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战争艺术是永远存在着的,不论是在恺撒时代,还是在拿破仑时代。
——A.H.若米尼 《战争艺术概论》
17世纪曾被意大利诗人富尔维奥·泰斯蒂形容为“士兵的世纪”。这是因为欧洲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从未像那个时代那样“穷兵黩武”。比如15世纪末,西班牙人在“再征服运动”的关键一役中总投入的兵力不过2万人;而到1640年,西班牙在尼德兰战争中,一次性投入的兵力就已超过8.8万人。再比如,法国人于1525年入侵意大利时,只有3.2万人;但当1635年法国准备与哈布斯堡人作战时,就征募了将近15万人。总之,到了17世纪末,法国已经拥兵近40万,欧洲其他强国的兵力也普遍在15万以上。与此同时,西班牙和法兰西一直征战不休,每四年里就有三年在开战;哈布斯堡人每三年就有两年在与别人交战,或与瑞典人,或与奥斯曼人;甚至连东欧的波兰和沙皇俄国,每五年也有四年是战争状态。总之,在那一整个世纪里,欧洲的和平岁月才不到十年。但也正是凭借着这样雄厚的军力,欧洲人才最终压制了奥斯曼帝国那凌厉的兵锋,扭转了两百多年来“东强西弱”的军事格局。
然而以上这一切,与18世纪的全欧洲军事力量大膨胀相比,也显得相形见绌。在那个世纪里,供养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欧洲各国统治者的首要任务。18世纪初,法王路易十四把3/4的岁入用于战争。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则将这个比率提高到了85%!更不必说“不是一个拥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支拥有国家的军队”的军国普鲁士了。在这种强力财政的注入下,1710年,欧洲各国总兵力约有130万,而到了拿破仑时代初期的1793年,单单法国的兵力就已经多达98.3万人!根据德国学者沃尔夫冈·莱因哈特的统计,在1500年到1800年间,欧洲共有三次扩军高峰,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8世纪,并最终使得欧洲在人口仅增加一倍的情况下,兵力却扩张了十倍!
18世纪让17世纪相形见绌的,还有战争的规模与范围。大北方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四国联盟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以及被丘吉尔认为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七年战争和著名的拿破仑战争,这一系列的对决,将战火燃遍了整个欧洲,甚至扩展到了全球。
而所有的巨变与发展,其实仅仅来自于两项简单而伟大的发明:燧发枪和刺刀!滑膛燧发枪能够让一个农家子弟在经过系统训练后,用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轻易杀死一个训练有素的职业武士。套筒式刺刀则让燧发枪手拥有了足够的肉搏能力,不再需要长矛手的保护,这也意味着其拥有了独立作战的能力。至此,自公元前开始形成的轻、重步兵和轻、重骑兵的四兵种共存并相互克制的作战体系被彻底颠覆。带着刺刀的燧发枪手已经几乎能胜任所有作战任务,占据了战场的主要地位。同时也正是燧发枪和刺刀所带来的士兵训练的普遍化和廉价化,才吸引了欧洲君主们在军队上投入无尽的金钱,诞生出庞大的军队。
为了让燧发枪兵更好地利用其火力作战,从17世纪后半叶起,欧洲的将军和军事家就开始让士兵排成线式横队,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力。到了18世纪,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以三列横队为基础的步兵线式战术最终成型,并开始统治欧洲战场,开启了线式战术时代。以线式战术为基础和核心的步兵,辅以必要的骑兵和炮兵,让操练、纪律、刻板的战术和科学的炮术,成为18世纪之后战场的最显著特征。此后,经过拿破仑战争的淬炼,这一战术体系得到了改进与升华。
最终,欧洲军队不光在军队规模上,也在官兵素质上,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绝对的领先。英国学者迈克尔·霍华德曾说过:“到了18世纪,欧洲的战争已经都由我们今天比较熟悉的那种专业军队来进行了。”可以说,正是线式战术,让18世纪后的欧洲军队确立了军事上的全球统治地位,能够横扫其势力可及范围内的一切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