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博弈论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现象的理论和方法,是指某个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的行动方案,并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弈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博弈论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初。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地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博弈论天才纳什于1950年发表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及1951年发表的《非合作博弈》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此外,塞尔顿、哈桑尼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学科。
尽管博弈论主要是作为现代数学和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但是它的许多理论模型可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可以说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博弈,无人不在博弈。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上至国家、政党,下至市井居民,大家冥冥之中似乎都受到某种规则的支配;都在追求某种利益;都试图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入;都试图寻找一个对自己最有利而各方又都能够接受的均衡点。所有的这些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博弈”。
博弈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夫妻关系的协调,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和基金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水费涨了、电费涨了、油价涨了……各类生产生活资源节节攀升的时候,于是,人们抱怨:早知如此,我们应该怎么着怎么着。当各类电器价格步步下跌的时候,我们又会听到人们叹息:如果我们怎么着怎么着,我们又会节约多少。当人们面对入学、就业、考研、出国等各种重大选择的时候,往往反复掂量,而且是众志成城、群策群力,而不是草率作出结论和拿出对策。面对社会的每一个信息,面对自己的每一件事情。人们都在琢磨、在协商、在奔波……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也无意中形成各种纳什均衡。子女谈恋爱,往往是一个家庭生活的大事。过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讲究自由恋爱,但男女双方能否被对方家庭接纳,往往是恋爱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很多情况下,父母不同意儿女所交的男友或者女友,恼怒之余,有些父母会威胁子女说:“如果你再同他(她)交往,我们就与你断绝关系。”但这样的威胁往往是不可信的。对爱情执著的聪明儿女会置父母的威胁于不顾,继续与恋人交往甚至最终与之结婚,父母最后也会承认那个当初他们并不喜欢的媳妇或女婿。这就是一种“纳什均衡”。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博弈论的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讲解,探讨了囚徒困境、纳什均衡、零和与非零和博弈规则、重复博弈规则、多人博弈规则、逆向选择等博弈论中重要的规则的内涵、适用范围、作用形式,将原本深奥的博弈论通俗化、简单化。同时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从处世、职场、管理、营销、消费、投资、谈判、爱情、家庭等方面,就博弈论对社会生活的制约作用和影响效力作了详尽而深刻的剖析。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博弈论的来龙去脉,掌握博弈论的精义,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博弈论水平和决策能力,将博弈论的原理和规则运用到自己的人生实践和商务活动中,面对问题作出理性选择,减少失误,突破困境,取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
事实上,博弈从本质上说仅仅是一种策略、一种方法,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启发,能够给个人、集体和社会以启迪。任何人可以深入研究、探讨其中的玄机;任何人也可以深入浅出,从中受到裨益。
博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在博弈,无人不会博弈,但博弈有胜负,策略有高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通过探讨,作出更佳的抉择,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既然我们如此离不开博弈,就必须学习博弈,一定要懂博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