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译者序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然而,富裕的家庭环境给他带来的并非快乐的童年,而是不幸和磨难。他在幼年时期便患上了佝偻病,看上去又矮又丑,这致使他在兄弟们之间感到非常自卑。不幸远远还未结束,在5岁那年,他又患上了几乎致他丧命的肺炎。这一切都让阿德勒的生活笼罩着恐惧和悲伤。然而,也正是童年时期的种种经历,让阿德勒在很小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以便“与死亡作斗争”。
最终,生活的不幸并未让阿德勒消沉下去,他凭借自己超人的毅力赢得了众人的赞许。1895年,他获得了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医生。由于对性格心理特征的特殊兴趣和关注,阿德勒水到渠成地进入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领域。此后,他凭借着对人性特征超常的洞悉能力,在此领域如鱼得水地施展着才能,并写下了《缝纫业健康手册》和《器官自卑感及生理补偿研究》等著作。
1900年,阿德勒阅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对书中的观点颇为赞同,并与弗洛伊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02年,阿德勒受弗洛伊德之邀参加每周举行的研讨会,后又加入了心理分析社团,成为一名积极活跃的社团成员,并参与编辑《心理分析学报》。接着被弗洛伊德任命为接班人,担任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主席。但最终由于观点上的不合,两人矛盾日渐显露,分道扬镳。
之后,阿德勒率领其追随者一同成立了“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学会”,并自称其研究为“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派”是阿德勒与同事对自己所创新学的命名,之所以用“个体”这个词,主要是为了强调个性的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一战期间,阿德勒也曾在奥国军队中当军医,战争结束后退役。随后他在维也纳开始从事儿童心理学的辅导工作,同时将他的专业技能向大量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进行展示和传授,从此声名大振。
随后阿德勒他开始到各国游历,到处讲学。1926年,他抵达美国,并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1932年,受聘为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在美国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受邀到欧洲讲学,终因疲劳过度、心脏病突发离世。
阿德勒一生为人类的个体心理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留下的大量著作为后世研究个体心理学提供了便利。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的理论是否能被事实证明对社会有所贡献和价值,并有助于营造人人平等的环境氛围,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在某些方面自己虽与他人有所区别,但在人格和尊严上与他人是平等的,然后在实际工作上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
阿德勒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数十年,但是我仍然希望读者潜心阅读他的文章,并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益。
由于翻译水平有限,译作中难免有瑕疵,望大家见谅。
李青霞
2012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