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化风情
山海关是沟通华北与东北的交通要道,本土风情浓郁,尤其是明王朝设立关卡之后,大量移民至此,明朝山海关频频换将,历史上一些闯关东的人也在此扎根,少数民族与汉族相处一堂,带来了许多的民间风俗。
因此,京东民俗、东北民俗、齐鲁民俗、江南民俗等在这里交融,既有孤竹遗风,又有秦汉风俗,形成了山海关特色的民风民俗。
发展至今天,山海关融合天南地北之民俗,形成了以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昌黎吹歌、鼓吹乐、太平鼓、青龙猴打棒、满族寸子秧歌、任家班鼓吹乐等为代表的特色民俗风情,别具一番魅力。
(一)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是昌黎“三歌”,即地秧歌、民歌、吹歌中影响最大、普及最广、最为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是一种自娱性较强的民间舞蹈,出自于平民百姓,产生年代久远,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冀东秧歌的典型代表。
昌黎地秧歌产生之初,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桎梏,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迨至元代,因受蒙古文化的影响,在角色、结构、服饰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地秧歌队伍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服饰延续而来的。
昌黎地秧歌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其明显的个性,从活动形式上看,分为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从表演内容来看,除平秧歌无固定情节外,大多数的是“秧歌出子”。
昌黎地秧歌中的角色分为“妞”、“丑”、“擓”、“公子”四个行当,各行当的表演各具特色。
20世纪50年代,是昌黎地秧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一些地秧歌节目,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获奖。1956年,昌黎地秧歌节目《跑驴》参加了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银奖。从而使昌黎地秧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走向了世界舞台。
(二)昌黎民歌
昌黎民歌是昌黎“三歌”之一,是昌黎人民世代承传下来的一种民间小调,演唱的内容有劳动号子、故事传说、爱情小调、生产生活四种类型。
演唱形式有秧歌调、单口唱和对口篇三种形式。因地区不同,不同类型分布地域也不一样,东部沿海盛兴劳动号子、渔民号子,南部地区以秧歌调为主,西部与评剧的发源地滦县交界,单口唱和对口唱较多。
多少年来,唱与昌黎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历史上,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军阀混战,昌黎几经战火蹂躏,百姓流离失所,跑反逃难。
困境中借助于唱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形成了曲调凄婉、如泣如诉、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演唱风格。
昌黎民歌虽被当时的统治阶级贬为“花子腔、要饭调”,但如《冯奎卖妻》、《抵制日货》、《八路好》等近百首民歌,却成为平民百姓诅咒黑暗、鞭笞现实、辩明爱憎的一种表达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昌黎民歌在历经千百年的压抑后获得了新生,进入了挖掘、整理、继承、发展的新阶段。
对昌黎民歌的产生、沿革、活动概况、地区分部及演唱特点,进行了科学规范的研讨。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精神,对带有明显封建迷信、颓废色情的部分,进行了批判地继承。
又先后加工整理出《拣棉花》、《茉莉花》、《绣灯笼》、《小看戏》、《游南关》等优秀作品。
(三)昌黎吹歌
昌黎吹歌是昌黎“三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极为喜闻乐见的一种鼓吹乐艺术,主要以唢呐吹奏乐曲,伴以一个堂鼓和一副小钹,较大场面引进笙、管、笛、胡琴等民族乐器进行烘托。所演奏的乐曲大体可分为三类,即秧歌曲、汉吹曲和牌子曲。
昌黎吹歌有着与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同的独特风格。它技艺奥妙,内容丰富,善于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情感,很多乐曲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和喜爱。
其人数众多,各具特色,形成了遥相呼应的南派和北派两大吹歌阵营,双方在激烈的竞争中,秉承各自的风格和特色,苦心磨练,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吹歌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并迅速使这一民间艺术在县域内广泛地开展起来。
昌黎吹歌既是昌黎地秧歌伴奏的主要乐曲,又可自成体系,单独吹奏。吹歌艺术伴随着昌黎地秧歌节目《跑驴》、《锯缸》、《扑蝶》等名扬国内外。粗犷、高亢、雄浑的昌黎吹歌作为一张特色文化“名片”,成为向外界宣传昌黎的重要媒介。
(四)鼓吹乐
抚宁鼓吹乐,在农村被称为“鼓乐”,群众把鼓吹乐艺人叫作吹鼓手或喇叭匠。它遍及抚宁农村,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是抚宁的代表乐种。
抚宁鼓吹乐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年节喜庆、典礼仪式和民间舞蹈的伴奏,有时也为商业服务,在舞台上演出,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更加兴旺起来。
