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亻部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仁”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小篆皆从人,从二,会二人相亲近,以人道相待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仁”。

《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从二。”(仁,亲爱。由人、由二会意。)

“仁”的本义是对人亲善、仁爱。如《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又引申指有人的知觉、感觉。如《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这里的“仁”,解释为知觉、感觉。

《论语·雍也》:“井有仁焉。”若理解为“井中有仁人”那就错了,这里的“仁”是“人”的假借字,是说井中有人的意思。如同“果仁”原来写作“果人”一样。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仆”的繁体写作“僕”,“僕”是“菐”的后起字,甲骨文像头上有奴隶的标记(刑刀)之人,手持盛粪土的簸箕扫除之形。是上古奴隶的形象。金文变得看不出人形了,所以又在左边另加了“人”旁,右下是手,手持簸箕(或扫帚)。小篆线条化,其左边的人形还在,右边的下部是左右两手,双手持簸箕(或扫帚)一样的东西,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左形(人)右声(業)的形声字了。隶变后楷书写作“僕”,后简化为左形(亻)右声(卜)的形声字。

《说文·人部》:“仆,顿也。从人,卜声。”(仆,以头叩地。从人,卜声。)

“仆”的本义是奴隶,引申指仆人,如仆从、女仆。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顾仆守衣洞外。”所谓“顾仆”,就是指一个姓顾的仆人。因仆为下贱之人,后来古人对自己的谦称也往往称“仆”。如司马迁说:“仆非敢如是也。”(《报任安书》)是说“我不敢如此”。因为仆人也往往服驾车之役,所以驾车的人也可以称为“仆”。如曹植《杂诗》:“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在古代已经有一个“仆”(不是简化字)字,是向前跌倒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卫士仆地。”也就是说卫士倒在地上。又如成语“前仆后继”,“屡仆屡起”都用的向前跌倒的意义,“僕”、“仆”在简化字时都写作了“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伐”是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会用戈砍击人头的形象。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伐”。

《说文·人部》:“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伐,击杀。由“人”持握“戈”会意。另一义说,是败坏。)

“伐”的本义为击刺、砍杀。苏辙《太白山祈雨词》:“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引申泛指砍。《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其中的“伐”,用的都是“伐”的本义。

由砍杀,引申指讨伐、攻打。《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意思是说,军队敲着锣、打着鼓去向敌人进攻就叫“伐”;不宣而战,偷偷向敌人进攻叫“侵”,轻装进攻叫“袭”。《左传·庄公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南征北战方能积成功劳,故又引申指功绩、战功。《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元年》:“今戎事方兴,勋伐既多。”(如今战事刚开始兴起,功勋战功也就多了。)进而引申指夸耀自己的功劳,自吹自擂。《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待。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又如《史记·游侠列传》:“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意思是:却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夸耀自己的功德,大概这也是值得赞美的地方吧。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休”是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都像一个人依傍树木休息的形象。隶变后楷书写作“休”。

《说文·木部》:“休,息止也。从人依木。庥,休或从广。”(休,休息。由“人”依傍着“木”会意。庥,休的或体,从广。)

“休”的本义是人依靠在树下休息。《诗经·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南边有高大的树木,可是它却不能让我休息。汉水边有嬉戏游玩的美丽女孩儿,却不能追求得到。)这是一位樵夫的感叹,他无法实现爱情理想,虽然不能知道其中的原因,但一定有无法诉说的隐衷。

欧阳修《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意思是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来来往往而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

人休息则会停止活动,故引申为停止、终止、结束。《韩非子·内储说上》:“令下而人皆疾习射,日夜不休。”意思是诏令一下,人们都马上练习射箭,日夜不停。古代丈夫把妻子赶回娘家叫“休妻”,即停止夫妻婚姻关系。如“我不曾有半些儿玷污,如何把我休了?”

