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章 迎战金融

——不惧风暴,稳住阵脚逆势上扬

李嘉诚的“危机致富力”

出生于1928年的李嘉诚已逾80高龄,一生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的浪潮,几乎每次都毅然挺立,甚至数次在危机中实现了财富暴涨。

在199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106亿美元的身家位居香港富豪第三位,排名前两位的是李兆基家族和新鸿基郭氏兄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来势汹汹,致使很多富豪的财富人间蒸发。李嘉诚则以其敏锐的判断、冷静的分析,身价反倒逆市上升,财富反而在两年内迅速暴涨,在1999年首次登上了香港富豪的榜首。

2007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该年度的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李嘉诚以230亿美元的财富位居香港首富,居全球第九位,相比上年提升一位。他此时的财富相比位居第二的李兆基的170亿美元多出50亿美元。《福布斯》在2010年初公布了2009年的香港富豪排行榜,李嘉诚仍以162亿美元的身家位居榜首。

在数次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相比那些在经济危机中惨败的人士来讲,几乎每次遭遇危机时,李嘉诚都能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令人在被李氏的超凡智慧所折服的同时,也不禁心生疑问,李氏在危机中的致富良方到底是什么?李嘉诚危机中实现财富暴涨的秘籍并不深奥。相反,他仅仅是采用了看起来是朴素的、简单的策略。而这些策略被运用得炉火纯青,总能使得李嘉诚在经济危机袭来时化险为夷,始终屹立不倒。

现金为王

李嘉诚在经济危机中一直信奉“现金为王”的信条。尽管李嘉诚旗下的企业资产庞大,横跨多个行业,但是他始终遵循“高现金、低负债”的策略,以保有资金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

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以不变应万变,往往会在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的时候就通过多种渠道快速回笼资金,尤其是对那些有可能贬值的资产要迅速清仓变为现金。一旦遇到市场行情变坏,就不会为无法套现而陷入窘境。李嘉诚对现金流的高度重视,业内流传甚广。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但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

在李嘉诚提倡的“高现金、低负债”的财务政策下,他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仅保持在12%左右。他的此项经营策略在长实的经营管理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长实为防地产业务风险扩散,一直非常注重保持全部负债一定要小于流动资产,因此,长实对外长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占其总资产的75%以上。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非流动资产的比例更高达85%以上。虽然李嘉诚实力雄厚、资产庞大,但是一直坚持保守的理念,曾经表明自己的投资理念:“在开拓业务方面,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要求收入与支出平衡,甚至要有盈利,我想求的是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之前,香港经济出现多年连续高速增长,楼市价格也一路飙升。对此,香港也推出一系列抑制楼价攀升的措施,从1994年4月到1995年7月、8月份期间,受到美国连续7次调高息率等因素的影响,香港楼市价格有所下降,住宅楼价下跌有三成左右,楼市进入调整阶段。李嘉诚旗下的长实主要从事的就是地产开发,为了应对外界的不利影响,在当年大幅降低了长期贷款,提高资产周转率,保证流动资产足以覆盖全部负债。1996年,香港经济形势好转,房价和股市都行情看好,长实的流动资产净值也随之大幅增长,而长期负债仍保持着先前的线性增长速度。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香港很多地产商身处困境,受困于现金流的断裂,动弹不得。而长实流动资产仍然大于全部负债,得以独善其身。

此外,在遭遇到经济危机时,李嘉诚注重自己旗下企业的相互支持,共渡难关。1997年,正值地产业市场高涨时期,和黄以现金55.68亿港元及发行2.54亿股普通股,获得了长实持有的70.66%的长江基建股权。对于长实来讲,和黄此举无异于雪中送炭,得以摆脱资金匮乏的困境。当然,通过这次调整,长实持有和黄的权益增加了大概3.6%。

从能用于地产开发的现金流上看,长实的现金流并不宽裕,甚至有些紧张。在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长实持有的现金应对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并非绰绰有余。因为如果扣除流动资产中物业存货的部分,长实的流动资产净值分别在1998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出现由正转负的拐点。

即使如此,长实仍然不愿意采取增加负债解决资金周转紧张的难题。其资产负债率一直没有超过15%。原因在于,李嘉诚对地产行业有着自己独到的分析,他认为香港的地产公司非常依赖于从快速的楼房成交中回笼资金。一旦楼市的成交量萎缩,企业不能快速地回收资金,就会处于被动的境地。因此,长实的运作也受到“现金流”的制约。也正是介于这个缘故,即使遇到楼市低迷的市场行情,长实也往往采取低于竞争对手价格的策略加快资金回笼。

此外,李嘉诚对债务的控制还坚持把握总负债仅与地产业务的流动资产相匹配的原则,以便在公司能力可控的情况下承担风险,规避风险扩散到其他业务。正是基于李嘉诚的资金使用理念,长实经受住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当时银行对一般客户收紧信贷,但是长实仍成功筹措到银团贷款并发行被超额认购的票据,摆脱了资金困境。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再次来临,李嘉诚仍然是遵循他“现金为王”的投资理念。当李嘉诚敏锐地意识到市场行情开始走下坡路时,便展开了一系列的冻结资产、抛售地产和股票等策略快速回笼资金。

和黄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也非常谨慎、保守。提早偿还约142亿港元的债务,并在2009年6月底前,对其全部的投资项目进行审视,对于尚未落实的投资项目采取冻结的方法应对。

