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附1 杜威讲演(7)
(3)科学方法的系统研究
第三件事实,是最近有机会研究有条理系统的知识思想究竟是什么东西。
知道了作用,真相就渐渐清楚了。从前理性、经验两派的纷争,直至最近科学的思想方法出现以后,才知道都是错的。以前对有条理系统的知识思想,不甚明了,科学发达以后,有人研究科学的思想方法是什么,所以对经验的新见解,很迟才兴盛起来。
这第三个事实是科学方法研究法的发明,其内容下次再讲,今天先提几个重点。依科学方法的眼光看来,经验派对全称的通则,完全看不起,这一层经验派错了。全称的通则,在科学上占重要的位置,没有他便没有科学了,怎么可以完全看不起呢?但是理性派把他看得太重了,以为本身有价值的,这也不尽然。
这些全称的通则,其价值在一方占住中心位置,一方能把散漫者整理起来,变得有条理有系统,作为预算将来的用处。用处虽大,但也是一种工具,本身却没有什么价值。
全称的通则或定理的用处,把分别的、无关的、碎漫的事实联贯起来,找出条理系统。没有这一步,就是得了一百万种的零散观察,也是无用的。图书馆里的书,只记得许多目录,可以算有学问吗?在没有系统条理的地方,找出系统条理来,这确是通则定理的用处。这一层,理性派不错。
但是理性派把这些通则定理看作独立的,不受经验的限制和证明,那也错了。
通则定理虽然有用,但照普通律令,也应受科学检验,凡经得起检验就存在,否则新的也许可以推翻旧的。理性派以为自己提倡的观念超越经验,怎么错呢?举个最近的例子:牛顿的万有引力说在科学史上可以算得上完美无缺的了,大至天地,小至一点,都与引力有关。但是,这样普遍的定理,还是让德国学者爱因斯坦修改了。
他把学理研究好了,发表出来,说:我这不过是一种理想,如果若对的,下次日蚀的时候观察有某某之事实,可以证明。最近的一次日蚀,他们依他的指挥观察,果然看出某某事实,这学说于是证明。三百年来大家公认的定理,尚且可用几分钟的时间证明修改,那普通的定理须用经验来修正,自然不待说了。
我现在把三种事实总在一点上。开端时对经验有一种批评:经验是限于过去的,如果积起过去的经验来,不能悬想将来,那是回想的,不是进取的。现在合起三种事实来,就是以经验为生活,继续前往,期望新的将来。不但记得过去的,还要向前进取的,把从前理性派批评经验的短处都取消了。
我们必须知道,过去的经验,已成陈迹,无可奈何了。只有一件事,可以支配挽救,就是“将来”。但是走到将来有两条路:一条是暗中摸索的,瞎碰的;一条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依照预定的方针,用心思、有意识地向前做去。将经验看作生活,知识看作生活的工具,预算怎样可以管辖将来,不为潮流卷去。
所以此派学者对逻辑非常注重,以为非此不能整理过去的经验。此点最为重要,是实验派哲学的中心。他们要找一个方法,为人类做工具,管得住现在能胜任的一部分,以便将来可以为力,一步一步有意识地去做。
4.“经验”的三个重要之处
上次讲经验有三种重要之点:
一、经验是生活。生活是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绵绵不绝的历程;因过去的经验,预备将来的生活,这是从旧到新、递进不已的。
二、由于这个缘故——从旧到新的缘故,我们对付将来的能力,全靠我们能不能管得住将来,预料将来,利用过去的经验去推测将来,以便我们有知识的系统的行为去应付环境。
三、所谓方法问题,并不是找出方法,作形式上的论理便算了事。所以要有论理的方法,就是当他做工具;推算将来的结果,才可定现在的方针。所以方法问题,并不是形式上的问题,是实际上的问题。这是上次我们讲实验派重要的结论。
这次是讲他的方法,讲这种思想方法的大纲。先举个很浅显的例子,就是平常没有学过逻辑学的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都能应用的。这并不是这一派那一派的方法,在平常人看来,虽不是方法,但能不知不觉应用这个理。譬如一人要走过一条车马很多的街,要从这边走到那边,这时很和“人生”一样。人一生有许多时与过这条街的情况相同。人生也是一条大街,很复杂很危险的长途,很不容易过去。所以现在先举这个例子,再讲他的方法。
5.经验验证的步骤
拿这个例来看,这人要走过这很挤的街,第一步是怎样?那第一步是先“观察”——观察情形。这边有车来了,那边可有没有?现在行路的人是很多,什么时候才可以少一些?要到怎样情形,才可安然过去?