“休”还可表示吉庆、美好。这是因为古音的“好”读作“朽”,“好”、“休”同音,所以借“休”作“好”,“休”字就兼有了美好的意思。柳宗元《与邕州李域中函论陆卓启》:“窃见故招讨判官、试右卫胄曹参军陆卓,生禀清操,长于吏理,累仕所至,必获休声。”这里的“休声”指的是美好的声望。成语“休戚相关”、“休戚与共”,其中的“休”表示的是喜庆和欢乐,“戚”则是指忧愁和悲哀。吉庆、美好则内心喜悦、高兴,故又进而引申指喜悦、欢乐。《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我心则休。”大意是:见到君子(这里指周天子),我的内心十分高兴。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侯”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张挂的射布(即后来的靶子)形,下加矢突出射布之意。金文基本上同于甲骨文的形体。小篆反而变复杂了,最上部增加了一个面部朝左的人,表示“射侯”与人有关。楷书的写法把“人”移到了左侧成了单人旁。

《说文·矢部》:“矦,春饷所射矦也。从人;从厂,像张布;矢在其下。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诸侯射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为田除害也。其祝曰:‘毋若不宁矦,不朝于王所,故伉而射汝也。’”(侯,春天举行乡饮酒礼时所用的射布。从人,从厂,像张设的射布;矢,在射布的底下。天子射用熊皮、虎皮、豹皮装饰的射布,表示能制服凶猛的意思;诸侯射用熊皮、猪皮、虎皮装饰的射布;大夫射用麋皮装饰的射布,麋是迷惑的意思;士人射用画著鹿、猪装饰的射布,表示为农田除害的意思。他们射箭时的祝词说:“不要像不安定的诸侯,不来天子的居所朝拜,所以举起箭来射杀你们。”)

古代有“射侯”之礼,凡是能射中“侯”的就是有本事的男子,可做官长。(古代群居,能为众射兽除害者则以为长。)后来又变成了官职的等级,也就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如《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制定的俸禄和爵位,共分为公、侯、伯、子、男这五等。)又引申为有国者通称为“侯”。正如郑玄所说的:“侯,君也。”到了唐代,土大夫之间也可以尊称“侯”。“侯如何如何”与“君如何如何”一样。如杜甫所说的“李侯有佳句”,也就是李君有好诗的意思。《红楼梦》里所说的“侯门公府”,是指显贵之家,决无封侯之意。

至于福建省的“闽侯县”的“侯”,应读为hòu(后)而不能读hóu(猴)。还要注意:“时候”、“问候”、“等候”、“候车”、“征候”等中的“候”,中间有一“丨”。又“候”字不能组成新的形声字,而由“侯”字所组成的“猴”、“喉”、“喉”、“堠”、“篌”等形声字均无当中的一“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侵”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一头牛,右边是一只手持扫帚,会手持扫帚扫掉牛身上的灰尘之意。金文的形体右上部是一个面朝右的人,代替了原来的牛,左下部还是手持扫帚扫灰尘。小篆的形体将人移到左边去,右边是手持扫帚。隶变后楷书写作“侵”。

《说文·人部》:“侵,渐进也。从人又持帚,若埽之进;又,手也。”(侵,渐进。由“人”、“又”手持握着“帚”会意。帚好像用扫帚清埽而前进;又,表示手。)

“侵”的本义是打扫。因为打扫有渐进的意思,所以“侵”字引申出渐进之义。如“侵晨”就是渐近早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侵晨进攻。”也就是说:天蒙蒙亮就进攻。由打扫、渐进义引申表示侵犯、进攻。苏洵《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这里的“侵”字是由侵吞之义引申出来,当荒年讲。这句话意思是说五谷长得不好,就叫做大荒年。《汉书·田蚡传》:“田蚡貌侵。”这个“侵”是“寝”的假借字,是相貌丑陋意。原意是说:田蚡这个人相貌很丑。“侵”还引申指侵蚀。陆游《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至宝不侵蚀,终亦老侍从”。

“侵”与“伐”和“袭”的意义有异同。三者都有进攻的意思,但又有所区别。古代有钟鼓的进攻叫“伐”,没有钟鼓的进攻叫“侵”,偷偷地进攻叫“袭”。有钟鼓的进攻,是正大光明的进攻,故后来常用于正面的意思。如中国现代史上的北伐战争,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而“侵”则常用于反面的意思,如美国20世纪50年代初发动了侵朝战争。“袭”则正反两面都可以用。反面的,如日本20世纪40年代初偷袭珍珠港;正面的,如奇袭白虎团等。

