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内心清净处,自有莲花开

清净心是内在的定力

只有找到内在的自性,才会有真正的定力,才是真正的富有。用一颗清净的心无相地布施,才会获得真正的功德、福报和善缘。

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清静心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就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

人之所以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需求。当欲望和需求无法满足的时候,烦恼自然会来。现实中,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因此烦恼也就无穷无尽。大师曾说,“要得一颗清净心,先要断掉妄想。我们人人都知道妄想不好,想断妄想,但又明知故犯,仍然打妄想,跟习气流转,遇着顺境,还是打无明,甚至好吃懒做,求名贪利,思淫欲等等妄想都被打起来了,也就很难内心清净。”

人只有有了内在的定力做支撑,才能有真正的内心清净。当无尽的欲望和需求无法满足而烦恼时,你需要静下心来,用清醒的头脑去思考,用强大的定力安定内心。什么是定力?“定力”在佛语中指的是禅定。佛学之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核心或曰总纲,乃“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修行佛法者须“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惑”,方可“显发真理,成正等觉”。而三学中,“定”又为佛法中枢。大师曾说:“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定学修持到一定程度自然开慧。”

虚云大师的父亲萧玉堂公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来受聘入泉州府幕。虚云大师诞生在泉州府署中。13岁时见佛法之物十分欣喜,16岁潜离家打算出家,在途中被家人给追回来,家人给他娶了两房妻子,他都没有动情并说服妻子一起学佛。后来终于潜离出家。中途历尽艰险,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佛学之路。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成为一代禅师。

虚云大师以自己内在的定力冲破了世俗欲望的枷锁,最终被誉为佛教泰斗。为佛教事业和民族团结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何才能有一颗清净心呢?第一,有克制力和自控力。这样在欲望和需求面前才能看清楚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心趋向平静,才能平和地拒绝诱惑,从而不被外界干扰。第二,要专心,要心无旁念。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专注,一心一意去做,远离干扰。这些方法容易说,但不容易做到,虚云大师在发起佛七时曾经遇到过没有定力的人,他以身作则感化了众人。

民国廿二年春季,在闽省福建功德林发起佛七时至第三日,虚云老和尚由鼓山涌泉寺下省公干,顺途到功德林慰问大众。刚好佛七止静默念,大众一闻虚云老和尚驾到,大半离座迎接,叩头礼足。当时虚云老和尚大喝一声说,“你们学佛好多年,今天对这样严肃的佛七道场,给你倒插法幢了。佛法的门中,无论是禅是净,贵在六根门头用事,掉举与昏沉,都是失念的病源,你们记得吗?弥陀经中说过,假如一天、二天、三天,甚至于七天,都一心不乱。那个人在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诸圣众,会现在他的面前,接引往生。现在你们诸位不能一心不乱,如果一心不乱,怎会听到老僧到来。如果一心不定,念到阿弥陀佛现身到来,你也不认识。他是佛是魔,你还不认识。是定是乱,也弄不清楚。那前途危险,真是可怜,可怜。”

大众被他教训一番。都不知道怎样是好。到佛七场中开静了。虚云老和尚就同大家入殿礼佛。向大家开示说:“你们大师说打佛七。贵在一心,如果心不一,东看西听,这样的念佛,就是念到弥勒下生,还是业障缠身。佛法世法,都是一样。世法无心,尚且不可以,何况佛法呢。念佛的人,从头到尾,要绵绵密密,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乱地念去。佛来也这样念,魔来也这样念,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这样才有成功的日子。为什么呢,佛者是觉也,既然能觉悟,自然知道用力专心念去,魔者是恼也,恼害众生慧命。知道他恼害慧命,当然更加用力专心去降伏他,所以当能够觉时,就是见佛。如果遇害,就是着魔。现在佛七场中,如果坐在本位不动,继续念下去的各位居士,算是见佛了。你们叩头接我的有几位,你们说接到什么,既说不出好处,岂不是虚耗时光,空无所得。岂不是我来恼害你们一心大事,扰乱你们一心净业,这样就是你们置我于魔罗边处了。”

