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曾侯乙墓的发掘

1978年春,在湖北省随县,即今随州市爆出了一条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新闻:在城西两公里一个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木椁墓葬,即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其中许多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文物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曾侯乙墓葬不但出土了迄今为止我国古代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制曾侯乙编钟,还出土了其它乐器、礼器、漆器等随葬品共一万五千多件。文物保存良好,墓主人身份明确,下葬年代十分确切,文字资料非常丰富。墓葬全面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冶铁铸造水平、音乐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文明成果,是研究那个时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因此,这个发现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

(一)神奇墓葬被发现

1977年9月底,随县城郊擂鼓墩驻军、驻军空军某部后勤雷达修理所进行扩建营房。一天上午,随县南郊擂鼓墩七组的二十多位村民和往常一样挖土,挖着挖着,有个民工在离地面两三米深的地方,忽然发现了二十余件古代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有的像罐子,上面有盖;有的像香炉,带三只脚;有的是长方形样子,带四只脚;还有的如灯座形状,带有箭头。大的几公斤重,小的只有几十克重。因为土质较松,他挖得很是小心,所以这些青铜器出土时基本上都完好无损。

收工后,这个民工把自己的棉布脱下,将挖出的东西分两大包包好,准备背回去。由于两包东西又大又沉,很是惹眼,被部队的监工人员看见了,忙叫他将东西放下来检查。监工人员看了看,见不是部队的东西也没有说些什么。

就这样,这个民工把东西背回了家,放在院子里,叫家人看着。

消息不胫而走,一些乡邻纷纷跑到他家来看稀奇。后来,这个民工意识到这些都是文物,应该上交国家。于是,他就把这些青铜器全部交给了部队。

不久,部队在东团坡山岗上开山平地时,又挖出一片同地面颜色大相径庭的“褐土”。时任驻军空军某部后勤雷达修理所副所长解德敏爱好考古,凭直觉他猛然意识到,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异常土层,可能地下有古墓。于是,他立即向随县县委汇报了情况。

县里派了一位文化部分的人员去察看现场。这人由于缺乏考古常识而对此没有足够地重视,部队仍继续施工。1978年2月,在开挖过程中,民工们突然挖出了大量两米多长、一米多宽的长方形青石板。

联想到前几个月挖出的文物,当时部队在此管基建的负责人解德敏猜想很有可能是古墓群。于是,他当即要求暂停爆破式开采,全部启用人工开挖。民工们越挖,青石板越多,解德敏感到,如果前面挖出的是第一批文物的话,那么这儿就是一个大古墓。

解德敏深感事态严重,立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随县县委汇报。此次县里派出文化馆副馆长王世振来到现场。懂得考古学的王世振初步判定是座古墓,于是向原襄阳地区文化部门尽快作了报告。

同年3月,接到报告的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队长谭维四,迅速率领勘察组赴随州实地勘测。有了初步的勘测结果后,立即向国家文物局作了汇报。

1978年5月,在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后,考古挖掘工作正式开始。在铲除掉坚硬的地表皮和深厚的五花土后,一种柔软而粘性的泥土出现了,它的名字叫青膏泥,有着很好的密封作用,能部分地隔绝空气,保护有机物。青膏泥的下面还铺着六万余公斤木炭。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中,也曾经发现同样的青膏泥和木炭,有人猜测,正是靠了它们的防护,才使得墓主人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岁月仍保持躯体不朽,成为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在清理完青膏泥和木炭后,现场露出了巨大的木质盖板。

(二)发掘曾侯乙墓

仅就椁室而言,曾侯乙墓比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大六倍。发掘这样一座巨大古墓,自然是一项工作量和难度都相当大的工程。

1.前期勘测 1978年3月,春寒料峭。风雨中考古队分秒必争,一个上午就弄清了墓坑的准确形状与椁室的深度。

3月21日,天气放晴了。大家集中精力查看有没有盗洞,因为这是判断墓内文物资料是否得到完好保存的关键。清除了墓坑内已被炸散的浮土,把坑内填土铲平后,南北两坑相交偏西处,一个被盗过的古墓赫然在目!

这个被盗墓斜着直插椁顶,将一块盖板的东段斩去了一节,使这块盖板的西段斜着塌进椁内,墓内淤泥中夹着几块石板,一片惊叹声随之而起。

勘测小组内的几位小伙子泄气地说:“别白干了,墓已被盗过,还有发掘价值吗?”

面对一片质疑声,在随后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谭维四说出了继续发掘的三个理由:尽管有一个被盗墓,但规模小,属于早期的一种民间小型盗窃,不可能把文物全部盗走;考古不是“挖坟取宝”,比金银珠宝更重要的文物,也非常有价值;根据政策规定,这么大规模的墓坑要发掘的。

在进一步勘察中发现,被盗墓底端墓室的淤泥中,发现一具尸骨和几件古代盗墓用的工具。据考古专家分析,这具尸骨是盗墓者留下的,盗墓发生在东汉末年,那时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几个盗墓者乘着月黑风高,夜深人静,前来盗墓。

经过几个夜晚,盗墓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墓打通。可是不知是深深的墓室缺氧,还是墓中有什么暗器,一个盗墓者腰间系着绳子,刚进入墓室便一命呜呼。上边的同伙见此情景,都逃之夭夭。所幸的是,墓内文物并未丢失。

2.发掘情况 做完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后,1978年5月11日,发掘工作全面展开。按照显露椁盖板、取吊椁盖板及浮在水面的器物、排积水清淤泥、清椁室取文物、取棺拆椁回填墓坑五个程序,各发掘小组人员稳步推进发掘工作。