保护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保”是个会意字。甲骨文是面朝左的一个大人,手臂向后背抱着一个小孩儿形象。金文的形象同于甲骨文。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隶变后楷书写作“保”。

《说文·人部》:“保,养也。从人,从省。,古文孚。”(保,养序。由人,由省会意。,古文孚字。)

“保”的本义为负子于背,即把孩子背在背上。《尚书·召诰》:“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于天。”引申指养育、抚育、抚养。如《尚书·康诰》篇中有“保赤子”的话,通俗地说就是“抚养好初生的婴儿”。从抚养又能引申为保护,如《左传·昭公八年》:“民力雕尽……莫保其性。”大意是:民力竭尽了……没有什么办法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庄子·盗跖》:“大国守城,小国入保。”这个“保”字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保”字也正是后世的“堡”字。筑“堡”就是为保卫,只是在“保”字之下增加了一个“土”字表示“堡”是用土建成的。这是一个后起的卜声(保)下形(土)的形声字。自从“堡”字产生以后,二字有了明确的分工,再不用“保”字代“堡”了。

楷书

“仙”是个会意形声字。从人,从山,会人入山修仙之意,山亦声。

《说文·人部》:“仚,人在山上。从人,从山。”(仚,人在山上。由人、由山会意。)

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有一家叫“神仙家”,鼓吹修真养性、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其成员大都是一些以巫术为职业的“方士”。后来,方士们又从老子、庄子的著作中吸收了一部分道家思想,从邹衍的著作中吸收了一部分阴阳家思想,形成了道教理论。东汉时代创立了道教。道教是中国民间神仙思想的主要来源。道教宣称海外有“仙山”,“仙境”,是神仙所居之地。这些道教的元素在古典诗文中也有所体现,使诗歌富有了浪漫主义色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神仙的居处是“仙府”,“仙居”。凡人要想进入仙界,首先要进行修道。而一旦得道,就会“飞升”。如成语有“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出自于王充《论衡·道虚》:“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意思是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飞升上天。比喻一个人得势,和他相关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唐代“诗仙”李白曾受到道士司马承祯的称赞,认为他有“仙风道骨”。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后来“仙风道骨”成了成语,用来形容人的风度神采清奇飘逸,不同凡俗。

成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的“八仙”就是民间道家传说中的八位仙人:张果老、韩湘子、吕洞宾、汉钟离、何仙姑、铁拐李、曹国舅、蓝采和。传说他们有一次一起过海,各用自己的一套法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小篆

楷书

“儒”是个形声字,小篆从人,需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儒”。

《说文·人部》:“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儒,性格柔和的人。又是道术之士的名称。从人,需声。)

“儒”的本义为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方术之士。《周礼·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引申特指儒家、儒学,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学派。儒学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思想体系,提倡仁义,主张德化、礼治。主要经典为《诗经》、《尚书》、《仪记》、《乐经》、《周易》、《春秋》六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乐经》失传,成为五经;后又加上“四书”,即《大学》(《礼记》中的一篇)、《中庸》(《礼记》中的一篇)、《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五经”。从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主流价值观。《孟子·尽心》:“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意思是:摆脱墨子的邪说就必然去相信杨朱,而了解了杨朱的谬误就会皈依儒家的真理。又引申泛指读书人。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在以武力夺天下时,不喜欢儒生。有位读书人要见他,他说:“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意思是:替我传个话,拒不见他们,我刚刚开始处理天下大事,没有时间见那些读书人。《史记》还记载:“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刘邦年青时住在沛县,因此叫沛公。儒冠是当时读书人常戴的帽子。当时,凡是戴儒冠见刘邦的人,都被刘邦把帽子摘下来,撒上尿。

“儒”是指读书人,儒林则是指一群读书人,自《史记》开始,给每一时代有代表性的读书人作传记,记在史书上,称“儒林列传”。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痛恨旧礼教和科举制度,写了一本书叫《儒林外史》,专门嘲讽士大夫、儒者们思想的迂腐和道德的堕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佼佼者。

小篆

楷书

“俘”是个形声字。小篆从人,孚(fú)声。隶变后楷书写作“俘”。

《说文·人部》:“俘,军所获也。从人,孚声。《春秋传》曰:‘以为俘馘。’”(俘,军队擒获的敌人。从人,孚声。《春秋左传》说:“以至成为您的俘虏。”)

