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国际政治跷跷板,中国有态度(中国篇)(5)

另外就是现代产业的发展、航空业大量的需求,尤其是中小型飞行器,包括私人飞机的发展,农用飞机、护林、喷洒农药等飞机的发展。

就像刚刚说的数字一样,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美国有20多万架,中国总共才有1000多架,这个差别非常大。

1997年,我第一次到美国访问,飞机落在了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我当时感到很吃惊,我一看,这个机场怎么停满了小型飞机,乘员为两个人的、三四个人的小型飞机非常多,机场停了一片,全部都是。不仅有这种小型飞机,还有小型直升机等低空飞行器。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片空白。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是人流,人流才能产生物流,没有人流就没有物流。这种小型飞机的普及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空间,是一个过去利用不足的空间。

把这个空间利用起来,对于推进航空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都能带来很大益处。

首先从人的素质来看,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有非常大的帮助。空军的飞行员、地勤人员的主要来源,是从中学生、大学生里招的,招上来的人对航空知识基本是没什么了解的,进入航校就如一张白纸,从头开始学。

这一点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不一样,欧洲、美国很多人进入航空学校学习飞行,他们本身已经是飞行爱好者,已经有这方面的技能。如果全民的素质都这么高,那空军的训练,包括民航驾驶员的训练,将节省很多资源。

“二战”的时候,大家对美国兵非常轻视,觉得美国军队的战斗力不如德国军队、日本军队。但是,在欧洲战场打了一段时间以后,德国人就迅速发现,美国士兵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德国大量士兵是农民构成的,而美国士兵是以工人构成的,美军士兵里有大量拖拉机手、汽车司机。所以美军在遂行机械化作战任务的时候,虽然战术呆板,但是机械化部队的运作能力、运动能力非常强。美军并不需要专业技工,基本上人人都会鼓捣两下子,都会开汽车,不用经过专业训练,这就是国民普及这种技术之后,全民素质提高给军队包括作战效能带来的极大好处。

引申到航空界也是这样,当一个国家的航空业发展之后,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一个强大的航天力量,对空中、太空利用得越来越多,需要越来越多人才技术的支持,这种支持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找到一些这方面的经验,比如说日本在“二战”期间,和美国争夺制空权,结果遭到了惨败,除了两国工业实力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通用航空市场比日本要广阔得多。日本只能依靠一小部分精心培养的尖子飞行员,而美国则有一大批民间飞行员作为基础,因此美国很容易就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充出一支庞大的空中力量。

而且航空工业发展之后,尤其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自己讲是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俄罗斯也讲是他们搞出第一架飞机的。

姑且不说这个争论,就是美国从第一架飞机发明之后,美国的航空业发展,就是民间的航空力量发展遍地都是。横跨大西洋、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这都是民间在进行的。

这些实际上对美国的扩张事业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对于美国人迅速地掌握世界的空运、航线,对全球的了解,都起了非常大的帮助。

在全球化的今天,航空交通工具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便捷的。它远远胜于轮船,也胜于高速公路。全球的航空工业,今天可能是运输量最大的,人们使用最多的。在这方面,也是人才需求最多的。

而且限制国家航空工业发展巨大的瓶颈,今天来看就是飞行员供应严重不足,未来在这方面有很大的需求。

这个空域开放之后,相应的产业跟上了,就有很多人能像考汽车驾照一样,考小型飞机的驾照,这就成为我们国家一个庞大的航空主力军的后备力量,对于发展航空事业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9.军人素质的高低,涉及军队最根本的问题

2009年我国有超过10万名大学生携笔从戎、入伍当兵,而在2001年,大学生入伍的只有2000人,9年来大学生入伍总量扩大了近60倍。大学生入伍为部队建设带来了根本性变化。

我军历史上,在延安时期、全国解放初期和上世纪80年代初期,曾经有过几次大批的高素质人才集中参军入伍的先例。

相比起来,延安时期我们党处于一种不执政的状态,大批知识分子涌入延安,主要是为了抗日救亡。救亡图存这个命题使中国人觉醒了。

现在不一样,现在我们党是执政党,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和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大批入伍,实际上带有一种根本意义的性质。它不是一个运动、不是救亡图存这样一个号召。大学生入伍,让我们看到军队建设发展一个非常好的前景,就是质量建设。

什么叫质量建设?这牵扯到武器装备的质量和人员素质,最根本的是人员素质。因为军队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人的素质高不高,涉及军队最根本的问题。

在过去,大学生入伍,那是不能想象的。我是20世纪70年代初入伍的,当时也就是初中毕业,到了部队也属于小知识分子,都是拿你作为一个学生兵、知识分子来用,觉得你很了不起。而今天初中毕业,根本不符合入伍的条件,我们要求士兵入伍的文化程度是高中。

我们可以看到,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40多年的时间,我们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折射出我们国家经济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到军队建设中来,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士兵做起。当然我们经济力量的增强,在装备上也有很大反映,包括我们海军中华神盾军舰、空军歼-10飞机、二炮的发展。

但是人员的变化,大家很多时候是看不见的,所以我们说人才质量的变化往往带有更大的根本性。

现在有一些人把鼓励大学生当兵理解成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是一项应急举措。缓解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入伍的附带好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

军队是一个增加社会就业的场所,但如果把大学生入伍能起的就业功能当目的的话,那就看偏了。今天大学生入伍成为一个必然,哪怕没有就业的压力,也是一种必然。

这个必然性在哪里呢?一方面全国各地的大学扩招,现在大学毕业生量非常大,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几百万,这么大量的学生反映出我们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农村人口占92%到93%,那就意味着城市人口只有7%左右,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农村人口还占81%到82%,也就是说城市人口只占到18%。兵源主要来自农村。从改革开放开始,农村人口占全国的82%,到了今天城镇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46%,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4%,可以看到入伍的比例城市和农村各占一半了。