在冻结投资的同时,李嘉诚又采取大幅降价、抛售房产的方式来套现,以保证有稳健的财政状况。2007年就大幅度减持手中的股份,套现至少上百亿港元;2008年,在楼市低迷的市场行情下,李嘉诚旗下公司又几次密集抛售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地产,先是以44.38亿元价格出售了上海的世纪商贸广场的写字楼物业,之后又以均价下跌超万元的价格抛售御翠豪庭的高档公寓,同时在颇有些惋惜之声的情况下卖掉了位于黄金城道上的商铺;在2008年11月期间,李嘉诚在北京投资的首个别墅项目——“誉天下”,也采取实行“一口价”,以最低5.7折甩卖,加快套现。在2008年11月上旬,李嘉诚又短期迅速抛掉了中国远洋、中海集运及南方航空等H股的股份,减持的3只H股,套现资金达40亿港元。

“现金为王”的理念是李嘉诚能够在经济危机时,保证资金流动和企业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否持有现金是关乎企业在经济危机时的关键因素。因此,李嘉诚非常清楚、明智地意识到了这点,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套现。

虽然是迫于金融风暴而采取的抛售,但李嘉诚并没有亏本,只是利润空间缩小而已。以上海的两处楼盘为例,李嘉诚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和记港陆”在2008年5月,以44.38亿元人民币出售上海长乐路的“世纪商贸广场”写字楼物业给美国投资基金亚太置地,获利达21亿港元;御翠豪庭中地理位置欠佳的两栋楼房也仍是以3.5万元单价出售。下半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行情就开始下滑,李嘉诚在行情转折之前,成功地将丰厚的利润收入囊中。对于房地产这个特殊的行业来讲,在预测到行情即将开始出现转折的情况下,就应该果断抛掉,不仅能够赚取大量的价格剪刀差,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也能通过套现增加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防御可能出现的来自其他企业的资金挤压风险。此外,通过套现还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后抢占更大的行业份额。毕竟,一旦现金流被截断,其负面的影响就不仅仅是盈利减少,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李嘉诚对旗下公司的经营理念也是坚持策略地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公司的负债率与业内其他公司相比,均处于低水平的负债状况。长实从1977年开始,非常注重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经过多年努力,长实近年平稳地维持0.2~0.3的负债比率。与同行业相比,负债比率是比较低的。和黄的负债比率稍高,处于0.4~0.6。而与同行相比,也是处于明显的低负债率状态。正是得益于稳健的财务状况,不仅使得李氏的集团各子公司能够从容地应对经济危机的困境,而且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提升市场的竞争力,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先机。

李嘉诚对自己的秘诀并不避讳,他曾经谈到,“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创造稳定的现金流是一些企业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他旗下的公司一般都呈现出了稳健的财政状况以及低负债率的特点。李嘉诚在经济危机中密集套现的理由就是信奉“现金为王”的制胜法宝。

精简投资,全方位抛售房地产

2008年金融风暴再次席卷全球,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冲击影响,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市场疲软,消费信心低迷,市场陷入不景气的状态。面对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李嘉诚果断行动,精简投资,保持实力,以便蓄势待发;同时,率先降价抛售地产,快速回笼资金,保障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健运行。

为了应对投资环境的变化,2008年10月间,和记黄埔继续施行“持盈保泰”策略,运用保守的理财方法来保全自身。首先暂时叫停全球业务的新投资。当时持有的221亿美元(约1724亿港元)资金,将高达69%——大概相当于1190亿港元以现金来持有,其余的则投资在最稳妥的政府债券上,风险较大的股票投资仅占有非常小的比重,投资企业债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累计期权产品完全没有。同时,计划到2009年上半年之前,将冻结所有未落实或未做承担的开支。

然后,全面清理投资计划,检讨全部投资项目。李嘉诚在2007年之后,就意识到了投资内地楼市存在的风险,采取了抛售新楼盘、谨慎选择新的投资项目的策略,逐步从内地市场的投资中撤出。长实原本在2007年年底经过商务部外资项目批准开发上海普陀区真如镇的项目,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即使该项目已经全面启动开发,也仍然停止了开发计划。

精简投资并不意味着李嘉诚的投资陷入停滞阶段,他仅仅是改变了投资的策略,放弃了投资周期长、项目风险大的项目,转而侧重于选择了投资回报周期短、资金回报率高的业务。亚洲金融危机对于长实来说是把双刃剑,缩减了长实的盈利,同时也为长实开拓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提供了契机。

和黄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增加对物业出租的投入以及在市价跌入谷底时拿地就是两大举措。

长实逐步撤出市场波动较大的行业,开始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提供稳定性收益的商业链条。1998年长实的举措也印证了李嘉诚的说法。李嘉诚当时已经看好了出租物业的市场前景。相比住宅地产来说,市场对商业物业、写字楼和工业物业市场的需求量更大且需求相对稳定,这样租金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香港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的商海洗礼,逐渐形成了一套“地产开发+地产投资(物业出租)”的独特风险管理模式。香港的黄金地段都被一些老牌的英资洋行诸如怡和、太古等所把持,后来新兴的地产商能够开拓的空间也很有限。因此,长实能够投资的地产地理位置并不是十分优越,多选择在地价较低的区域,诸如市区边缘、新兴市镇等地。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些地段的交通就颇为重要,集中于新修的地铁站附近。长实在亚洲金融危机前的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1997年物业销售为长实带来了大部分的盈利,占其经常性利润的84.61%,销售收入的79.88%。

