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艺术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如何与陌生人说话

最重要的第一句话

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这么3种方式:

1.攀认式

初次见面,同对方说:“你是××大学毕业生,我曾在××进修过两年。说起来,我们还是校友呢!”“您是影视界老前辈了,我爱人可是个电影迷。你我真是‘近亲’啊!”“您来自河北,我出生在河南,两地近在咫尺,今天得遇同乡,令人欣慰。”

2.敬慕式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胡乱吹捧,不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也应该因时因地而异。

例如:“您的大作《教你能说会道》我读过多遍,受益匪浅。想不到今天竟能在这里一睹作者风采。”“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这位著名的山水画家。”

3.问候式

“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姓),您好”,显得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师,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

用话题展开交谈的“瓶颈”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话题,一场谈话就没有焦点。光是空发话,没有实际意思,那陌生人终究还是陌生人,陌生的局面终究化不开。

和陌生人说话最苦于找不到话题,怎样巧找话题呢?那就要从具体情况出发去考虑,如果彼此完全陌生尚未相识,那就要察言观色,以话试探,寻求共同点,抓住了共同点就是抓住了可谈的话题。如果是因为话不投机,出现难题,那就要求同存异,或是检讨自己的不妥之处,表示歉意,如果对方有什么顾虑,或是沉默的原因不明,那就没话找话,随便找个话题,引起对方的兴趣,说个笑话,谈点趣闻都可以活跃气氛。

从具体情况出发,可以选择采取下面的方法:

1.你想了解什么就问什么,谈什么

在初次交往中,各自都有一定的意图,那就可以依据你的意图,提问求答,你想了解什么就可以问什么。但这样做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形成一串的盘问;二是不要探听对方的隐私。最好的做法是你想了解对方的什么情况,你就先谈自己的什么情况,扩大自己的开放区域,来促使对方扩大开放区域,这样就容易找到许多可谈的话题。如果你想了解对方的业余生活,可以问对方: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业余时间喜欢做点什么?但是很可能对方只说了“喜欢旅游,听听音乐”这么一句话,就不再说了。那你就谈谈自己的业余爱好,谈得具体、详细一些,这样就会引发对方的谈兴,使交谈趣味相投。

与陌生人交谈,一般都可以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较为自如。如在商业宴会上,见到陌生的邻座,便可先投石询问:“您是主人的老同学呢,还是老同事?”无论问话的前半句对,还是后半句对,都可循着对的一方面交谈下去;如果问得都不对,对方回答说是“老乡”,那也可谈下去。假如是北京老乡,你可和他谈天安门、故宫、长城,谈北京的新变化;如果是福建老乡,你可与他谈荔枝、龙眼、橘子,沿海的水产等,从而开始你与他的交往,也许他将来就是你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呢!

2.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交谈

陌生的双方刚一接触时,纯属个人生活的事情不宜多谈,但可以对时下的人所共知的社会现象、热点问题谈谈看法。如果对方对这一问题还不太清楚,你可以稍作介绍。例如,近期影响较大的社会新闻、电影、电视剧和报刊文章等,都可以作为谈话的题目和接近的媒介。

3.从眼前和身边的具体景物上找话题

(1)从双方的工作内容寻找。相同的职业容易引起共鸣,不同的职业更具有新奇感与吸引力。

(2)从彼此的经历中寻找。经历是学问,亲身经历过的人和事往往会给你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交流最易敞开心扉、最易见到真情。

(3)从双方的发展方向寻找。人都关心自己的未来,前途与命运是长盛不衰的永恒的话题。人生若没有前进的方向,生活便失去了动力。这类话题最易触动对方敏感的神经。尤其是异性,更热衷于此。

(4)注意家庭状况。谈家庭生活并不一定就是俗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的完美、和谐是每个人的理想。这类话题不必做准备,随时都可谈论,但有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发现许多人生的哲理。

(5)关注子女教育。孩子是父母生活的希望,孩子的教育牵动亿万家长的心。怜子、爱子、望子成龙是家长的共同心理。谈及孩子,即使是性格内向的人,也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有的时候如果是预约式的拜访某陌生人,那你最好具备一些洞察力。你首先应当对那位你即将拜会的客人做些了解。例如,问一些你们双方都认识的朋友的情况,探听一下对方的情况,关于他的职业、兴趣、性格等方面,了解得越详细越好。

当你走进陌生人的住所时,可以凭借你的观察力,看看能否找到一些对方性格的线索。墙上挂的是哪位画家的画?如果是摄影作品,可以揣测对方是否是摄影爱好者呢?

要知道,屋内的装饰摆设,可以表现主人的喜好和情调,甚至有些物品会牵引出某段动人的故事。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线索,不是可以了解主人心灵的某个侧面吗?了解了对方的一些个性,不就有话题了吗?