虚云大师自己定力超人,做到了真正的内心清净,点化众人也恰到好处。

我们也要学习虚云大师的这种强大定力,在欲望和需求面前学会拒绝,并且远离一切繁琐杂事,使内心得到清净。

常为心灵除尘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会为一些欲望和需求所烦恼,为了使烦恼减少,人们在不断地追寻一种平和的心态,以此使自己的心灵变得纯粹。

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有些人甚至不惜远走他方以寻觅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但如果你心中没有平和,纵然跑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寻得到它;假如你心中有了平和,内心也就清净了,那些尘杂自然也就消失了。

虚云大师就此讲过一位老修行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位老修行,在大众会下住了多时,度量很宽,待人厚道,常能劝人放下。有人问他:“你这样劝人教人,你自己做到没有?”他说:“我在30年前就断无明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呢?”后来觉得在大众会下,还是有些不自由自在,所以就跑到深山住茅庵去。这回独宿孤峰,无人来往,自由自在,以为就真无烦恼了。谁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听到门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闹闹地说到庵里去看看。有人说不要动修行人的念头,又有人说既是修行人,念头是不会动的。后来牧童们都进去了,老修行坐在蒲团上没有理他们,他们找喝的找吃的闹得不休,老修行不动不声,牧童以为他死了,摇他也不动,但摸他身上还有暖气。有人说:“他入定了。”有人说:“我不相信!”于是有人拿根草挑他的腿,老修行还是不动;又有人挑他的鼻孔,老修行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于是大骂道:“打死你这班小杂种!”那时观世音菩萨在空中出现说:“你30年前断了无明的,今天还放不下吗?”可见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转真不容易。

这位老修行30年前就断了无明,本已具有了清净心,却在牧童挑他的鼻子时大骂牧童,可见使内心清净心无杂念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的心影响着我们看世界的角度。拥有一颗纯洁心的人,见到的是一个值得欢欣的世界;而内心不纯粹的人,见到的是一个令人愤怒的世界。虚云大师曾说:“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所以,第一点就是清扫内心的污垢,去除一切情欲妄想的杂念。色即是空,心如虚空。人的妄想情欲都会使心灵变得不纯粹。只有去除这些杂念,才能保持一颗清净心。”

世尊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针对你我的贪嗔痴三毒。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因果。使我戒除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所以,第二点就是懂因果明智慧。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因果,却可以治愈一切病苦。在你的心开始懂得因果时,生命的真谛便会在每一刻、每个地方、每一事物中向你展现。而有智慧的人,在独处时会管好自己的心,不独处时则会管好自己的口。

曾经有个禅师为了教育人们怎样保持清净心说了这么个例子:一位信佛的虔诚居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种了四季的花草。他每天都勤于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叶茂盛,花香袭人。这位居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有一天,这位居士遇见寺院的主持禅师,也将花供养禅师。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确实是功德无量!”居士告诉禅师:“我很欢喜摆弄花草,每天整理花草送到寺院供佛,内心就会清净,安宁。但是一回到家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怎样才能使心变得清净、安宁?”禅师问他:“怎么样才能使鲜花保鲜?”居士说:“每天勤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禅师说:“我们的心和鲜花同样的道理,花需要每天换水剪茎才能保持新鲜,人也需要时常的自我净化,调整心念,才能适应环境。”

禅师的意思就是说人要适时地抛弃世间的浮华,不断地为自己的心灵除尘,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为心灵除尘,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心态,让心灵的天空常常放晴,你会发现,哪里都是晴空朗月的怀抱。为心灵除尘,怀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豁达心胸,让快乐自由地翱翔,你会发现,原来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让我们时刻清扫内心的污垢,抛弃世间的一切浮华,还自己内心的纯净。

心清如水即是佛

内心清澈到如水一样无色、无味、透明,这是佛心的清透。能给人安静与祥和,也能给人一份宁静与智慧。

佛性,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而清净心指的是人的心境洁净,不受外界的干扰。从字面上看,二者好像没有联系,其实二者有着很大的联系。

