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解之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怪坡之谜

个呈西高东低走势的小坡,当行驶车辆摘挡熄火停车后,居然会出现车自动向坡上滑行的奇怪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实在是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倒行逆驶”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令人困惑的怪坡现象,明明停在坡低处的车辆在没有人操纵的情况下,竟然会“滑向”坡的高处。很多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都无法解释个中道理。

1990年4月的一天,两个年轻人驾车驶进沈阳东部山区的一个坡下,两人原打算将车停在这里,没想到在摘挡熄火后,车竟然自己向坡上滑行。大感惊奇的两人忙又将车开了下来,抱着试探的心理再次将车停在坡下。结果车依然往坡上滑去。无独有偶,在济南市东南外环路也有一段“怪坡”。这个怪坡在济南经济学院南约1.5千米处,有人开车行驶在怪坡的下坡路段时,汽车突然熄火,而就在人大感意外之际,本已停下的汽车又慢慢地爬上了坡。起初,开车人还以为自己碰上了偶发怪事,但他很快发现,所有途经这里的车都遭遇了类似状况。当地人将这种情况称为“倒行逆驶”。

同样,在河南汝州市北9千米处有一座被当地人叫作“姊妹怪坡”的小坡,车辆下坡时如逆水行舟,上坡时却轻松自如。更奇怪的是,如果下雨,地面的雨水竟然会顺着坡度往高处流。

除了以上这些地方,韩国、乌拉圭等地也出现过怪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怪坡真相最终成谜

有人认为怪坡的出现实际是一种“重力位移”现象。在怪坡上,由于某种不得而知的力量的作用,车辆的重力点发生了变化,导致车辆在下坡时走不动,在上坡时不用费什么力就行驶起来。但这种说法尚未得到科学证实。

还有人认为,怪坡之所以怪,是磁场在作祟。在怪坡高处一定暗含着拥有强大引力的磁场,这一磁场足以将沉重的车辆“拉”上坡。而车辆下坡时,则相当于逆着磁力而行,所以不是发生熄火,就是开得困难。但如果怪坡真是怪在了磁力上,那么该地对不同质地的物体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力,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目前在关于怪坡的种种解释中最为科学家推崇的,当属“错觉说”。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所谓怪坡根本就是普通的坡,只是经过它时人们发生了错觉,误把下坡当上坡,上坡作下坡。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大多数怪坡旁都会有起伏较大的坡,人在经过怪坡时,拿怪坡旁边的坡作为参照,难免会发生视觉上的误差。

这种错觉说的确能解答部分地区的怪坡之谜,但是并非所有怪坡旁都有特殊的参照物在混淆人的视线,也并非所有关注怪坡的人都会对这个答案心服口服。人们曾用水平仪器对一些怪坡进行测量,发现它们的“怪”货真价实,车辆径自滑向的的确是上坡,而非下坡。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开玩笑说,如果哪天自己解决了怪坡之谜,那说不定就能再拿一个诺贝尔奖了。有些怪坡在出名之后,逐渐从交通要道变成了旅游胜地。而这无疑是件好事,毕竟在怪坡行驶的情况和人的常识发生冲突,这对科学研究来说大有裨益。

一辆汽车正行驶在大连市滨海怪坡上。

能预报天气的古井

口古井,数百年不干枯,反而发布水相、通报阴晴,大大方便了当地的人们。难道这口古井内,还有莫大的玄机?

