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寡妇当家(3)
曹炽蒙了:停灵七天里,董少彪一直本本分分,宾客盈门出殡这节骨眼上他犯的哪门子浑?沭阳的风俗,老人过世出殡,必须得有长子长媳捧孝棍、提送汤壶,领孝打头阵,只要不分家,从此长子就是这个家里说了算的。所以,董少彪想以孝子身份要董家人承认他是掌门人。
董万田青了脸,一把拽过他压着嗓子问:“你这是怎么了?”
董少彪没好气地大声呼吼着:“怎么不怎么的不要你管!叫大家伙儿说说,要我当顶头孝子,却不让我当家,咱沭阳有没有这个理?”
虞明淑想过他不会善罢甘休,但没想到会在殡前闹事,过来婉言相劝:“大哥,咱先把爹和少鹏送下地,谁当家这事回头来再说中不?这么多人看着,叫人家看笑话不是!”
“谁敢笑话?只怕是你做贼心虚吧?沭阳规矩,长子领孝,当家掌门!我是堂堂正正的董家大少爷,就该是当家人,怕谁笑话?”董少彪扔掉手里的丧棍,指着老婆董于氏呼吼,“快点,把你手里的送汤壶给我扔了。”
见他更上劲,虞明淑银牙一咬说:“咱沭阳是有长子顶头领孝当家的规矩,但也没有规定女人就不能领孝。”她弯下腰捡起丧棍走向董于氏,“今天我就开个先例,这丧棍和汤壶我一个人拎了。爹的在天之灵会原谅我的。大嫂,给我吧!”说着她把手伸向董于氏手中的汤壶。
董于氏身体明显地抽动一下,如死灰样的双眼中闪过一道韧光,在虞明淑脸上快速瞄过,微微摇摇头,随即又恢复活死人样。虞明淑对这位受尽董少彪欺凌的大嫂深怀同情,看出她在维护自己作为董家长媳的最后一丝尊严,就不忍心强夺了。
听到灵堂这边吵吵嚷嚷,后上院前下院西堂院里的人潮水一般地涌过来,只有东客院聚义堂里的依旧安静。其实,这边早就听到吵嚷声了,虞仲杰派去打探的随从把那边发生的事大概说了一下。虞仲杰一脸怒容“腾”地站起来又忽地坐下了。
虞明辰按捺不住抬腿就要走,也被父亲喝住:“那是董家内部的事,作为明淑娘家人最好避嫌,你也不要去了。”虞明辰虽然心疼妹妹,但又不得不承认父亲有道理,他们去了只会引起董家人对明淑更深的反感,对明淑无利反害。
乘着嘈杂纷乱的空儿,紫巧悄悄退出灵堂,进了西厢院,打开书房隔壁那间小姐为姑爷私设的祭堂,踩着凳子站上了桌台,颤抖着摘下墙上挂在灵位上方的《福寿图》。咬牙出门直奔东厢院,摘下东厢厅堂的《福寿图》和西厢院摘来的作了互换……做完这一切,她才意识到内衣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紫巧回到前厅灵堂,里面还正吵得热闹。
“难倒我董家没人了?要你一个寡妇娘们来领孝?我看你是想当家想疯了吧?”
虞明淑差点背过气去!董少彪真刻毒,亲弟弟就在边上躺着,他就当众骂弟媳是寡妇。她扭头看看,不谙人事的儿子趴在童九怀里,怯生生地盯着眼前乱糟糟的一群人,要是真让董少彪当了家,哪里还有二房母子的活路。不行,为了明霄,自己一定要顶住,想到这里,她心一横,冷冷地说:“大哥这话错了。我当家不是偷来的抢来的,是老爷亲口留下的遗言。曹管家,大爷,你们可是亲耳听到的,您二老今儿当众说说,有没有这回事?”
虞明淑的眼神缓缓扫过曹炽和董万田的脸。他俩虽然不满董少彪在出殡这个节骨眼上找事,但打心眼里不愿意给她作证。董万田心想要是能借机把董少彪当家掌门这事儿坐实,倒也是一桩好事。他过来低声劝虞明淑:“给大爷个面子,你先让一步暂时答应他,先把今天出殡的事了了,回头咱再坐下来好好商量这个事!”
