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能说会道,别小看说话这件事(1)
说话的艺术:你该遵守的说话原则
说话是一门艺术,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掌握了这门艺术,但事到临头往往会发现自己只是会讲话,根本不算会说话。会说话的人可以让人如沐春风,也可以给人当头棒喝,不会说话的人却会将好意说成了歹意,让真诚变成了刻薄。掌握说话的技巧和原则,需要人生历练,也需要继承前人所总结的经验。
如何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当我们告别了家庭的宠溺和学校的纯真,进入到复杂的社会,张嘴说话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机会,也可以会让你与机遇擦肩而过。
现在有很多教人说话的教材、老师,纷纷指导人们在什么场景之下如何说话、如何使用敬语、如何选择恰当的言辞,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究竟应该听谁的。但其实,说话这件事并不困难,而且几千年前的孔子便已经在《论语》之中指出了说话的基本原则“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只要掌握了这三条,便可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成事不说
孔子在《论语》之中提出的说话三原则之中,将“成事不说”放在了第一条,意思是对于那些已经成为定局的事情,最好不要多说,否则只能惹来烦恼。作为古圣先贤,孔子的思想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他将这一条作为说话原则最关键的一个要求,是希望说话者都能分清局势,不要贸然开口。
著名作家刘墉对于孔子所说的“成事不说”这一原则深有感触,在一次演讲之中,他曾经盛赞孔子的智慧超越了千年,让今天的人们依旧受益。刘墉不仅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画家,因此,他有很多朋友在收购名画的时候都喜欢找他鉴定,但是刘墉却说:“朋友们让我来鉴定,是因为信任我,却往往给我带来难题。因为如果画作是真品,固然皆大欢喜;如果是赝品,从我嘴里说出来难免会惹人伤心,甚至不满,最后导致别人埋怨。”
鉴于这种情况,刘墉便依照孔子的教导,“成事不说”!当朋友找他鉴定的时候,他会首先问:这幅画你已经买下来了吗?如果你希望用我的意见作为依据来决定是否购买,我就鉴定,如果你已经付款购买了,就不用找我鉴定了。因为已经成交的买卖,定局已经明确,如果因为我妄加评断,只会让大家都不开心。
“成事不说”的原则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感悟,要求说话的人注意自己的话所带来的影响,当你明白自己说话会有什么后果的时候,自然会谨慎开口。
遂事不谏
对于已成定局的事情,不轻易发表意见,这是一种谨慎。而对于那些无可挽回的事情,不再进行劝诫,则是一种明智。
“遂事不谏”的意思是:如果一件事情带来的损失已经不能弥补了,那么当事人一定懊悔莫及,不管他满脸沮丧还是故作镇定。一个会说话的人都会尽量不去劝诫,因为你每一次劝诫都会在他的心上重新割一刀,让他更加悔恨,进而怨恨那些说话的人。
孔子将“遂事不谏”作为说话的第二条原则,是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分不清说话的场合,在错误的场合表达真诚,反而让你的真诚变成了嘲讽,温暖的阳光也变成了凛冽的寒风,自然不会换得别人的感激。刘墉对于这一条原则的感悟也极其深刻,他认为孔子深刻地了解了人性的特点,所以要求每一个人都做到“遂事不谏”,这不仅保全了那些做错事的人的颜面,也让那些想要劝诫的人做到了言谈得宜。
既往不咎
在孔子倡导的三条说话原则之中,“既往不咎”是难度最大的一条,因为它要求我们有宽广的胸怀,懂得去宽容别人,对于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
刘墉在年轻时代曾经担任过某电视台的制片人,而他当时的上司是一个非常刻薄的领导,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训斥工作人员。有一次,刘墉向电视台提交了一个新节目的策划案,却被这位领导批驳得一无是处。原本以为没有希望开办新节目,但是没过多久,刘墉发现自己的策划已经被制作成节目播出,而制片人却不是自己。
这件事过去很多年后,刘墉已经成了一个著名的作家,在某一次聚会上,他碰到了那位电视台领导。已经今非昔比的刘墉起初也想要上前奚落对方一番,质问一下当年为什么要盗用自己的策划,但孔子提出的“既往不咎”说话原则却忽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于是他压制住自己情绪的波澜,只是客气地向对方打了招呼,便转身离去。谁料到事情在这个时刻发生了变化,那位电视台领导经过多年的打拼,已经成为行业权威人物,当他上台发表演讲的时候,主动提及了当年的事情,并当众向刘墉致歉,他说:“当年,我对于刘先生只有愧疚之心;而今天,我与他相遇,他却丝毫没有因为当年的事而责备我,让我对他顿时感到非常敬佩!”