“俘”的本义为抓获的敌人。《左传·宣公二年》:“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死者取左耳为馘,生者为俘)。”李密《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是西晋人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晋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武帝览表,赞叹说:“密不空有名也。”感动之际,因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引申也指缴获。《尚书·汤誓》:“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嵏,俘厥宝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化”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左边是一个面朝左侧立的人,右边是一个头朝下脚朝上的倒人,表示颠倒变化了。金文、小篆的写法变化不大。隶变后楷书写作“化”。

《说文·部》:“化,教行也。从,从人,亦声。”(化,教化实行。由、由人会意,也表声。)

所谓“教行”就是“教化”,这是“化”的引申义,“化”字本义应为变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这是说: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就叫大鹏。王充《论衡·佚文》:“无益于国,无补于化。”这是说:对于国家无益,对于教化无补。这里的“化”是作教化讲的。

陶潜《自祭文》:“余今斯化,可以无恨。”这里的“化”是死的委婉说法。意思是:我现在死了,可以无恨了。

金文

小篆

楷书

“仕”是会意兼形声字。金文、小篆从人从士会意,表示外出学习政事之人,士也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仕”。

《说文·人部》:“仕,学也。从人,从士。”(仕,学习仕宦的事。由人、由士会意。)

“仕”的本义为学习政事,犹如现在的试用。引申泛指任职、做官。《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道。《史记·管晏列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我曾三次作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是知道我没有赶上好时机啊。)“仕女”一般指宫廷或官宦贵族家的女子,也指美貌的女子,以此为题材的中国画称为“仕女画”。中国绘画中有一幅非常著名的《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纵46厘米,横180厘米,是唐代画家周昉所作,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作”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原作“乍”。小篆从人,从乍,会人突然起身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作”。

《说文·人部》:“作,起也。从人,从乍。”(作,起立。由人、由乍会意。)

“作”(zuò)的本义为人起身。《论语先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意思是(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瑟站起身来。由起身,引申指起来、开始劳作。先秦无名氏《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现在常说的“作息时间”就是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又进而引申指产生、兴起、振作。《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同类气息相互求合,如水流往低湿处流,火接近干燥东西,如龙吟祥云出,虎啸谷风生,有德行的圣人一出现,天下都看到了。)《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里的“一鼓作气”就是说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起来。后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由劳动、劳作,又引申为指制作、创作。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此外,写作诗文也是一种制作、创作。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由制作,又引申指故意装出。如“忸怩作态”、“装腔作势”。

由有所劳作,又引申指担任、充当。如成语“为虎作伥”,其中的“伥”指伥鬼。旧时迷信,认为被老虎咬死的人,他的鬼魂又帮助老虎伤人,称为伥鬼。用为老虎担任伥鬼来比喻帮助恶人作恶,干坏事。《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故后来“作伐”就是充当媒人。“作”还可以表示糟蹋、摧残,如“作践”,《红楼梦》:“又是姑爷作践姑娘不成么?”

“作”又引申指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制作场所。如“作坊”、“洗衣作”,这里“作”读zuō。

用作“作料”的“作”读zuó,指油盐酱醋等烧菜用的调料。

“做”是“作”的后起字,一般认为,“做”表示具体的动作,“作”表示抽像的动作。“作”、“做”的用法大致如下:(一)从语体色彩来看:区分“作”、“做”用法的基本标准是“文”与“白”。“作”多用于具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特别是文言词语均用“作”,成语几乎全用“作”;“做”则多用于具有口语色彩的词语。这种情况与“作”出于文言,起源很早,而“做”出于北方白话,起源很晚有关。(二)从语义内容来看:“作”表示的动作性不强,意义比较抽象、泛化;“做”表示的动作性强,意义比较具体、实在。(三)从语法特征来看:宾语是双音节动词,多用“作”,在这种情况下,宾语成为名物化的动名词,“作”的动词性已经虚化;宾语是双音节名词,多用“做”,表示做某件事或某方面的事。