因此,长实原本主攻住宅地产,当年也开始增加了对出租物业的投资,并先后在年内相继落成了出租的物业,促使当年的固定资产比上一年激增423%。李嘉诚在当年给股东的信中说:“集团的优质楼面面积将于未来一两年间显著上升,使集团的经常性盈利基础更趋雄厚。”

另外,长实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也开始涉足酒店和套房服务业务,同时撤出了基建业务。从2007年长实的盈利构成来看,物业租赁占16.41%,酒店和套房服务占7.27%,物业销售已减少到只占长实经常性利润的75.06%。这样,物业销售不稳定对长实盈利的影响就大大降低了。

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当时香港很多原本实力雄厚的企业利润也大幅缩水,尚处于调整时期。李嘉诚旗下的长实趁机竞标拿地,轻而易举地成为大赢家。1998年,李嘉诚通过中标的方式以极低的价格轻松拍下了位于沙田马鞍山的一块酒店用地和位于广东道前警察宿舍的住宅用地,不经意间居然成为香港拍卖史的经典例子。

在精简投资的同时,李嘉诚率先降价抛售房地产。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香港的经济受到很大冲击,银行紧缩信贷,股市行情急转直下,消费信心低迷,经济陷入了萧条的困顿之中。

在市场非常低迷的情况下,长实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在同行业内最先开始施行降价销售,促进消费,所以都获取了较好的营业额。第四季度推出的两个项目鹿茵山庄及听涛雅苑二期项目都力挫群雄,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听涛雅苑二期甚至获得了高达3倍的超额认购。

长实推出的鹿茵山庄首次开售,恰好处于1997年10月股灾之后,当时的香港楼市低迷,市场前景反应冷淡。起初,长实出售的价格较高,以分层单位、独立洋房的价格分别是约12000港元/平方英尺、约16000港元/平方英。推出后,内部认购冷淡。长实见此情景,决定推迟4天公开发售。为刺激市场消费,提出降价两成来吸引消费者认购。长实宣布鹿茵山庄促销的消息后,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楼盘也不得不降价销售。之后,长实的听涛雅苑二期项目也要在市场上开售,李嘉诚果断采取大幅度降价的措施刺激楼市。听涛雅苑二期开价平均每平方英尺5181港元,最低价甚至低于4700港元。同时,长实还采取多种策略来促销,例如为促销天水围嘉湖山庄美湖居剩余单位就推出“110%信心计划付款方法”的活动,采用“包升值”的方式刺激市场。李嘉诚采取的促销方式被香港媒体称为“为市场之震撼价”。

香港各地产开发商在长实率先低价促销后,也纷纷采取降价销售的策略。从1998年1月香港的住宅价格比1997年第二季度的价格下降了逾3成的幅度,与1996初的价格几乎持平。香港房地产商为了尽快抛售手中的囤积房屋,竞相采取更加优惠的价格出售。新鸿基地产(简称“新地”)在1998年5月以每平方英尺4280元的售价推出了青衣晓峰园160多个单位。为了抢占市场,长实也毫不示弱,随即以每平方英尺4147元的售价促销青衣地铁站上盖盈翠半岛。长实的价格比当时的市价低两成,立即在市场上引发了抢购的狂潮,开盘当天1300个单位就被抢购一空。与此相比,新地的晓峰园由于价格优势不明显,仅售80个单位,迫于市场行情,也随即展开降价的策略应对,下降了一成七,同时交给地产代理采取大范围内促销的方式来出售。

在市场低迷的境况下,长实采取低价销售的方式最先降价,引发了其他地产商的降价潮。对此,同期摩根士丹利的相关研究报告对长实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长实相比竞争对手更愿意采用低价策略来加快销售。香港住宅市场自1997年6月以后持续下滑的形势,证明这是一个恰当的策略。长实对降价如此随意,也是因为它的收入来源比其他开发商更加多元化。”

2008年次贷危机,李嘉诚又一次大规模密集抛售房产,先后出售上海世纪商贸广场写字楼物业、御翠豪庭、黄金城道上的商铺。即使抛售,李嘉诚的盈利也不菲,以上海世纪商贸广场写字楼物业来说,这个物业是在2005年以23亿元左右的价格购入,出售价格为44.38亿元,盈利21亿元。而黄金城道商铺是顶级的商业步行街,其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升值的潜力巨大,原本是李嘉诚计划自己持有用来出租的,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恶化,李嘉诚果断做出了“转租为售”的策略,大约有40个铺位共2万多平方米用来出售,均价以每平方米10万元。相比周围的商铺成交市场价约在7~8万元/平方米,李嘉诚仍然是盈利可观的。

当时,长实在北京投资的首个别墅项目——誉天下颇受关注。在2008年11月上旬,楼市市场行情不景气,誉天下别墅项目面向市场推出联排以17296元/平方米、双拼18275元/平方米的优惠价格,相比之前两种户型拟定的预售价格30000元/平方米和35000元/平方米的价格有了近乎五成的下跌。尽管不少人对李嘉诚的密集抛售以套现持迟疑态度,但在李嘉诚看来,金融危机袭来之时回笼资金以保存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低价套现总比被低迷市场套牢要好。所以此次长实报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最低5.7折超低价格,其降幅确实惊人。