念佛最重要的是用清净心、真诚心去念,如果有很多的问题放在你的心上,就已经把你的佛性破坏了。佛性能给人带来安静和祥和,无论你的心多么散乱,你的杂念有多少,你都要把它们统统收起来,收起来就能做到静心。而这心态能让人智慧如佛。

有个青年热恋四年的女友跟着一个商人跑了,感情遭到洗劫的他痛不欲生,最后选择在深山一座寺院削发为僧,成了一名小沙弥。他所在的是一座香客盈门的寺院。为了更好地接受香客们的布施,寺院的住持除了接受施主们的香火钱,还专门在寺院的园子里开了一块花圃,供施主们在佛前种些花草。这片园子原来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开垦之后,很快生机盎然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香客手捧花草,像是擎着一炷炷佛香,虔诚地铲土、施肥、浇水……没过多久,园子里一派姹紫嫣红,蜂蝶翩跹其间,煞是可人。

然而小沙弥却面对这些美景终日愁眉紧锁,对着园子唉声叹气。住持看到这样的情景,就问他为什么不敢接近花草。小沙弥苦着脸告诉主持说怕自己接近了花草后乱了自己的心性,不能再一心念佛,使心变得不再清净。

住持听后告诉他,佛门虽是圣地,但也有许多女众来此,本身修佛修的就是心性,没有一颗清净的心怎么可以成佛,不能心清如水便没有了佛心。并且告诉他六根清净,处处皆见莲花开。

他瞬间醍醐灌顶,明白了六根不净不在于花的鲜艳,而是在于自己的心是否清净。后来他一生事佛,一生做善事,圆寂后,人们发现了他留下的舍利子。

小沙弥从烦恼到欢喜,周围世界没有变,改变的是他的心境。心宽了,心净了,自然就容下万物,也成就了自己。

虚云大师在求佛路上经历了千辛万苦,一直保持着清澈的内心,不为外界所干扰,才在佛学上有了成就。

光绪元年的时候,虚云大师已经36岁。他到高明寺听敏曦法师讲《法华经》完毕后,辞别了融镜老法师下山,行脚天涯,参访学道。他先是渡海到普陀山,走遍并且参拜了各个寺刹。到过宁波阿育王寺拜佛舍利;到杭州礼拜天朗和尚;到天宁寺礼拜清光和尚;到焦山礼拜大水和尚;到金山亲近观心、新林、大定等和尚……一路上专心,没有任何杂念地求佛,拜访。到了光绪八年,他再次礼拜普陀,为报亲恩,再次登上五台山。当年的七月一日,从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一直拜到五台山。开始时,有偏真、秋凝等四僧一同礼拜,渡海由宁波登陆,向北前进,过了苏州、常州,天气渐冷,四位附香者先后退出。他一个人礼拜前进,经南京渡江到浦口,在狮子山寺一个人过年。过了春节,再由狮子山寺起香,经苏北进入河南,经过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到了腊月,拜到黄河边的铁谢渡。渡过黄河后,错过宿店,在路边一个茅棚中过夜。后半夜大雪纷飞,黎明后积雪很深,过往无人,他在茅棚中枯坐念佛,饥寒交迫,日复一日,到了第六日终于陷入昏迷状态。后来得一丐者相救,才得以继续前进,拜到豫北怀庆府,在洪福寺再次一个人过年。正月初二再起香前进,拜到五月底终于拜到五台山的显通寺。

虚云大师这种毅力,实在不是常人所能及的!期间,偏真、秋凝等四僧先后退出,大师不畏风雪,仍然继续前行。就是因为大师心无杂念,一心向佛,他的内心清澈到如水一样无色、无味、透明,所以才有了清透的佛心,最后完成了礼拜。

我们平时也要保持自己内心的清澈。学会真诚,流真诚的泪水,露真诚的微笑,让心思澄明,使言行磊落;学会坚强,不怕磨难,不怕残缺和丑陋,不怕恶言和冷眼;学会放弃,学会松手;学会知难而退,在恰当的时机转身;学会用纯净的双眼观察社会,平静做人,平静处事。如此,便能心静如水,心清如水!

