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常识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离析与交融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北方逐渐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个强大的军事集团。袁绍占有幽、冀、青、并四州;曹操占有兖、豫二州,并在建安元年(公元195年)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双方都企图独霸天下。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组织10万大军,进驻黎阳,发动了对曹操的进攻。曹操用以迎敌的军队仅有二三万人。袁绍分兵包围了屯驻白马的曹军,曹操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佯攻延津,引诱袁军主力前往增援,然后再以精锐突袭白马,斩颜良,诛文丑,大败袁军。初战获胜后,曹操退守官渡,两军对阵相持。接着,曹操又派兵偷袭乌巢,焚烧袁军的粮草辎重,并乘袁绍军心动摇之机挥兵猛进,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父子带着800残兵逃回北方。两年后袁绍忧愤而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其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占据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

赤壁之战

赤壁旧址

在今湖北蒲圻赤壁。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后,企图一鼓作气,攻占长江流域,继而统一中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自统率20万大军,号称80万,南征刘表,目的是想先取荆州,并吞灭依附于刘表的刘备,然后再沿江而下平定江东。刘表病死,其子降曹。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转至夏口,暂时摆脱曹军,随即派遣诸葛亮奔赴江东,联合孙权共同抗击曹操。孙刘联军与曹军在赤壁成对峙之势。曹军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士兵不服南方水土,不习水战,军中时疫流行。初次交锋,曹军失利,退回江北,令军士把战船连接起来以防颠簸。周瑜和诸葛亮确定了火攻之计,把曹军的战船连同江岸的营寨全部焚毁。曹军大乱,孙刘联军乘势出击,大败曹操。曹操收拾残存余部,退回北方。赤壁之战,直接决定了天下三分的大局。

曹魏概况

东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一月,曹操死。同年十月,他的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建元黄初。曹丕自为魏文帝,尊曹操为魏武帝。在三国之中,魏的实力最为强大。但是自建国不久,魏国政权就开始腐败。齐王芳在位时,就发生了辅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马懿之间的权力之争。司马氏是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司马懿其人富于韬略,多有军功。正始十年(公元249年),他乘曹爽随侍齐王芳出洛阳城谒高平陵的机会发动了政变,处死了曹爽及其党羽,然后独揽朝政,这就是高平陵事件。后来,司马氏陆续镇压了国内的军事叛乱以及朝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家族的统治。公元265年,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自立,国号晋,历史上称做西晋(公元265~317年)。

蜀汉兴衰

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占据益州,5年后他进驻汉中,自称汉中王。在曹丕称帝以后,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历史上称做蜀汉,建元章武。第二年,他为了从东吴手中夺回失去的荆州,就以为关羽复仇为名,举兵东出三峡与东吴作战,结果在夷陵大败。刘备退至白帝城,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刘禅继位。诸葛亮进行了一系列治理蜀国的努力,争得了暂时的偏安局面。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董允等人相继为相。后主景耀元年(公元258年)以后,宦官擅权,政治十分腐败。景耀六年,魏军伐蜀,蜀国灭亡。

东吴概况

曹魏建立以后,封孙权为吴王。孙权于公元221年接受魏国封号,在武昌称王。次年与蜀军进行了夷陵大战,巩固了形势。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后来迁都建业,建立了吴国。孙权统治时期,江东的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公元252年孙权病死,吴国渐趋衰落。由于魏国当权者司马氏忙着灭蜀代魏,所以蜀魏两国灭亡以后吴国政权还一直延续。晋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起,晋开始筹划攻吴大计。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月,晋军攻下了吴国都城建业,吴帝孙皓投降,吴国宣告灭亡。吴国历四帝,一共历时52年。吴灭之后,全国又归于统一。

两晋兴衰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晋王司马炎夺取政权,建立了晋朝,先都洛阳,后又迁都长安,史称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中国,全国共有冀、兖、豫、荆、徐、青、扬、幽等19个州,173个郡国。西晋一共经历了4位皇帝。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匈奴刘氏灭西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琅玡王司马睿在江南称帝,都城建康,历史上称做东晋。东晋初年全国有扬、江、荆、湘等11个州, 96个郡。东晋一共经历了11位皇帝。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大臣刘裕在镇压了国内起义、平定了边境叛乱之后,篡位自立,东晋灭亡,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八王之乱