高沽低买,巧借股市融资

香港的股市与楼市之间有着高度的相互性,经常会出现所谓的“股地拉扯”现象,即房地产商圈地的资金往往来源于以上市的方式到股市融资,导致地价飞涨,继而也带动房屋价格的高涨,房地产商获取暴利,然后再继续在股市上融资,推动股价高涨。这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但是,李嘉诚的长实只在1987年曾参与“长和系”供股计划,之后一般不采取股本融资的方式。

1996年底,香港恒生指数大幅攀升至13203点,与1995年初的6967点相比,涨幅高达89.5%。与之相应的是香港的地产市道也一路走高,在1995年第四季度之后,房价也一直飙升,1997年7月中原地产指数升至100点,比起1996年7月的66点,在一年内升幅超过50%。

在股价和房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长实在1996年进行了1987年首次融资之后的再次股本融资。融资前长实的现金流出净额高达88.88亿港元,融资后1996年净现金流入由负数转为正数。此次长实通过股本融资募集资金51.54亿港元。除此之外,长实还募集资金41.78亿元,也是通过附属子公司向少数股东大量发行股份的方式获取的。这次融资有助于长实摆脱了在亚洲金融风暴冲击期间,银行收缩贷款的资金困境,持有大量的资金为选择性投资提供了可能。

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李嘉诚也已经意识到了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于是,他很善于未雨绸缪,采取了多种策略应对危机,减持中资股就是其中的策略之一。自2007年9月起,李嘉诚果断减持南航、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的股份,套现总共逾90亿港元。其中,李嘉诚从减持中国远洋股份,套现51.67亿港元;减持中海集运,套现大概24.04亿港元。紧接着,李嘉诚基金会在2009年1月7日配售其持有的中国银行20亿股股份,每股价格在1.98港元到2.03港元之间浮动,套现达40.6亿元。据测算,此次减持净获利高达18亿元。

同时,李嘉诚的另一个举动就是在股市低迷时先后多次大幅增持“长和系”股份。他在2008年4月11日至7月16日的3个月期间,前后10次共计以5.8亿港元增持长实;在9月29日至10月8日不到10天时间,又继续斥资约3525万港元增持长实42.8万股。在10月下旬又4次增持和记电讯国际股份,持股量从2月底的66%上升到10月30日的67.03%。11月14日,李嘉诚在2006年5月以来首次增持和黄股份,以每股均价37.225港元的价格斥资1116.8万元增持和黄30万股,持股比例上升至51.38%。2009年2月3日,李嘉诚又以每股均价67.14元价格斥资335.7万元首次增持长实5万股普通股。此后不到3天时间,李嘉诚再次以64.575万港元买进1万股长实股份,每股均价64.575港元。

李嘉诚大举增持自家股份的举动也引来了外界的纷纷议论。有人认为,李嘉诚再三增持表明股市已经跌至谷底,此外他也希望此举能够为低迷的市场增添投资信心。当然,从李嘉诚一贯的投资策略来看,他将高沽低买的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在股市跌至谷底时以低价买入,然后,等待将来经济复苏时期再高价卖出,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

李嘉诚投资善于把握时机,往往对未来市场的趋势能够准确预测,然后果断出手。当然,李嘉诚的大手笔除了其超凡的智慧外,也都是建立在多年在商场上摸爬滚打积累起来的经验上的。正如李嘉诚所说:“好景时,我们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必过度悲观,这一直是我们集团经营的原则。在衰退期间,我们总会大量投资。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盈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或者是否有人对它感兴趣。我们历来只做长线投资。”

逆市扩张,迎战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李嘉诚对其旗下的和黄的经营策略有了大幅的调整。从和黄这家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更能体现出李嘉诚的迎战危机的智慧。

经过和黄长期以来多元化的发展,长实形成了以港口、地产、零售和制造、电讯、能源和金融为主的业务范围,相应的其盈利的组成也是多元化的。这使得和黄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初期,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香港整体的经济都出现了衰退的趋势,1998年和黄的地产零售等业务也开始出现萎缩。其中,地产业务,在不计算巨额的特殊拨备的情况下,税前盈利已经比上一年减少23%,零售、制造和其他服务部门该年的经常性息税前盈利同比减少37%,其中,零售部门的百佳超市和屈臣氏大药房在内地出现亏损,香港丰泽电子器材连锁店盈利持续疲弱。

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袭击的时候,和黄通过出售部分公司的股权获取大量资金收益,平滑业绩,脱离了困境。当时,李嘉诚的和黄出售了宝洁和记有限公司的部分权益。此外,还出售了其持有的亚洲卫星通讯54%的股权,获得净利润23.99亿港元。1998年,和黄通过出售和记西港码头10%的股权获得收益4亿港元。从和黄连续三年的业绩来看,1997年净利润比1996年增长2.05%,1998年净利润比1997年下滑29.02%。正是得益于和黄及时出售三宗股权,获取了利润,才保证了正常的运营,防止了危机的蔓延,平滑了业绩波动。同时,资产出售的利润,为和黄在资金匮乏时期大举投资其他行业提供了可能。

2008年金融危机时,李嘉诚再次展现出了应对危机的高超水平。2007年,李嘉诚在股市高涨时抛售了多只中资股套现,在2008年内多次增持旗下公司股份,略微摊低了持股成本。正是由于李嘉诚未雨绸缪,采取多种策略的应对使得他在由于受到长实与和黄的股价大幅下跌甚至逾40%的拖累,个人财富在2008年大幅缩水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损失,最大程度上扭转了资金缩水的局面。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为和黄逆势扩张、拓展多元化业务提供了契机。1998年,长实就从住宅地产扩展到出租物业等方面,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盈利也相当可观。

