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正确的信念
以公利心为出发点,不为私欲所蔽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南怀瑾认为,“义”和“利”是中国人进行道德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人有什么样的义利观,在生活中就会采取什么样的取舍态度,也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比如儒家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赞成经商,也愿把知识待价而沽,但是却明确提出“重义轻利”的理论。“重义轻利”既承认个人物欲的“利”,又强调代表利公利他精神的“义”,主张义利的统一,提倡“利以义制,先义而后利”,也就是说,“义”和“利”相比,“义”更高,“义”应该是主导,谋利应该是有原则的,“利”应该服从“义”,“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一个人面对利益的时候,要先进行道德判断和是非判断,再确定取舍,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品性方面的偏差。
《孟子》中有一段话,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这几句话说得虽然比较抽象,但无非是说,浩然之气衔育着“直、义、道”等等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又发展了“义利观”,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儒家思想对“义”、“利”的阐述,对于我们今天仍有指导意义。也就是说,人仍必须以公利为出发点,不能为私欲所蔽。
《论语》中记载,子贡曾是一个珠宝商,他十分懂得经商的真味。和他打交道的主要是各国的贵族,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喜欢收藏稀有的珠宝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珠宝又是没有固定价格的,它的售价可因买主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一个珠宝,卖给大夫可能只卖十两黄金,卖给诸侯就可能以百两黄金的高价成交。同样,同一个珠宝,在普通商人手里,他们会认为是一般的货色,不肯出高价去购买,而到了富商大贾手里,特别是到了有名望的大商人手里,他们就会认为这是稀世珍宝,用十倍甚至百倍的价钱买来之后,还觉得很高兴。子贡做买卖时常常很灵活,因而获利极多。他的商队最多时是“结驷连骑”,即车马成行。
子贡还深得儒家仁义礼仪的精髓,重视从事慈善活动。他不贪婪,对人有同情心。一次,在做买卖的路上,子贡看到有一群人被鞭打着做苦工。一打听,原来他们都是流落在他国的鲁国奴隶,于是子贡就自掏腰包替他们赎了身,并把他们送回鲁国。按照鲁国当时的法令,赎回在他国为奴隶的鲁国人是可以向官府领取赎金的,可是子贡没有去领取,这件事为他带来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美名。
子贡作为孔子的大弟子,也资助孔子到各国去宣扬儒家的政治理念。众多史书证明,子贡在陪同孔子周游列国时确实一面宣扬儒家思想,一面在做着买卖。《史记》说,孔子师徒被围困于陈蔡之间,后来断了粮,是子贡卖掉一部分所携带的货物,孔子师徒才摆脱困境。
由于子贡的经济资助,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广为传播,使儒家学说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而子贡作为孔门中的大弟子,社会知名度大为提高,不仅是著名大商人,还是“名儒”。据司马迁《史记》说,当带领大队车马和随从的子贡去拜会所到之国的君主时,这些君主对子贡也不敢怠慢,都以上宾之礼来款待他。司马迁在评论这件事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者”,是子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子贡也因为经商而名声显赫,并说这是“相得益彰”。
毋庸置疑,在现今的发达的经济社会,我们必须有安身立命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要对利益有追求才能谋求更多的发展。但是追求利益应该一切以公利为出发点,不为私欲所蔽。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为什么?因为欲壑难填是人的弱点,从古至今,人没有不爱财慕富、贪图荣华的,很多人往往在位高权重的时候被眼前微小的利益所迷惑而忘记了其中可能隐藏的大灾祸;还有许多人只见利而不见害,最后导致“坏了一生人品”,毁了美好的前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所以,古圣贤认为,做人要以“不贪”二字为修身之宝,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物欲,以公心大义凛然地度过一生。
曾国藩是一代名儒,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浸淫,他继承了孟子的学说,认为“凡事非气不举,不刚不济”。这种“气”中就包含着以国家大义为己任,为国尽忠的浩然之风,他一生廉洁自律,兢兢业业,克勤克俭,这在贪污受贿成风、卖官鬻爵的腐败的清朝不能不算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人物。
曾国藩初办团练时,便标榜“不要钱、不怕死”,为时人所称许。他写信给湖南各州县公正绅耆说:自己感到才能不大,不足以谋划大事,只有以“不要钱,不怕死”六个字时时警醒自己,见以鬼神,无愧于君父,才能招来乡土的豪杰人才。