心头的纷扰都是杂草

只有除去心头的杂草,播种美德和智慧,你才能获得一份宁静。

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人们想要培植美德成就自身,就不要让外界环境成为你的绊脚石。慧能禅师有一个弟子,只知每日打坐。

于是禅师问道:“能否告诉我,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啊!”

弟子回答道:“师父,我在用心参禅。”

“可是参禅和打坐是两码事啊!”禅师不解地说。

弟子解释到:“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说,要控制住容易迷失的本心,清净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禅师微笑着说:“你会错意了,打坐不是参禅,而是在虐待你的身体。”

弟子听后迷茫了。

禅师继续解释到:“禅定不是打坐,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宁静、清明,可以让你的身心都离开尘世。如果你无法摆脱外界的干扰,内心不安而散乱,即使是终日打坐也于事无补。”

弟子问:“那么要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安宁呢?”

“不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心里总是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念中就会只有善念,相反,你就会活得愚昧迷失。切记,心生智慧,处处都是乐土;心生愚痴,则处处都是苦海。”

清明和痴迷本就是形影相随的孪生兄弟,都受人类意志的支配。其实人的本性都是清明的,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迷失自我,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干扰,让心灵蒙上了灰尘。

生命的本源就是生命的终点,结局也就是开始,何必为了于己不利的外因而给自己添堵。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想让心灵不荒芜,就要修养美德;除去内心杂草,就要耕种美德。

来看这样一个故事:弟子们围坐在禅师的周围,等待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可是禅师却一直紧闭双目,良久之后他问弟子:“你们有办法将旷野上的杂草都除掉吗?”

一个弟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用铲子就可以了!”

禅师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用火。”

禅师依旧是微笑不语。

第三个弟子说:“用石灰也许更好!”

禅师的脸上仍旧保持那副微笑的表情。

第四个弟子说:“你们的方法根本不行,斩草要除根,只有把根挖出来才是最好的办法。”

禅师示意弟子们不用再争论了,等他们安静下来之后,说:“你们讲的都有道理。从明天开始,你们把寺院后面的草地划分成块,然后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着除去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讨论。”

转眼一年过去了,弟子们再次聚在一起,寺院后面原来的杂草丛早已变成了金灿灿的庄稼。原来,他们用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把杂草除掉,于是只好种上了庄稼。可是让他们吃惊的是,杂草不再生长了。

原来除掉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种上庄稼。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想让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就是修养美德。

有内涵方能泯然一笑

泯然一笑,以一颗轻松自在心从容面对一切,这需要涵养与智慧,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并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有涵养的人都能自尊自爱,有句话说得好:“自爱才能爱人,自度才能度人。”有一位不论是财富、地位、能力、权力,还是外表都无人能及的女士,觉得自己非常孤独,连个谈心的人都找不到。

有一天,郁郁寡欢的她来向无德禅师请教:“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赢得别人的喜欢。”

无德禅师说:“如果施主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通力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多讲一些禅话,多听一些禅音,多做一些禅事,多用一些禅心,那么慢慢就能成为魅力四射的人。”

“大师,禅话怎么讲呢?”她疑惑地问。

无德禅师答道:“所谓的禅话,也就是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有利于别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那么禅音又是怎么听的呢?”

无德禅师回答说:“禅音就是把一切的音声当做美妙的音声,把辱骂的声音转为慈悲的祝福,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祈祷。”

女施主继续问道:“那么禅事该怎么去做呢?”

无德禅师慢慢地说:“禅事就是指布施的事,用慈善的心去做的事情,为别人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那么你所说的禅心又该怎么用呢?”