百年古井水,清浊辨阴晴

在江西省安远县的下龙村,有两口可以预报天气的古井。这两口井分别位于该村的村头和村尾,彼此相距840多米。据当地人说,这两口井的历史都在500年以上。

下龙村的这两口古井都用大青石砌成了长方形。其中村头的那口长1.6米、宽1.2米,村尾的那口长1.2米、宽1.8米。按当地人的说法,要想通过古井来预知天气,就要在傍晚时分同时考察这两口井的水质,因为预报同样的天气情况,两口井的表现截然相反。村头的井要是水质混浊不堪,第二天就多半是阴天,而村尾的井水要是混浊了,那第二天就很可能是大晴天。同样,假如村尾之井的水清澈见底,第二天通常就会阴云密布,如果村头之井水清亮得很,那么第二天就是晴朗的好天气。

下龙村的村民世世代代都过着“察井知天”的生活,但在偌大的中国,会预报天气的古井绝非下龙村独有。在贵州省石阡县的葛荣村也有一口“知天象”的奇井。

葛荣村的这口井同样是一口有百年历史的古井,它一直为当地人提供主要的饮用水源,井水相当丰沛。当地人介绍说,要想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就要观察这口井的水量清浊。平时井水的出水量大概只有茶杯口那么大,可一旦天气有变化,出水量就会迅速增加到平时的5倍。此外,如果涨水时水清澈见底,近几日的天气就不需要担心,倘若水浑浊不堪,近日就会有雨水降临。

神奇古井为何呼风唤雨

正当人们对古井为何能预报天气百思不得其解时,在四川省的蒙顶山又发生了一件更令人惊讶的事情。据说在蒙顶山的山顶有一口神力无边的古井,每当有人掀动井盖,骤然间便会雷鸣电闪、风雨大作。

这口拥有呼风唤雨能力的古井惊动了不少专家,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来到蒙顶山上,对蒙顶古井做实地考察。他们发现,这口古井原名甘露井,又名古蒙泉,始建于西汉年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专家们好奇地揭开古井的盖子,并没有什么事发生,天上依然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但20分钟后,天气突然阴了下来,不多时竟下起了雨。

据当地人说,蒙顶山的山上原本住着一条龙。这条龙凶残成性,经常制造风雨,有时还会掀起狂风暴雨形成水灾。村民为了镇住这条龙,就修了一口井诱它进去,又在井上加了井盖将它困在井里。一旦揭开这个井盖,龙便会跃出,招风引雨。

蒙顶古井的神龙传说被载入了当地的史料文献。不管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它至少反映出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已经对这口古井产生好奇,并试图为它找到一种合理的说法。

在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面前,人们往往倾向用神话传说为其做出注释。因此,龙之说虽然有据可考,但并不能解释古井神奇力量的真实来源。有科学家猜测,蒙顶古井掀盖降雨的原因可能和声音振动有关,蒙顶的海拔很高,人掀开井盖发出的声响振动了天上的云层,引起降雨。还有科学家认为,古井的掀盖降雨只是一种巧合。理由是蒙顶山所在的四川雅安市本就是一个雨城,蒙顶山刚好是它的天漏,人就算不掀开井盖,山上的气候也变化多端,前一刻还是太阳天,转眼又下起了雨。

科学家的这些说法还未能解答人们关于古井预知天气的种种疑问,那些预知天气的古井所在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预知天气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在相当长时间内,人们对古井的好奇心恐怕难以满足。

会行走的罗布泊

经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已成为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一只鸟,俨然已沦为了静悄悄的死亡之地,炎热而神秘。

令人震颤的南疆胜地

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罗布泊的湖水骤然减少,1962年其湖水面积就只剩下660平方千米,1970年罗布泊竟彻底干涸。今天,徜徉在罗布泊的人已经很难将它和“泊”联系在一起,大片沙地暴露在艳阳之下,放眼望去竟不见丁点飞禽走兽的踪迹,偶现的植物也早已枯死。

如果说“荒凉”是罗布泊给人最直接的印象,那么“恐怖”就是罗布泊予人的最深印象。早在东晋时代,当罗布泊还是一片美丽的湖泊时,路经此地的高僧法显就用“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来形容它。

1958年,人们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一架1949年失踪的飞机残骸,令人奇怪的是,该飞机原本应向西北方向飞行,可其残骸所在的位置却说明飞机曾突然转变航向飞往正南。

1980年,科学家彭加木在对罗布泊进行考察时神秘失踪。为了找到他,中国政府出动了飞机、军队在罗布泊一带进行地毯式搜索,结果却一无所获。

1995年,有3个旅行者在罗布泊乘车探险时失踪,其中两人的尸体在距楼兰17千米处的地方被人发现。而就在尸体附近,人们看到,死者的汽车上汽油充足,水和食物都很丰沛。

1996年,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人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竟然会偏离原定路线15千米……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成为害人性命的魔鬼之地?