曾国藩曾对“气”做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说明:“欲求养气,不外自反而缩,行谦于心。欲求行谦于心,不外清、慎、勤三字。因将此三字各缀数语,为之疏解。清字曰:名利两淡,寡欲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钦。慎字曰:战战兢兢,死而后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勤字曰: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此十二语者,吾当守之终身,遇大忧患、大拂逆之时,庶几免于尤悔耳。”后来,他又将“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
正因为曾国藩以公利心为出发点,不为私欲所蔽,以“勤俭”二字严律自己,所以他终身自奉寒素,过着清淡的生活。吃饭,每餐仅一荤,非客至,不增一荤,故时人诙谐地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者,“一荤”也。曾国藩三十岁生日时,缝了一件青缎马褂,平时不穿,只遇庆贺或过新年时才穿上,这件衣服藏到他死的时候,还跟新的一样。他规定家中妇女纺纱绩麻,他穿的布鞋布袜,都是家人做的。全家五兄弟各娶妻室后,人口增多,加上兄长做官,弟弟们经手在乡间新建了不少房子,他对此很不高兴,驰书责备九弟说:“新屋搬进容易搬出难,吾此生誓不住新屋。”他果真没有踏上新屋一步,卒于任所。他规定,嫁女压箱银为二百两。同治五年,欧阳夫人嫁第四女时,仍然遵循这个规定。嫁女如此,娶媳也如此。即使年近垂暮的曾国藩出将入相了也依然在“忠、义、勤、俭”上常常针砭自己。他说:“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受人敬重。”又说:“一般的人,都不免稍稍贪钱以肥私囊。我不能禁止他人的贪取,只要求自己不贪取。我凭此示范下属,也以此报答皇上厚恩。”
“不贪财、不苟取”,这就是曾国藩的信条,他一生行事也确乎如此。
曾国藩的信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奉行儒家传统忠义、公利思想的体现。这实在是很难得。的确,为人处事只要心中有道义、有原则,以公利心为出发点,就会在行为上约束自己。所以,我们谋利应该是有原则的,任何时候,都应该“利”服从“义”,克私制私,这样才能做到凡事问心无愧,事业有所发展。
为人不能夜郎自大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
在我国的汉代,西南地区有一个小国,这个小国的名字叫“夜郎”。作为一个小国,本是应该虚心向大国学习和讨教的,然而这个小国的皇帝和臣民,都认为自己的国家很了不起,于是骄傲自大,不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实际上呢?他们之所以骄傲自大,并不是他们真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而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不了解别的国家的实力。所以这个“夜郎国”拥有的只是盲目的自信,并非真的厉害。后来,在频繁的战事中,这个国家被其他国家吞并了。
从这个“夜郎国”的灭亡中,我们可以看到骄傲自大对人是多么有害。所以孔子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南怀瑾也告诉我们,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就是要平等相待,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喜欢与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人交往。世间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把自己的聪明外在表现出来的,他们始终很内敛、很谦卑,相反,凡事都锋芒毕露的人,往往最终受伤害的会是自己。所以,为人处世要记得时时刻刻的收敛起自己的傲气,因为真正的处世良方就只有两个字——“谦恭”。
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毕秋帆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学问家,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媲美的《续资治通鉴》就是他编纂的。
乾隆三十八年,志得意满,自以为自己有能耐的毕秋帆任陕西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毕秋帆进庙内休息。一个和尚坐在佛堂上念经,人报巡抚毕大人来了,这个和尚既不起身,也不开口,只顾念经。毕秋帆当时只有四十出头,英年得志,自己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见和尚这样傲慢,对自己竟然不理不睬,心里很不高兴。
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离座起身,合掌施礼,说道:“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毕秋帆说:“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随即,毕秋帆上坐,和尚侧坐相陪。
交谈中,毕秋帆问:“老法师诵的何经?”
和尚说:“《法华经》。”
毕秋帆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阿弥陀佛’?”
和尚听了,知道毕秋帆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难他,便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一部《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子曰’?”毕秋帆听了不觉大笑,对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
献茶之后,和尚陪毕秋帆观赏菩萨殿宇,来到一尊欢喜佛的佛像前,毕秋帆指着欢喜佛的大肚子对和尚说:“你知道他这个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和尚马上回答:“满腹经纶,人间乐事。”
毕秋帆不由连声称好,继而问他:“老法师如此捷才,取功名容易得很,为什么要抛却红尘,皈依三宝?”