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入伍的比例还要降低。在未来20年、30年会看到,大量的兵源来自城市。士兵来自城市,首先教育程度高、接触面宽、知识面宽。

2010年2月,我从南方两个部队过来,一个是陆军某集团军,另外一个是海军某航空部队。在这两个部队里,我们都跟基层官兵进行过座谈。当时连队座谈的时候,连队的干部、战士来了不少。

我当时一看有几个新兵,一个新兵是医科大学五年本科毕业,有一个新兵是在一个法学院学了四年法学本科,还有一个新兵是计算机三年专科毕业。这让我非常吃惊,我们当时初中入伍都属于小知识分子了,现在五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入伍,毫无疑问对于提高我们部队基础素质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还有一个姓焦的排长,他是法学的研究生。

现在部队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首先从20世纪80年代的军官开始,军官必须经过军校培训。我觉得从2009年开始又是一轮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士兵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大学生入伍,不管大专生还是本科生,占的比例还不是很大,但这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教育的发展,要成为一种常态。而这种常态会给我们军队建设带来新一轮全新的推动。

有人说,中华民族缺乏尚武精神,我觉得这不能一概而论。尚武精神不足,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比如历史上,从汉朝之后文武分家。文武分家带来很大问题:文的舞文弄墨,武的只是粗俗之人弄武了。后来社会上流传很多什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等俗语,对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影响非常大。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民族要想真正崛起,这是我们必然要迈出的心理障碍。西方从中古到近代,一般人当不成兵,贵族才能当骑士,入伍打仗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西方尚武精神非常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当然我们不像他们那样穷兵黩武,通过侵略扩大自己的地盘。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是捍卫我们的安全、保卫我们的既得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

毛泽东主席以前就讲过,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

陈毅元帅也说过,过去我们与国民党打仗,我们比素质是比不上人家,如操场动作、内务管理,我们关键在于领导层的优势,就是旅以上战役指挥比人家强,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比人家强。

而今天我觉得我们的基层正在发生变化。

这变化是:基层素质正在提高,从基层士兵开始到基层军官素质正在提高。素质的提高可以从根本上推动军事变革,这些人素质很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我们在军事变革中成本代价有可能变得更低一些。

有个连队进行过这样的统计,就是入伍的新兵是90后,而且新兵相当一部分是网民,在家上网很熟练。新战士中网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将来我们要真正完成军委赋予军队的任务,为打赢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做准备,入伍的时候新兵就很熟悉网络基础知识,这实际上是军队素质的提高,为军队下一步掌握信息化装备和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行动,毫无疑问带来了非常大的推动。

当然这些人管理起来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他们自己的主意、名堂太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要看到在信息化条件下,这些人实际上给我们军队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他们带来了最鲜活的东西,是为军队下一步军事变革、完成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准备最新鲜的养分。

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用刻不容缓来形容这种紧迫性。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对部队的影响就是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要发生转变,军队战斗力生成由过去的数量规模型,要变成质量效益型。我们以前主要依靠人员和装备的数量保持和形成军队战斗力,今后我们必须走一条质量建军的道路。

质量建军从根本上来说,对个体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对每一个官兵的要求非常高,非常强调个体的力量。单个的素质非常高之后,就有可能出现以一当十的问题,就能极大地提升军队效能。在这点上,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完成军队文化水平提升,完成军队总体素质的提高。

我当初入伍的时候也是技术兵种,部队要办教导队从头教士兵什么是电、什么是交流电、什么是振荡、什么是回波、什么是正负极这些最基础的。部队要进行大量的培训,花费大量的资源,培训出来的士兵服役一两年就复员走了。

今天不单单是大学生入伍,另外还有一条附加新规定,职高学生应召入伍成为军队的士官,这是非常好的渠道。比如我们今天还在搞驾驶员培训,实际上在入伍大学生中,有一批都已经拿到驾驶执照了,有一批人拿到了计算机证书,他们都具有这些技能。

这些技能是社会给的,在这种情况之下,这种军民融合,通过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培训能力的极大增强,实际上减轻了军队的负担,使我们的选择余地更大了。士兵是职高毕业或者专科、本科过来的,入伍后经过部队专门的战术技术性能培训之后,就能够迅速进入到部队中来,以自己的技能为部队提供服务。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军队建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不但很有效地完成军民融合,而且使军队培训成本大大降低,使他们今后的转业安置也变得简化了,对军队的进出都有很大的好处。

10.美国“重返亚洲”,中国南海起风云

无瑕号事件

2009年3月中美两国舰船发生南海对峙事件——无瑕号事件,因为美方的炒作而成为一个新闻热点。这起事件也引发了民众对于美军间谍船只对我国海域进行常态化侦察活动的关注。

这件事情的发生其实并不算奇怪。美国各种各样的侦察、测量舰船经常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活动,非常靠近中国的领海,不但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一种挑衅行为,而且严重破坏和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就在2009年2月底进行中美国防部工作会议的时候,我们已经反复讲过这个问题,美方的船只不应该在中国的专属经济区进行这样的海洋调查,应该立即离开,否则由此发生的一些问题,美方应该承担责任。

3月无瑕号事件后,美方却反过来对中国提抗议,这个抗议是毫无道理的。

任何一个国家,它的海洋权益,首先是12海里的领海,这是主权范围。12海里领海外面还有12海里毗邻经济区,在毗邻经济区一个主权国家能够独立海上执法,12海里毗邻经济区外,还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美国的舰船活动,据它说距离我们大约是120公里,就算它说的位置准确,也毫无疑问是在中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