抚宁鼓吹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乐器形制极为特殊且种类繁多,乐曲丰富多彩,深具古韵。历史上鼓吹乐名人辈出,他们在冀东和东北三省久负盛名,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可以说,抚宁鼓吹乐对我国传统音乐学、律学、音乐史学、民俗学等,都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抚宁鼓吹乐中的唢呐与其它地区的唢呐构造不同,演奏方法也不同,这在全国是极其独特的。抚宁鼓吹乐中艺人的“借字”、“双搬家”创作乐曲的技法、板式、速度、加花减字的变奏方法,是我国民间音乐中的宝贵财富,引起了全国很多专家的极大兴趣。
(五)太平鼓
传说太平鼓是唐王东征高句丽时途经抚宁留下来的,因此有“千年太平鼓”之誉。为女性所专用,单纯用于年节喜庆,属于自娱自乐。
太平鼓活动场所主要是庭院,除鼓点外,没有其它音乐,为纯鼓舞,且鼓点、舞姿、队形全部来源于生活。
鼓点如磕苏子、弹棉花、翻锅盖等;舞姿如看媳妇、逗狮子等;队形有夹寨子、串门子等,具有形象、通俗、好学、易记的特点。没有职业艺人,传承关系多为母女、婆媳、妯娌、邻里等。
1986年,全国开展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舞蹈集成》以来,抚宁县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始终没有停止这项工作。
现今,书面文字、音像资料、图谱、器具均很丰富。群众学演太平鼓的热情高涨,先后建立了东王庄太平鼓基地、抚宁老年大学太平鼓基地、城关一小太平鼓基地,文化局同有关单位共同制鼓四百多面,分发各基地,亦对太平鼓制作艺人给予了支持。千年太平鼓韵在抚宁大地上更加响亮。
(六)青龙猴打棒
青龙《猴打棒》是青龙满族一种具有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民间舞蹈,分为舞台表演、秧歌走街打场和广场文艺表演等表演形式,古老的民间热烈、欢快、优美的独特舞蹈风格,击棒技巧与唢呐打击乐伴奏浑为一体。
场面宏大,舞姿抒展形象,动作灵敏粗犷,节奏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振奋向上的启迪,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猴打棒》流传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南部长城沿线满族聚居的乡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远在康熙年间,逢年过节,由两人装扮成神话故事中的顽猴,手持双棒,集跳跃、击棒、驱邪、呐喊为一体,称为《猴打棒》棒。
同治五年,青龙民间举办花会将《猴打棒》纳入其中,列为十档之首。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舞蹈,在乡村广为流传。
青龙《猴打棒》是青龙满族人民自编自演的民间舞蹈,它蕴涵了丰富和深厚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是探索研究满族人民生活情景的珍贵文化史料,是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的一个典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它是广大群众普遍喜爱的一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具有很强群众性。
(七)满族寸子秧歌
满族寸子秧歌是满族宫廷和民间生活相结合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流传于娄丈子乡、八道河乡、凉水河乡、隔河头乡等乡镇,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满族寸子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可分为秧歌走街和单个节目打场。表演者根据不同的曲调、不同的表演形式把宫廷中女人雍容高贵、美丽大方的一面表演得惟妙惟肖。
在清朝宫廷中有满人和汉人之分,汉族女人有裹小脚的习俗,裹上小脚的女人身形婀娜多姿,尤其是走起路来犹如舞蹈一般,因此,满族女人也想模仿,但又不想改变本民族的习俗,所以,他们就在鞋底上安一个小假脚,这种鞋被称为旗鞋。
为了表现满族这一特殊的生活习俗,人们就想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由于制作旗鞋工艺烦琐,演员们又不易在拥挤的观众中扭动舞蹈,因此,人们就开始用不足一尺的小高跷来代替旗鞋,这样就产生了“满族寸子秧歌”。
满族寸子秧歌是青龙满族人民自编自演的民间舞蹈,它蕴涵了丰富和深厚的民族地方文化内涵,是探索研究满族人民生活情景的珍贵文化史料,是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的一个典范。
(八)任家班鼓吹乐
唢呐自明朝以来,历代名人辈出,在冀东和东北三省久负盛名,任家班唢呐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代表人任启瑞有着冀东“天下第一吹”的美名,是冀东民间鼓吹乐的代表人物,经其搜集、整理的唢呐演奏曲目有五百余首。
任家班唢呐是一种以吹管乐器为主的器乐演奏形式,是一种原生态的音乐,可以在河北梆子、皮影戏、评剧中担任伴奏,还可以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甚至人的声音。
在民间,常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喜庆之日的秧歌等活动中为其伴奏,由乐手艺人们演奏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戏段、套曲等。其演奏形式生动活泼,极富地方色彩。
任家鼓吹乐中的“三节唢呐”更是唢呐界中的一绝。三节唢呐分两种组合形式,一种是上四孔、中两孔、下两孔。另一种是上三孔、中三孔、下两孔。
吹奏者在开始吹奏时使用三节连在一起的唢呐,演出过程中陆续拔掉前边的两节而能继续将同一首曲目演奏完整,令人拍案叫绝。大大增加了任家班唢呐的可视性、表演性、情趣性,很受各地鼓吹乐艺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