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细说汉字 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入)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人”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侧面站立的人形,上端是头,向左下方伸展的是手臂,中间是身子,身子以下是腿。金文、小篆字形基本上与甲骨文相同。小篆的腰部弯曲更大一些。隶变后楷书写作“人”。

《说文·人部》:“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像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人,天地中生物的最可宝贵的东西。这是籀文。像手臂腿胫的样子。)

“人”的本义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又能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际的生命。《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也指人类。《尚书·周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人是天下万物中最可贵的,这样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古人心中,见诸于诸多经典。《尚书·泰誓》中说:“惟人万物之灵。”《孝经》中引孔子的话说:“天地之生,人为贵。”到后来,思想家们认为人的灵性与智慧最接近于天的意志,人虽是天地所生万物之一,但是可与天地并列为三。古籍中常讲“与天地参”,就是这个意思。

由人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人”字引申指人的品质、性情,比如我们说:“他人很不错。”又比如我们称赞人有组织领导才能时说他“知人善任” 。曾国藩逝世后,左宗棠为他作挽联云:“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曾、左二人长期不和,这是心高气傲的左宗棠第一次俯首称愧,承认不如曾国藩。

《尔雅·释木》:“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人”也指果仁,老中医开药方时写“枣人五钱”并不是写错了,“果仁”起初是写作“果人”的。

我们读到张国宾的《合汗衫》第四折时,会见到“有什么人事送些与老爷”的话。“人事”是指“礼物”,这是在问“(你)有什么礼物送些给老爷”。

“人”字是个部首字,凡由“人”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人有关,如“介”、“从”、“仆、”、“伐”、“休”、“伏”等字。

这里需要附加说明的是,本来“人”和“大”字在造字初的本义是相同的,只不过字形上存在着差别:“人”像侧面站立的并拢手脚的人形,“大”是正面站立伸展着四肢的人形。有学者认为,“大”是“人”的意思,可后来被借用作“大小”的“大”,就又造出侧面人形的“人”字,来表示人。这种情况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很常见。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介”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面朝右侧站立的一个人形,前后四点是护身的铁甲。金文中人向左曲背弯腰而立,甲衣已变为前后两片。小篆形体与金文基本相同。隶变后楷书写作“介”。

《说文·八部》:“介,画也。从八,从人;人各有介。”(介,界画。由八、由人会意,表示人各守自己的分界。)

“介”的本义就是铠甲。如《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介者”就是指披戴盔甲的人。又如《史记·韩非子传》:“急则用介胄(zhòu)之士。”“胄”是头盔。这句话是讲:紧急之时就用穿戴盔甲的武士。《淮南子》中说的“介虫”就是甲虫。披甲则人在其中,因此引申为夹在中间。《左传·襄公九年》:“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人披甲则不易屈身,由此引申表示特立、特异,作为形容词用。如“耿介之臣”。又如张衡《思玄赋》:“孑不群而介立。”由一个披甲之人,引申用作量词,当“个”讲。如“一介书生”,“一介武夫”等。

在古书中常见“介弟”一词,这个“介”字有大义。所谓“介弟”即旧称地位高的弟弟。所以后世人们在写信时,对别人兄弟的敬称也常用“介弟”一词。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从”字汉砖

“从”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像两个面朝左面站立的人,一个跟随一个,会前后相随之意。金文大同,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从”。

《说文·从部》:“从,相听也。从二人。凡从之属皆从从。”(从,相听从。由两个人字相随会意。大凡从的部属都从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这是说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下了,而另外一只狼仍然跟随着。

由跟随之义又可引申表示顺从、依从。《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大意是: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依从我的爱好去干事。再如《荀子·子道》:“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这里的四个“从”字均为顺从的意思。“从”字后来又引申为自或由的意思。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从”又指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从犯”(次于主犯的犯罪之人)。在称谓中用“从”字的很多。如“从女”即侄女,“从子”即侄儿,“从父”即伯父、叔父,“从母”即姨母。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像众人在弯腰劳动的样子。金文有所变化,三人头上的“日”变成监察的“目”了。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衆”。简化汉字后写作“众”。

