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计划:第三帝国秘密空军装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阿拉多火箭动力截击机

1943年1月27日,作为四发怪物大规模来临的先兆,美第8航空军的B-17F机群首次出现在威廉港上空;2月2日,德军在苏德战场南翼斯大林格勒崩溃;5月13日,曾经不可一世,几乎饮马尼罗河的非洲军于突尼斯投降;7月5日,吉凶未卜的库尔斯战役又拉开了序幕……。当战争进入到1943年中,即便一向迟钝的阿拉多(Arado)也开始为战争前景感到迷惑,作为一种本能的反应,与很多德国军工企业一样,阿拉多于1943年8月自发启动了一些旨在探索未来战机发展道路的预研项目,企图以一些革命性的技术装备帮助军方挽回渐失的战争主动权,至少最低限度也要确保德国天空的一片安宁。

Ar TEW 16/43-13

1943年8月23日,德军败退库尔斯克的消息传来,阿拉多高层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直觉,当月月底阿拉多公司设计部门工程师威廉·冯·尼斯(Wilhelm van Nes)提出了三种下一代战斗机候选方案:双发涡轮喷气动力方案;火箭动力方案;喷气/火箭混合动力方案,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方案的机体设计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就是选择了不同的动力装置。Ar TEW 16/43-13就属于其中的火箭动力版本。这是一种以盟军四发重轰炸机为主要作战目标的典型高空高速截击机,但或许是1943年德国的战略形势虽然严峻,不过还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阿拉多仍然一板一眼地按照正统机型而不是应急计划来对待Ar TEW 16/43-13。

Ar TEW 16/43-13机身修长,展弦比较大,机翼尾翼均拥有24度的轻微后掠角,从该机先进而复杂的可收方式起落架上,我们也可看出Ar TEW 16/43-13远非是那些临时拼凑出的应急设计可比。为了保证项目的研制进度,威廉·冯·尼斯提出了一个中肯的建议,推荐阿拉多为Ar TEW 16/43-13装备一台瓦尔特HWK 109-509A(1500千克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客观的说,瓦尔特HWK 109-509A不是Ar TEW 16/43-13的最佳选择,但肯定是最现实的选择。这种直接移植自Me 163的引擎,已经在德国空军第一代火箭动力战机的机体内经受了多年的考验,虽然有燃料腐蚀性强、易爆炸、工作时间短等缺陷,但与其他型号相比,或许技术先进性不足,但瓦尔特HWK 109-509A无疑仍旧是技术最成熟、可用性最高的一款。

由于机体尺寸相对较大,虽然瓦尔特HWK 109-509A的T液和C液燃料箱同样被安置在Ar TEW 16/43-13的飞行员座椅后部,但在容积上却要大大超过使用同样引擎的Me 163B,这就意味着该方案的续航时间将比Me 163B有大幅度的延长。火箭飞机续航时间短向来是这类型号不能形成气候的致命弱点,恐怕Ar TEW 16/43-13特意采用较大尺寸机体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与采用活塞式甚至涡轮喷气引擎的常规设计相比,Ar TEW 16/43-13有效升空时间仍然十分有限。当然,火箭飞机也有自身的先天优势——不用考虑进气道或是螺旋桨的阻碍,因而阿拉多的工程师得以将2门MG 151/20 20mm和2门MK 108 30mm的强大军械系统,大大方方地布置在Ar TEW 16/43-13的封闭式机首,完全不必担心引起发动机停止或是考虑安装复杂的射击协调器。

Ar TEW 16/43-13侧视图。

Ar TEW 16/43-13结构示意图。

Ar TEW 16/43-13起落架支柱结构示意图。为节省收起后所占用的机体空间并减轻重量,这种独具风格的球形起落架轮胎成为了Ar TEW 16/43-13方案最具备特色的设计之一。

Ar TEW 16/43-13三面图及主要数据:

如果我们遍历1943年后的德国空军技术装备发展史,就会发现Ar TEW 16/43-13实际上是一个分水岭式的标志物,该方案是最后一种正儿八经设计的火箭动力战机,也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完备的火箭动力飞机,该机的设计思想相对而言突出了“实用”二字,因此在技术上并不追求冒进。与Me 163这类所谓的“要地截击机”不同,Ar TEW 16/43-13虽然也属截击机范畴,但实际上却是作为一种主力战斗机方案提出的,也就是说阿拉多优先考虑的是机体平台的整体设计,使用火箭动力只是为了满足高空高速的作战需求而已,Ar TEW 16/43-13基本上就是给一个常规的机体平台搭配火箭发动机的产物,而不是先入为主的一开始就围绕火箭二字做文章。