无德禅师答道:“我所说的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后,如获至宝。

从那以后,她不再炫耀自己的财富和美丽,对人谦恭有礼,对亲戚朋友体恤关怀。渐渐地,她身边的朋友多了起来,生活逐渐快乐了起来。

由此看来,人的魅力,来自于真诚与善良。在珍爱自己的时候,同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尊敬;爱别人的同时,也会获得别人的爱。所以能不能快乐,能不能被别人爱戴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待它,它就会怎么回报你。赢得他人的喜欢,靠的是自己的内涵。

做人谦虚躬行是有内涵的一种体现。有一天,盘珪禅师让一个侍者去买一批上等的纸料,这位侍者非常聪明,而且擅长辩论,但他有个毛病,那就是自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盘珪禅师才把买纸料的任务交给了他,想借机会开悟他。

侍者仗着自己聪明,也没有问盘珪禅师对纸料的要求就买了回来。

盘珪禅师看了后,冷冷地说:“这种纸料不行,你必须去重买。”

侍者非常不乐意,但是师父吩咐了,也只好服从。

等侍者第二次回来的时候,他想无论如何这次师父应该满意了。谁知当他把重新买回来的纸料拿给师父看时,盘珪禅师冷冷地瞟了一眼,挥挥手说:“不行,不行,拿去重买。”

当时的交通非常不方便,路途又遥远,侍者觉得师父太不通情理了,但是他又不得不去。等他再一次把买来的纸料给师父看的时候,盘珪禅师依然摇着头说:“不行,不行,重买。”

于是侍者问道:“师父想要什么样的纸料,请告诉我,我重新去买,希望这次能够让师父满意。”

盘珪禅师冷冷地说:“不行。”

侍者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自以为是,赶忙向师父道歉。

盘珪禅师见状,说:“其实你第一次买回来的纸料已经非常好了,我就是想让你看到自己的缺点。”

自负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做人应该保持谦虚躬行,不要太过自负。自负的人锋芒太露,容易遭到别人的攻击和排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一定要破除心中的迷思,找回真正的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谦恭是一种真正的涵养,谦恭的人更坚定,更自信,更有自我,更能体现他的内涵。

内心清净俯视一切繁杂

心地清净到极处,远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心性跟万象没有障碍,心性永远是清净的,事情再繁杂也不会破坏心性的清净。

这五光十色的缤纷世界,总是变来变去,像繁花般迷惑人眼。有人觉得精彩,有人觉得无奈。有人追逐着起起伏伏的潮头,心也随之高高低低地颠簸,体味着其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着患得患失的一惊一乍。

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总是为一些琐碎的繁杂事情分心,无法保持清醒和冷静。

如虚云大师说:“大地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苦海,头出头没,轮转不已。迷惑颠倒,背觉合沉,犹如精金投入粪坑,不惟不得受用,而且染污不堪。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说出八万四千法门,用来对治贪、嗔、痴、爱等八万四千习气毛病。犹如金染上了各种污垢,乃教你用铲、用刷、用水、用布等来洗涮琢抹一样。”

就是因为人们总是有各种欲望,使得自己不能跳出繁杂琐事,在欲望里翻滚来翻滚去,久久不能自拔,人们才会沦陷在烦恼里。比如说钱财,“世人总以有财为乐,无财为苦,无财想有财,少财想多财,有了白银,又想黄金,不会知足的。即为自己打算,也为子孙打算,一生辛苦都为钱忙,不知有钱难买子孙贤,无常一到,分文都带不去,极少能把钱财看穿的。”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了。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美女在前:俗人的看法,是前面一枝花;修禅人的看法是,迷魂鬼子就是她。眼能如是不被色尘所转,其余五根都能不被尘转,香不垂涎,臭不恶心,什么眉毛长、牙齿短、张三李四、人我是非都不管。”

我们每天的忙碌,都是为了这些需求和欲望,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得不到清净,在事情面前心生杂念,不能理智地思考。我们必须要六根清净,内心清澈透明,才能俯视一切繁杂琐事。

大师教化说:“水清见天,心清就见性天,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打交道,便不清净,就没有道了。要使六根清净,必须退步;退步是和《楞严经》所说的一样:‘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这就是退步原来是向前,若退的急,就进得快,不动是不成的。根不缘尘,即眼不被色转,耳不被声转等,作得主才不被转。”

虚云大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鼓山为霖道霈禅师,精究《华严》,以《清凉疏钞》和《李长者论》,文字浩繁,不便初学,乃从疏论中篆其要者,另辑成书。由于专心致志,不起分别念故,有一次侍者送点心来,置砚侧,师把墨做点心吃了也不知,侍者再至,见师唇黑,而点心犹在案上,这就是心无分别,食而不知其味。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这种内心清净,心无外物的专一,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吃了墨汁比吃了烦恼要好上百倍。