和黄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依靠一系列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为投资回报周期长、资本密集型的新兴行业提供强大的现金流支持的模式。这些新业务通常称之为“准垄断”行业。不同业务优势和黄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亚洲金融危机为和黄大举进入这些行业提供了机会。李嘉诚在遭遇到亚洲金融危机中,不但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善于把握时机,反而逆市扩张。

在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李嘉诚就成就了一段低谷拿地,继而被业内奉为经典的案例。1998年1月,香港政府采取招标的方式先后出售两处地产,分别是位于沙田马鞍山的一块酒店用地和位于广东道前警察宿舍的住宅用地。按照惯例,政府不对以招标方式出售的土地限定底价,只对公开拍卖的土地限定底价。之所以选择投标方式的原因是最高投标价通常比次高投标价高出很多,而最高拍卖价往往只比次高拍卖价高出一个价位,再加上当时的地产市场已经非常不景气,竞标者有可能并不多,很难拍卖出好价钱。事实上,由于没有准确地对形势作出判断,地政总署仅仅收到了两份标书。之后,长实轻松中标,给出的最高投标价为1.2亿港元,仅仅相当于楼面价2150港元/平方米。而在招标前,香港地政总署对马鞍山土地的估价则为10.56亿港元。这起竞标案成为香港地产拍卖史上的经典。同样,长实在竞标广东道前警察宿舍土地上仍然所向披靡。以长实为首的财团以28.93亿港元中价,楼面地价仅为2840元/平方英尺。而政府出售前对该地估价总值超过40亿港元,地价大概为4000港元/平方英尺。

和黄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收购港口,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1997年,李嘉诚增持了仰光柜货柜港权益至80%;同时,还进一步拓展了英国的港口业务,不仅购入了泰晤士货柜港,而且签订了收购哈里奇国际港口的协议;另外,还取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及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经营权,掌握了两个港口72%的实益权益,并且收购了大巴哈马机场公司50%的权益。1998年,他一连在三个月内都有新的收购行动,先是在2月,和黄收购刚刚竣工的英国泰晤士港货柜港;紧接着在3月,和黄对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的权益从85%增至88%;在盐田港的实益权益由47.75%增至49.95%;4月,收购哈尔威治国际港90%的权益。

在大举收购港口的同时,李嘉诚还瞄准了电信行业。为拓展在美国的移动电话业务,和黄在1997年收购美国西部无线公司(Western Wireless, Inc)5%的权益及西部个人通讯服务公司(Western PCS Corporation)19.9%的权益。第二年,和黄对印度Hutchison Max电讯公司的股权从29.4%增持至49.5%,并认购了这家公司一名大股东发行的优先股;与以色列一家运营商合资建立Partner电讯公司,开辟了以色列市场;这一年,和记电讯还进军比利时市场,与荷兰皇家电信公司移动通信部门(KPN Mobile)成立合资公司。此外,和记电讯还于1998年在加纳收购一家拥有全国移动电话牌照的公司80%的股权。

1999年全球电信企业的股票市值一路攀升,市场前景看好。李嘉诚在这一年完成了他所谓的“最骄傲的交易”,即出售“橙股份”,赚取了超千亿的巨额利润。“橙”出售分两次完成,首次是在2月份同构出售约“橙”股份的4%,套现50亿港元;接着在10月份,全部出售“橙”其余的约45%的股权给德国电信商曼内斯曼,套现1130亿港元。出售完成后,和黄的2G业务从欧洲移动市场上撤出。和黄将卖掉“橙”的资产用于和黄进军3G业务的资金支持,在全球竞投3G牌照。然而,和黄3G业务的经营并不理想,连续出现了不断扩大的亏损状态。2002年,亏损20.7亿港元;2003年,亏损扩大到183亿港元,2004年亏损高达370亿港元。并且,受到3G业务的影响,和黄的股价大幅下跌。到2004年底,对3G业务投入累计高达2000亿港元。

尽管如此,和黄仍然没有放弃3G业务,李嘉诚面对危机,采取了零散出售、分拆上市的办法。和记电讯澳洲公司(HTA)于1999年8月在澳大利亚公开招股,并上市交易。11月,和黄通过将以色列的子公司Partner电讯在纳斯达克和伦敦证交所IPO,取得13.92亿港元的利润。2000年2月,和记电讯把持有的10.2%的曼内斯曼股权转换为5%的沃达丰电讯股权,获得利润500亿港元,随后又通过出售沃达丰电讯约1.5%的股份,获得利润16亿港元;2001年5月,和记电讯以300亿港元盈利出售其在Voice Stream Wireless中持有的股份;2002年4月,通过出售香港和记电话有限公司19%的股权给日本NTT DoCoMo公司,获得盈利22亿港元。

到2004年,3G后续资金存在很大漏洞,为了最大程度上缩小3G业务的影响,李嘉诚选择了分拆旗下主要的电信资产上市的办法,最终解决3G的困扰。首先分拆香港的固定电话业务上市。2004年1月28日,和黄宣布将香港的固定电话业务注入中联系统控股有限公司,借中联系统上市。第二天,中联系统复牌后股价攀升40%,效果显著。3月5日,中联系统改名为和记环球电讯控股有限公司。