和尚回答说:“富贵如过眼烟云,怎么比得上西方一片净土!”
两人又一同来到罗汉殿,殿中十八尊罗汉各种表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毕秋帆指着一尊笑罗汉问和尚:“他笑什么呢?”
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毕秋帆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倚势凌人的人,可笑;钻营求宠的人,可笑;阿谀逢迎的人,可笑;不学无术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
毕秋帆越听越不是滋味,连忙打断和尚的话,说道:“老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一揖,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从此,毕秋帆再也不敢小看别人了。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谦恭并不是一种故意做出来的姿态,它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谦恭不是卑下,也不是软弱,更不是无能,谦恭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气质。谦恭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学问的博大而傲慢,也不会因为地位的显赫而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越深越能虚心谨慎,地位越高越能礼让他人。
所以说,人誉我谦,增一美;自夸自败,增一毁。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永远保持一颗谦恭的心。
柳公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他晚年隐居在华原城南的鹳鹊谷,专门研习书法,勤奋练字,一直到他八十多岁去世为止。他以勤学不辍,博采众家之长的精神赢得了艺术上的成就,但他这种学习态度的形成,是与他的亲身经历有关的。
柳公权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老师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最拔尖的了。
此后,柳公权字越写越好,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这时,一个卖豆腐脑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字,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的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不值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脚写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原城里看看去吧!”
小公权很生气,以为老头在骂他。后来想到老头和蔼的面容,爽朗的笑声,又不大像骂他,就决定到华原城里去看看。
华原城离他家有四十多里路。第二天,他起了个五更,悄悄给家里人留了个纸条,背着馍布袋就独自往华原城去了。
柳公权一进华原城,见北街一棵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去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地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脑的老头没有说假话,他惭愧极了,心想:我和“字画汤”老爷爷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字画汤”面前,说:“我愿拜你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字画汤”慌忙放下脚中的笔,说:“我是个孤苦的畸形人,生来没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脚巧混生活,虽能写几个歪字,怎配为人师表?”小公权一再苦苦哀求,“字画汤”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道: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
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字画汤”对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已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染乌黑了,可是,我的字写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镂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字画汤”老爷爷,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权发愤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处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麋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融注到书法艺术里去。
《尚书》中有句话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一个具有渊博的学识且相当谦虚的人往往会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是明智的人的态度,让人敬仰;相反,一个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的人则会让人感觉厌恶和无知。所以,一个人只有以虚怀若谷的心态不断进取,才可能出人头地。
在我国春秋的时候,楚国有一位学识非常渊博的老者。有一天,他正在和弟子们在一起聊天,这时,一位衣着鲜丽的富家公子跑过来,趾高气扬地向在场的所有人炫耀。他家在郢都郊外的一个村镇旁有一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
他说得唾沫横飞,滔滔不绝,眼中流露出来的自豪和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正在他大肆吹嘘的时候,坐在一旁一直默默聆听的老者拿出一张包括了诸多国家在内的地图给他看,并对他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楚国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啊!”富家公子指着地图洋洋得意的回答。
“很好!那么,郢都在哪里?”老者又问他。
富家公子挪着手指终于在地图上把郢都找出来了,但很显然,和整个楚国相比,它的确是太小了。
“你所说的那个村镇在哪儿?”老者接着问。
“那个村镇,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富家公子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
最后,老者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
富家公子急得满头大汗,当然是找不到咯。他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都没有,他很尴尬又很觉悟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找不到。”
富家公子在老者的教育下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高傲和自大,他终于知道了,任何个人所拥有的一切与有大美而不言的大自然相比,与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都只不过如沧海之一粟,微不足道。他终于知道了,漫漫流淌的历史长河淘尽过多少的英雄豪杰,但这也不过如惊鸿之一瞥。他也终于知道了,不管人拥有什么、拥有多少,都不过是自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富家公子为自己的骄傲自大像井底之蛙一样感到惭愧。
民间有句俗语:“没有见过高山的骆驼,总以为没有比自己更高的东西了。”有些人由于无知,便总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总认为他人不如自己;总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人其实是可笑和愚蠢的。
中国人在自己上千年的文化中融入了谦虚的精神,比如说你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人时会说“家父”、“家母”、“犬子”、“糟糠之妻”,而称呼别人的家人时,你则会说“令尊”、“令堂”、“令兄”、“尊夫人”、“令郎”、“令爱”,“令”字在中国古代语言中是“好”的意思。又比如,一般的自称是“愚兄、鄙人”等,而他称则是“贤兄”、“贤弟”等等。从这些称呼上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谦虚精神。所以,我们要传承我国传统的优秀的文化内容,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待人接物,这样才能成为有涵养的人。
做事要有弹性,会变通
南怀瑾认为,“做事要会变通”,这不是“无关痛痒、无足轻重”的事,是非常必要的事。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太固执己见,固执己见在一定条件下无可非议;但当条件不具备或事情发生变化的时候,拥有善于变通的头脑,能够审时度势地适应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前有一个农夫,看见别人的麦苗长得非常茂盛,就问麦田主人说:“你究竟是如何把麦子种得这么茂盛?”
