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地貌

地形复杂多样

中国地形十分复杂,山地和高原面积占有很大比重。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西部,高原上耸立着多条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中国西北为高山与巨大盆地相间分布的干旱区,有低于海平面154.31米的吐鲁番盆地,也有世界大沙漠之一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东部有宽广的冲击大平原,散布着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的景观垂直带结构,从而加深了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别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4,它的存在明显地干扰了通常的水平地带结构,使中国自然地理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

中国地貌的基本类型,按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五大类型。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山,有永久积雪覆盖,并有现代冰川发育。海拔高度在5000~3500米间的高山,大都没有永久积雪和冰川,但冻裂作用强烈,并有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中山的海拔高度为3500米以下,在中国东部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显著,并在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下,河谷渐宽,山坡变缓,地形破碎,山体受构造走向的影响已不甚明显。丘陵的地势起伏较小,相对高度一般不到500米。山地垂直作用带的幅度在中国不同地区有所不同,西北地区的高山干燥剥蚀作用带可上升到3000米以上;东北大兴安岭海拔2000米左右就出现寒冻风化作用;西南地区的山地化学风化作用特别强烈,可到达海拔2500~3000米的高度。

四大高原

四大高原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面积辽阔,由于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蚀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形态特征各异。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部及西南部,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山区,在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多雪山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面积大,占全国面积的1/4。

内蒙古高原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位于阴山山脉的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北接蒙古国。内蒙古高原地势起伏缓和,山脉少,南高北低,西部多戈壁、沙漠,东部多草原。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是由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太行山以西、祁连山以东,包括山西、陕西北部、甘肃中东部及宁夏东南部和河南西部。黄土高原因地面覆盖厚厚的黄土层而得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800~2500米,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和干旱导致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严重,高原上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东部、贵州省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四川和重庆南部地区。云贵高原西高东低,地势崎岖不平,海拔1000~2000米。高原上峰岭众多,峡谷和小型山间盆地(即坝子)是高原上主要耕作区。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广,多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三大平原

中国东部地势低平,众多东流入海的河流携带着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平原。中国的三大平原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位置、成因、气候条件等各不同造成地形上各具特色。

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西北和东部,南临渤海。总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主要由辽河、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200米左右,地表广泛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地势坦荡,沃野千里。低平的地表常年积水,形成沼泽。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北,西起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东临黄海、渤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击而成。华北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表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首都北京就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

长江中下游平原风光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淮阳山地和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及浙闽丘陵以北、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击而成,东西延长呈狭长形。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东部大部分地区海拔10米以下,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四大盆地

四大盆地基本分布在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其特点也不同。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塔里木盆地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甘、新边境,面积50多万平方千米。塔里木盆地四周被高山环抱,是大型的封闭形山间盆地,盆地内比较平坦,沙漠广布,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盆地的边缘有绿洲。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南与塔里木盆地被天山相隔,北止于阿尔泰山。总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呈三角形,盆地内多风蚀地形,沙漠面积较小。西侧山间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环列其西北部、北部和南部,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柴达木盆地地势高,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2600~3100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内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南多盐湖、沼泽。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盆地四周被巫山、大娄山、秦岭、大巴山以及川西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凹,丘陵起伏,海拔500米左右。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红层盆地,是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低、海拔最低的盆地。

阶梯状斜面地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下降,构成巨大的阶梯状斜面。长江、黄河等主要大河均沿此斜面自西向东流,汇入太平洋。中国地势主要由三级阶梯构成。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由特高山、高山和大高原组成,海拔平均达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的外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为第二级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大盆地组成。从青藏高原向东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向北则为高大山系所环抱的大盆地,包括昆仑山与天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中国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级阶梯,自北向南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淮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从东北到西南,几乎相互连接,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此外,中国东部海岸带以外,分布着广阔的大陆架,水深不超过200米,宽度400~600千米,其外缘以陡急的边坡转入深海盆地。