其次是分拆2G业务。和黄通过分拆中国香港和澳门、印度、以色列、泰国、斯里兰卡、巴拉圭及加纳等八地电信资产上市,获得41亿港元的盈利。

第三步是由和记电讯国际“私有化”和记环球。2005年5月3日,和记电讯国际与和记环球对外声明,双方以签订协议方式实现和记环球私有化。这个举措的成功就在于市场行情看好的时候配售,行情暗淡的时候回购,能够获取盈利。

最后,进一步分拆3G业务。2004年12月,和黄透露有意出售25%意大利3G业务的股权并将该业务在当地上市。但是,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和黄的IPO计划始终未能实施,于2006年宣布无限期搁置。

分拆上市,是和黄在特定情况下的战略选择。由于新业务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运作才能盈利,而零散出售资产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将项目分拆上市能够减轻资金压力,同时各项目独立运作后,项目的潜力被充分挖掘,也能够提升和黄的股价。

李嘉诚在商战上具有超人的胆识和魄力,即使在遭遇到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他也不会退缩,甚至非常善于以进军新领域、逆市扩张的办法,使他不仅摆脱危机,而且能够拓投资领域。

李嘉诚一向对创新技术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期的1996~1997年,他旗下的“长和系”开始进军互联网行业。此后在1999年1月,长实、和黄与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合资设立Tom.com;2000年,长实、和黄与香港两家最大的银行——汇丰、恒生银行合资成立汇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网络领域。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2007年5月,李嘉诚斥资大概4500万美元支持全球第一个提供高清网上电视服务的Joost网站。这次注资是通过旗下信托基金,与国际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等共同合作,支持Joost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并推动拓展全球市场。而在此之前,在微软宣布投资2.4亿美元获得Facebook公司1.6%的股权之后不久,李嘉诚信托基金也向Facebook投资6000万美元获得该网站0.4%的股权。

此外,李嘉诚还进军中医药行业。早在1998年,李嘉诚就与香港新世界集团联手打造香港“中药港”。2000年,和黄成为同仁堂科技第二大股东。此后和黄通过进一步与同仁堂的合资,在2003年12月,和黄的附属公司和记中药,与同仁堂集团总部合作成立北京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占有49%的股份。通过合资,和黄在同仁堂的一些项目上,内地开设药店、药品或药材生产以及同仁堂海外开店等都可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2001年8月,和黄出资1.1亿元与上海药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和黄药业,双方各占50%的股份。2004年5月底,和黄斥资10亿元与广州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白云山中药厂为基础成立合资公司——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

在经济危机时期,为了增加公司的盈利,同时也为了降低风险,李嘉诚往往选择行业内实力雄厚的企业,要么共同控股,要么进行少量投资,实现逆市扩张。

全球多元化的“御冬术”

李嘉诚从白手起家到蝉联香港首富之位,经历了商场上无数次的风雨洗礼,即使是在受到经济危机冲击的情况下,也总能化险为夷,有惊无险。回顾李嘉诚的经典“御冬”法则,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和黄所走的全球多元化道路,是李嘉诚有效防范金融风暴冲击的重要策略。

首先,投资多元化的领域和行业能够有效地分散风险。从李嘉诚旗下企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李氏的业务逐步跨越多个行业,业务也已扩展至全球。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就开始将香港作为大本营,大举进军中国内地、亚太其他地区、北美、欧洲等市场。同时,也非常注重扩展包括能源、地产、电讯、零售和货柜码头等多元化的领域,逐渐形成了业务范围庞大、地区分布广泛的经营模式。长和系经营模式的优势不仅在于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加了其经营的灵活性,更大程度上分散了其投资风险。

从李嘉诚的长实架构来看,李嘉诚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就调整了长实的企业架构。1997年李嘉诚对“和黄”、“长江基建”和“香港电灯”的重组,重新搭建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以防范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重组前,以地产开发作为主要经济支柱的长实直接持有和黄45.4%的股份和长江基建70.7%的股份,从事基础建设的长江基建,其核心业务是在内地投资注入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数额庞大,而回报周期又较长,盈利波动性较大。长实公司和长江基建在业务上存在较多的交叉,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容易影响到长实的盈利。重组前的和黄持有“香港电灯”34.6%的股份。而和黄自身的业务范围就比较多元化,又分布在分散的地区经营,其经济效益也较为稳定。港灯由于对香港对电力一直有稳定的需求,因此,经济回报也处于较为平稳的态势。

重组之后,各公司在架构上的风险得以分散,平滑盈利的效果明显。长实减少了持有的“长江基建”的股份,业绩大起大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长实、和黄对于“香港电灯”持有的股份并不出现明显的减少;长江基建控股港灯。重组后,“长江基建”和“香港电灯”的新组合,优势就在于二者业务性质相关较低,相互牵制的可能性很低,能够分散风险,降低盈利波动幅度,防止市场大起大落造成的影响。同时长江基建本身的回报期长、盈利波动大的特点,则与港灯稳定经济收益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长江基建”在1997年收购“香港电灯”后,经济盈利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仅1997年就比上年度增加16.35亿港元,此后每年都稳步增长。截止到2001年底,“长江基建”最大的收入来源仍然是“香港电灯”。2002年上半年,“长江基建”52%的收入仍然是来自“香港电灯”。

李嘉诚抓住最佳切入点,把核心业务相关性不强的企业重组在一起,这是他应对风险的重要管理策略之一。不仅注重业务的低相关,还要从地域的分散分布来降低风险。重组后的优势非常明显,不同的业务回报期在投资量、回报周期、盈利的波动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重组后,不同业务的风险较为分散。