主人回答说:“先把地整平了,再用粪水灌溉,然后播种,自然而然地麦苗就长得茂盛了。”
农夫回家后,欢天喜地,迫不及待地便依照麦田主人的方法,先整平了地,再把水肥洒在田里,准备撒种。
忽然农夫困惑起来,“我的脚踩在田地里,会把田地踩硬,如此一来麦苗就长不出来了”,他眉头深锁,左思右想,想不出一个好方法。突然,灵光一现,有了!“我可以坐在一张床上,叫人抬着,我就在床上面散发种子,这样就行了。”
于是他雇来四个农夫,每人各抬一张床脚,把他抬到田里撒种,结果反而把地踩得更硬。
人们见了,忍不住笑他:原本怕自己两只脚踩坏了田地,结果多添了八只脚来破坏田地。
这位农夫就是不动脑子的人。
有些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常不动脑子,或以为常规做法就行,直到碰壁碰得头破血流,仍“一条道走到黑”。其实在解决不了问题时,采用灵活变通的方法对解决问题常常有曲径通幽的效果,所以灵活变通的意识在人的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当然灵活变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有时,由于我们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和行动,结果,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又添了新的问题,这就是“灵活变通”也要依事实而定。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
古时候,山里住着一家猎户。
父亲是个老猎手,在山里闯荡了几十年,猎获野物无数,走山路如履平地,从未出过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
两个儿子把父亲抬回了破旧的家,他已经快不行了,弥留之际,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两根绳子,断断续续地对两个儿子说:“给你们两个,一人一根。”还没说出用意就咽了气。
掩埋了父亲,兄弟二人继续打猎生活。然而,猎物越来越少,有时出去一天连个野兔都打不回来,俩人的日子艰难地维持着。一天,弟弟与哥哥商量:“咱们干点别的吧!”哥哥不同意:“咱家祖祖辈辈都是打猎的,还是本本分分地干老本行吧。”
弟弟没听哥哥的话,拿上父亲给他的那根绳子走了。他先是砍柴,用绳子捆起来背到山外换几个钱。后来他发现,山里一种漫山遍野的野花很受山外人喜欢,且价钱很高。从此后,他不再砍柴,而是每天背一捆野花到山外卖。几年下来,他盖起了自己的新房子。
哥哥依旧住在那间破旧的老屋里,还是干着打猎的营生。由于常常打不到猎物,生活越来越拮据,他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一天,弟弟来看哥哥,发现他已经用父亲留给他的那根绳子吊死在房梁上。
在生活中,因循守旧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对于头脑灵活、思路开阔的人来说,努力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才是真正的关键之所在。敢于独辟蹊径的人,才可能收获别人想象不到的意外成果。
东汉初年,据记载辽东一带的羊都是黑毛羊,当地人也都习以为常。忽然有一天一个商人家中的黑毛羊生了一窝毛色纯白的小羊。大家都争相来观看,附近一带的人都认为这一定是一种特异的品种,于是就有人给这个商人出主意说:“如此干净纯白色的小羊,天下一定少见,你应该把它们送到洛阳,去献给皇帝,皇帝肯定会重重地赏你。”又有人走来给他出主意说:“还不如把这群小白羊拉到燕京市场上去,肯定能卖个大价钱,物以稀为贵,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就后悔都来不及了。”辽东商人听了,果然动了心。经过一番盘算,他觉得还是把羊运到燕京市场去卖个大价钱比较合算。于是他把小白羊装上车,向燕京进发了。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等走到燕京时他的小羊也基本上都长大了,他喜不自胜,这一回不知道要发多大一笔财呀!一天,当他把羊运到市场的时候,他简直吓呆了,原来燕京市场中到处卖的羊都是白色的,小白羊在这里不足为奇不说,价钱还不如辽东的黑羊。辽东商人眼看着羊卖不出去,空欢喜一场,心中十分懊悔,心想还不如在当地卖了,也总比现在这样强啊!