小篆

楷书

“体”是个形声字。小篆从骨,豊声。隶变后楷书写作“体”。

《说文·骨部》:“体,总十二属也。从骨,豊声。”(体,总括全身十二分属之称。从骨,豊声。)“十二属”即人体的十二部分,段玉裁说“首之属有三,曰顶曰面曰颐;身之属三,曰肩曰脊曰臀;手之属三,曰肱曰臂曰手;足之属三,曰股曰胫曰足”,也就是整个人体。“骨”为形旁,是因为骨是身体的支架。

“体”的本义指身体。如“体形”、“体重”、“体无完肤”、“沾体涂足”(身体被沾湿,足被沾上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劳苦)。《韩非子·喻老》:“居五日,桓侯体痛。”引申指手脚、四肢,也指身体的一部分。《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其中的“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成语“五体投地”是指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钦敬到了极点。

“体”又引申指体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后引申指文字的书写形式或书法家的书写风格、法式。如“篆体”、“隶体”、“楷体”、“行体”、“草体”为五大书体。又如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 赵体)。还可引申表示指著作的形式、体裁。如“古体诗”、“骈体”、“编年体史书”。“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体”指物质存在的状态。事物的主要部分也以“体”称之。如“体用”(事物的本体与作用),“体例”(制度的纲领和细则),“体要”(大体与纲要)。

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他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

“体”又可用作动词,表示亲身体验、实行。成语“身体力行”就是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又引申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如“体谅”,“体恤”。

金文

小篆

楷书

“信”是个会意字。金文从人,从口。小篆改为从言,用人口所言会真实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信”。

《说文·言部》:“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信,诚实。由人、由言会意。)

“信”的本义为语言真实。《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不美妙动听,美妙动听的话不真实。)引申泛指诚实有信用。《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没有信用,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孔子的弟子曾子每天都从三方面进行自我反省,其中之一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意思就是“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成语“信誓旦旦”即指表示忠诚的誓言,“旦旦”是形容诚恳的样子。它出自《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中说一个男子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忠于爱情,没有想到这些誓言会被违反。李白《长干行》:“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其中的“长存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是说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个女子约定在桥梁下相会,久候女子不到,后来水涨起来,尾生就抱桥柱依然等待不离去,直至溺死。后人就以“尾生抱柱”来比喻坚守信约。

“信”引申泛指真实、确凿。潘岳《闲居赋》:“称多则吾岂敢,言拙信而有征。”其中的“信而有征”意即真实而有证据。陆游《史院书事》:“信史新修稿满床,牙签黄帊带芸香。”其中“信史”就是纪事真实可信的史籍。

“信”又引申指相信、信任。如《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从前我听了一个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听了一个人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个改变,是宰予给我的启发。)

极度相信和尊崇就成为“信仰”。信仰并且奉行叫“信奉”。信奉宗教叫“信教”,信仰某种学说、主张的人就是某种学说或主张的“信徒”。

相信则听从、任随,“信”又引申指任从、任随。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成语“信马由缰”,就是放松缰绳,听凭马儿任意走。喻指没主意,受外力左右。也指不受约束,任意游荡。“信手拈来”指随手取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能熟练运用。“信口雌黄”表示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其中的“雌黄”是黄色矿物质,古时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错字。

现代人说的信件的“信”,古代叫“书”,而称送书者即送信的人为“信”。《世说新语·文学》:“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后来,“信”由送信人引申指音讯、消息。李白《大堤曲》:“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小篆

楷书

“修”是个会意兼形声字。小篆从“彡”(表示修饰),从“攸”(表示整治),会进行修饰整治之意,攸亦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修”。

《说文·彡部》:“修,饰也。从彡,攸声。”(修,文饰。从彡,攸声。)

“修”的本义为修饰、装饰。《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其中“要眇”是指美好的样子,“宜修”则是修饰得恰到好处的意思。

由修饰义引申指修理、整修。如“修娖”(整理修补),“修完补辑”(修葺整治,补缀损缺),“修月”(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酉阳杂俎·天咫》:“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又引申指修造,如“修立”(修建),“修治”(制作),“修构”(修建),“修废”(兴复废业),“修营”(修建)。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对具体事物的修理、修整为修,人对学问、品行方面的培养、学习或锻炼也称为“修”。儒家讲“修齐治平”,“修”指修身,“齐”指齐家,“治”指治国,“平”指平天下。他们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把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而研习学问、治学则叫“修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修养”,既可以用在人的品行上,也可以用在人的学问上。用在人的品行上,是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用在人的学问上,是指一个人在理论、艺术、知识方面达到一定水平。“修”又泛指提高、加强、整治、改进、增进等义。如《易·乾》:“君子进德修业。”增进和睦为“修睦”,《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修饰的结果是使之臻于完美,“修”用作形容词,表示好、美、善、长、高。“修名”,就是美名。如《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老境慢慢地将要到来,我唯恐美名不能建立。)曹植《洛神赋》:“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修眉”就是长长的眉毛。《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其中“修”表示身高。