交谈前,使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多了解对方,再把所获的种种细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由小见大,由微见著,将它作为交谈的基础。

另外,在话题的选择上,还有一些讲究必须注意。例如不谈对方深以为憾的缺点和弱点;不谈上司、同事以及一些朋友们的坏话;不谈人家的隐私;不谈不景气、手头紧之类的话;不谈一些荒诞离奇、黄色淫秽的事情;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家庭财产等事情;不说个人恩怨和牢骚;不说一些尚未明辨的隐衷是非;避开令人不愉快的疾病详情;忌夸自己的成就和得意之处。

有了话题,才能打开“瓶颈”,接下来的谈话才会顺利。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情

“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个意气相投的人在一起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因此,我们在和陌生人交往时,不妨多多寻求彼此在兴趣、性格、阅历等方面的共同之处,使双方在越谈越投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关于对方的信息,迅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美国耶鲁大学的威廉·费尔浦斯教授,是个有名的散文家。他在散文《人类的天性》中写道:

“在我8岁的时候,有一次到莉比姑妈家度周末。傍晚时分,有个中年人慕名来访,但姑妈好像对他很冷淡。他跟姑妈寒暄过一阵之后,便把注意力转向了我。那时,我正在玩模型船,而且玩得很专注。他看出我对船只很感兴趣,便滔滔不绝讲了许多有关船只的事,而且讲得十分生动有趣。等他离开之后,我仍意犹未尽,一直向姑妈提起他。姑妈告诉我,他是一位律师,根本不可能对船只感兴趣。‘但是,他为什么一直跟我谈船只的事呢?’我问道。

“因为他是个有风度的绅士。他看你对船只感兴趣,为了让你高兴并赢取你的好感,他当然要这么说了。”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东西能够很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于这一点,下面的例子可以作证:

美国马里兰州的爱德华·哈里曼,退伍之后选择了风景优美的坎伯兰谷居住,但是在这个地区很难找到工作。哈里曼通过查询得知一位名叫方豪瑟的企业家,控制了附近一带的企业。这位白手起家的方豪瑟先生引起了哈里曼的好奇心,他决定去造访这位难以接近的企业家。哈里曼如此记载了这段经历:

“通过与附近一些人的交谈,我知道方豪瑟先生最感兴趣的东西是金钱和权力。他聘用了一位极忠诚而又严厉的秘书,全权执行不让求职者接近的任务。之后我又研究了这位秘书的爱好,然后出其不意地去到她的办公室。这位秘书担任保护方豪瑟的工作已有15年之久,见到她后,我开门见山地告诉她,我有一个计划可以使方豪瑟先生在事业和政治上大获其利。她听了颇为动容。接着,我又开始称赞她对方豪瑟先生的贡献。这次交谈使她对我产生了好感,随后她为我定了一个时间会见方豪瑟先生。

“进到豪华巨大的办公室之后,我决定先不谈找工作的事。那时,他坐在一张大办公桌后面,用如雷的声音问道:‘有什么事,年轻人?’我答道:‘方豪瑟先生,我相信我可以帮你赚到许多钱。’他立刻起身,引我坐在一张大椅子上。我便列举了好几个想好的计划,都是针对他个人的事业和成就的。

“果然,他立刻聘用了我。20多年来,我一直在他的事业里与他同时成长。”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对双方都有好处。不仅可以使人对你产生兴趣,钦佩你,而且可以使自己更关心别人,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要求。

打破僵局的几种技巧

初次与人交谈,往往因为不熟悉,不了解而出现冷场,这是比较令人难堪的局面。在人际关系中,冷场无疑是一种“冰块”。打破冷场的技巧,就是及时融化“冰块”,消除交往的障碍。

陌生人之间存在以下几种情况时,最容易因“话不投机”而出现冷场。

(1)彼此不大熟悉;

(2)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差异大;

(3)心境差异大;

(4)兴趣、爱好差异大;

(5)性格、素质差异大;

(6)平时意见不合,感情不和;

(7)互相之间有利害冲突;

(8)异性相处,尤其单独相处时;

(9)因长期不交往而比较疏远;

(10)性格均为内向者。

对于可能出现的冷场,应该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否则陷入冷场的谈话会令双方都很尴尬。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针对对方的兴趣谈

老人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关于他们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青年人关注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以及他们的工作、学习、业余生活;年轻妈妈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她们的孩子。

2.故意抛出错误观点

有时装作不懂的样子,往往可以听取他人更多的意见,让他人的自炫心理得以满足。反之,如果你表现得太聪明,人家即使要讲,也有顾忌,怕比不上你。如果我们用“请教”的语气说话,引起对方的优越感,就会引出滔滔话语。喜欢教人,而不喜欢受教于人,这是种普遍心理。

3.打破自己造成的沉默

如果是自己太清高、架子大,使人敬而远之,而造成了双方的沉默,在交谈中应该主动些、客气些、随和些。

如果是自己太自负,盛气凌人,使对方反感,而造成了沉默,则要注意谦虚,多想想自己的弱点,适当褒扬对方的优点。

如果是自己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漫无边际,无休无止,而导致了对方的沉默,则要注意使自己的讲话适可而止,给对方说话的机会,不要让人觉得你在进行单方面的“传教”。

4.鼓励对方讲话

为了鼓励对方讲话,你可以经常变换使用一些表示赞同的词语,让对方把话讲完,把心中的想法倾吐出来。当对方受到鼓励并获得赞同意见时,他会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创造一种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有助于对方主动说话。

5.消除隔阂和陌生

如果你和对方过去曾发生过摩擦或存在隔阂,造成了现在见面无话可谈的情形,那么你就应该放宽心胸,把过去的隔阂抛在脑后,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你的宽容和热情难道打动不了他吗?