想到刚才自己差点因为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惹恼对方,刘墉感到非常庆幸,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孔子所提出的“既往不咎”是多么的有智慧。
做一个会说话的人,其实并不是很难,花哨的词汇、丰富的敬语以及明辨每一个场合的机灵劲儿其实都不是关键。真正让我们说出得体语言的是仁慈、宽广的内心,明智、有远见的大脑,只要你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一个人,让自己的口遵守“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原则,就算你言辞笨拙,也一定是一个大家眼中会说话的人!
提升你的亲和力:称呼的礼仪
人际交往之中,礼貌是我们要遵守的第一规则;而使用恰当的称呼则又是礼貌的第一要求。当我们与人相遇、开口交谈的时候,称谓是第一个送到对方耳中的词语。称谓可以让我们表达尊敬,让人心生亲切之感,也可以让我们在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交谈之前称呼他人有两个基本作用:第一是表明我们说话和动作的指向对象,让听到称呼的人明确自己便是接受者,使说话的目的更加明确。第二,称呼也可以表现出说话之人的态度,这一条相对于第一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更加深刻。使用不同的称呼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同一个人也可以更换不同的称谓方式,而微妙的变化可以带来大相径庭的结果。
称呼之中有礼仪,当我们开口称呼别人的时候,本身便已经构成了简单的礼仪。懂礼貌的人总会在第一时间喊出对方的身份,譬如“老师”、“师傅”,以及“叔叔”、“阿姨”等。而在使用第二人称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您”和“你”表达出对长辈的尊敬和对平辈的亲近。让你的称呼恰如其分,可以为人际交往的深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敬称礼仪
敬称是指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使用的表示尊敬的称呼,这种称呼方式一般针对长辈、社会地位较高者。尊敬他人的理由有千百种,而表现这种尊重的方式却很单一,一个简单的称谓就可以传达复杂的情绪,尊称一声“老师”远比絮絮叨叨解释很多来得更加直接。敬称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称呼方式,也是表现我们谦虚、诚恳态度的最佳方式之一。
敬称有六种不同的情况,根据对象、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称谓:
1.人称之中的敬称。和别人交谈的时候,难免要出现“你、我、他”的人称指代关系,虽然这种人称关系很简单,却依然可以用敬称的方式表现我们的素养,使用“您”就远比直接说“你”更易让人接受。
2.亲属之间的敬称。由于年龄和辈分的差别,亲属之间必然会有敬称的需求,这种敬称一般以双方的关系作为基础,父亲的兄弟一般用叔伯称谓,母亲的姐妹也必须要称姨,这不仅是表明彼此的关系,更是表达一份源于血缘的尊敬。
3.家属之间的敬称。谈话中遇到其他人的亲属的时候,应该基于对方与亲属之间的关系采取恰当的敬称,譬如对方的父母可称为令堂、令慈,对方的兄弟可称为贤弟,将“令、尊、贤、台”等词汇加诸于亲属关系之前,表达尊重。
4.职业的敬称。在正式的工作场合中,一般要用对方的职务进行称呼,譬如张工、李老师、陈科长等,这种称呼并不是简单地表明对方的身份,其中蕴含的尊敬之意更具有社会意义。
5.姓名的敬称。日常生活中,与同事和朋友相处会比较随意,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使用敬称,对于年纪较长者,称之为老张,是表示尊敬;对于年纪较轻者,称之为小陈,可以拉近彼此的情感距离。对于具备一定社会身份的人,称之为杨老,则更可以凸显出这种敬意。
6.通用的敬称。生活中除了亲人、长辈和朋友之外,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陌生的人,对于这种身份无法确定的相遇者,也需要使用敬称,“先生”、“小姐”、“女士”等称呼便可以表现出我们彬彬有礼的态度。
谦称礼仪
中国是一个崇尚礼仪的国度,人们热衷于赞美别人,但对于自己却总是表示谦虚。和敬称相对的,生活之中我们也时常需要使用谦称。谦称是对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人表示谦卑的称呼,它可以让我们以低调的姿态赢得别人的尊重。
1.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人针对自己制造了很多的谦称,基本上“我”和“我们”是最常用的自我谦称,而有一定文化素养者还喜欢使用“鄙人”、“愚”等词汇来指代自己。
2.对家属的谦称:在那些比自己辈分或者年纪更长的人面前,在称谓面前加上一个“家”字也是一种谦卑的表现,譬如“家父”、“家母”。对于那些和自己平辈的人,则可以加一个“愚”字,譬如“愚弟”既可以在兄长面前指自己,也可以在他人面前指自己的弟弟。而对于晚辈,只需要冠一个“小”字,就可以表现谦称,如“小侄”、“小女”。
3.从儿辈谦称:当我们与前辈进行交谈的时候,以对方的子女辈甚至孙辈的角度来称呼,又是谦称之中的一大类别,譬如“儿”、“孙”等。
称呼礼仪禁忌
除了谦称和敬称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称呼他人和自己的方式,譬如美称和婉称。对于某些关系比较特殊的人,人们使用敬称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便产生了美称。美称是一种称赞对方的称呼方式,它可以表现出赞美之意,让人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例如称呼他人可使用“贤弟”、“贤侄”、“贤婿”,称呼对方的子女可使用“令千金”、“令公子”。婉称则是在美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表达出对别人更重的敬意,譬如称呼对方为“阁下”,称呼男性长者为“威颜”、“尊颜”,称呼女性长者为“慈颜”。