胡思乱想了一阵以后,他灵机一动:既然辽东没有小白羊,这里羊的价格也不贵,我为什么不从燕京再贩几十只白羊回辽东?那样才是真正的物以稀为贵,肯定能赚一笔。于是他就从燕京又贩了几十只白羊回辽东,很快就卖出去了。接着他又贩黑羊来燕京,大赚了一笔。
其实,很多时候,当“山重水复”的时候,只要肯动脑筋,多方努力,就容易找到“柳暗花明”的方法。人即使在失败中也不要“一根筋”,因为困境中也孕育着成功的机会,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灵活思考,及时发现,努力把握。
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的,“真知灼见”只能出自实践,出自客观存在和理性思考,而不可能出自“想当然”。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换个角度想问题,能借鉴别人的经验最好,如果不能,采取积极灵活的应变措施,才是最关键的。
从前,沧州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
有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十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
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老先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的,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
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因此,更可能在上游。”
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
老先生解释道:“我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斗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后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尊石兽。
任何事情在处理时都不能死板教条,世间没有绝对的真理,凡事考虑全面些,让思维方式更有弹性,就容易找到因地制宜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浅尝辄止事不成
古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南怀瑾对浅尝辄止的人有一句精辟的话:“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南怀瑾认为,人要想掌握真正的本领,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如果干任何事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不能坚持下去,那么到头来将是一事无成,什么也做不好。
传说,有两个人偶然与神仙邂逅,神仙教授他们酿酒之法,叫他们选端阳那天成熟、饱满的大米,与冰雪初融时高山飞瀑、流泉的水珠调和了,注入千年紫砂土烧制成的陶瓮,再用初夏第一张沐浴朝阳的新荷裹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凌晨鸡鸣三遍后方可启封。
像每一个传说里的英雄一样,他们牢记神仙的秘方,历尽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风餐露宿,找齐了所有必需的材料,把梦想和期待一起调和密封,然后潜心等候着那激动人心、注定要到来的一刻。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多么漫长的守护啊。当第四十九天姗姗到来时,即将开瓮的美酒使两人兴奋得整夜都不能入睡,他们彻夜都竖起耳朵准备聆听鸡鸣的声音。终于,远远地,传来了第一声鸡啼,悠长而高亢。又过了很久很久,依稀响起了第二声,缓慢而低沉。等啊等啊,第三遍鸡啼怎么来得那么慢,它什么时候才会响起呢?其中一个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放弃了再忍耐,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陶瓮,但结果,却让他惊呆了——
里面是一汪水,混浊,发黄,像醋一样酸,又仿佛破胆一般苦,还有一股难闻的怪味……怎么会这样?他懊悔不已,但一切都不可挽回,即使加上他所有的跺脚、自责和叹息。最后,他只有失望地将这汪水洒在地上。
而另外一个人,虽然心中的欲望像一把野火熊熊燃烧,烧烤得他好几次都想伸手掀开瓮盖,但刚要伸手,他却咬紧牙关挺住了。直到第三声鸡啼响彻云霄,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他打开盖,瓮里一弘清澈甘甜、沁人心脾的琼浆玉液啊!