如果因为彼此不了解,不知谈什么得体,那么你就应该主动做自我介绍,并把话题扩展到尽可能广泛的领域,从中发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内容。

如果你们刚刚发生了争论而出现了沉默,那么,你就应该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些双方无分歧的话题。

冷场的出现,跟你选择的“话题”密切相关。“曲高和寡”会导致冷场,“淡而无味”同样会引起冷场。不希望出现冷场的交谈者,应当事先做些准备,使自己有一点“库存话题”,并把它用随和又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这里可以向你提供一些有关的话题,帮你打破冷场:

(1)对方的孩子;

(2)对方个人的爱好;

(3)对方事业上的成就;

(4)对方的健康;

(5)体育运动;

(6)影视戏剧;

(7)新闻趣事;

(8)日常生活中的“热点”;

(9)祖居地风情、特产;

(10)旅游、采购。

打破冷场当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交谈者应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对方的心理特点,以及造成冷场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对策。

让谈话在意味深长中结尾

我们在与陌生人交谈结束时,运用“再会”之类的告别语显得千篇一律,太俗太空。这样一来,努力设计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别语就很有必要。

一般来说,通常有以下几种收尾方法:

1.关照式收尾

关照式收尾,是交谈双方说完了自己的思想、意见或流露了某些内心意向之后,觉得谈话中的有些话和问题带有范围性、对象性、保密性和重点性,当交谈即将结束时,就关照对方不要将其中的某些话张扬出去。譬如:

“刚才我讲的一些话,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我觉得不必让他人知道,请你不要传出去,以免引起麻烦……”

“小陈,我要讲的都讲了,全是心里话。有关小黄的事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不然会闹出大乱子来的。”

这种收尾方式,有一种提起注意、防患于未然和强调重点的作用,能使交谈的对方增进了解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2.祝愿式收尾

祝愿式收尾,不仅具有较强的礼节性和情趣性,而且还具有极大的鼓动力。如果再加上适当的口语修辞,它的效果一定会非常显著。如:“再见吧,路上保重。祝你一帆风顺!”

“时间不等人,生活就是拼搏,抓紧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我祝愿你是这样一个人,再见!”

3.道谢式收尾

这种收尾方式在交谈艺术中具有较强的礼节性,它的基本特征是用讲“客气话”作为交谈的结束语和告别话。道谢适用的场景和对象是最广泛的,无论是上下级、同事、亲朋之间,还是熟人、邻舍以及初交者之间都是适宜的。譬如:

如果一次同志式的思想启迪性交谈行将结束,从谈者可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怀,让我感激不已”结束。

“益先生,在您的悉心指导下,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我一定按您的指教去做。谢谢您了,再见!”

4.征询式收尾

交谈完毕,主谈者根据自己的交谈目的与交谈后的吻合情况向对方征求意见、说明、要求或建设性的忠告、劝诫等,这就是征询式收尾。譬如:

“宋先生,随着我们接触的增多和了解的深入,你一定察觉出我有许多缺点,你觉得我最糟糕的‘毛病’是什么?希望你下次开诚布公地提出来。”

当你与陌生下属交谈工作结束时,你应该说:“你还有别的什么要求和意见吗?”

“你生活上还有困难和要求吗?只要有可能,我将全力帮你解决……”下属也应同样征询对方:“除了工作之外,你对我还有其他意见和看法吗?如果现在想不起来,日后尽管提,我是不会计较别人对我提意见的……”

5.归纳式收尾

这种收尾方式,通常在陌生人之间非形式性交谈中使用。譬如:

“周婷,听了你的情况介绍后,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第一点,我们是做他人思想工作的,如能统一人心,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归纳式收尾,由于条理清晰,中心突出,重点再现,这样对方交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思想和意见就能清楚交流,收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明朗爽快的效果。

6.邀请式收尾

邀请式收尾的基本特征是运用社交手段向对方发出礼节性邀请或正式邀请。前者的效用体现了“客套式”所需的礼仪;后者则表现了友谊的生命力。

“客套式”邀请:“如果您下次途经上海,请到我们家来做客。再见!”

正式邀请:“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吧,星期三晚上6点钟请你到我家吃顿便饭,那时我们再长谈吧。再见!”

以上这两种邀请式收尾语,在社交场合同陌生人讲话是必不可少的。“客套式”邀请也是一种礼节;正式邀请更是一种友好和友谊的表示。运用这种结束语,肯定会赢得陌生人最大的赞同。

与陌生人交谈的结束语的表达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够驾驭情境,正确审视对象,选择正确、得体的话语,交谈结束时,不仅会让谈话显得非常得体、有趣,而且还会余韵犹存,感人至深。