金文

小篆

楷书

“佩”是个会意字。金文从人,从凡(表示盘形玉饰),从巾(表佩带),会人所佩带的盘形玉饰之意。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佩”。

《说文·人部》:“佩,大带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谓之饰。”(佩,系在大衣带上的佩玉之类的装饰品。由人、由凡、由巾会意。佩物一定有巾,巾叫做饰。)

“佩”的本义为人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qiāng)。”这是在赞美一位同车姑娘的美丽动人。又如《楚辞·离骚》:“纫秋兰以为佩。”(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在古代,人们佩戴的东西还有区别品级的作用。唐为李姓天下,李与“鲤”同音,故唐代官服制度以鱼为饰。佩鱼始于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即高宗李治时。赐五品以上官员鱼袋,饰以金银,内装鱼符,出入宫庭时须经检查,以防止作伪。武则天时,曾改佩鱼为佩龟。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饰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衣者用银鱼袋,这是当时的章服制度。《新唐书·车服志》提到唐中宗李显复唐国号后罢去龟符又改为佩鱼。

后来由佩饰品,引申为动词佩带。《韩非子·观行》中记载:“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佩韦”就是佩带柔韧的熟皮子,“佩弦”就是佩带弓弦。西门豹知道自己有个性急躁的缺点,经常佩带熟皮,提醒自己放宽缓一些。董安于觉得自己性格过于宽缓,经常佩着绷紧的弦,提醒自己紧张起来。

由于饰物佩带在身,故又引申指携带、随身拿着。《白虎通·衣裳》:“农夫佩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贵重的饰品佩带在身,也就不忘于心上,故又进而引申表示敬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三》:“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意思是圣人心合于道,能加以实行;而愚者之性情为世俗所迷惑,对道只是佩服,却不能身体力行。杜甫《湘江宴饯斐二端公赴道州》中“佩服自早年”,即是说我早年就佩服景仰你。

小篆

楷书

“倾”是个会意兼形声字。小篆从人,从顷,顷表示偏侧,顷兼作声符表音。隶变后楷书写作“倾”。

《说文·人部》:“倾,仄也。从人从顷,顷亦声。”(倾,偏斜。由人、由顷会意,顷也表声。)

“倾”的本义为偏侧、歪斜。《列子·汤问》:“(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共工,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他曾和颛顼争帝,失败之后,一怒之下撞不周山,结果折断了支撑天穹的大柱,断绝了维系土地的巨绳,使得天穹向西北方倾斜。白居易《早行林下》:“闲倚小桥下,倾头时一吟。”倾头就是歪头。

由偏侧、歪斜,引申指倾危、倾塌。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又进而引申指倾轧、排挤。《旧唐书·李宗闵传》:“因是列为朋党,皆挟邪取权,两相倾轧。”又引申指倒塌,如“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需要注意“倾国”有好几个意思。一是表示倾覆邦国,亡国。《史记·项羽本纪》:“此天下辩士也,所居倾国。”二是指女子极其美丽。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里涉及一个典故,是说乐师李延年侍奉汉武帝时,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闻之动心。后遂用“倾国倾城”形容绝色的女子。

由倾斜,又引申指倒出来。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把东西都倒出来,就倒尽了,故又引申表示用尽全部、竭尽。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所以弄得人倾家荡产,败名失德,丧躯陨命。”

“倾”由倾向,又引申指钦佩、向往。王勃 《送白七序》:“天下倾心,尽当年之意气。”其中的“倾心”表示向往、仰慕。“倾心”后也指男女之间的钟情爱慕。老舍《四世同堂》:“她老想有朝一日,她会忽然遇到一个很漂亮的青年男子,在最静僻的地方一见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