行走的死亡之谷

普尔热瓦尔斯基是19世纪晚期大名鼎鼎的探险家,从1870年开始,他先后四次到中国西部进行探险。1876年,他到仰慕已久的罗布泊进行考察,在考察途中他忽然发现一个之前未曾注意到的事情。他找到的罗布泊的位置竟比地图上标注的更靠南一些。他粗略一算,二者大概相差1个纬度。

更令普尔热瓦尔斯基惊讶的是,他发现罗布泊竟然是一个淡水湖,不仅如此,湖附近还生活着不少动物。

普尔热瓦尔斯基把这一经历写成论文,结果遭到了学术界的嘲笑,很多学者认为普尔热瓦尔斯基迷路了,所见的根本不是罗布泊。但后来,却有数位探险家都出面证实了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说法。且这些探险家在悉心研究后认为,不是他们找错了地方,而是罗布泊根本就是一个会行走的神秘湖泊。

瑞士地理学家斯文赫定认为,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将大量泥沙带入了湖里,导致罗布泊湖底的泥沙越来越多,而随着泥沙量的增多,罗布泊的高度也在增高。再加上水往低处流,当罗布泊的湖底高到一定程度时,湖水就会自动流向地势低的地方。久而久之,罗布泊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

如果真如斯文赫定所说,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会在寻找罗布泊的途中偏离了方向。

但中国的科学家却并不认同斯文赫定的“罗布泊行走说”。他们认为,在普尔热瓦尔斯基探险的时候,罗布泊会比地图上的标注位置稍稍靠南,是塔里木河下游改道的结果。河流的流动方向变了,在其他地方形成新湖,原有的旧湖因得不到充分水源而日益干涸,普尔热瓦尔斯基等人很可能真的将别的湖错认作罗布泊。同理,今天的罗布泊不是“移动到别的地方”,而是因塔里木河的变迁而枯竭了。科学家们指出,他们在罗布泊一带发现的曾经的湖水沉积物并未发生过间断,而如果罗布泊真如斯文赫定所说会“行走”的话,那么这些沉积物就应该是间断的。

罗布泊究竟是不是“行走的湖泊”,直到今天,科学界也没有得出定论。

永远的香格里拉

年来,“香格里拉”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自然的一方净土,是人类理想的世外桃源。那么,是什么让它这么年轻又充满神秘呢?

心中的明月,永远年轻

“香格里拉”又译 “香巴拉”,在藏语里意为“心中的明月”,象征着一种美好而理想的生活方式。英国人将“香格里拉”称作“Shangri-La”,意思近似于中国人说的“世外桃源”。

起初,人们并不知道香格里拉的具体位置,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才确定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的迪庆。2001年,迪庆已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位于中国三江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其中不仅有巍峨雄伟的太子雪山、白芒雪山、哈巴雪山,还有被誉为藏区八大神山之首的、号称“云南第一高峰”的“卡格博峰”。在香格里拉,面对着这些白雪皑皑的高山和清亮静谧的湖水,仿佛置身于美丽的仙境。

香格里拉的一切都符合人们关于完美生活的想象,这里的居民们在宛若翠玉一般的草甸和坝子上安然度日,在肥沃的土地上放羊牧马,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充实。