面对繁杂的琐事,我们应该怎样保持内心的清净?虚云大师指点:“自性本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做饺、做麻花、做油条,种种样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馍馍、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馍馍。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派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即妄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功夫,看此妄想从何处起?妄想无性,当体力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

“古来祖师作为,如何直截了当,无非都是教人断除妄想。现在你我出家,行脚参学,都是因为生死未了,就要生大惭愧,发大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菩提即觉,觉即是道,道即妙心,当知此心本来具足圆满,无稍欠缺,今须向自性中求,要自己肯发心。如自己不发心,就是释迦如来再出世,恐怕也不奈你何。在二六时中,莫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想不生,何患生死不了?若不如此,总是忙忙碌碌,从朝至暮,从生到死,空过光阴,虽说修行一世,终是劳而无功,腊月三十日到来,临渴掘井,措手不及,悔之晚矣。我说的虽是陈言,但望大家各自用心体会这陈言吧!”

只有把欲望踩在脚底下,跳出一切繁杂琐事,不会因为这些带不来也带不走的东西而失去理智,才能把握住自己。

万念起于内心,无欲方得清净

万念起于内心,又消除于内心,一念生而烦恼自来。想要消除烦恼,必须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智清醒。

佛经中说:“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人的许多烦恼愁绪都源自内心的不清醒。

有一个愚笨之人,一直过着贫穷的日子。一天,大雨淋塌了他家的院墙,在整理废墟时,他从墙里挖出了一罐金子,从此告别了贫苦的日子。生活境遇虽然改变了,可是他的愚笨却并没因此而得到改善,这使得他非常的苦闷,于是决定找当地的高僧帮忙。

愚笨之人来到寺院,问禅师:“我怎样做才能变得聪明呢?”

禅师回答道:“方法其实很简单,用你的钱去买别人的智慧就可以了。”

听了禅师的话后,愚笨之人来到了城里,希望可以碰到一个有智慧的人。恰巧有一个僧人从他身边经过,于是他叫住僧人说:“大师,你能把你的智慧卖给我吗?”

僧人答道:“当然可以,不过我的智慧很贵,一句话一千两银子。”

愚笨之人回答道:“只要能买到智慧,我愿意。”

于是僧人对他说:“其实得到智慧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你在遇到困难后,能够静下心来,向前走三步,然后再向后退三步,如此反复三次就可以了。”

愚笨之人用怀疑的口吻问:“智慧难道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僧人微笑着说:“施主还是先回去吧,等到你觉得我的话不假时,再来找我付钱吧!”

愚笨之人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进门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妻子居然和另一个人睡在一起,于是怒从心生,到厨房拿起菜刀想将她们都杀死。

可是到了房间门口,他突然想起了僧人的话,于是向前走了三步,然后再向后退三步,如此反复了三次。他的走动惊醒了屋中沉睡的人,于是屋里有人问:“儿啊,你在干什么呢?深更半夜的!”

愚笨之人一听,原来是自己的母亲,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暗自庆幸道:“若不是我白天听了僧人的话,今天就错杀母亲了!”

第二天,他早早地就将银子给僧人送了去。

人在遇事时要懂得遏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去处理,做事不三思,听凭失衡、失去对情绪的操控,只能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心境澄澈智慧自生

内心自然清静,水到渠成,不是刻意追求来的,本心本来就是清净无染的,本心原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一颗智慧之心,能让人澄清妄念,澈见本来。

心境清澈透明,不染尘杂,杂事占得空间少了,内心的智慧就比别人多。智慧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是一个人认清事物本质的标准,也能让人神定心安。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我们无法改变这一切,但却永远有能力让自己的心变得澄澈而富有智慧,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内心便会得到自由。