这是第一步,无论何人都要做这一步的。这点要注意。
这种观察同经验派——第三派——的理论,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地方:
这是自动的,不是被动的。
经验派把外面的影象印到心上,如白纸一般完全收进去就是了。这却不然。这观察是自动的,由自己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得来的。这都是一种动作的结果,并不是单把一件一件影象收进去的。
我讲观察,不单是观察就算了。
观察的结果,要应用,要把来做推论的材料,并不是为观察而观察,和照相一般摄一个影、收入些影像就完了。这又是个不同的地方。
观察后第二步,就是要下推论。
我们推论惯了,往往不觉得是个问题。实在推论都是问题,从现在的经验推想到将来,看什么时候可走过去。从逻辑学上讲来,这是个问题——这是从已知推到未知,从已过推到未来。我们所以能推论,全靠有过去的经验。
这第二步的推论,就是把种种相仿的经验,拿来和现在的情形比较,才可以推算几时可以过去。如果没有经验,他没有东西比较,就不敢过去。比较以后,才下推论,才能从现在推到将来。
方法的第三步,是人的动作行为。
观察后有材料推论,可以判断这情形,第三步就是照推论做法,实行这判断。
假如这人看准了,或是不动等半天,或是立刻冲过去;或动或不动,这是他的行为,是方法的第三步。这一点和从前几派根本不同。以前从没有一家把行为归在方法里——思想的方法里,加第三步的行为——我们为什么要把行为归在思想方法里呢?因为行为亦是很重要的。假如这人观察后,单下个推论,但不照这推论做去,那么,他的推论错不错,他究竟能不能过这条街,我们不能知道;他有了行为,便可看出了。他也许是个近视眼,没有观察清楚,他自以为不妨,走过去竟被冲倒了;他也许推论不得当,他把汽车的速度当作骡车的速度,走过去遭到危险。
他走得过去,便足以证明他观察推论的不错。走不过去,亦足以证明他的错误,下次可以不犯这弊病。所以我们的行为是证明,是真正的证明,是实际上的证明,可以证明这两步的正确不正确。没有这一步,观察推论的错不错,便不可得知,所以这一步亦是思想方法的一步。
现在所以要举很浅的例,要说明科学方法就是各个人平常用的思想方法——平素日常应用的方法——他的不同地方,不过程度上的不同,性质是一样的。科学方法,比较的有条理些,有系统些,要格外精密些,小心些,实在还是一样。
6.普通观察的两大缺点
我们从第一步看,看科学方法同普通人思想方法不同的地方在何处?普通的观察,有两大缺点:
(一)对很高、很大、很明显——表面上的东西,太注意了;
(二)对小的、微细的、隐藏的——不容易发现的,太不留意了。
这是两大缺点。科学方法欲免去这缺点,不想看成十分重要的,还要进一步看精密的东西。但是这不容易观察得到,所以不全靠官能的感觉,还须靠人工的器具——望远镜、显微镜等——使得重要的东西,不轻轻放过。这是科学方法同常识方法不同的地方。
所以我们在科学观察上,有种种辅助品:观察远的,有望远镜,小的有显微镜;研究光的,有折光镜;还有寒暑表、风雨表种种人造的器具,供观察不到的地方用,比表面上的观察更进一步,更要看得精细。这还不够,还要使我们观察格外正确,用数量的量法作精密的计算,使得极微细的,都不能逃出我们观察之外。所以科学方法和常识观察,只是程度的不同——精密不精密的不同。
7.科学方法的两个步骤
(1)第一步:观察
在这地方最重要的一点:科学方法的观察是有目的的,别的方法论也注重官能的观察,但他们当做本身是目的,这便错了。我们是为了旁的事情观察,观察不过是工具。为什么要观察?因要解剖某种事实,或指定一种困难在何处,所以要观察,要研究。
科学方法决不单是观察,是无所为而观察的,要有了问题——情形,才行。普通的观察,他没有把情形解剖、分析,没有把困难所在指出,轻易判断是很难的。科学方法要先考察过,才下判断,所以我们说观察是工具,是引我们到第二步的。