《说文·部》:“众,多也。从乑目,众意。”(众,多。由乑、目会合众多的意思。)

“众”的本义就是许多人。如《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你不能随便相信,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爱他,你也不要轻易下结论,也一定要去考察和观察。”)又如《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史记·高祖本纪》:“众莫敢为。”意思是:大家都不敢做。

从人多之义,又可以引申为多。如“众峰”(许多山峰),“众工”(许多工匠),“众矢之的”(许多箭射的靶子。比喻众人攻击的目标),“众寡悬殊”等。又引申指一般、普遍。如“众妙”(一切深奥玄妙的的道理),“众医”(一般医生,庸医),“众艺”(各种技艺),“众善”(各种善举)。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余”本为象形字。甲骨文像树木支撑的房屋之形。金文、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相似。隶变后楷书写作“余”。

《说文·八部》:“余,语之舒也。从八,舍省声。”(余,虚词中表示舒缓语气的助词。从八,舍省声。)

许慎认为“余”的本义是语气词,所释为引申义。“余”的本义为房屋,但该字本义早已消失,后世多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如《尔雅·释诂下》:“余,我也。”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有人认为以“余”代“多馀”的“馀”是实行简化字以后的事,这是一种误解。在古籍中经常以“余”、“馀”通用。如《吴仲山碑》:“父有余财。”《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这奚宣赞(人名)年方二十余岁。”请注意:在一般情况下“馀”应简化为“余”,但在“余”和“馀”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馀”。如文言句“馀年无多”。意思是剩下的年头不多了,写作“馀”就不会被误解为“余(我)年无多”了。“馀”作姓用时,不能以“余”代替,如后燕的“馀蔚”就不能写作“余蔚”。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今”是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人张口向下伸舌的口形,金文舌下垂,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今”。

《说文·亼部》:“今,是时也。从亼,从,古文及。”(今,目前、这个时候。由亼、由会意。,古文及字。)

所释为引申义,本义当为饮。

“今”的本义已经消失了,如今用的是其假借义,表示现在、当前等。如陶潜《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意思是说:觉悟到现在是正确的,而过去是错误的。柳宗元《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先前和我祖父同时居住此地的,现今十户人家里剩不到一家;和我父亲同时居住的,十家里剩不到两三家;和我本人同住十二年的,十家里也剩不到四五家。)

又如“今上”(帝制时代,尊称当代在位的皇帝),“今体”(当代所通行的诗、文、书法等体裁,别于古体而言),“今字”(指当代所使用的文字,即楷书、隶书)等。

“今昔”一词古今都用,指现在和过去。如“今昔对比”。但古代的“今昔”多指昨天夜晚。如《史记·龟策列传》:“今昔汝渔何得?”就是说:昨晚捕鱼得到什么?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繁体

楷书

“仓”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粮仓之形,其上是仓顶,中为仓门,下为仓体。金文与甲骨文相类似。小篆与甲骨文的形体相接近,仓门的门枢在左边。隶变后楷书写作“仓”。

《说文·仓部》:“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从食省,口像仓形。凡仓之属皆从仓。”(仓,谷米收藏的地方。趁谷成熟颜色苍黄之时,收藏它,所以叫做仓。像食字的省略,口像仓的形状。大凡仓的部属都从仓。)

“仓”的本义是藏粮食的地方。《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高诱注《吕氏春秋·仲秋》说:“圆曰困,方曰仓。”“仓”与“困”都是装粮食的,但形状不同名称也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仓”通“舱”、“苍”、“沧”。如杨万里的《初二日苦热》诗:“船仓(舱)周围各五尺。”《礼记·月令》:“驾仓(苍)龙(指青色大马)。”《汉书·扬雄传上》:“东烛仓(沧)海,西耀流沙。”再者,在古代“仓”与“库”是有严格区别的,装粮食的叫“仓”,装其他物品的才称为“库”。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令”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上部是一个屋顶(从),下面是面朝左而跪坐着的一个人,像是在发布命令。金文形体与甲骨文大同。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令”。

《说文·卩部》:“令,发号也。从亼卪。”(令,发出命令。由亼、卪会意。)