其次,就是注重整合差异化较大的全球市场。李嘉诚善于未雨绸缪、深思远虑,从长和系进军海外以来,业务范围已经从香港延伸到中国内地、亚太其他地区、欧洲以及北美等地,几乎遍布全球各地,业务范围也得到极大拓展,目前已囊括能源、地产、电讯、零售和货柜码头等领域。将业务拓展至全球的优势就在于,市场的发展程度不可能是同步的,对产品的需求层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全球化市场能够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一旦遇到某一地区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就可以转移到其他地区,以保证整体的市场不受影响。

和黄一直是李嘉诚全球多元化经营的经典范本。

和记黄埔成立于1977年,最初的运作是从该公司的旗舰公司“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开始的。因此,和黄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从事货柜码头的业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货柜码头业务开始向海外进军,开启了全球化经营的新思路。全球化拓展的第一步便是在1991年收购英国的港口菲力斯杜港。此后,和黄开始在中国内地、东南亚,以及中东、非洲、欧洲和美洲的15个国家与地区大举收购港口。收购的策略之一就是注重其货柜码头业务在全球的地理位置。正是由于港口业务分布较为广泛,因此各港口在同一时期面临的经济形势等外在环境不尽相同,便于盈利好的港口能够支持盈利状况不良的港口,而整个和黄的货柜码头业务的盈利基本不受或受很小的不利影响。和黄的财务数据也显示,“和黄”货柜码头业务1995~2001年间的盈利是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

和黄的电讯业务也同样在沿用全球多元化的策略经营。当前,和黄的电讯业务遍布香港、东南亚、中东、澳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地方均拥有并经营电讯、互联网基建,提供的服务范围也是多元化的,诸如移动电话(话音及数据)、传呼服务、集群通讯服务、固网服务、互联网服务、光纤宽频网络及电台广播服务等。

和黄电讯业务全球化的优势植根于电讯业务自身的发展特点。众所周知,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只有不断创新,经常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些市场进行试运行。全球化的业务开展就可以有很大的市场选择空间。试验成功后,可以进行全球范围的推广。一旦实验不成功,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局限在试验市场中,这样就可以降低风险。

研发出来的新产品的竞争异常激烈,经常出现斥巨资研发的新技术尚未收回成本,就很快被更先进的技术淘汰,这就给开发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和黄把市场遍布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不可能处于同步阶段,即使一些新产品在发达国家被淘汰,但是在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市场的销量还是很好。

利用这种区域差异,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调整业务,而整体的盈利还能够保持可观的状态。可观的盈利还能够保持美洲、欧洲以及“和黄”的移动电话业务在不同地区的销售的成功。

当和黄的第二代移动电话技术GSM在香港、澳大利亚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销量5年来呈持续下滑趋势的时候,与之成对比的是,同样产品在印度、以色列的市场上却深受欢迎,销量猛增。不同地区对产品的需求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能够消化、吸收不同水平的技术产品。

不同的市场在经济周期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市场发展阶段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全球化业务开展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地域的差异来增加其投资的灵活性并降低所承受的风险,确保整体回报的状况良好。

李嘉诚的警告:绝不借钱投资

李嘉诚应对危机的大手笔固然令人感慨万千,但是也无一例外是经过缜密的分析、准确的判断作出的决策。他也表现出了保守、谨慎的一面。

李嘉诚作为华人首富,在香港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他发表的观点总能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凡是李嘉诚出席的公开场合,他往往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记者总是抛出一些关于经济发展走向预测的问题,希望李嘉诚能够透漏出一些李氏投资秘诀来。而李嘉诚每次都是神采奕奕地出现,给人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其回答问题的方式充满了睿智和幽默,也深受媒体的欢迎。

尤其是2007年起,李嘉诚出现的每次重大媒体发布会,他几乎都会呼吁投资者要谨慎投资,量力而行。2007年上半年,内地的炒股非常热,人们纷纷加入了炒股的行列。李嘉诚对此也给出善意的忠告。李嘉诚在5月间就曾经表示,内地股市已经出现泡沫,呼吁股民炒股要谨慎,一定要量力而行。到8月份,他再次忠告股民,即使目前内地、港股都在高位的态势,但是一定要谨慎,无论是长线投资,还是短线投机都要小心,警惕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之后的2008年3月27日,李嘉诚认为香港股市仍处于调整期,尚未达到合理的水平,提醒内地投资者要量力而行。当时,内地的股市大跌,由于受到内地救市传言的影响,2008年8月20日香港及内地股市攀升,此时李嘉诚再三提醒股民投资谨慎应对。

在2009年8月期间,李嘉诚在长和系2009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被问到对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看法时,认为全球经济最坏时间已过,但是也不能就此认为经济已转好,不可能很快出现V形反弹。而对“年底经济会转好”的说法并不认同,认为经济的复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李嘉诚对香港经济的发展前景很看好。同时也认为,中国内地经济长远增长前景及多项特别优惠政策能够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很大支持,其中也包括个人旅游刺激香港本地消费及中央政府对香港金融体系的支持。

在面对经济形势的好转,港股已冲上20000点的情况下,一向投资保守的李嘉诚再度告诫散户投资者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着“千万不要借钱买股票”的底线。他解释说,如果大家仅仅依靠炒股就能维持生活的话,就没有必要辛苦工作了。但是,他也表明要视情况而定,表示:“我不会说现在肯定不买入股票,但如某股票的市盈率高,回报低,我一定不买。但长江、和黄我很有可能会买,多年来我只买不卖,那是值得的投资。”