可见,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往往不是智商的不同和能力有大小,关键在于是否有韧性和耐心。故事中的前者不懂得“行百里路半九十”的道理,不能持之以恒,故得不到甘甜的琼浆。而后者知道行百里路需行百里,不投机取巧,而是坚持到底,故得到甘甜的琼浆。事实证明,任何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付出时间和代价,甚至一生的努力。所以,人要成功除了对你确定的目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做下去,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曾经有一度,明慧大师的一名徒弟做啥事只要稍稍有点困难,就轻易放弃或气馁,不肯锲而不舍地做下去。
有一天晚上,明慧大师给这个徒弟一块木板和一把小刀,要他在木板上切一条刀痕。
当徒弟切好一刀以后,明慧大师就把木板和小刀放在自己的床底下。
以后,每天晚上,明慧大师都要让徒弟在切过的痕迹上再切一次。这样持续了好几天。
终于有一天晚上,徒弟一刀下去,把木板切成了两块。
明慧大师对徒弟说:“你大概想不到这么一点点力气就能把一块木板切成两块吧,人一生的成败如同此木板,并不在于你一下子用多大力气,而在于你是否能持之以恒。”
生活中有很多学问和智慧,并非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只有经过实践的考验才能成为真理。秦穆公也是从与伯乐赛马的事中才懂得了深入浅出的智慧。
有一天,秦穆公对相马专家伯乐说:“您年岁已经大了,您的亲属中有没有人能接替您来识别千里马呢?”
伯乐回答:“识别一般的好马并不难。只要从体型、外貌、筋肉、骨架这几个方面就可以辨别出来,最难识别的是天下无双的千里马,那要从内在的气质上分辨,而那种气质是若隐若现、若无若有的,一般人观察不到。我那几个儿子都是庸才,他们只能识别一般的好马。我有个朋友叫九方皋,虽靠挑担卖柴为生,但他的相马本领不在我之下,我愿意推荐给君王。”
秦穆公就把九方皋请来,让他出去寻访天下无双的宝马。
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您要的宝马已经找到了。”
秦穆公问:“是什么颜色的马?公的还是母的?”
九方皋想了一下回答说:“我印象中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听他回答得不肯定,心中就浮起一团疑云,便派人去把马牵回来。去的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
秦穆公很不高兴。他把伯乐找来,埋怨他说:“你真糟糕透了!你推荐的那个九方皋连马匹的颜色是黄是黑,马匹的性别是公是母都分不清楚,怎么能称为相马专家呢?”
伯乐听了却连连赞叹:“了不起啊,真了不起啊!您说的这些情况,正足以证明九方皋的相马技术比我还高明。他观察马,已经能够排除外部特征的干扰,集中精力去深入观察马的气质和神韵了。他取其精而忘其粗,重其内而忘其外。他注意的只是他需要观察的东西,他忽略的正是他不需要观察的东西。这样的相马技术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马牵来后,经过试骑,果然是一匹天下无双的千里宝马。
所以,不管做什么,只有深入地研究,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行动。如果浮于表象,或者在某些非本质的方面投入精力过多,就可能顾此失彼,得出错误的结论。人要想真正从别人那里学到有用的东西,一定要认真、细心;如果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就只能事与愿违,自己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囫囵吞枣的故事我们都知道: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的书,懂得了许多的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万分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多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所以,我遇这事,就是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整个吞下去,就不会伤牙啦!”
这就是囫囵吞枣成语的来历,现在我们用来比喻做事浅尝辄止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浅尝辄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做事不成功的原因所在。
做学问要甘于坐冷板凳
我们常说读书就是求学问,读过书的人就是有学问的人,这话对,又不对,求学问对人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有知识的人,知识大多数是从书本中学到的,还有一些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所以读书和有学问概念不同但内涵又紧密相连。当然,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普遍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中,“士”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士”代表读书人,这也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古人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书是一代代人集聚的人生精华,涉及范围方方面面。书中有很多很好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然而,仅仅读书就可以了吗?就会掌握世间所有的学问吗?答案是:“否”。
南怀瑾以他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人要培养深邃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必须在书本中学,在社会实践中学,甚至有些还可以通过口耳相传。比如真正的孝顺父母是一门学问,真诚地对待朋友是一门学问,知过能改是一门学问,等等。但这些学问并非都来自书本,更多来源于社会生活,人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应切实地体验生活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学习,学问逐渐增长。
当然,有些有学问的人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些读书人是表面上一套,私底下又是另一套,这样的人不算是真正读过书的人,也不算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真正读过书的人、真正有学问的人做人的品行都很高,行为谦虚又谨慎。
南怀瑾在谈论有没有学问这个问题时曾说: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像“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该做的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之事,牺牲自己也做,为世为人必做,为别的则不做。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真正有学问的人有诚信,自律慎独;真正有学问的人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能够静心的思考,冷静的分析;真正有学问的人是一个在家非常孝顺父母,在外真诚对待朋友的人;真正有学问的人当然并不是一个从不会犯错误的人,相反,他犯了错误,绝不刻意的掩盖,文过饰非而是知过就改,同样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
人在读书、求学问时大多要忍受寂寞、孤独,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在读书、求学问的道路上,寂寞与孤独某种时候也是考验人、送给人的一种特殊财富。
用心读书做学问的人,往往是很寂寞、很孤独的人,他不容易被他人理解,也少有他人愿意去和他一起商讨和研究,因为大多数人更忙于各种利益的追逐,所以读书做学问的人又是辛苦的耐得住寂寞的。季羡林先生说:“做学问要甘于坐冷板凳”。是的冷板凳坐起来极不舒服,但不坐,学问得来会是佛光掠影,会是皮毛。所有思想上有深度的人、境界有高度的人,都是把冷板凳坐穿的人。真正的学问家就像是坚持登山的人,最终会到达山顶,可是在攀登过程中的各种艰辛、各种困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和接受得了的,而最终站在山顶上看着山脚的人是极少的人。
有一天,一个跟随乐天和尚化缘的小和尚,忍受不住心中的疑惑,问乐天和尚道:“师兄,你怎么如此高兴,整天乐颠颠地唱个曲,没完没了,究竟是唱给谁听的呢?”