“令”的本义是发出命令。《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孟子·离娄上》:“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意思是说:既没有能力命令别人,又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命令,这是自绝于人。

古人认为不同的时节应有不同的政令措施,以顺应时节的变化,称为“时令”。

从命令之义又能引申为使的意思。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能令君胜。”引申指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如“尚书令”、“大司农令”、“郎中令”等。

“令”还可以表示美、善。专权误国的杨国忠曾对人言:“某家起于细微,因缘椒房之亲,以至于是。至今未知税驾之所,念终不能致令名,要当取乐于富贵耳。”(《明皇杂录》)这里的“令名”就是美名的意思。

旧时表示尊敬则常在称呼之前贯以“令”字。如“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令兄”是称对方哥哥的敬词;“令弟”是称对方弟弟的敬词;“令妹”是称对方妹妹的敬词;“令郎”或“令嗣”是称对方儿子的敬词;“令爱”(或作“令嫒”)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令坦”是称对方女婿的敬词。

“令坦”出于《世说新语》王羲之“坦腹东床”的典故。南朝宋诗人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惟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从小就不慕荣利。晋代的另一大士族郗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一打听,知道坦腹而食的人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从这则逸事上看,王羲之从小就具有旷达的性格,很少为一些小事戚戚于心。也许这就是他的书法雄浑开阔,具有自由气象、潇洒神态的原因之一吧。也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坦腹”,“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会”是个会意字。金文下边是仓体,上边是仓顶,中间是仓门,用储存谷物的粮仓来表示会聚之意。小篆承接金文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会”。

《说文·会部》:“会,合也。从亼,从曾省。曾,益也。凡会之属皆从会。”(会,会合。由亼、由曾省会意。曾,表示增益。大凡会的部属都从会。)

“会”的本义为会聚。《广雅·释诂三》:“会,聚也。”《礼记·月令·季秋》:“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纳),以会天地之藏(五谷)。”阮籍《咏怀》诗:“嘉宾四面会。”也就是说:贵宾从四面八方会合到这里。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又如“会茶”(一起喝茶)、“会酒”(一起吃酒)、“会猎”(原指会合打猎,又比喻会同作战)、“会衔”(联名签署公文)等。又引申指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如“晚上有个全组会”、“开会”、“欢迎会”、“欢送会”、“会文”(兼含观摩、竞赛、考试等多种功能的写作集会)。又指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如“帮会”、“学会”、“教会”、“新民会”、“耶稣会”、“董事会”、“理事会”、“同学会”、“同乡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进而引申指人们集会或聚居的地方。如“夜总会”、“都会”、“省会”等。

从会合又引申为会面。如《史记·留侯世家》:“与上会留。”就是说:与皇帝在留这个地方会面。《左传》:“公会齐侯于艾。”意思是说:周公与齐侯在艾这个地方会面。又如“幽会”、“再会”等。

理解、掌握实际上就是将各种知识或情况会集在一起加以融会贯通,故又引申指理解、领悟。柳永《蝶恋花》:“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陈亮《念奴娇·危楼远望》:“危楼远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进而引申指某种能力或可能性。如:“他会两国外语。”“今天他会来吗?”

“会”用作副词时指必然、一定、定要。如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一定不会答应你。)

《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会”在这里成了副词,表示恰巧。这句话意思是说:恰巧天下大雨,道路没法走,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合”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盛饭的食器,上部是盖子,下部是食器器体。会器盖与器体相扣合、闭合之意。金文和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的形体相类似。隶变后楷书写作“合”。

《说文·亼部》:“合,合口也。从亼,从口。”(合,两口相合。由亼、由口会意。)

“合”的本义为扣合、闭合。如《战国策·燕策》所载: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这是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来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二者不肯互相放弃,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合”又引申表示聚合、会合。如《论语·宪问》:“(齐)桓公九合诸侯。”意思是说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九”是概数,言次数之多。

又引申指两军始交锋。如《左传·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从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了箭继续驾车,车左边的轮子都被鲜血染红了。)

可引申为融洽。由融洽又可引申为匹配。如《诗经·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就是说:文王刚刚继位,老天爷给匹配了美好姻缘。由匹配进而引申指应当,如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就是说,文章应该适合于时代的要求而写,诗歌应该适合于事务的要求而作。