无论是美称、婉称还是敬称,都需要使用在恰当的对象和场合之中,如果乱用,则很可能触犯称呼礼仪之中的禁忌,反而铸成大错。因此,在称呼他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使用错误的、不当的、庸俗的称呼。
1.避免错误的称呼。造成称呼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为误读而喊错,有些则是因为误会而叫错。读错别人的姓名,或者看错了别人的辈分、年龄以及职务等,都会导致错误的称呼,这也是称呼礼仪之中的大忌。
2.地域性称呼。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谓,而且不同地域对同一个称谓的认识也各有差别,因此在职场或生活中一定要仔细谨慎,避免因为地域差异而造成错误称呼。
3.庸俗的称呼。在正式场合之中,使用一些私人交往中的称呼是极其不明智的行为。给别人起绰号,并且用绰号来称呼别人,不仅很不礼貌,而且也是称呼之中的大忌。
称呼就像是一个信号,用正确的方式投射到正确的方向才能为我们带来期望的结果,一旦投错便只能让人追悔莫及。选择恰当的称谓,注意称呼禁忌,多使用敬称、美称,一定会帮助你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高手。
介绍的礼仪:你会介绍吗
介绍是交际之桥,一个得体适当的介绍,能迅速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社交或正式的商务场合,正确地利用介绍,不仅可以迅速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广交朋友,还有助于进行自我展示、自我宣传,让对方建立起良好印象。那么在正式的社交场合又该怎么介绍?介绍他人的时候又该先介绍谁?后介绍谁?这都有大学问。
自我介绍不可免
金正昆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说礼仪的时候讲过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他上大学的时候,在学校有那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在学校内非常有地位,有名望,也是全国知名的教授。那位老先生当时已经七八十岁了,因为曾经生过病,所以记性不太好。有一次老先生在学校内遇到一个本专业的本科生,因为老先生在学校是带硕士和博士的,所以那位本科生认识他,他却不认识那位学生。这也不能怪老先生,当时学校内本科生太多,加上那时候又是刚刚改革开放,学生年龄参差不齐,三十几岁的有,十八九岁的也有,而这个和他打招呼的本科生年龄和博士生也相差无几。而本科生在跟老先生打招呼时也没做自我介绍,更没说自己是本科生,结果老先生就误会了,以为他是其他学校的同行,老先生非常谦逊地问:“请问您在哪儿高就啊?做什么研究啊?”那个学生也没反应过来,以为老先生问自己读什么专业,就很谦虚地告诉老先生我研究什么什么,最后把专业报了一下。那老先生听了是同专业的更以为是同行了,就寒暄以后多多交流,保持联系,保重诸如此类。恰巧这时又来了另一位老师,看到老先生和这位学生谈得很不错,就介绍了一下说这是老先生专业的本科生,气氛忽然就冷了下来,老先生和本科生都很尴尬。
由这个小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自我介绍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自我介绍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我们经常需要做自我介绍,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自我介绍呢?
简单概括,在下面两种情况下,需要主动自我介绍。
第一种情况就是你有意愿想要认识对方,想要了解对方的时候,你必须先自我介绍。中国自古都讲究礼尚往来,“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介绍也是一样,你想要认识对方,那么最好还是先将自己摆出来给对方认识。
在这里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相信读者们自小到大都经历过不少的聚会、宴会什么的,那么打个比方,比如你在某次同学聚会或者商业聚会中发现一位美女或者一位对你商业上有帮助的人,这时你想要认识对方,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想“搭讪”,但是如果你傻头傻脑地跑上去问人家“你是谁?我想认识你,你认识我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你的搭讪有90%的概率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这样显得很唐突,会给对方一个很不礼貌的印象。如果你是聪明人,那么就应该上去先自我介绍,比如“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是×××,在哪哪哪工作,冒昧问一下您在哪里高就?”先把自己的情况摆出来说清楚,然后再询问对方,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如果有意向和你认识,那么也会礼貌地做出自我介绍,就算对方没有相交的意愿也不会很尴尬。
我们再来说说第二种情况,第二种需要介绍自己的情况和第一种情况相反,上面说的是你想要了解别人应主动自我介绍,这里则是你想要别人了解你,因此你也必须主动自我介绍。和第一种情况大同小异,就不多费笔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