中国陆地地势高度相差悬殊。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而吐鲁番盆地中海拔最低的艾丁湖湖面却低于海平面154.31米。青藏高原海拔大都在4000~5000米之间,而东部平原海拔大都在100米以下。横断山脉的许多山峰海拔超过5000~6000米,一般也在4000米左右,与邻近的河谷高差达2000米以上,形成陡峻的“高山深谷”地貌。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其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内的墨脱县,海拔为700米,两地水平距离约40千米,高差竟达7000多米,形成极为完整的垂直景观带序列。

主要山脉

中国的山脉按走向可分为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和南岭。这些山脉都是中国地理上的重要界线。例如阴山构成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天山是南疆与北疆的分界,昆仑山是南疆与西藏高原的界线,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南岭是珠江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等。川西、滇北的横断山脉由许多条成束的南北向断裂夹着非常紧密的褶皱组成,地貌上为一系列平行的高山和深谷,高差极大。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中国东部,即南北向构造带以东地区。主要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形成一系列坳陷和隆起带,地貌上为盆地、平原与山地相交错。自西至东有:呼伦贝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大兴安岭—太行山—吕梁山—鄂西、黔东、湘西山地;松辽平原—渤海和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北部湾;吉辽东部山地、山区山地及浙、粤沿海山地,其中的局部坳陷表现在苏北平原及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的海盆。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山体受西式(或称华西式)构造体系的控制,形成一系列大型褶皱山地,发育了现代冰川,为西北干旱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主要有准噶尔山地、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其中巴颜喀拉山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弧形山脉主要是喜马拉雅山脉和台湾山地。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向南凸出,其东端在察隅附近突然向南转折,成为横断山脉;其西端在印度河上游,亦突然折向南行,成为苏里曼山脉。台湾山地是东亚大陆沿海的边缘弧(西太平洋岛弧)的一部分,从日本列岛、琉球群岛经台湾岛至菲律宾群岛,大致成向东凸出的弧形,故称为岛弧。

最典型的丘陵区

中国丘陵较多,东部分布尤为广泛,然而最典型的丘陵区是川中丘陵。川中丘陵西起四川盆地内的龙泉山,东止华蓥山,北止于大巴山麓,南抵长江以南,面积约8.4万平方千米。区内以丘陵分布、溪沟纵横为其显著的地理特征,岩层经河流切割后,地表丘陵起伏,河谷迂回,海拔一般在250~600米,丘谷高差50~100米。丘坡多呈阶梯状,多达3~4级。川中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红层地区地下水贫乏,所以干旱是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台湾太鲁阁峡谷

400万年前,亚欧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洋板块相互撞击,剧烈的地壳变动,使台湾地层急剧上升。千万年来,立雾溪丰沛的河水不断切割太鲁阁这块台湾地质史上最古老的大理岩层,于是形成了最独特的太鲁阁大理石峡谷景观。

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

用板块构造学解释地貌的形成

中国巨大的弧形山脉以及其他的一些地貌,一般可用板块构造学来解释。喜马拉雅山脉是两个大陆板块——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前者以很小的角度斜插到后者之下,挤压隆起,形成西藏地区的巨厚地壳(厚达70千米,是世界地壳最厚的地区)。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互相碰撞所产生的南北向的巨大压力,使中国西部山脉作近似东西走向。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都是比较刚硬的地块,它们在这样巨大压力作用下,碎裂成为菱形断块,长轴亦近似东西走向。同样,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受到亚欧板块的向南运移的抵抗,自然要向东西寻求应力的释放,西藏高原以东的扬子准地台受到释放应力的巨大压力作用,必然产生强烈的反作用力,于是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东西两端的突然向南转折。台湾岛山地以及东亚大陆沿海的边缘弧,则是太平洋板块(海洋板块)以较大角度斜插到亚欧板块之下造成的,由于海洋板块的地壳厚度很小,所以中国东部的一系列北东向隆起坳陷,也可能是受太平洋板块对亚欧板块的挤压影响造成的。

造山运动与地貌发育

中国山脉大都经过多次造山运动,是多旋回性的。但中生代以前的地壳运动,一般与现代地貌已很少有直接联系,只通过露在地表的岩石性质和褶皱程度等影响现代地貌的发育。如中国西南区的岩溶地貌,与古生代沉积的石灰岩相联系;现代的秦岭、祁连山、天山与阿尔泰山的走向,则又同加里东与海西运动的褶皱带有继承关系。