西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惠帝司马衷继位,由外戚杨骏辅政。权欲极强的皇后贾南风于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矫诏诛杀了杨骏。杨骏死后朝政由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 主持,贾后又指使楚王司马玮杀掉二人,然后又以“擅杀”大臣的罪名处死了司马玮。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贾后杀死了对她不满的太子司马遹。贾氏乱政滥杀引起了诸王和朝臣的怨恨,赵王司马伦以替太子报仇为名率兵入宫,鸩杀贾后并消灭其党羽,随即控制朝政,迁惠帝为太上皇,自称皇帝。第二年,齐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显联合起兵讨伐司马伦。此后,这一场争权夺利的战争由京城波及地方,演变成为大规模的武装混战。直到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才宣告结束。八王之乱持续了16年之久,带来了深重的社会灾难。

五胡十六国

东晋在江南建国的时候,北方的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5个主要游牧民族争杀的战场。这5个少数民族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相互争霸,不断有国家成立和灭亡。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到公元439年鲜卑族跋部统一北方,在这长达13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匈奴)、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等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氐族建立的成汉,一共十六国,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十六国”。这十六国与东晋政权处于长期的对峙状态。

祖逖北伐

祖逖像

东晋建立以后,面对北方胡族的割据,北伐中原光复故土就成为国家的急务。在这种背景之下,祖逖开始筹划北伐大计。祖逖(公元266~321年),范阳人,少有大志,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他“闻鸡起舞”的佳话。祖逖亲见北方匈奴贵族对于中原人民的残暴统治,立志北伐,恢复中原。他向司马睿请求北伐。司马睿任命他为豫州刺史,给他一些粮饷。祖逖率部曲渡江,击楫中流,说:“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誓不再回江东!”祖逖北伐得到了中原人民的响应和支持,北伐队伍迅速扩大。祖逖身先士卒,不蓄私产,与将士同甘苦。北伐战争取得一定的成果,迫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就在此时,东晋内乱将起,祖逖自知北伐成功无望,忧愤成疾,公元321年病死。祖逖死后,石勒又攻占河南,北伐失败。

南朝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相继起兵反抗黑暗的统治。北府兵将领刘裕镇压了起义,之后他又北灭南燕、后秦,收复了洛阳、长安,威权日重。公元420年,刘裕废掉晋恭帝自立,改国号为宋,年号永初。这是南朝的开始。刘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了若干改革,巩固了统治基础。后来刘宋和北方的北魏发生战争,国力大为削弱。不久,宋文帝刘义隆被长子所杀,诸子争位,骨肉相残。公元479年,刘宋将领萧道成乘机夺取帝位,改国号为齐。史称南齐。南齐末年,宗室互相残杀,造成内乱。公元502年,萧衍进兵建康,夺取帝位,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梁武帝晚年时发生“侯景之乱”,公元557年,平定叛乱有功的陈霸先代梁自立,国号为陈。公元589年,陈被新兴的隋朝所灭,南朝结束。

北朝

北朝(公元439~581年)与南朝相峙并存,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王朝,历时142年。公元432年,鲜卑族出身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继位,他先后灭掉黄河流域诸国,于公元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100多年北方十六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北朝开始。北魏末年,统治薄弱。公元535年,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为高欢所控制,政治中心在晋阳;西魏由宇文泰所控制,建都长安。公元547年,高欢死于晋阳,其子高洋掌握政权。公元550年,高洋取代了东魏皇帝,建立了北齐,都城于邺,高洋就是北齐文宣帝。公元557年,宇文觉废除西魏恭帝自立,建立了北周,是为北周的孝闵帝,都城长安。公元577年,北周灭掉了北齐。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迫使皇帝禅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隋朝。北朝宣告结束。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在各种有利改革的形势下,孝文帝与冯太后共同推行了改革。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始于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主要是变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阶段始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着重变革鲜卑族的社会生活习俗。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整顿吏治,全面实行九品中正制和贡举制,选官任人注重才干。二、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三、接受陇西汉族大族李冲的建议,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四、改变过去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实行定额的租调制。五、迁都洛阳。六、禁胡服,断北语,改籍贯,改姓氏,定姓族,提倡胡汉通婚。七、改变官制和刑律。八、尊孔尊儒,兴复礼乐。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使他们由游牧经济迅速转变为以农业经济为主,北魏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