“当然是唱给菩萨听了。”乐天一边哼唱着一边说。
“在寺院里是唱给菩萨听,来到乡间野外,也是唱给他们听吗?”小和尚笑嘻嘻地说,“你有时间唱,菩萨恐怕还不一定有时间听呢。”
“那就唱给自己听。”乐天依然乐呵呵地说。
“拿佛曲唱给自己听,不是有失敬仰吗?”小和尚故意装着严肃的口气说道。
“那就唱给清风听,”乐天和尚说,“对了、对了,清风是佛曲的载体,清风是我的知音。”
小和尚听后心服口服了。
乐天和尚不仅通晓了佛学的本质,他也是个有学问的人,他知道,只要自己有信念,他唱歌有人听没人听都没关系,他人理不理解他也没有关系,因为,人生之路只能一个人走到底,有的人参与不了自己的开头,有的人参与不了自己结尾,有人懂自己最好,不懂也没关系,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自己感悟生活的过程。
现今很多人尽管一生一直有人陪伴,仍觉寂寞、孤单。认为这个世界上真正懂他的人不多,或者没有。人是独一无二的,即使生活在一起的父母,自己心爱的爱人,他们也未必懂得了你。实际上,人不需要太多的人懂自己。只要学会和不同的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就可以了。
做学问也是这样的,要能忍受得住寂寞、孤单。古今中外很多伟大的人物,都尝过孤独和寂寞的感觉,如爱因斯坦、牛顿,如孔子等等。
孔子是个大学问家,他行走天下,希望将他的“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传播于天下,于是他周游列国,尽管受尽了屈辱和嘲笑,常常如丧家之犬,被人驱赶,总是吃一顿饭要忍受好几天的饥饿。可是,即使是这样的艰苦和困难,他仍不忘宣扬他的理想。孔子时代他大多数时并不被理解,但寂寞成就了他的伟大,在中国以后几千年的封建朝廷,孔子一直被奉为万世宗师,一直被当作圣人顶礼膜拜,他的很多思想也流传至今。
司马迁也是个大学问家,他曾为李陵仗义执言而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宫刑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不仅是对男子最残酷的刑罚,而且,也会让受刑的人受尽天下人的唾骂和鄙视。司马迁受刑后,家人朋友都离他而去,他们都以为他是个没有骨气的人,为了苟活于世上而甘愿接受这种最为卑贱的惩罚,就连他唯一的女儿也不认他了。在这样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司马迁仍然选择了苟活,他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他确实是一个没有骨气的人吗?不是,原因就在于,他有一项必须亲自去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是他去世的父亲在病榻前千叮万嘱的要他去完成的,这就是《史记》的写作。为这,他甘愿忍受宫刑的痛苦,为这,他在众叛亲离后,依然选择了苟活。司马迁的不被理解,他的寂寞孤独的生活,最终成就了他的流芳千古——“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问世,这部在后人看来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忍受孤独寂寞,今天我们怎么来传承和欣赏、赞叹呢。
所以,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说,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同时南怀瑾还认为寂寞也是不可怕的,他说:“寂寞其实也是一种享受。”指出“寂寞”对人也是一种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