时光飞逝,世事无常,人们应当知道,所有的疲乏和压力,皆由因果所致。虚云大师曾对世人说过: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时间是刹那刹那地过,刹那刹那地催人老。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哪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人若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凡事都是因为你自己看不透,内心空间被许多杂事占满,所以才有诸多焦虑和烦恼。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着;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着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人只有定心、安心,不为外物杂事扰乱心境才能保持一颗澄澈之心,以一颗澄澈之心处事、做事,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顺应内心所求。

心境清明澄澈,心神安定,你才有大智慧。有时候不以外物为攀比的对象,才能做到安心,也恰恰是这份安心,才能带给你生机勃勃的生命气息。曾听过这样一则寓言:一位国王到花园里散步,让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几乎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自己没有花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因而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棵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国王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那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小草回答说:“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我不和其他植物攀比,只想要自己安心生长,生气勃勃就够了。”可见小草之所以成为园中唯一富有生命力的植物,是因为它那份简单明了、神定心安的智慧。

虚云大师在讲佛法的根本要义时,曾提到戒、定、慧三字,这三个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世人总是贪染财、色、名、利,便被财、色、名、利所扰,因为人们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其实声色名利,七情六欲都是妄想,其实对于想做的事情,你只要一心去做就可以了,不必妄加于心,朝思暮盼,饱受其苦。妄想来了,就让它来,你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那些我们一直念念不忘、带给我们诸多烦恼的事,终归会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忘记。想一想有什么不能忘记、不能放下呢,只有忘记那些不愉快的,放下那些不该背负的,你才有一颗澄澈清静的智慧之心,以这样的智慧之心为人处事,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清净心原来是本心

心清净的话,纵然是地狱,也能看成清净刹土,这世上最美最纯的,是人们没有被世俗沾染的天性。

本心指天生的心性。人的内心若清净,不被凡尘杂事困扰,那他的心境就回到了他原本的天性的状态,关于人的天性有三种观点:性本善;性本恶;性本空。佛家讲空、善,即后天随善即善,随恶即恶。善恶都是后天形成,因此人们要从善如流。

三字经中有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其中“初”的意思是人生命的开端,善的字面意思是指品质好,心质良好,指人性的光辉点,人心的美好。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佛家曾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是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过往立地成佛。人的内心若清净,不被凡尘杂事困扰,那他的心境就回到了他原本的天性的状态,虽然这个世界上也有恶行存在,但是却否定不了人们本性的善良。

虚云大师曾说:“自性清净法身佛,即此现前。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佛不二。生死涅槃,菩提烦恼,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别,不必心厌,不必取舍。此心清净,本来是佛,不需一法。所以清净心就是本心。”

古人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虚云大师对后面两句做了个解释:“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比喻,即是我们三界众生沉沦于生死海中,被五欲所缠,被尘劳所惑,不得解脱,故拿梅花来作比喻。因为梅花是在雪天开放的。大凡世间万物都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冬天的气候寒冷,一切昆虫草木都已冻死或收藏,尘土在雪中也冷静清凉,不能起飞了。这些昆虫草木尘土灰浊的东西,好比我们心头上的妄想、分别、无明、嫉妒等烦恼,我们把这些东西去掉了,则心自然自在,也就是如梅花在雪天里开花吐香了,但是你要知道,这梅花是在冰天雪地里能开放,是纯洁之花。心若一糊涂,就成无记性,若一造恶,就成恶性;若一造善,就成善性。所以,有些恶是后天形成的,其实这一切都是心在作怪,内心杂念多,不平静,随恶即恶。”

虚云大师曾说过:“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哪里来个十法界呢。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小涅槃,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道法界;爱染不息,杂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修心能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变得纯粹,从而恢复本心。”

为了恢复我们的本心,使心灵能变得纯粹,我们在平时做事时要懂得自保,懂得应变。那么如何自保怎样应变这就成了我们需要知道的问题。自保的意思就是人将要受到外来伤害的时候,在不能够取得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果断采取的自我防卫措施。这种情况下要学会察言观色,以不变应万变,使自己能从万恶中冲出来,使自己的本心不被外来的事物所干扰,保持清静的内心。这样善就会留在心中。