“合”也表示整个、全、同时的意义。如“合家老小”。又如《古诗十九首》之十八中的“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合欢”是一种对称图案的花纹,象征男女和合欢乐之意。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命”是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令”和“命”是同一个字。甲骨文的上部是一个屋顶(从),下部是一个面朝左跪坐的人在发布命令。金文的左下又增加意符“口”,强调用“口”发布。小篆的形体由金文演变而来。隶变后楷书写作“命”,其右下角的“人”变成了“卩”。

《说文·口部》:“命,使也。从口,从令。”(命,使令。由口、由令会意。)

“命”的本义为指派、发号。《诗经·大雅·卷阿》:“维君子命。”意思是:只要是君王的命令(就执行)。《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引申指命令。如《荀子·臣道》:“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chǎn)。”这就是说:听从命令而有利于国君,这就叫做忠顺;听从命令而不利于国君,这就叫做奉承。

古人认为人的穷通福祸、社会的兴衰更替是上天的安排,“命”由此引申指天命、命运。如“好命”,“苦命”,“生死有命”等。又如宗臣《报刘一丈书》:“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人各有自己的天命,我只是安守自己的本分罢了。)

“命”字又引申指生命或性命。如“救命”,“拼命”。又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意思是说:希望母亲的寿命能像南山的巨石一样长,身体健康而且强壮。

金文

小篆

楷书

“舍”是个象形字。金文上部像屋顶,中间的“干”像顶柱与横梁,下部“口”像砖石墙基。小篆形体与金文大同,仅“干”形的第二横改为向上弯曲,很像殿宇中的斗拱。隶变后楷书写作“舍”。

《说文·亼部》:“舍,市居曰舍。从亼、屮,像屋也;口像筑也。”(舍,宾客居住的房子叫舍。从亼、屮,像屋;口像筑的坦墙。)

“舍”的本义是房屋。陶渊明《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意思是说: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景物。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又如“宿舍”、“校舍”、“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等。又可引申为客舍的意思。如《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大意是:夫子要休息请到客舍里去。

从名词房舍引申为动词住宿。如《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这个“舍”就是住宿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夫子从山上出来住在故人的家里。进而引申表示止息、停留。《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

由止息之义引申为停止、放弃。如“舍己为人”、“舍近求远”、“舍车保帅”,“舍死忘生”等。又如《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的“辟(避)君三舍”中的“三舍”,并非“三个房舍”之义。这里的“舍”是指行军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

“舍”字到了后世,凡是当舍弃讲时,就在其左侧增加了一个提手旁,造出了一个新形声字“捨”,后来又重新简化为“舍”使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禽”是象形字。甲骨文上部是个网形,下部是网具的柄,“禽”本指捕捉禽兽的工具。金文加“今”声。小篆承接金文而来,形体变得繁杂了。隶变后楷书写作“禽”。

《说文·禸部》:“禽,走兽总名。从禸,象形,今声。禽、离、兕头相似。”(禽,走兽的总名称。从禸,像头部之形,今声。禽、离、兕三个字的头部相似。)

“禽”的本义就是捕捉禽兽的工具,后来又引申为鸟兽的总称。如《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大意是:我有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名字就叫“五禽戏”。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研究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模仿于人体肢体活动,编成了“五禽戏”。它既能保健强身,又能治病。华佗的徒弟吴普用此法锻炼身体,活到九十多岁时,还耳聪目明、牙齿坚固。

“禽”亦可专指鸟类。如《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也就是说:两只脚而长羽毛的叫做“禽”,四只脚而长细毛的叫做“兽”。

“禽”由捕捉禽兽的工具义引申泛指捕捉。如《资治通鉴》:“将军禽操,宜在今日。”意思是:将军捉拿曹操适宜在今天。又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的“禽灭六王”,不是“禽鸟”灭了六王的意思。这个“禽”字后世写作“擒”,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古文中常见“禽犊”一词,禽和犊是古代用作馈赠的礼品,用以喻干禄进身之物或取悦于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