然而,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Ar TEW 16/43-13是完备的火箭战斗机无疑,但与装备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方案相比,Ar TEW 16/43-13并没有在性能上显示出绝对的优势,更糟的是与Me 163这样的“要地截击机”相比,又因“完备”性而导致了复杂的机体结构与高昂的制造成本,使其在可生产性上的优势也荡然无存。因而,作为“两头不讨好”的鸡肋式方案,Ar TEW 16/43-13被RLM断然拒绝了。

艺术家笔下的Ar TEW 16/43-13

Ar E.381

经历了Ar TEW 16/43-13的失败后,阿拉多的工程师似乎对火箭飞机一下子开窍了很多,抓住了Me 163曾获得成功的要旨:除“实用”二字外,“简单、廉价”或许才是火箭战斗机得以存世的王道。因而当时间进入1944年,第三帝国的最后安魂曲开始奏响时,阿拉多Ar E.381出现了。

在后世航空艺术家的渲染下,阿拉多Ar E.381被莫名其妙地蒙上了一层带有“毁灭味道”的沧桑美感,并因而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这或许与人们心中的“末日情结”有关吧,但在艺术家那夸张的笔下,人们完全忽略了阿拉多Ar E.381作为有人驾驶空空导弹(截击机)的本质。相信画册上的Ar E.381看上去无论如何摄人心魄,它的操纵者也不会有此感悟,在末日临近的日子里,这样的机器实际只是个会飞的十字架,墓地上的那种,仅仅是个死亡的符号而已……作为1944年末期,RLM“微型战斗机Spec”的产物之一,阿拉多Ar E.381本身其实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值得让人称道的大概只有该机采用的寄生发射方式了,不过即便如此,这种创意在末日计划中也并不鲜见。

阿拉多Ar E.381共有三个版本,每一个都是在前一个版本基础上进行了些许改进,但总的来说,它们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三个版本的Ar E.381在本质上都是一根包裹着瓦尔特Walter 509B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带翼管状物,在计划中都要由一架阿拉多Ar 234C-3四引擎喷气轰炸机携带升空,并且同样以“减速伞+滑橇”的方式降落。

第一个版本的Ar E.381(Ar E.381/I)机身截面为圆形,机翼平直、双垂尾,目的是降低高度,便于悬挂在轰炸机机腹,背部安装了一门MK 108 30mm机炮(备弹60发)。作为这架小飞机唯一的军械,单滑橇的收放机构则被设计得十分巧妙,收起后紧贴于机腹,并没有占用太多的空间。飞行员唯一的观测通道是一个尺寸不大的圆窗,该圆窗同时被作为机鼻整流罩的一部分,由140mm厚的防弹玻璃制成,因而这种设计不由使人联想起现代导弹上的光学仪器引导头——对Ar E.381来说,飞行员就是导弹的制导设备。

作为一枚有人驾驶导弹,有限的尺寸决定了ArE.381机体内的每一点空间都要被见缝插针地利用上,为此飞行员需要以卧姿趴在这个狭窄的管子里进行工作,而其大腿两侧就是两具C油箱,脚下是一具T油箱,再后面则是燃料泵与瓦尔特Walter 509B引擎。按机体充填密度来算,Ar E.381大概在同类中也能拔个头筹--由于机身空间实在捉襟见肘,阿拉多的工程师居然要在机身两侧各设计一个凸起,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飞行员的两只胳膊有个着落。整个机身被一层5mm厚的装甲材料覆盖,以抵御轰炸机编队的自卫火力,但对于Ar E.381的机体内部结构来说,其最大的威胁实际上是来自自身而不是外界:由于飞行员被三具油箱包围,再加上瓦尔特Walter 509B使用的两种燃料具有一经混合即刻燃烧的特性,而它们本身也属强腐蚀性化学液体,所以机体一旦被击穿,后果将不堪设想--Me 163在使用中就发生过火箭发动机燃料泄漏将人体腐蚀的恐怖事故,况且笔者本人也不相信薄薄的5mm装甲就能挡住即便是12.7mm口径武器的攻击。

阿拉多Ar E.381/I火箭动力寄生截击机。

Ar E.381/III降落示意图。

因为Ar E.381机体空间实在狭小,所以飞行员在Ar E.381发射前只能留在Ar 234C-3载机内——估计在那样的“管子”里塞上几个小时,再强壮的人恐怕也早就失去了战斗力。不过由于全机仅有唯一的一个背部矩形舱门可供出入,所以这不但使由载机进入Ar E.381的过程惊险万分,也使得释放后飞行员基本再无任何逃生的机会,所以说Ar E.381本质上是一枚一次性导弹绝非是骇人听闻之辞。

第二个版本的Ar E.381/II在尺寸上较之Ar E.381/I稍有扩大,但总体布局还是全盘继承自Ar E.381/I,唯一的区别仅在机首造型有所变化,为此风挡形状也进行了调整,这使得供飞行员活动的空间有所缓解、观通性能得到一定改善——尽管如此,驾驶舱的空间仍旧狭窄不堪。除此之外,两个版本的Ar E.381再无不同。