从李嘉诚的言谈中,大家也能体察到李氏的投资策略,对于香港政府发行的官债回报不理想,一般不愿购买。他最看重的就是股票的市盈率,他旗下的基金会往往也是量力而行,认购市盈率低及息率高、赚钱能力较强的股票。

李嘉诚曾经有段话非常形象地阐释了自己不主张借钱炒股的理念:“这么多年来,1950年到今天,个人(资产)来讲,从来没有一年比去年少。要做到这样,第一原则就是不要有负债。我在1956、1957年以后,个人没有欠过一个债,我的负债是这个(边桌上有两只金属制大、小北极熊雕像,指着小北极熊说),我的现金是这样大(指着大北极熊)。”所以,李嘉诚一直致力于保持稳健的财政状况,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充足的实力,一旦遭遇经济危机,也能防范财政风险。可见,李嘉诚忠告股民谨慎投资,不要借钱炒股的警示良言也是他本人多年来一直奉行的信条。

李嘉诚启示录

李嘉诚如是说

我奉行的原则是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可以起到平衡作用。

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我深刻感受到: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之泉。

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才去做。一向以来,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问我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超人链接:郎咸平揭示李嘉诚“过冬”三大法宝

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后,香港经济也走入一个严峻的寒冬,大部分投资者的腰包都缩水过半,就连华人首富李嘉诚控股的公司股票,市值也大幅缩水上千亿港元。但即便如此,李嘉诚依然表示,他对旗下公司的业务充满信心。那么,李嘉诚的信心究竟源于哪里?面对金融危机,他的“过冬策略”又是什么呢?

我觉得他这个处理方法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家学习。第一个,他立刻停止了和记黄埔的所有投资,不投资。而且负债比例极低,只有20%,更重要是什么呢?他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现金。我算了一下大概有220亿美元的现金,那么这220亿美元当中,70%左右是以现金形式所保有,另外30%是以国债方式所保有,所以非常具有流动性。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准备应付大萧条。这是他目前的企业战略。

李嘉诚对现金流高度在意,负有盛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但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面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李嘉诚又一次遵循了“现金为王”的投资理念。从去年开始,李嘉诚大手笔减持手中的中资股,回笼资金至少上百亿港元;2008年初,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多次抛售手中的物业与楼盘;在2008年11月,李嘉诚在北京投资的第一个别墅项目“誉天下”,也实行“一口价”,以最低5.7折甩卖。这几次腰斩似的甩卖,正是李嘉诚一贯坚持“谨慎”投资、现金为王的理念在起作用。那么除了重视现金,李嘉诚还有哪些独特的投资手法呢?

我们还看到现在李嘉诚的和记黄埔的核心业务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港口,再有一个是地产和酒店,还有零售能源和电讯。李嘉诚这个投资,我以前做过比较深入的调研,他这个投资很有意思的,这么多业务,他不是简单多元化投资。我们内地也有很多企业在做多元化,结果呢,全盘失败。那么为什么很多内地企业家做多元化投资不行,而他可以呢?因为他投资的几个行业之间,都有很强的互补性。

什么叫互补?就是两个行业,我好你坏,你好我坏,刚好可以抵消掉。比如两个行业来讲的话,其中一个行业,它利润这么走势,有起伏,那第二个行业一定要跟第一个行业的利润走势有互补的现象。

也就是说,当第一个行业好的时候,第二个行业最好是坏的。当第一个行业坏的时候,第二个行业最好是好的。然后好坏可以相互抵消,而使得最终现金流达到稳定,这是他的最高战略指导方针。而我们内地很多企业家就不是这个水平,他们没有做互补,他们很多都是兴致所致投资的。要好一起好,要坏一起坏,一碰到坏的时候一起倒闭。我拿李嘉诚的数据做了一个分析,我发现他透过这种行业之间的互补,风险缩小了10倍。

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嘉诚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这一细节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李嘉诚是一个时刻注意风险的人。

李嘉诚说:现金流和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他一贯最注重的环节,而控制负债也是李嘉诚的公司在这一次危机中能够规避风险、继续稳定经营的关键。

我就以香港四大天王(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炳湘)为例,香港四大天王都是做地产的,这些人和我们内地的企业家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就是内地企业家没有经历过大萧条,而他们都经历过。我们的企业家只有个人辛苦的奋斗历程,缺乏大萧条的洗礼,因此非常的激进,非常的浮躁。我就以一个简单的数据——上市公司资本负债比例为例(负债除以资本)做个说明,大家就明白了。我们上市公司的资本负债比例平均在100%到300%之间,很高的。你看这些经历过大萧条的四大天王,他们的资本负债比例是多少?20%而已。而且你看香港这些四大天王的体积都很大,很多都是我们上市公司上百倍。而且香港的法制化建设也比较完善,信用体系比较健全。你看,个子又那么大,法制也好,信用体系也好,负债比例却这么低。我知道李嘉诚的和记黄埔,这个企业的负债率只有15%,可以说低中更低了。

所以,第一,大量的现金储存;第二,低资本负债比例;第三,互补的行业选择。这就是曾经经历过大萧条的人,他们的心态,他们非常的保守。所以我认为在他们心目当中,一个卓越的企业家,不是说你是不是首富,不是说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是一个最好的风险管理者。只有最好的风险管理者才能够让你永续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