打天使宣称我是对的,又有什么差别呢?”
林肯不仅能正确应付别人不公正的批评,而且从来不以他自己的好恶来批判别人。如果有什么任务待做,他也会想到他的敌人可以做得像别人一样好。如果一个以前曾经羞辱过他的人,或者对他个人有不敬的人,却是某个位置的最佳人选,林肯还是会让他去担任那个职务,就像他会委派他的朋友去做这件事一样。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因为某人是他的敌人,或者因为他不喜欢某个人而解除那个人的职务。在林肯所任命的高职位的人物中,有不少是曾经批评过他的人。但林肯相信:没有人会因为他做了什么而被歌颂,或者因为他做了什么或没有做什么而被罢黜。因为所有的人都受条件、情况、环境、教育、生活习惯和遗传的影响,使他们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将来也永远是这个样子。
曾任美国华尔街40号美国国际公司总裁的马歇尔·布拉肯先生在回忆受批评的经历时说:“我早年对别人的批评非常敏感。我当时急于让公司的每个人都觉得我是十分完美的。如果他们有一个人不这样认为的话,我就感到忧虑,于是我会想办法去取悦他。可是我讨好他的结果,又会使另一个人生气;而等我想满足这个人的时候,又会使其他一两个人生气。最后我发现,我越想去讨好别人,以免去他们对我的批评,就越会使我的敌人增加。因此我对自己说:‘只要你超群出众,你就一定会受到批评,所以还是趁早习惯的好。’这一点对我的帮助很大。从那以后,我就决定凡事尽力而为,然后张一把心灵的保护伞,躲开非难的雨滴,不让它沿着我的脖子滑落,湿透全身。”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曾向她的姨妈请教对待别人的不公正的批评有什么秘诀。她的姨妈说:“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只要你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对的就行了。”避免所有批评的唯一方法就是只管做你心中认为对的事—因为你反正是会受到批评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很重要的,别人如何看待你的工作、决定、努力、动机或成就,这些都不要紧,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自己所作所为的重要性。即使在上帝面前,我们也必须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及信念来评估自己一生的作为。
面对非议却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选择,你就已经具备了冲破逆境的桎梏,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人言并不可畏,挫折只是暂时,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天边美丽的彩虹。
荷马是古希腊伟大的诗人,《荷马史诗》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而荷马本身的经历同样是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公元前870年,荷马出生于希腊境内小亚细亚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正所谓天妒英才,幸运的女神并没有一直垂青这个孩子。就在他风华正茂的少年时代,小亚细亚城邦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这场灾难整整持续了半年多,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死神带向了黑暗的深渊。荷马也不幸染上了瘟疫,父母请来了最好的医生为他诊治,然而虽然荷马的生命保住了,但他一双明亮的眼睛却永远失去了光彩。
面对命运的不公,荷马曾选择了放弃,但母亲的一席话让他又重燃生命之火,“厄运是魔鬼,它夺走了你的光明。厄运也是天使,它是一座深不可测的宝藏。要在厄运中赶走魔鬼、拥抱天使,最重要的美德就是坚忍。”
通过3年的学习,聪慧的荷马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弹琴的技巧,并且学会了用诗歌来吟唱故事。他的琴声和歌声都极有魅力,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吟唱诗歌和收集古老的故事,17岁的荷马离家远行。从此,他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走遍了整个希腊的大地。在广泛收集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荷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文学才华,创作出了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永留青史的辉煌史诗,成为了人类文明中的一枝奇葩,它的光辉永远照耀着人们的心灵。
面对逆境这条人生的畏途,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就悲观者而言,逆境是生存的炼狱,是前途的深渊;就乐观的人而言,逆境是人生的良师,是前进的阶梯。逆境如霜雪,它既可以凋叶摧草,也可使菊香梅艳;逆境似激流,它既可以溺人殒命,也能够济舟远航。
逆境具有二重性,就看人们怎样正确地去认识和把握。古往今来,凡立大志、成大功者,往往都饱经磨难,备尝艰辛。逆境成就了“天将降大任者”。如果我们不想在逆境中沉沦,那么我们便应直面逆境,奋起抗争,只要我们能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冲出逆境。
费希特在年轻时,曾去拜访大名鼎鼎的康德,想向他讨教,不料康德对他很冷漠,拒绝了他。费希特求教无门,但他并没有灰心,也不怨天尤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想:“我没有成果,两手空空,人家当然怕打搅喽!我为什么不拿出成果来呢?”于是他埋头苦学,完成了一篇《天启的批判》的论文,呈献给康德,并附上一封信。信中说:“我是为了拜见自己最崇拜的大哲学家而来的,但仔细一想,对本身是否有这种资格都未审慎考虑,使我感到万分抱歉。虽然我也可以索求其他名人的函介,但我决心毛遂自荐,这篇论文就是我自己的介绍信。”康德细读了费希特的论文,不禁拍案叫绝。他为其才华和独特的求学方式所震动,便决定“录取”,亲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邀请费希特前来一起探讨哲理。由此,费希特获得了成大事者的机会,后来成为了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
但凡一个杰出的人物,都产生在重重的磨难里,产生在十分恶劣的人生境况之下。人生的风雨是立世的训喻,恶劣的境遇是人生的老师。
瑞典科学家阿列纽斯于1882年在瑞典科学院物理学家爱德龙德的指导下,进行了测定电解质导电率的研究工作。他把测定结果写成一篇博士论文寄给母校乌普沙拉大学,由于该校学位评议委员会的成员们还不理解论文的深刻意义,因而错误地将其评为四等。“四等”就意味着参加博士考试的失败,但是,阿列纽斯在逆境面前没有退却,没有消沉,他将这篇落选的博士论文和一封附信一起寄给了德国加里工学院的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奥斯特瓦尔德在仔细地阅读了论文和来信后,被深深地打动了,连呼“真了不起”。1884年8月,他亲自去瑞典访问了阿列纽斯,对那篇落选的论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代表加里工学院授予他博士学位。阿列纽斯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1903年因这一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人间不平事,不知有多少。逆境吞噬意志薄弱的失败者,而常常造就毅力超群的事业成功者。矢志进取的人,面对逆境没有抱怨,没有烦恼,没有退却。这是因为他们深信,风雨过后必能见彩虹。从逆境中奋起,靠你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不断斗争拼搏,不因为疲倦和失败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样你就能最终获得成功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