也许是汲取了香格里拉的灵动之气,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身体健康、无病无恙,很多还很长寿。很多人一来到香格里拉,就再不想离去。有意思的是,香格里拉似乎真的具备赋予万物生机的神力。据说,香格里拉的村民一旦离开家乡就会迅速衰老,年轻的容颜也一去不返。科学家曾到香格里拉探寻人们长寿的秘密,他们考察这里的水质,研究这里的磁场,询问居民们的饮食起居,但得出的答案却仍不足以解释香格里拉的神奇。

希尔顿的寻找

1933年,当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香格里拉的时候,人们还以为香格里拉只是希尔顿的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没有奢望在嘈杂的尘世竟然真的能找到和希尔顿笔下如此相像的地方。直到希尔顿的这本小说广泛流行,人们心底那对于完美家园的幻想才被唤起,在美国和欧洲迅速掀起了一股“寻找香格里拉”之热。

据记载,第一个找到香格里拉的是一位新加坡商人,他根据希尔顿的描述找到了位于云南的迪庆。但是,关于香格里拉的所有传奇还未一一破解。希尔顿曾经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人们很难根据他的行踪确定香格里拉的具体位置,希尔顿本人也未对香格里拉的原型做详细说明。因此,直到今天仍有人对迪庆的“香格里拉”身份表示怀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西藏古典传记中的“香巴拉”才是香格里拉的真正所在。在西藏的经典中,香巴拉被描绘成一个为雪山环绕,天地之间纯净如水的绝妙仙境。据说其中还到处是林立的黄金佛塔,那里的景色跟希尔顿的描绘极其相像。

但是,小说的“原型”具体在哪里真的那么重要吗?无论是迪庆,还是香巴拉,都有着令人震颤的绝美风光,在寻找香格里拉的过程中,人们已充分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好。也许希尔顿写作《消失的地平线》的目的就是如此: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爱。

美丽的梅里雪山已经成为了香格里拉的标志之一。

长寿乡之谜

样的一日三餐,同样的洗衣做饭,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被病痛折磨,而在一些小乡村却有大量活到百岁还精神抖擞的老人。如果世上真有所谓的“长寿之乡”,是什么使乡中之人延年益寿?

神秘长寿乡,风水宝地

在中国,衡量一个地方够不够称得上“长寿之乡”,要看这个地方每10万人口中的百岁老人的数量。如果每10万人中有3位是百岁或百岁以上的老人,那这个地方就是当之无愧的“长寿之乡”。

目前,江苏的如皋、湖北的钟祥和广西的巴马不仅达到了中国“长寿之乡”的标准,还大大超过了世界关于“长寿之乡”的认定标准。

钟祥市的地理环境十分特殊,拥有平原、丘陵、山地三种地貌特征,这种复杂的地理构造不仅确保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得以有序分布,而且还让钟祥市一带温度适宜,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钟祥市所有水库的水质都在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内。不仅如此,分布于钟祥市1/3乡镇的矿泉水中多富含锶、钼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微量元素。

通过对钟祥市土地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钟祥市的地壳里也有令人延年益寿的秘密——90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天然元素。特别是磷,钟祥市的磷矿石储量全国闻名,钟祥市“老寿星”聚集的地方不是磷矿区就是磷矿的辐射圈。

但是,生活环境宜人仅是长寿秘诀的一方面,这些长寿乡除了风水甚好外,其中居民本身也非常注重养生之道。

养生秘籍

说到养生秘诀,钟祥市人很有一番见解,他们不止一次地告诉那些到钟祥市探询长寿之秘的人:“要想长寿,就应多干活、多吃饭、不沾化学污染、不吵架、不自寻烦恼。”钟祥人还介绍说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他们长寿的秘诀之一。钟祥人喜欢豆类食品,随便敲开当地一户人家的门,都能在厨房里看到诸如豆腐、豆干、豆皮等各式各样的豆制品。钟祥市地处汉江中游,气候及土地条件非常适宜大豆生长。而大豆又富含天然维生素E、大豆核酸和大豆蛋白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