这里有个故事:有一个卖布的商人,人们都叫他韩老板。韩老板被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迷住了,这女子是个狐狸精,变成了人形,韩老板不知道,继续与她亲昵。日子久了,韩老板渐渐羸弱起来。

后来,韩老板的一位朋友替他求得了符篆,贴在房屋的暗处,用来劾禁狐女。那狐女暂时离开,几天后,又回来了,她并不怕那符篆。

但是有一天夜晚,她与韩老板共寝时,忽然披衣坐起来问:“你有什么特异的念头吗?为什么我觉得有阳刚之气,咄咄逼人,刺得我不能安宁呢?你给我老实交代!”韩老板说:“我并没有什么念头。我刚才只是在想,邻居的吴先生,迫于负债,把他的儿子卖为歌童,会受到坏人污秽、凌辱。我不忍心见到读书人的后代沦落至此,便想筹措四十两银子,将他赎回来,因此才辗转未眠。”

那个狐女听完韩老板的话后,急忙推开枕头说:“你有这样的念头,就是善人,害善人会受大处罚。怪不得我刚才觉得有一股刚坚的堂堂正气,刺得我惴惴不安呢!我不敢害你,就此别过。”于是,她与韩某接了一个长吻,在长吻的过程中,她向韩老板的口中嘘了好一会儿气,就挥手别去。韩老板从此感觉自已的元气得到恢复,又像先前那样健壮了。

只有使内心回归到纯粹,透明,善良如初,心才不会受到牵绊。这世上最纯最美的就是你那颗真善美的心。

用清净心看世界

用一颗平常心品味人生,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更柔软、更懂得生活的真谛。

人们一直在寻找一方净土,以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快乐的生活。用平常心的心情品人生的味道,才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柔软,才能培养良好的世界观。

人活在世上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意外的麻烦事情,有时候会因为在一个事情上过不去,而生出许多烦恼,继而也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埋怨自己或别人,人们会抱怨上天的不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人。其实事情发生了,我们改变不了结果,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当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边时,理应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以一颗宁静的心对世界微笑。

佛陀常教导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确佛家教导我们的思想是不做恶事,多行善事,就会得到好的结果。人生难免有意外,这个意外如果带来的是不好的结局,就可导致人的意志消沉,甚至从此一蹶不振。面对这种情况,佛家开解人们要有一颗清净之心,从容地面对生活中临时出现的各种磨难,快乐地生活。

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一笑而过,然后重整旗鼓;面对误解和仇恨时一笑而过,然后保持本色;面对赞扬和激励时一笑而过,然后不断进取;面对烦恼和忧愁时一笑而过,然后努力化解。

虚云大师62岁的时候,快到年底时,万山积雪,严寒彻骨,大师独自居住在茅棚,身心轻快,有一天,大师坐在炉边煮芋头,打坐等待着芋头煮熟,不知不觉却入定境。新春时,复成和尚来贺新年,见大师屋外虎迹遍满,没有人的足迹,觉得特别奇异,走进屋子看了看,发现大师已经入定,复成和尚用引磬替大师开静,大师一睁开禅眼,看是同卿复成和尚,就问:“你来做什么?”复成和尚回答:“我来贺年。”大师笑着说:“我们不是外人,有什么可贺的。”复成和尚问:“你吃饭了吗?”大师回答:“尚未。”

大师说着,打算举手拿芋头,但手一时麻痹无力,想举起来却又不能,复成和尚看了看锅里的芋头,芋头已经发了霉,他就问大师入定多长时间了,大师屈指一算,已经18天了,复成和尚对大师十分佩服。

虚云大师就是具有了清净心,所以他看世界的眼睛才是清清爽爽的,才会没有烦恼挂碍地入定。就如佛经中说:“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中来。世间法也靠清净心,心一定要清净,才能活得洒脱,没有烦恼。心清净的一个含义就是“不可测,无障碍”。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们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恶人受丑陋之心的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执着心、愧疚心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如果人对于外界的事情心有挂碍,并由此生出了懊恼心,那这颗心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如能清除妄心,回归真心,则学佛之人必修成正果;世俗之人,也能除去烦恼,自在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