中国地貌格局是燕山运动奠定的,而现在的地势差别主要是喜马拉雅运动的结果。如以南北走向的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山脉为界,此线以东和以西巨地貌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势的绝对和相对高度都不大,地貌组合以平原、海拔不高的高原、丘陵和中低山为主。西部,绝对和相对升降运动很强烈,故地势的绝对和相对高度都很大,地貌组合以大型盆地、海拔很高的大高原和极度高山为主。

[中生代燕山运动]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过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山地等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了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上述几个主要走向的山脉都在燕山运动中奠定了基础。华中和华南地区的许多红层盆地,也都在燕山运动中形成。

[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 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对中国现代巨地貌结构的形成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它除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台湾山地外,并产生普遍的断裂运动,引起大幅度的垂直升降,这是造成中国目前地势差别的最重要的力量。

[新构造运动] 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指喜马拉雅运动中的垂直升降。一般说来,新构造运动隆起区现在是山地或高原,沉降区是盆地或平原。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强烈隆起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造成中国现在地势西高东低的总趋势。西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等是中国最强烈的隆起区,如喜马拉雅山轴部从第三纪末以来,上升了近3000米。这些山脉在强烈隆起的同时,还发生强烈的局部断裂,造成一些高差很大的地堑型山间盆地。例如天山山地中的吐鲁番盆地。此外,云贵高原也是由于上新世以来的隆起,才达到现在海拔2500米左右的高度。太行山、大青山、秦岭等在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继续隆起,它们的一侧常为高峻的断层崖,陡立于平原之上。

地壳运动与地貌形态

两个板块的接触带和断裂带是地壳运动最活跃的地带,也是地震、火山最多,地热最强的地带。

[地震] 中国大地震以台湾东部(包括台湾以东的海底)为最多,地震频度也最高,就是由于这里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接触带。新构造差异升降运动强烈的大断裂带附近,也是大地震经常发生的地带。如六盘山、川西、云南、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等都是中国著名的大地震带,1970年云南通海的大地震、1966年太行山东麓邢台的大地震、1976年燕山南麓唐山的大地震,以及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大地震往往引起地面的明显形变。如邢台地震后,在较大面积内出现幅度达40~50厘米的地面升降;通海地震时,在原曲江断裂带发生了一条延伸60千米的新断裂,切过山岭与河谷,平移错动达0.14~1米。

[火山] 中国历史上曾经活动的火山,爆发频率最高的是中朝边境的长白山火山,在1597年、1668年、1702年曾三次喷发,并留有完整火口湖——天池。嫩江支流讷谟尔河上游1720年火山喷发,熔岩流阻塞白河,形成5个湖泊,称为五大连池。台湾的大屯火山群由16个火山组成,迄今活动犹未歇止,山坡上常可见到硫磺气体喷出。台湾以东海区还有四座海底活火山,其中有一座曾于1927年爆发。一般说来,中国活火山数目不多,海拔通常仅数百至千余米,相对高度也只有百米左右,所以在全国地貌上不居重要地位。

正在爆发的火山横断面除了从主火山通道喷出来,从附近被称为岩脉的通道熔岩也能流出来。

[温泉] 地震和火山分布区常有温泉,并有地热显示。中国温泉共约1900处,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福建和台湾省。云南西双版纳有两处过热水泉,水温分别高达103℃和104℃。西藏高原也有不少温泉,有的水温达90℃以上,超过了当地的沸点,最高一处温泉位于昂仁县的冈底斯山上,海拔5500米。在日喀则地区发现了中国罕见的间歇泉,每天喷水4次,喷发时水柱冲出泉口,高达20多米。

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降水的多寡对地貌的形成影响颇大,其地貌发育在中国东部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随着降水量向西北方向的减少,风化作用逐渐占优势。西北地区干旱的大盆地中,年降水量大都不到200毫米,地面植被稀疏,温度变化急剧,机械风化强烈,风力侵蚀与堆积作用明显,分布着大面积的沙丘、戈壁,及岩石裸露、干沟纵横的干燥剥蚀山岭,山麓洪积平原。中国沙漠(包括戈壁的沙漠化土地)总面积有128.2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35%,其中沙质荒漠占45.3%、沙漠化土地(沙地)占10.3%、戈壁占44.4%。