当然,多吃豆制品还只是钟祥市人“长寿菜单”的一个方面,有专家在钟祥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发现钟祥人的饮食结构也有不少可取之处。那些长寿的老人们大多常年坚持一日三餐,以米饭为主,荤素搭配,饭时饮适量的酒。而超过半数的钟祥人从青年时代就养成了喝本地自酿米酒的习惯,他们定期喝点小酒,从不贪杯。

良好的生活方式、乐观的生活态度造就了钟祥这个“长寿之乡”。今天,科学家们又惊讶地发现,长寿密码甚至被写入了钟祥人的基因。在当地77位百岁老人中,有54位都出生在“长寿之家”。正如子女会继承父母的特点,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得到“继承”。

通过对钟祥人的观察,人们不难发现适宜的居住环境、合理的饮食、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长寿的关键。不过,很多人仍觉得这些“长寿关键”还不足以被当成“长寿密码”。换句话说,人究竟可以活到多大岁数,人的生命极限是哪里,仍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研究的复杂问题。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长寿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

响沙山之谜

座平常小山,却能发出不同的声响,时而如洪钟贯耳,时而如小虫低语,人动沙响,人停声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响沙湾的传说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达拉特旗南部,有一处宛若金色卧龙的沙漠——银肯响沙。它高110米、宽200米,背靠一片一望无垠的沙丘。

响沙山的沙子非常干净,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色的光芒。由于沙粒大小均匀,人抚摸上去没有丝毫棘手的感觉。它看似安静地坐落在沙漠里,但只要有人从它的高处向下滑动,其间沙子就会发出犹如战鼓一般的奇妙声音。而一旦人停止滑动,沙声也戛然而止。

银肯响沙被誉为“响沙之王”,很多人慕名而来领略它的独特风光,据当地人说银肯响沙和一个古老而悲惨的传说有关。很久以前,响沙山所在的地方没有沙,只有一座寺庙。庙里的僧人每天都虔诚地诵经念佛,但是,突然有一天不知从哪里刮来了一阵可怖的怪风,风吹起山一样高的狂沙,“轰隆”一声就将寺庙埋在了沙里。

僧人们的亡灵不肯安息,便终日在沙堆上徘徊。他们似乎不能接受自己已经在灾难中丧生,仍像生前那样反复吟诵经书。时间长了,他们诵经的声音就被沙子记录下来,一旦有人行走在沙上或是什么力量惊动了这些沙子,沙子就会“放”出僧人们的读经声,就好像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当年的惨剧。

然而,传说虽然凄美,却不能用来作为解释响沙山“响沙”的缘由。于是,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一批又一批地来到响沙山进行实地考察,以至于今天的响沙山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科考的宝贵场所。

探索响沙之谜

早在汉代,司马迁就曾在其著作《史记》中描述过响沙,但论及响沙山的成因,几千年来人们却没有取得定论。

20世纪60年代,有科学家认为响沙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沙子静电现象。沙漠里气候干燥,很多沙子都带着电。一旦遇到外力刺激,这些带电之沙相互摩擦就产生了静电,而静电是有声音的。与此同时,响沙湾下所埋藏的沙子却刚好因为吸收了水分而变得湿润,形成了沙土层,造就了一座罕见的“沙漠共鸣箱”。由于共鸣的作用,沙子摩擦产生的静电声就变成了仿若战鼓、沉钟的轰鸣声。

如果说银肯响沙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的,一旦其中的沙子离开了这地下共鸣箱的环境,那它就会和普通的沙子毫无二致。但事实并非如此,曾有科学家特地将一堆银肯响沙用车运走,结果车行至黄河大桥,沙子突然发出沉闷的响声。科学家又将沙子带到喧闹的包头火车站,带到普通的民居里,这“离开了家乡”的沙子还是发出了响声。