我们观察是有所为而观察,所为的要规定困难点在何处,把这种情形解剖起来,指定困难,这是观察的理由。科学方法,好似个医生,医生最重要的是诊察,他不先听病人的话,他先拿器具来试验他的热度,考察他的大小便,先这样观察,定这困难的所在,拿来做下断案的预备,没有观察诊断,不能确定这困难之处是什么。
近时科学和古代科学不同的地方,他重要的一点,即是方才讲有观察的用处,并不是观察可以解决。从观察里找出解决,是错的。观察不过供给材料,指定困难的所在;换句话说,就是观察引起问题,但不是解决问题。古代科学讲:这物何以下坠?因为是重的。何以不下坠?因为是轻的。他用官能的感觉,来解释这问题。近时科学便要研究他何以重的会下坠、轻的不下坠?我们知道所谓轻重是结果,并不是原因。他的原因在地心吸力。吸力是他重要的原因。假如在地球外,火星或金星里,他的吸力不同,轻重的量也不同了。其余光也是一样,古代当作一种问题,我们却知道是由磁力、电力来的。所以观察只可帮助指点人一条路。
(2)第二步:推论
照我们讲,观察无论如何正确,不能解决问题,还是要推论——第二步的功夫。推论是从现在到将来,从已知到未知。推论都是冒险的,所以科学方法和普通思想方法第二个区别,就是科学要用种种方法管住冒险,使危险减少,使推论做到稳、正、当、确的地步。方法越精密,冒险的性质越减少。这是科学方法和常识方法第二个区别。
8.科学方法杜绝无谓的推论
防备危险,这是科学方法的重要问题。科学方法管住推论的冒险有两项,分作二层来说。
(1)第一层的保障,是打破习惯。
譬如那过街的人,他的推论,根据于过去的经验。往往过去经验,变做经验固定,成了习惯,很难打破。科学方法第一步管住推论的错误,便在打破习惯。因为思想习惯固定以后,往往被他拘牵住,于新的情形之下不能应用。昔人信地是扁的、平的,地是不动的,太阳天天绕地球转一次。我们现在知道地是圆的,三百六十五天,地球绕太阳一周。
我们要知道何以以前几千年都相信这些说辞,这全因根据于固定的经验。看惯了扁平的东西,推到地球,以为也是扁的;看惯了动的东西,推到太阳,以为也是动的。所以科学方法要管住冒险,最重要是打破习惯,比较参考,哪一种可用,哪一种不可用,这真正是应用。
要求打破过去的错误的经验习惯——经验固定,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把经验的范围推广,有比较的材料,大同小异的,小同大异的,异中同,同中异,把各方面多比较一下,才可把固定的习惯打破。有系统的科学,都是许多经验——不同的材料比较参考。所以科学决不是由一个人就能制造出来,而是全社会的产品。
科学并且是世界的,没有国界的,别国人的经验也可以供参考,一偏之见,是不行的。生在热带里的人,假使他没有地理上的知识,决不会知道很流动的水会结冰。在低温以下液体可变做固体,这是很浅的理。科学方法就因此要搜集许多材料比较参考,打破固定的思想习惯。
(2)第二层的保障,就是根据种种材料,从这里找出普遍的概念。
这概念是讲关系——因果的关系或先后的关系,这就是通则,是科学上的道理。通则的用处,在于把琐碎的找出条理系统,把种种事实归到定理里。但我们要知道:通则不单是简单的作用,在推论上有保障。根据经验的通则作指挥,格外可靠一些。
在科学书里,都知道科学多通则——科学的律令——但我们要知道这一条条的定理,何以这般重要?真正科学在于能把这些东西应用到经验上去,使很复杂的经验成了定理,便可使保障推论时格外稳当。
何以有定理是稳当呢?譬如个医生,诊察后下个判断,说是肠热病,他决不单根据观察事实,还须根据定理。他知道定理:在某种情形之下是肠热病,凡是肠热病,都是如何情形的。他一方面根据事实,一方面根据定理。有了定理,才可以免除危险;从已过推到未来,才可以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