虞明淑一眼就看穿了董万田的诡计。知道今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承认他,往后我就没有退路了。她心里愤怒,面上却不动声色:“大爷,您这话说得不对,什么叫先让一步?您这么大岁数的人,又是咱董家的老长辈,说话得有根本。我不是求您向着我,而是请您实话实说,还我个公道!您不给公道也罢,我不强求,但今天这事是大哥挑起来的,您应该劝他才对!”
“你是女的,让一步怎么了?”董万田话里带着不屑和埋怨。
虞明淑直直地盯着董万田:“我是女的,但是也没有王法规定女人就得先向男人低头。我看出来了,大爷您的心今儿没放正!”说完她转身跪在董万山棺前,“不出殡就不出殡,今天我就不让了,大爷您看着办吧!”虞明淑翻脸,董万田反而无计可施了。
曹炽抹了把汗,“大老爷,吉时快要过了,这可怎么办?”
“家又不归我当,我能有什么办法?”董万田也恼了。
下面的围观者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沭南第一大地主邹肇泉看着这一出热闹,嘴角已经情不自禁泛起冷笑。邹家一向跟董家不睦,现在董家父子搭伴赴了黄泉,内部又闹不和,可真是出了他多年来的一口恶气。
这时,一直跪在父亲棺前的少麟站起来,低声说:“大哥,你别跟二嫂争了,叫二嫂当家吧!”
“滚一边去,哪里轮到你说话!”董少彪瞪他一眼。
“我也是董家的人,怎么就不能说话了。”少麟鼓起勇气反驳。
“你还知道自己姓董啊?那怎么向着姓虞的说话呢?”
“二嫂是二哥媳妇,也是董家的人!”少麟刚十六岁,说话却能抓住道理。
“可你二哥死了,她就不是了!”
“二哥没了,她也还是我二嫂。”董少麟争辩。
“少麟,这事跟你没关系,不要多嘴!”虞明淑怕少麟搀和会招来董少彪的恨,万一他要是真当了家,少麟的日子就难过了。
“大少爷和二少奶奶您俩别争了,那么多远路的宾朋都在客院里等着出殡,这样拖下去不是个事。我有个折中的主意,你们看可不可行?”就在这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说话了,他就是少鹏的同窗好友刘钊。董少彪白了他一眼,心想你算老几。
正愁不知怎么收场的曹炽像遇到了救星,催促道:“说来听听!”
“大少爷和二少奶奶您俩都宽一步,叫少麟领孝怎么样?”
曹炽眼睛一亮,问董万田:“大爷,你看怎样?”
“我看行!只能这样了。”董万田也觉得这样再好不过。
董少彪朝人群里扫一眼,看见紫巧一脸轻松地冲他丢个眼色,心上石头“扑通”落地了,脸色缓和下来,痛快地说:“成!就听他的吧!但得说清了,少麟只是领孝,与当家掌门无关!”董少彪矿脉图到手,吃下了定心丸,便一切好说了。
一声高亢悠长的催丧喇叭声响彻云霄,董家出殡了。
董家出殡,壮观的阵势令人咋舌。送殡队见头不见尾,领头开道的喇叭队已经到达韩山脚下的董家墓地,一半的人还窝在韩山镇内没有出来。
董家是沭阳北的第一大地主、商豪,一向遵循“思利及人,和仁宽德治家,诚信厚义待外”的祖训。韩山矿上每年的收益里,有一成拿出来回馈乡民。每逢旱涝灾年,酌情减租或者直接免赋,遇到颗粒无收的大灾之年,还打开自家粮仓济民。正是董家的恩泽,才让韩山镇万民一心固若金汤,多年来,土匪外敌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这次董家大丧,受其恩泽惠顾的乡民们,主动披麻戴孝赶来哭送老少掌门,报答曾经的滴水之恩。
各大帮派头人和沭阳县内工商地绅官家们活了这么大岁数,第一次见这样大的送葬阵容,能这样风风光光地入土,少活十年也值得。邹肇泉的眼中则生出更多的恨:这些,原本该是邹家应该得到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