科学家又带着试验的目的回到了银肯响沙,他们发现在响沙山的周围,有不少沙丘的地势构造都和银肯响沙极其相似,假如“共鸣箱说”和“静电说”真的是响沙山产生的原因,那么就不应只有这一座“银肯响沙”,其他沙丘在理论上也应发出轰响,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滚滚的黄沙中隐藏着很多秘趣,银肯响沙为何而响,在世界范围内至今仍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完满的答案。

在蒙语中,银肯是“永久”的意思,响沙意即“带喇叭的沙丘”。

神奇天坑之谜

秘天坑群,究竟是谁造就了这一世界地质奇观?天坑中是否有洞螈,冒气洞为何会冒白烟,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庞大的天坑群究竟还有多少谜团?

奇绝景观

大千世界,有多少异景奇观,天坑群就是其中之一。天坑,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所谓喀斯特地貌就是可溶性岩石在具有溶蚀力的水的长年作用下形成的地下或地表形态的统称。由于天坑看起来就像是深深插入地球的巨大漏斗,所以,天坑又被称作“喀斯特漏斗”。世界上只有几个地方譬如中国、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才拥有这种“地球的漏斗”。其中属位于中国广西的乐业天坑最令人称奇。

乐业的天坑为数众多,经初步探定就有20多个,广泛分布在大约2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它们体型巨大,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遍布坑底,站在它们边沿,只会显得人类格外渺小,令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伟大。

大石围是乐业最大的一个天坑,在它的坑底有200多个形似莲花的岩溶,远远望去,真的好似睡莲安静地浮于水上,不仅如此,大石围之下,还有形同佛珠的石珠,这些石珠和石莲“相聚”一处,不得不让人畅想乐业天坑是否真是神灵的杰作。事实上,直到今天,人们也未能找出大石围究竟蕴含了怎样奇妙的力量,竟能同时孕育出“珠”与“莲”这两大罕见现象。

与此同时,乐业天坑下的原始森林,同样是一处有待科学探索的神秘之地。它被认为是远古动植物的天堂,人们不仅在其中找到年代久远的奇怪竹子,还发现了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动物和植物,为科学家们的研究提供了绝好的“活材料”。有人推测,在偌大的天坑群里,说不定还生活着古老的无脊椎水生动物。而这一推测也绝非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事实上,人们已经在乐业天坑群里找到了二叠纪的海洋动物化石,并在天坑所在地附近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遗迹。

迷雾重重天坑群

今天人们已经知道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但却对乐业天坑群的形成因由困惑不解。一些科学家认为,这天坑群的形成和那里的特殊气候有关。乐业经常下雨,且降水量丰沛,这就为天坑洞穴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因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就是“溶蚀性”的水。科学家们猜测,由于经常下雨,乐业一带在古代拥有不少澎湃的暗河,这些暗河长时期冲刷地底,造成了巨大的地下空洞。而出现空洞的地底又无法支撑地面的重量,致使地面出现坍塌,形成“喀斯特漏斗”。

乐业的天坑似乎不只这么简单。乐业的坑群里有一个深达350米的大洞,每当天气晴朗之时,从洞的深处就会涌出汩汩白烟。当地人形象地称该洞为“冒气洞”,并猜测冒气洞很可能就是红河水的源头。

在世界各地出现的天坑奇景中,中国重庆的小寨天坑堪称世界之最。

红河经云南西部流入越南,是越南北部的主要河流,如果证实红河真的发源于乐业天坑底,将是地理学上的重大成就。遗憾的是,由于天坑底下环境恶劣、杀机暗伏,科考队员很难对其进行彻底完整的实地研究。1998年一支民间科考队到天坑进行探险,好容易抵达600米深的坑底,却迷失在宛若迷宫的坑洞群中。一名队员不小心被乱石绊倒,竟如人间蒸发一般在幽暗的洞底彻底消失了踪迹,至今仍杳无音信。因此,要想清楚了解乐业天坑,解开其中的谜题,还需要相当时日,光是摸清其地下的状况,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