至于Ar E.381/III则相对于前两个版本来说,改动较大。首先是机身截面被改为了三角型,虽然机体也被相应延长——为此机尾被重新设计,与机身形成了斜面,避免降落时机尾触地——但还是使本不宽裕的机体空间事实上进一步减少了;其次是加装了一对向下折的翼稍小翼,目的是希望对改善机动性有所帮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改进则是机背容纳MK 108的凸起部分被摘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机翼内的6具RZ65/73旋转稳定火箭弹发射器(每侧3个)——想必阿拉多的工程师们也意识到,对Ar E.381这样的高速载人火箭来说,那门MK 108能发射的机会实在是微乎其微,倒不如齐射一通火箭弹来得实际。另外,机背的舱门被移向机身右舷,并以侧面的方式开启,相对前两个版本而言这让飞行员得以较容易地钻进狭窄的机体,从而使需要在空中由Ar 234C-3进入Ar E.381的难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1944年10月31日提出的Ar 234C-3和Ar E.381/I组合方案。

1944年12月1日提出的Ar 234C-3和Ar E.381/II组合方案。

Ar E.381/I/II/III对比示意图(由上至下)。

Ar E.381/II结构简图。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瓦尔特HWK 109-509 A的派生型,HWK109-509B在体积上确实变得更加紧凑了,但这也使其推力受到了限制(有资料显示约为1200千克)。

Ar E.381 I/II/III三面图及主要数据:

Ar 234C-3/ Ar E.381武器系统

Ar E.381火箭截击机只是整个Ar 234C-3/ Ar E.381武器系统的一部分,事实上在战前,苏联与德国都对寄生式飞机方案进行过相当程度的研究,所以整个计划还是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另一方面,Ar 234C-3虽然是架4引擎飞机,但本身其实并不大,因而阿拉多的工程师绞尽了脑汁才设计出如何将Ar E.381挂在Ar 234C-3的腹部,而又不影响载机起落架的正常收放。由于Ar E.381是一件相当简陋的武器,所以在与Ar 234C-3的组合状态飞行中,Ar E.381要通过专门的管道和线路从母机Ar 234C-3处得到电力、加热并进行通讯。

按照阿拉多的设想,典型的Ar 234C-3/ Ar E.381寄生式截击机系统作战方式是这样的:载机Ar 234C-3 先在高于敌方轰炸机群 1000 米(3281 英尺)左右的空域释放Ar E.381。后者将依靠重力和风力进行高速俯冲滑翔——最高速度可达 820 千米/小时,对目标进行悄无声息的首次攻击。随后,瓦尔特HWK109-509B型火箭发动机点火,推动Ar E.381对目标实施第二次攻击。如果攻击后能幸存下来的话,此时Ar E.381所有燃料将消耗殆尽,只能以长距离滑翔的方式返回基地,最后放出降落伞和滑橇进行着陆。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幸存下来的Ar E.381只能选择野外迫降(估计这将是“正常”情况)。所以阿拉多的“天才们”也考虑到了这点,并制定了完美的对策——飞机结构被设计得极易于分解据阿拉多自己推算,Ar E.381 截击机大约需要600个生产工时,生产原料主要包括350千克钢材、320千克钢板、120千克木材以及40千克轻金属,总计大约830千克材料。,从而使飞行员降落后在地面搜索队的帮助下,能够轻松地将Ar E.381分解为机身、机翼等5大部分,然后装上卡车扬长而去……

今天听起来,这样的作战方式可能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对于从没有真枪实弹与敌人较量过的阿拉多工程师们来说,他们的态度却相当正式(德国式的黑色幽默?),绘图板上的Ar E.381正是按照这样的空想设计出来的。然而,这样一来,这群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也就无意中激怒了RLM的军官们。虽然后来有资料显示阿拉多公司曾经制造了一具Ar E.381截击机的等比例模型和若干木质机身,甚至有谣传说曾完工了一架未安装发动机的原型机,并对其进行了牵引试飞,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些说法的可靠性。实际上,德国航空部对于包括阿拉多公司Ar E.381在内的所有寄生式微型截击机的设计方案都予以了否定。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即便Ar E.381之类的玩意儿造价再低廉,但作为事实上的一次性消耗品——搞不好还要搭上昂贵的载机,德国空军也消受不起,更何况还要搭上一条人命!

Ar E381/I分解示意图。

Ar E.381/I三面图。

这两张Ar 234C-3/Ar E.381的所谓试飞照片曾经迷惑了相当多的人,但实际上它们却是合成的。

各种涂装的Ar E.381/I。

艺术家笔下的Ar 234C-3/ Ar E.381/I想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