曾侯乙墓木椁顶面及四周填塞防潮木炭,木炭之上夯实青膏泥、白膏泥,上面盖铺石板,再夯筑五花土直达墓口。

挖掘古墓的工程是巨大的,青膏泥、重石条、方梓木、黑木炭、重达成千上万吨的覆盖物,还有一件件珍贵文物,都需要从地下起运到地面上。为此,部队专门派出了一个连队人员配合考古队,锹挖镐刨,昼夜奋战,还特地抽调了一部吊车专门负责较重文物的起吊,确保了挖掘工作顺利地进行。

不知是由于千百年的自然渗漏,还是那个被盗墓所至,墓室打开后,发现里面充满了积水,水呈黑褐色,如同煤窑里流出的水一样,墓内所有文物都被浸泡在水中,无一幸免。

考古发掘队完成现场清理工作后,决定起吊墓葬椁盖板。起吊墓室椁盖板的难度是考古队员始料不及的。47块椁盖板均由0.6米见方的梓木做成,最长的达10.6米,重4吨。部队支援的5吨吊车在这些大家伙面前都束手无策。情急之下,临时调来的10吨大吊车上场应战,几经周折,才得以成功。

17日凌晨,巨型椁板被缓缓移开。这个墓的总面积达至220平方米,深13米。整个墓葬用巨型的椁板分割出4个空间。按照方位,它们被称为东室、北室、西室和中室。

最先浮出水面的那几具棺材,就是被放在墓葬西室的。考古人员在清理这些棺材时发现,里面的尸骨都是女性,一共有13具。后来在东室的墓主人身边又发现了8具女性尸骨。据推测,她们的年龄都在20岁左右,最大的也不过26岁,最小的只有13岁。专家认为,她们是墓主人的陪葬者。

考古发掘还在继续。人们发现,这座墓葬与以前发掘的古墓不同,整个墓穴呈现出不规则的多边形,这在以对称为美的我国古代墓葬中并不多见。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13米深的墓穴直上直下,找不到任何阶梯的痕迹。朝着太阳升起方向的东室,是墓主人安息的场所。

根据测量,人们发现主棺的规模令人吃惊,它有3.2米长,2.1米宽,2.19米高,分两层,在外棺里还放着内棺。工程师估计主棺可能重4吨左右。

外棺的装饰并不华丽,但设计者十分细心。外棺一侧的下方,还开了一个门洞。有人猜测,这也许是为了让主人的灵魂能够自由出入。

和外棺相比,内棺显得无比精美,内外涂满了朱红的漆,两侧各画有一个窗户。在窗户的周围,布满了繁复而神秘的装饰画。它们既像人,又像动物,专家推测,它们其实是守护墓主人的神兽。

棺材出土时,旁边还站着这样一个青铜动物,它长着鹿一样美丽的角,却有鹤的长颈和翅膀。在我国古代,鹤和鹿都是吉祥的动物,神仙经常乘坐仙鹤飞翔。也许,这个鹿角立鹤就是准备驮着主人升天的神鸟。

然而,这位墓主人远远没有马王堆的墓主人那么幸运。这就是他留下来的全部遗骨。根据尸体的骸骨,还可以知道墓主人的身高大约1.63米。由于头骨保存比较完好,人们复原了墓主人的头部雕像。

这是一个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的男人,可是他的墓穴如此豪华,说明他曾经拥有至高的权势和无穷的财富,他的人生一定有着非凡的经历。

当时在把椁板揭开以后,墓穴里面都是水,西室的水面上浮起了八具棺材,东室浮起两具棺材。当工作人员清理出这些浮棺并往外抽水时,随着水面的下降,三段横梁和一根木柱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浑浊的水面下看不清是何物,只好继续用抽水机慢慢抽水,清除淤泥。

最早出现在墓室水面上的那根木柱,待到水落石出时,竟酿成了此次考古发掘中的千古遗憾。原来,这根木柱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乐器“建鼓”的支架,木柱贯穿鼓身垂直于地面。因此,人们看到水面上的木柱时,建鼓已在水中耸立了两千多年,当积水逐渐抽去时,由于巨大的鼓身脱离了水的浮力,受腐蚀的木柱再也无法支撑鼓身的重量,便折断倒地了。

因为担心脱水导致文物受损,在采取了防晒、喷水等保护措施后,继续实施发掘工作。

5月24日午夜,发掘现场又露出一层横梁,长短两根曲尺相交,梁体粗大。下面由3个佩剑铜人及一根铜圆柱顶托,梁下悬甬钟,应是33个。此前看见的3个小木架立于梁上。

3.编钟显露 25日午夜,露出第三层横梁,与第二层相近,有12个大甬钟及一个钟,或悬于梁下,或掉在梁旁。这两层有四根木梁,两端都有浮雕或透雕镂空龙首、凤鸟、花瓣的青铜套,梁身又以黑漆为地,朱黄色漆彩绘菱形几何花纹,乍一看去,真似蛟龙模样。

此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数量众多的一套青铜编钟已基本上显露出来。谁能在同一个古墓内见到这么多的编钟呢?谁曾见过这么雄伟的钟架逾千年而不倒呢?目睹这个奇迹,整个工地一片欢腾。

随后,这个地下文物宝藏露出了真面容。经考古工作指挥部与部队首长协商,出土的所有文物都用军车运送到部队营房,摆放在师部宽大的俱乐部舞台上,逐一进行清点、擦拭、整理和测试。

曾侯乙墓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轰动了全国及海外。接下来的文物去留问题颇费了一番周折。随县人想留在当地保管,但专家认为当地不具备保管的条件,最后,还是送往了湖北省博物馆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