侵蚀

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蒸发量超过降水量,地表径流不足,河网密度不大,但暴雨洪水的冲刷和泥沙堆积作用仍然十分强烈,风力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降水增多,有发育良好的水系,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破碎起伏,而流水的冲积作用又不断使平原加高。华南湿热地区,化学风化作用较盛,广泛发育了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如海南岛某些地区的红色风化壳厚达30米左右。在植被稀疏的地方,红色风化壳受暴雨强烈冲刷,往往发育“暴流地貌”,形成华南丘陵地表破碎的地貌特征。

冰川发育

中国西部分布着特高山、高山和大高原,气候寒冷,现代雪线高度在4200~5000米,并有现代冰川发育,冰舌下端沿河谷可下降至3000米左右。这些特高山和高山受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古冰川的作用,冰川地貌发育。中国现代冰川分布范围,北起阿尔泰山,南至喜马拉雅山和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西抵帕米尔和昆仑山慕士塔格,东到四川西部的贡嘎山,纵横2500千米,约有冰川43000条,总面积约58700平方千米,占亚洲冰川总量的一半多。冰川大都为山谷冰川和冰斗冰川类型。高山冰雪融水对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有着巨大意义,提供了沙漠绿洲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

冻土

中国冻土面积达21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22.3%,主要分布在东北区的北部和青藏高原。冻土的存在使地表水不能顺利下渗,地表因过度湿润形成沼泽;流水的下蚀作用受到限制,侧蚀作用得以发展,使河谷具有平浅宽阔的形态特征。冻土区还有各种冻土丘、局部融解陷落等地貌现象。

地表物质对地貌的影响

中国地貌形态的具体体现还受地表物质的组成成分、坚硬程度和物质结构的影响。巨大的花岗岩体因垂直节理特别发育,往往形成奇峰林立、陡峻高耸的山地,如华山、黄山等。大面积玄武岩熔岩流常构成阶梯状的熔岩台地,如长白山地、内蒙古南部及河北张北一带、海南岛北部等。古老的结晶岩大多为高峻的山地,如泰山、秦岭、横断山脉等;中生代红岩层比较易于侵蚀,多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如华中、华南的红岩丘陵和四川盆地的中部丘陵等。在干旱地区,地表缺乏植被覆盖,洪积—冲积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形成沙丘。中国境内,由于地表物质差异而形成的大面积特殊地貌,要算黄土地貌、岩溶地貌和沙漠地貌。

黄土地貌

中国黄土大致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和大别山以北,位于温带荒漠地区的外缘,分布面积达44万平方千米,次生黄土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若将华北和黄淮平原亦作为次生黄土覆盖区,则中国黄土和次生黄土的分布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4%。甘肃中部和东部、陕西北部以及山西西部是著名的黄土高原区,黄土连续覆盖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其厚度100~200米,构成了独特的黄土地貌区,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因较干旱则致的植被稀少,且夏季多暴雨,所以这里沟壑发育,地表支离破碎,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黄河泥沙90%即来自黄土高原。因此,黄土高原的存在,对于华北平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岩溶地貌

中国碳酸盐类岩石分布面积有13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3.54%,所以岩溶地貌分布广,我国是世界岩溶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中尤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岩溶面积最广。中国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岩溶地貌类型多,有两广的热带峰林,有华中的亚热带岩溶丘陵和洼地,有华北的温带岩溶泉和干谷。广西桂林一带的峰林举世闻名。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区不但形成了独特的岩溶地貌,而且还发育有特殊的土壤和植被,对中国区域自然景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沙漠地貌

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如果连同戈壁在内,总面积为128.2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3.35%。中国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主要沙漠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以及库姆塔格沙漠等。

腾格里沙漠位于宁夏阿拉善地区东南部,面积约4.27万平方千米。沙漠内交错地分布着沙丘、湖盆、山地、平地等。其中沙丘占71%,盐湖7%,山地残丘及平地占22%。沙漠内大小湖盆多达422个,湖盆内植被类型以沼泽植被、盐生草甸植被等为主,这里是沙漠内部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